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发布了繁荣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计划的通知,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及新需求之间存在着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本文主要以财经类高校为例,分析社科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产生转化障碍的影响因素,最好提出了加强社科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及实践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社科成果;成果转化;激励
近年,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及理论界的重视, 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与专著大量涌现。然而, 如果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这些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论著, 大都在研究自然科学的“硬”成果转化问题, 却极少有探讨社会科学“ 软”成果之推广应用者。正是由于我们主观上的疏忽, 也由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软”性所然, 导致大量社科成果, 尤其是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社科基金所支持的重要、重点甚至重大科研成果, 仅仅作为“样品” 而束之高阁, 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找出原因与症结, 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 使大量社科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定能得到提高。
1 社科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社科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对于问题“您是否认为您带领学生所做的课题/项目有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可能”,有50%的人回答“否”;对于问题“您对成果转化工作的态度?”共有5个选项:①迫切希望能将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并且会努力寻找产学研合作机会;②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③忙于教学研究工作,暂无时间考虑科技成果转化,以后再考虑;④忙于教学研究工作,从未想过需要进行成果转化工作;⑤如果有机会,也不会考虑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从统计上看,有43%的人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这说明社科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成果转化的愿望并不强烈,缺少转化意识。
1.2 社科成果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获取各个级别的资助,将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内容重复申报各类项目。申请了省部级项目以后,将申请书稍作修改,甚至不做任何修改直接申请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这些部门的项目。项目批准以后,研究人员研究同一个课题却获得了多方资助。从资源稀缺性来讲,获得了多个课题资助的研究人员占用了没有申请到课题的科研人员的资源,一方面造成了资源重复资助,另一方面没不利于形成社科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因此,对于社科成果而言,监管力度不够甚至缺乏这方面的监管,使得社科成果质量难以保证,更何谈成果转化。
1.3 社科成果需求供给渠道不够畅通
在收回的问卷中,60%没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40%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的人员中有高达74%的人选择了“依靠个人人脉联系企业”,以及83%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而选择校内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的人微乎其微。从这方面来看,社科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但对于成果供需双方的信息平台建设,尤其是社科成果的信息平台建设教委滞后,人才信息库建设仅仅停留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或地方性相关部门内部,对于社会上有相关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而言,难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反之,企业或个体等社会上的实际需求也缺乏信息发布平台吸引科研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
1.4 社科成果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社科成果还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固有思维,高校科研项目及成果产生的主要程序为申请项目、项目评审、项目立项、划拨经费、开展研究、结项鉴定、发表成果、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环节。其中成果转化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体现成果水平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评价大多数是通过专家撰写评语或者打分的方式,而社科成果水平的高低往往只有通过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被政府部门采纳的政策建议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社科成果都能呈送到政府领导手中且被采纳。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所形成的成果缺少实践中的检验及应用,便造成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闲置的成果越多,越容易造成社科成果缺少应用价值的误导,致使社科成果水平越发的参差不齐,更不利于成果的转化。
2 影响社科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
2.1 社科成果转化的观念不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以科研项目级别与数量、科研成果水平与数量等构成,很少有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作为评价标准。在财经类院校中,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表彰、年终社科统计时较少考核成果转化这项指标,因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在这一政策驱使下,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论文和著作,一旦课题有了进展就忙于申请结项和评奖,并以此作为晋级晋升的基础。他们很少去考虑成果可行性、实用性,更谈不上进行市场调研。可见,现行的政策体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换的积极性,因而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2.2 缺乏社科成果转化的相关激励机制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其用于社科成果转化的财政支出有限,国家一揽子包起来的评价奖励办法导致评奖面过大,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因而激励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现不出其具有多大的“市场价值”。由于评价体系中企业、消费者、市场测评等方面的缺少主动性和发言权,致使评价标准局限于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这样就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2.3 社科成果转化的成效显现周期长
社科成果转化的成效显现的周期较科技成果长,产生的效益往往也具有潜在性,也就是效益不像科技成果那样可以直观的体现,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数据才能够说明。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于社科成果具有一定的无形性,往往不能通过客观存在的实物体现出来。社科成果对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效益与自然科学成果的应用结果相比,具有潜在性、间接性、难测性,不如后者来得明显和直观、易统计,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社科成果转化的重视,制约了它的应用与转化工作。社科成果转化的成效显现周期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与经济发展及改革步伐加快,有些成果面世时间不长即失去了其效用;二是有些成果带有前瞻性、超前性,其重要作用与意义没有被人们在当前所认识,从而受到冷落。这都会影响社科成果效用的发挥与充分作用。 3 社科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
3.1 加强宏观管理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分批分部门建立合理的社科成果任务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各个部门之间构建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资助各类项目。同时,与国家级层面相对应省部级如省市教育委员会、规划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也应该构建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国家在宏观层面应该构筑项目资助与科学成果库,充分整合国家各部门与省市各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及产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资助。
3.2 建立高校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中,教学、科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科技转化,却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要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而将后期转化置之脑后的状况。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不僅要看成果理论的先进性,而且要更重视它对社会的具体作用,即转化的可能性和应用范围,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技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值,而应顺延到科技成果的转化之后。将高校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考核高校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让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跟科技成果的基础研究占有同样的份量,从而提高科研人员进行科技转化的积极性。
3.3 培养专业化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是关乎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门从事科技转化工作的队伍。队伍由那些既懂业务,又了解商业运作、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其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为高校提供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为立项选题提供市场价值及前景参考,同时还要为高校已产生的或正在产生的科技成果开拓市场,使之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等。
参考文献:
[1]马卫华,李石勇,蓝满榆.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评价问题研究[J].高教探索,2013(4):32-35
[2]Peter,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OL].http://en.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 _Innovation _Network
[3]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03-19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B20152902)。
关键词:社科成果;成果转化;激励
近年,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及理论界的重视, 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与专著大量涌现。然而, 如果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这些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论著, 大都在研究自然科学的“硬”成果转化问题, 却极少有探讨社会科学“ 软”成果之推广应用者。正是由于我们主观上的疏忽, 也由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软”性所然, 导致大量社科成果, 尤其是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社科基金所支持的重要、重点甚至重大科研成果, 仅仅作为“样品” 而束之高阁, 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找出原因与症结, 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 使大量社科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定能得到提高。
1 社科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社科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对于问题“您是否认为您带领学生所做的课题/项目有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可能”,有50%的人回答“否”;对于问题“您对成果转化工作的态度?”共有5个选项:①迫切希望能将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并且会努力寻找产学研合作机会;②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③忙于教学研究工作,暂无时间考虑科技成果转化,以后再考虑;④忙于教学研究工作,从未想过需要进行成果转化工作;⑤如果有机会,也不会考虑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从统计上看,有43%的人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这说明社科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成果转化的愿望并不强烈,缺少转化意识。
1.2 社科成果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获取各个级别的资助,将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内容重复申报各类项目。申请了省部级项目以后,将申请书稍作修改,甚至不做任何修改直接申请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这些部门的项目。项目批准以后,研究人员研究同一个课题却获得了多方资助。从资源稀缺性来讲,获得了多个课题资助的研究人员占用了没有申请到课题的科研人员的资源,一方面造成了资源重复资助,另一方面没不利于形成社科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因此,对于社科成果而言,监管力度不够甚至缺乏这方面的监管,使得社科成果质量难以保证,更何谈成果转化。
1.3 社科成果需求供给渠道不够畅通
在收回的问卷中,60%没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40%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的人员中有高达74%的人选择了“依靠个人人脉联系企业”,以及83%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而选择校内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的人微乎其微。从这方面来看,社科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但对于成果供需双方的信息平台建设,尤其是社科成果的信息平台建设教委滞后,人才信息库建设仅仅停留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或地方性相关部门内部,对于社会上有相关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而言,难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反之,企业或个体等社会上的实际需求也缺乏信息发布平台吸引科研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
1.4 社科成果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社科成果还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固有思维,高校科研项目及成果产生的主要程序为申请项目、项目评审、项目立项、划拨经费、开展研究、结项鉴定、发表成果、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环节。其中成果转化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体现成果水平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评价大多数是通过专家撰写评语或者打分的方式,而社科成果水平的高低往往只有通过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被政府部门采纳的政策建议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社科成果都能呈送到政府领导手中且被采纳。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所形成的成果缺少实践中的检验及应用,便造成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闲置的成果越多,越容易造成社科成果缺少应用价值的误导,致使社科成果水平越发的参差不齐,更不利于成果的转化。
2 影响社科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
2.1 社科成果转化的观念不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以科研项目级别与数量、科研成果水平与数量等构成,很少有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作为评价标准。在财经类院校中,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表彰、年终社科统计时较少考核成果转化这项指标,因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在这一政策驱使下,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论文和著作,一旦课题有了进展就忙于申请结项和评奖,并以此作为晋级晋升的基础。他们很少去考虑成果可行性、实用性,更谈不上进行市场调研。可见,现行的政策体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换的积极性,因而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2.2 缺乏社科成果转化的相关激励机制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其用于社科成果转化的财政支出有限,国家一揽子包起来的评价奖励办法导致评奖面过大,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因而激励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现不出其具有多大的“市场价值”。由于评价体系中企业、消费者、市场测评等方面的缺少主动性和发言权,致使评价标准局限于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这样就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2.3 社科成果转化的成效显现周期长
社科成果转化的成效显现的周期较科技成果长,产生的效益往往也具有潜在性,也就是效益不像科技成果那样可以直观的体现,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数据才能够说明。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于社科成果具有一定的无形性,往往不能通过客观存在的实物体现出来。社科成果对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效益与自然科学成果的应用结果相比,具有潜在性、间接性、难测性,不如后者来得明显和直观、易统计,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社科成果转化的重视,制约了它的应用与转化工作。社科成果转化的成效显现周期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与经济发展及改革步伐加快,有些成果面世时间不长即失去了其效用;二是有些成果带有前瞻性、超前性,其重要作用与意义没有被人们在当前所认识,从而受到冷落。这都会影响社科成果效用的发挥与充分作用。 3 社科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
3.1 加强宏观管理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分批分部门建立合理的社科成果任务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各个部门之间构建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资助各类项目。同时,与国家级层面相对应省部级如省市教育委员会、规划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也应该构建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国家在宏观层面应该构筑项目资助与科学成果库,充分整合国家各部门与省市各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及产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资助。
3.2 建立高校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中,教学、科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科技转化,却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要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而将后期转化置之脑后的状况。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不僅要看成果理论的先进性,而且要更重视它对社会的具体作用,即转化的可能性和应用范围,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技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值,而应顺延到科技成果的转化之后。将高校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考核高校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让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跟科技成果的基础研究占有同样的份量,从而提高科研人员进行科技转化的积极性。
3.3 培养专业化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是关乎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门从事科技转化工作的队伍。队伍由那些既懂业务,又了解商业运作、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其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为高校提供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为立项选题提供市场价值及前景参考,同时还要为高校已产生的或正在产生的科技成果开拓市场,使之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等。
参考文献:
[1]马卫华,李石勇,蓝满榆.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评价问题研究[J].高教探索,2013(4):32-35
[2]Peter,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OL].http://en.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e _Innovation _Network
[3]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03-19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B2015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