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新课程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几类问题。
1.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问题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人教版教材,下同)。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用小旗子围成当代中国地图(当然很不准确),以让学生了解秦统一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活动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大但实效微。未使用课文中“动脑筋”和“小游戏”活动。
这位老师未能抓住本课的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学习重点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也未能突出,对此课程标准写得很明确。而课文中的“动脑筋”和“小游戏”也是围绕此设计的,有利于学生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和意义。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教学活动的安排。理解教科书的关键是教师要提高专业水平,把握课程标准,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2.对教科书内容的取舍、调整与补充问题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师教学用书在教法建议中所补充的材料是:“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海内安宁,家给人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多位教师在课上照抄照用,不顾七年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这一课的重点是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并进而评价汉武帝,补充的材料中只有最后一则才与重点有关系;课本中相关史实比较清楚,不补充材料也无妨。如果学生对文言文有较好的基础,采用上述几则材料,当然可以,反之,意义不大。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导入,教师补充并调整了教科书内容。先是补充:通过选择今天江南地区有关经济发展的画面,说明当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由近及远;再调整:将本课第三目中的《宋史》材料与“导入框”中《史记》有关江南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江南在两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实际是提前使用第三目“动脑筋”的第一问),让学生对历史的演变产生思维兴趣,从而引入课题,效果良好。
从这两个案例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唯书,教师教学用书也要慎用。吃透教科书,围绕课题适当地调整是必要的,这是对教科书的一种超越。而内容的取舍、补充与调整既要突出主题重点,也要切合教学实际。
3.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问题
课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师将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看成是不相干的事情,未注意知识之间和情感目标内在的联系与衔接,给人以割裂历史之感。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可以找到两个历史事件合成的学习主题有内在关联,一是同时期,二是同属边疆,三是同是保卫祖国疆土的反侵略斗争,四是在作用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通过学习这一课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可见,主题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不应忽略。
4.学习主题与教学主题问题
课例: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在评价科技革命的影响时,指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并举例说明其产生的种种危害,易使学生产生错觉,放大了科技的负面影响,而未充分肯定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实际偏离了学习主题与教学主题。
课程标准规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希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意识。学习主题与教学主题构成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中是不可随意偏离的。
[作者简介]罗申佑(1964—),男,湖南浏阳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中学教学与教法。
1.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问题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人教版教材,下同)。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用小旗子围成当代中国地图(当然很不准确),以让学生了解秦统一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活动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大但实效微。未使用课文中“动脑筋”和“小游戏”活动。
这位老师未能抓住本课的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学习重点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也未能突出,对此课程标准写得很明确。而课文中的“动脑筋”和“小游戏”也是围绕此设计的,有利于学生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和意义。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教学活动的安排。理解教科书的关键是教师要提高专业水平,把握课程标准,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2.对教科书内容的取舍、调整与补充问题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师教学用书在教法建议中所补充的材料是:“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海内安宁,家给人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多位教师在课上照抄照用,不顾七年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这一课的重点是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并进而评价汉武帝,补充的材料中只有最后一则才与重点有关系;课本中相关史实比较清楚,不补充材料也无妨。如果学生对文言文有较好的基础,采用上述几则材料,当然可以,反之,意义不大。
课例: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导入,教师补充并调整了教科书内容。先是补充:通过选择今天江南地区有关经济发展的画面,说明当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由近及远;再调整:将本课第三目中的《宋史》材料与“导入框”中《史记》有关江南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江南在两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实际是提前使用第三目“动脑筋”的第一问),让学生对历史的演变产生思维兴趣,从而引入课题,效果良好。
从这两个案例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唯书,教师教学用书也要慎用。吃透教科书,围绕课题适当地调整是必要的,这是对教科书的一种超越。而内容的取舍、补充与调整既要突出主题重点,也要切合教学实际。
3.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问题
课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师将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看成是不相干的事情,未注意知识之间和情感目标内在的联系与衔接,给人以割裂历史之感。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可以找到两个历史事件合成的学习主题有内在关联,一是同时期,二是同属边疆,三是同是保卫祖国疆土的反侵略斗争,四是在作用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通过学习这一课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可见,主题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不应忽略。
4.学习主题与教学主题问题
课例: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在评价科技革命的影响时,指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并举例说明其产生的种种危害,易使学生产生错觉,放大了科技的负面影响,而未充分肯定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实际偏离了学习主题与教学主题。
课程标准规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希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意识。学习主题与教学主题构成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中是不可随意偏离的。
[作者简介]罗申佑(1964—),男,湖南浏阳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中学教学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