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让学生主动提问,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语文;培养;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因问题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把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旨归。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阅读文本是信息丰富的问题源。其次阅读过程是问题意识诞生的载体。本文就想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谈点看法。
  1语文学习中要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
  这里说的问题意识应该包括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学生的问题意识两个层面。首先是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教师在思想中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教师自身是否具有质疑和批判精神?是否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是否把学生的学看得比教师的教更重要?是否把教学的生长点源于教师本身的才华还是源于学生的困惑、疑问和需要?可以说只要教师具有了问题和民主教学的意识产自然就会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具有了问题意识才会谈得上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语文学习的问题意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程序,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语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从怀疑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质疑是最重要的。如不能质疑就根本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如果学生不会发现问题,只能死板地解决老师或别人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根本谈不上自主探索、研究学习。所以我们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阅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3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与课文直接对话,提出问题
  当前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种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输,“独白式”的语文课堂教学现象;一种是典型的“问答仪式”(公开课中表现尤其突出),这种仪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学生习惯作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是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充当了“课托”,一堂课不留任何时间给学生思考。这两种现象在当前教学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使一些想改革的人也举步维艰。当然,笔者并不反对必要的讲解和提问,只是反对走向极端化。在“浮躁与尴尬共舞,
  口号与模式齐飞”的时代,一堂课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在沉思默想中提出问题,自己去发现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学生对文本不熟悉就不可能提出问题的,相反,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提出问题标志着他对文本有了大致的理解。
  当前进行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应该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里应注意两点:首先应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不仅仅是敷衍地预习一下,而是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其次,是要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作者情况、写作时间、写作缘由等)。为了让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我们可以事先不限定什么目标或目的,完全让学生接近文本,充分自由地去走进作著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就可以避免课堂上的“满堂灌”和简单的“问答仪式”,使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这种“发现式”教学,是学生在自学基础上的创造。
  当然,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促进课堂教学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阵地,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演示法和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比较教条和生硬,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事
期刊
【摘要】新课改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  【关键词】引导;教学  新课改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教学中要从现实生活人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新的课改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和服务者。《数学课标》还强调积极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探究过程中能真正堂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课程改革;探究性学习;激发兴趣  随着新的一轮教育改革大潮,已将逐渐转变教师的角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新的课改理念,更重在的是要求教师做
期刊
【摘要】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现在提倡高效课堂,“高效”出在课堂,但是上好一节高效课堂的功夫却实实在在出在课外——备课。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现在提倡高效课堂,“高效”出在课堂,但是上好一节高效课堂的功夫却实实在在出在课外——备课。  高效课堂的高效备课我觉得有以下几备:  第
期刊
【摘要】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  【关键词】生物实验;规则;技能  要加强生物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学,因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
期刊
【摘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语言语、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孩子,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性  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1要为学生创造更多
期刊
【摘要】导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乃是语文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对自己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作一次冷静和深入的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扬弃,在反思中打破传统的思维和行为定势,从而自觉实现教育观念更新和自身的角色转换。唯其如此,语文教学实践才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大纲和新课标界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实践;目标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要着重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善用物理定律、原理、公式去解答应用问题。如试题“盘下抽布”。  【关键词】试解;教学;问题  [导注]在物块下方将纸条或木片抽出,这是学生常见的物理应用问题。该题虽然更换了物理情景,改作将放在桌上的桌布从圆盘下抽出,其原理未变,但更贴近生活;又要求圆盘不从桌面上掉滑下,从而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不过涉及的知识点不难,只要通过物理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的
期刊
【摘要】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形象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小学生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教材。经典诗文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语感;诵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振奋精神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优美的诗词文赋无疑是这条璀璨星河中无数闪耀的明星。小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必然受
期刊
【摘要】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  【关键词】数学课;能力;培养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1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