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是语言生成的基础,语言的使用又体现了思维的选择和创造。节日习语是浓缩的语言,透过节日习语,可以窥视出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思维;语言;节日习语;思维方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语言和思维
对于语言的定义,各大家众说纷纭。现代语言学开创者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共同体中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遵守的,抽象的,相对稳定的规则,是一种符号体系。伍铁平教授则认为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而语言则是说话使用的代码。不管符号体系或代码,都体现了语言相对静态的性质。
而思维的定义也因角度,目的和标准不同而有所区别。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指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及过程,而现代认知科学则普遍将思维看成是人脑的信息加工或过程。这些定义都强调了一点,即思维是一种活动,是动态的过程。
在现代心理语言学看来,思维与语言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关系。思维决定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产生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
节日习语是浓缩的语言。作为语言中的精粹,节日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二、中西节日习语中的思维差异
(一)悟性与理性。中华民族自古尊以儒家文化,养成了不喜张扬的内敛个性。而西方世界的发展体现在对未知世界的开拓与拼搏,更具外倾的心理特征,注重直接展现内心感受和感官体验。这种性格差异反映在节日中,表现为中国伦理性节日多,西方娱乐性节日多。
中国大部分传统节日讲究“團聚”。中国的两大团圆节:春节与中秋就有很多习语,抒发了一种团圆愉悦的心情。
春节:“打一千,骂一万,全靠三十晚上一顿饭”,“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春节大晴天,年年人安宁”。
中秋:“月半十六正团圆”,“一年明月今宵多”,“八月十五月正圆,瓜果石榴列满盘”。
西方以宗教性节日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的因素正逐步淡化,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强。如圣诞节的“Christmas Tide”(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comes once a year, 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圣诞佳节,一年一度,当其到来,尽情欢度。);”万圣节的“trick or treat”(捉弄或款待),“thump-the-door night”(捶门之夜)。通过这些习语,可以看出西方人一种“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强调娱乐性。而中国诸多传统节日强调的是团圆的气氛,体现了一种悟性的,或说是直觉的思维方式。
(二)整体与个体。细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会发现日期对称的现象。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的龙抬头(也称踏春节),五月五的端午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日期都是月中,一月之内前后对称。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观”折射出中华民族全面平衡的整体思维模式。中国节日的内容也是如此。上一节中提到,中国传统节日很注重家族的“团圆”。如“穷年富年,求个团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种“团圆”,除了表现与在世亲人的团圆,也表现与先人及祖先的“团聚”及缅怀。如“清明节,坟山一片白”,“七月烧纸盂兰节”。
而在“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下,西方节日则突显了“自我”。这种以人为本的个体思维模式,是一种与整体相反的思维模式。它强调抓住机会,标新立异,大胆冒险。在有关节日饮食的习语中有所体现。“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有胜于无);“The proof of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布丁的美味吃时方知;空谈不如实际);“Know on which side one's bread is buttered.”(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
三、总结
习语,作为一种高度提炼的语言形式,集中反映了民族发展脉络,折射出民族间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中西相关的节日习语,我们可以看出中方整体感性与西方微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了解西方文化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3]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 页 --第49页
[4]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页--第56页
[5]赵淑云:《浅谈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中英习语差异》,外语,2010.01
作者简介:彭郅洁(1985-),女,江西永新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
关键词:思维;语言;节日习语;思维方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语言和思维
对于语言的定义,各大家众说纷纭。现代语言学开创者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共同体中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遵守的,抽象的,相对稳定的规则,是一种符号体系。伍铁平教授则认为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而语言则是说话使用的代码。不管符号体系或代码,都体现了语言相对静态的性质。
而思维的定义也因角度,目的和标准不同而有所区别。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指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及过程,而现代认知科学则普遍将思维看成是人脑的信息加工或过程。这些定义都强调了一点,即思维是一种活动,是动态的过程。
在现代心理语言学看来,思维与语言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关系。思维决定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产生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
节日习语是浓缩的语言。作为语言中的精粹,节日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二、中西节日习语中的思维差异
(一)悟性与理性。中华民族自古尊以儒家文化,养成了不喜张扬的内敛个性。而西方世界的发展体现在对未知世界的开拓与拼搏,更具外倾的心理特征,注重直接展现内心感受和感官体验。这种性格差异反映在节日中,表现为中国伦理性节日多,西方娱乐性节日多。
中国大部分传统节日讲究“團聚”。中国的两大团圆节:春节与中秋就有很多习语,抒发了一种团圆愉悦的心情。
春节:“打一千,骂一万,全靠三十晚上一顿饭”,“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春节大晴天,年年人安宁”。
中秋:“月半十六正团圆”,“一年明月今宵多”,“八月十五月正圆,瓜果石榴列满盘”。
西方以宗教性节日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的因素正逐步淡化,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强。如圣诞节的“Christmas Tide”(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comes once a year, 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圣诞佳节,一年一度,当其到来,尽情欢度。);”万圣节的“trick or treat”(捉弄或款待),“thump-the-door night”(捶门之夜)。通过这些习语,可以看出西方人一种“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强调娱乐性。而中国诸多传统节日强调的是团圆的气氛,体现了一种悟性的,或说是直觉的思维方式。
(二)整体与个体。细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会发现日期对称的现象。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的龙抬头(也称踏春节),五月五的端午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日期都是月中,一月之内前后对称。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观”折射出中华民族全面平衡的整体思维模式。中国节日的内容也是如此。上一节中提到,中国传统节日很注重家族的“团圆”。如“穷年富年,求个团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种“团圆”,除了表现与在世亲人的团圆,也表现与先人及祖先的“团聚”及缅怀。如“清明节,坟山一片白”,“七月烧纸盂兰节”。
而在“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下,西方节日则突显了“自我”。这种以人为本的个体思维模式,是一种与整体相反的思维模式。它强调抓住机会,标新立异,大胆冒险。在有关节日饮食的习语中有所体现。“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有胜于无);“The proof of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布丁的美味吃时方知;空谈不如实际);“Know on which side one's bread is buttered.”(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
三、总结
习语,作为一种高度提炼的语言形式,集中反映了民族发展脉络,折射出民族间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中西相关的节日习语,我们可以看出中方整体感性与西方微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了解西方文化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3]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 页 --第49页
[4]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页--第56页
[5]赵淑云:《浅谈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中英习语差异》,外语,2010.01
作者简介:彭郅洁(1985-),女,江西永新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