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通过将人类美术的精髓传达给大学生这一过程,帮助他们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大学艺术公共课中的美术教育的内容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通俗易懂,既要重视第一课堂教育,还应扩展到第二课堂教育。
关键词:高校;艺术公共课程;美术教育
一、引言
自1902年王国维将“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便揭开了中国美育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我国高校对艺术公共课程的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陆续出台符合时代的规划,主要有: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02年,教育部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第一次正式将普通高等学校(非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冠以“公共艺术”的称谓;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评价制度,以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
二、高校艺术公共课程中通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从教育的根本性来说,在知识摄取之外的人格的发展更重要。《大学》中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并且重视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作为自身的根本追求。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内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为之理论于教育,于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隆盛而不衰亡,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完全人格,男女一也。”他把能否养成健全的人格放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对待了。
美术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其教育目的也是进行人格教育。美术教育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及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作为通识教育的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更强调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懂得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从而增进面对生活的从容与自信。法国雕塑家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学艺术公共课中的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用美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美的形象、用美的思维认识生活的美好,用美的心灵感受人生的美好,最终塑造美好的人格魅力。
三、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对象与目的
在大学艺术公共课中的美术教育的内容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通俗易懂。在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将人类文化艺术的精髓传达给学生,这也是美术教育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从教育对象接受角度看,大学生作为美术通识教育的接受者,授课教师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施教。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之前,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一幅作品的色彩、构图、用笔等专业性的问题不太现实。但优秀的美术作品所展现的真、善、美,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自然引起欣赏者的思考。当一幅经典名作展现在面前时,栩栩如生的画面,顿时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会产生身临其境的共鸣。学生会不会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就涉及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何为美”。如果美仅仅被诠释为美丽漂亮的,那只是对美的片面认识,仅仅有了直观的感受还是不够的,这只是鉴赏的初级阶段,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调动所学一切知识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这种直观的视觉享从发现美发展为认识美、理解美,甚至在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享受。
每位学生对艺术品的认识受限于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审美价值观去辨别与确立欣赏与创作的审美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个体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道德情怀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
四、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思考
任何美的感受都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自我的提升,在欣赏美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得到身心的提升,塑造完美的人格,正是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其美好,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美术通识教育中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与教育尤为重要。
要重视第一课堂教育中的美术通识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艺术的课程显得更加形式化、边缘化。高校管理层应发挥第一课堂的优势,让大学艺术教育真正产生影响、发挥作用,建设有“深度”的通识教育课程。首先,要增加大学艺术课程数量及学分所占比重,因为该项指标直接反应了大学艺术在众多课程中的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需要有学科和师资的保障,要有一批热衷于通识教育的优秀教师来承担课程,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并不断思考创新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
将美术教育扩展到第二课堂教育。美术教育作为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应该注重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设一些讲座、学术报告来丰富通识课的实施方式。还应开展各种大学美术的校园内外实践活动,如写生、摄影、雕刻、制陶等,以此来鼓励学生用美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美的形象,用美的思维认识生活的美好,用美的心灵感受人生的美好,最终塑造美好的人格魅力。
五、结语
立足现实,现代大学教育不可能弱化专业教育,但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难免会使人褊狭。在以专业性为根本特征的大学教育中,通过重视大学美术通识教育来促进学生的理性与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完整的人,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也是教育事业的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1]高叔平.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孙海涛,李东,王维.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
[3]赵伶俐,汪宏.百年中国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吴萍(1979.9-)女,汉族,硕士,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美术教育和美学理论。
关键词:高校;艺术公共课程;美术教育
一、引言
自1902年王国维将“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便揭开了中国美育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我国高校对艺术公共课程的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陆续出台符合时代的规划,主要有:1989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02年,教育部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第一次正式将普通高等学校(非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冠以“公共艺术”的称谓;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评价制度,以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
二、高校艺术公共课程中通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从教育的根本性来说,在知识摄取之外的人格的发展更重要。《大学》中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并且重视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作为自身的根本追求。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内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为之理论于教育,于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隆盛而不衰亡,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完全人格,男女一也。”他把能否养成健全的人格放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对待了。
美术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其教育目的也是进行人格教育。美术教育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及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作为通识教育的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更强调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懂得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从而增进面对生活的从容与自信。法国雕塑家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学艺术公共课中的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用美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美的形象、用美的思维认识生活的美好,用美的心灵感受人生的美好,最终塑造美好的人格魅力。
三、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对象与目的
在大学艺术公共课中的美术教育的内容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通俗易懂。在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将人类文化艺术的精髓传达给学生,这也是美术教育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从教育对象接受角度看,大学生作为美术通识教育的接受者,授课教师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施教。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之前,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一幅作品的色彩、构图、用笔等专业性的问题不太现实。但优秀的美术作品所展现的真、善、美,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自然引起欣赏者的思考。当一幅经典名作展现在面前时,栩栩如生的画面,顿时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会产生身临其境的共鸣。学生会不会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就涉及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何为美”。如果美仅仅被诠释为美丽漂亮的,那只是对美的片面认识,仅仅有了直观的感受还是不够的,这只是鉴赏的初级阶段,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调动所学一切知识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这种直观的视觉享从发现美发展为认识美、理解美,甚至在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享受。
每位学生对艺术品的认识受限于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审美价值观去辨别与确立欣赏与创作的审美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个体的艺术修养、人文素质、道德情怀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
四、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思考
任何美的感受都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自我的提升,在欣赏美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得到身心的提升,塑造完美的人格,正是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其美好,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美术通识教育中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与教育尤为重要。
要重视第一课堂教育中的美术通识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艺术的课程显得更加形式化、边缘化。高校管理层应发挥第一课堂的优势,让大学艺术教育真正产生影响、发挥作用,建设有“深度”的通识教育课程。首先,要增加大学艺术课程数量及学分所占比重,因为该项指标直接反应了大学艺术在众多课程中的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需要有学科和师资的保障,要有一批热衷于通识教育的优秀教师来承担课程,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并不断思考创新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
将美术教育扩展到第二课堂教育。美术教育作为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应该注重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设一些讲座、学术报告来丰富通识课的实施方式。还应开展各种大学美术的校园内外实践活动,如写生、摄影、雕刻、制陶等,以此来鼓励学生用美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美的形象,用美的思维认识生活的美好,用美的心灵感受人生的美好,最终塑造美好的人格魅力。
五、结语
立足现实,现代大学教育不可能弱化专业教育,但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难免会使人褊狭。在以专业性为根本特征的大学教育中,通过重视大学美术通识教育来促进学生的理性与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完整的人,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也是教育事业的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1]高叔平.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孙海涛,李东,王维.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
[3]赵伶俐,汪宏.百年中国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吴萍(1979.9-)女,汉族,硕士,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美术教育和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