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台铭和他一手创办的鸿海集团在34年间是怎样崛起,又是怎样和中国大陆结下不解之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阅读郭台铭的奋斗经历,透视“总部经济”潮流下的企业战略变迁史。
十年磨一剑
34年前,当一家注册名为“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的塑胶产品生产工厂在中国台湾成立的时候,谁也没料到,这家注册资金仅仅30万台币,员工不过十余人的小工厂,日后能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之一、资产5000亿的“鸿海帝国”。
除了它的创立者郭台铭。
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就认准了一个目标:他要把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企业。如今,郭台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我的领域内,没有竞争对手。”
从生产黑白电视机旋钮的小加工厂,到成长为生产PC连接器的世界级龙头企业,郭台铭是怎样一步步打拼出“鸿海帝国”的?
镜头拉回到34年前。那时,郭台铭大专刚毕业,在某航运公司做小职员。当时美国对中国台湾下达的纺织配额中规定,下一年度的出口配额,将由本年度的出口额决定。这表示,只要今年有足够的出口额,就得到了往后出口的配额。当看到所有的出口商都在找船、排船期时,郭台铭意识到,在台湾从事出口制造业,将是极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机缘巧合的是,当时他的同学认识在外商公司的采购经理,对方想在本地买一些零件。于是郭台铭从母亲那里借了10万台币,和几个同学凑出30万公司作为资本,开设工厂生产零件。由于初次设厂,缺乏生产经验,过了没多久,股东逐一退出。郭台铭不愿轻易放弃,硬着头皮顶下了这家公司。之后开始自己租厂房、找订单、买原料、管生产。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郭台铭的工厂艰难地存活了下来。直到创业的第四年,郭台铭才存到第一个200万。
富士康科技集团媒体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1978年,郭台铭的选择是用这200万资金投入到模具生产厂中。郭台铭当时所面对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缺乏政策扶持,缺乏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缺乏稳定客户。于是,郭台铭又“变身”为超级业务员,每天外出为公司争取更多的订单。回想当年,郭台铭的创业伙伴陈一飞说:“我还记得那一天中秋节,郭台铭全身湿着回来。客户收了礼物,却连门都没有让他进去。”
就这样,郭台铭凭借着毅力和韧劲,走过了创业的第一个10年。
急风练劲旅
在企业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过程后,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逐渐在中国台湾本土取得了一席之地。1988年,鸿海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营业额正式突破10亿元。这也是鸿海第一次设立“世界级目标”的一年。就在这一年,郭台铭对自己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作出了“到大陆投资”的重大决策,将未来主要投资方向从中国台湾转向中国大陆,生产线布局也将以中国大陆为主。
在郭台铭眼里,中国大陆拥有的丰沛土地与劳动力资源是企业飞速发展的源泉与凭借。1988年,他来到深圳,开设起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工厂:“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从此,鸿海跨入成长快车道。
郭台铭曾经自信地说:“大陆将是我们制造技术的实验战场,在那里,我们要挑战制造、销售的最高境界。”1992年之后,郭台铭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开始加速。1993年,郭台铭在深圳龙华作投资考察,大手一挥,“看得见的地我全要了!”全场震惊,郭台铭却气定神闲。他知道,一旦自己略有迟疑,大好的机会就要被同行抢走。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杭州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可以说,今天的一切和郭台铭正确的决策密不可分。
正是靠着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路遥知马力,急风练劲旅。”这是郭台铭在2006年6月股东会上送给股东的一句话。这句话更像是郭台铭自己创业的写照。
挽弓当挽强
白手起家的郭台铭,没有后盾和支持,一切经验只能源自商场中的征战。幸运的是,一路走来,鸿海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在竞争中锻炼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崛起成为一家“骁勇善战”的公司。尤其是2000年以后,伴随着鸿海在中国大陆和全球的扩张,鸿海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在鸿海崛起的同时,一部代工行业的战国史也逐渐展开了。业内将这次竞争称为“六国争霸”。
2001年到2002年之间,鸿海又将自己的制造领域延伸到主机板战场。由于主机板中近20%的购料成本是连接器,而鸿海一直以来都是连接器的制造商,所以鸿海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鸿海进入主机板领域后,原本在主机板代工业领先的伟创力与旭电迅速被鸿海超越,戴尔、惠普的主机板代工订单很快被鸿海收入囊中。此后,伟创力与旭电这两家制造商被鸿海远远抛在了后面。鸿海不仅威胁到伟创力与旭电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兵锋更直指中国台湾主机板的四大主力制造商——华硕、精英、技嘉、微星。精英为应对鸿海步步紧逼,制定“填海计划”,鸿海也不甘示弱,制定“击鹰计划”与之对决。至此,鸿海自有品牌主机板跻身全球前四大主机板品牌。昔日中国台湾主机板战场多足鼎的战况不再,只余华硕与鸿海一较长短。正如《虎与狐》一书中给予鸿海的评价:现在的鸿海,已经是产业界的“老大”。
善弈者谋势
随着富士康品牌产品在全球迅速成长,郭台铭在中国大陆的战略布局步伐也开始加快。他在华东地区频繁落子,松江、昆山、淮安都陆续建起了产品制造工厂。鸿海集团在华东的快速扩张显示,华东地区已经成为鸿海的重要布局地。郭台铭的雄心还远不止于此,他还在酝酿着战略上更大的飞跃。在他的心中,鸿海不仅仅是制造的鸿海,还应该是科技的鸿海;中国大陆的地位不仅仅是制造基地和运营中心,更应该是投资的重点。
2007年初,业内又传出“富士康将在上海设置中国总部”的消息。一幅“新鸿海”的鸿图在上海缓缓展开了。战略上的扩张,注定了2007年将是富士康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郭台铭一改“低成本制造商”的形象,领导富士康将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自主研发上,将研发机构设立到美、日、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利用时差实行内部24小时全球交替性研发。在进行生产转型、建立自主产品研发设计体系的同时,鸿海还与中国大陆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环保科技,“科技鸿海”的战略初见端倪。
2007年,郭台铭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开始多方撒网,更多的新兴行业被他看好并参与其中。在阿里巴巴举行的“第四届网商大会”上,郭台铭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邀请作为嘉宾出席。郭台铭不但力挺阿里巴巴,甚至宣布自己在阿里巴巴已经开博客。同年11月,郭台铭以2.716亿元认购阿里巴巴2.9%股份,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之一。“善弈者谋势”。经营企业如同下围棋,一个好棋手一定是深谋远虑,胸怀全局。“郭台铭在自己的博客中曾经畅谈自己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机会在中国,赢在中国。”
十年磨一剑
34年前,当一家注册名为“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的塑胶产品生产工厂在中国台湾成立的时候,谁也没料到,这家注册资金仅仅30万台币,员工不过十余人的小工厂,日后能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之一、资产5000亿的“鸿海帝国”。
除了它的创立者郭台铭。
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就认准了一个目标:他要把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企业。如今,郭台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我的领域内,没有竞争对手。”
从生产黑白电视机旋钮的小加工厂,到成长为生产PC连接器的世界级龙头企业,郭台铭是怎样一步步打拼出“鸿海帝国”的?
镜头拉回到34年前。那时,郭台铭大专刚毕业,在某航运公司做小职员。当时美国对中国台湾下达的纺织配额中规定,下一年度的出口配额,将由本年度的出口额决定。这表示,只要今年有足够的出口额,就得到了往后出口的配额。当看到所有的出口商都在找船、排船期时,郭台铭意识到,在台湾从事出口制造业,将是极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机缘巧合的是,当时他的同学认识在外商公司的采购经理,对方想在本地买一些零件。于是郭台铭从母亲那里借了10万台币,和几个同学凑出30万公司作为资本,开设工厂生产零件。由于初次设厂,缺乏生产经验,过了没多久,股东逐一退出。郭台铭不愿轻易放弃,硬着头皮顶下了这家公司。之后开始自己租厂房、找订单、买原料、管生产。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郭台铭的工厂艰难地存活了下来。直到创业的第四年,郭台铭才存到第一个200万。
富士康科技集团媒体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1978年,郭台铭的选择是用这200万资金投入到模具生产厂中。郭台铭当时所面对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缺乏政策扶持,缺乏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缺乏稳定客户。于是,郭台铭又“变身”为超级业务员,每天外出为公司争取更多的订单。回想当年,郭台铭的创业伙伴陈一飞说:“我还记得那一天中秋节,郭台铭全身湿着回来。客户收了礼物,却连门都没有让他进去。”
就这样,郭台铭凭借着毅力和韧劲,走过了创业的第一个10年。
急风练劲旅
在企业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过程后,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逐渐在中国台湾本土取得了一席之地。1988年,鸿海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营业额正式突破10亿元。这也是鸿海第一次设立“世界级目标”的一年。就在这一年,郭台铭对自己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作出了“到大陆投资”的重大决策,将未来主要投资方向从中国台湾转向中国大陆,生产线布局也将以中国大陆为主。
在郭台铭眼里,中国大陆拥有的丰沛土地与劳动力资源是企业飞速发展的源泉与凭借。1988年,他来到深圳,开设起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工厂:“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从此,鸿海跨入成长快车道。
郭台铭曾经自信地说:“大陆将是我们制造技术的实验战场,在那里,我们要挑战制造、销售的最高境界。”1992年之后,郭台铭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开始加速。1993年,郭台铭在深圳龙华作投资考察,大手一挥,“看得见的地我全要了!”全场震惊,郭台铭却气定神闲。他知道,一旦自己略有迟疑,大好的机会就要被同行抢走。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杭州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可以说,今天的一切和郭台铭正确的决策密不可分。
正是靠着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路遥知马力,急风练劲旅。”这是郭台铭在2006年6月股东会上送给股东的一句话。这句话更像是郭台铭自己创业的写照。
挽弓当挽强
白手起家的郭台铭,没有后盾和支持,一切经验只能源自商场中的征战。幸运的是,一路走来,鸿海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在竞争中锻炼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崛起成为一家“骁勇善战”的公司。尤其是2000年以后,伴随着鸿海在中国大陆和全球的扩张,鸿海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在鸿海崛起的同时,一部代工行业的战国史也逐渐展开了。业内将这次竞争称为“六国争霸”。
2001年到2002年之间,鸿海又将自己的制造领域延伸到主机板战场。由于主机板中近20%的购料成本是连接器,而鸿海一直以来都是连接器的制造商,所以鸿海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鸿海进入主机板领域后,原本在主机板代工业领先的伟创力与旭电迅速被鸿海超越,戴尔、惠普的主机板代工订单很快被鸿海收入囊中。此后,伟创力与旭电这两家制造商被鸿海远远抛在了后面。鸿海不仅威胁到伟创力与旭电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兵锋更直指中国台湾主机板的四大主力制造商——华硕、精英、技嘉、微星。精英为应对鸿海步步紧逼,制定“填海计划”,鸿海也不甘示弱,制定“击鹰计划”与之对决。至此,鸿海自有品牌主机板跻身全球前四大主机板品牌。昔日中国台湾主机板战场多足鼎的战况不再,只余华硕与鸿海一较长短。正如《虎与狐》一书中给予鸿海的评价:现在的鸿海,已经是产业界的“老大”。
善弈者谋势
随着富士康品牌产品在全球迅速成长,郭台铭在中国大陆的战略布局步伐也开始加快。他在华东地区频繁落子,松江、昆山、淮安都陆续建起了产品制造工厂。鸿海集团在华东的快速扩张显示,华东地区已经成为鸿海的重要布局地。郭台铭的雄心还远不止于此,他还在酝酿着战略上更大的飞跃。在他的心中,鸿海不仅仅是制造的鸿海,还应该是科技的鸿海;中国大陆的地位不仅仅是制造基地和运营中心,更应该是投资的重点。
2007年初,业内又传出“富士康将在上海设置中国总部”的消息。一幅“新鸿海”的鸿图在上海缓缓展开了。战略上的扩张,注定了2007年将是富士康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郭台铭一改“低成本制造商”的形象,领导富士康将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自主研发上,将研发机构设立到美、日、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利用时差实行内部24小时全球交替性研发。在进行生产转型、建立自主产品研发设计体系的同时,鸿海还与中国大陆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环保科技,“科技鸿海”的战略初见端倪。
2007年,郭台铭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开始多方撒网,更多的新兴行业被他看好并参与其中。在阿里巴巴举行的“第四届网商大会”上,郭台铭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邀请作为嘉宾出席。郭台铭不但力挺阿里巴巴,甚至宣布自己在阿里巴巴已经开博客。同年11月,郭台铭以2.716亿元认购阿里巴巴2.9%股份,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之一。“善弈者谋势”。经营企业如同下围棋,一个好棋手一定是深谋远虑,胸怀全局。“郭台铭在自己的博客中曾经畅谈自己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机会在中国,赢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