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创生”是国外新兴的一种课程改革取向,已成为课程研究中不可逆转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课程实践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理论,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课程创生 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013】,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JKGHB-008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3-01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与学生的课程角色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研究的焦点。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课程创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和中心。
一、“课程创生”的涵义
1992年,美国的辛德尔(Synder, J.)等人通过研究把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由此,“课程创生”这一术语,作为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之一遂被首次使用。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在本质上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共同合作、联合创造新的教育经验与教育资源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师生创造新的教育经验可供选择的媒介和可利用的资源,并为其提供了一种参考性框架。在创生取向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与接受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建构者——在具体的课程情境中,师生通过合作探究、自由对话和批判反思等创造和建构课程。
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是指高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优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而实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持续主动的变革、建构和创造,从而形成适合学生全面、和谐而又富有个性发展课程的过程。
三、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的必要性
(一)课程的本质要求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真正的课程是情境化、人格化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文本、环境等多种因素持续不断互动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课程文本作出相应的解释,并根据教育过程中创造的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建构,并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可见,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课程创生是课程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整合课程与教学,使教育教学生涯成为一个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创生的过程。课程创生能促使高校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性,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收集相关课程材料,设计恰当的实践活动主体,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发展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由此看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是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高职教育个性化、主体化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个性化和主体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课程创生要求教育者以学生独特的知识背景、学习兴趣、认知特点为基础和依据,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可见,建构适合每个学生的弹性化和个性化的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个性化、主体化的必经之途。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给教师赋权,让教师在课程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中创生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教师以主体身份置身于研究、决策、开发、实施到评价这一课程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地持续地开展多层次的课程创生活动时,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知觉化,课程能力不断提升,课程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得以改造和重建,教师也由此得到不断成长和发展。
总之,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与主体,弘扬师生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认可和接受,也必将成为课程实施及课程改革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小红. 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 [J].教师教育研究,2006, (7).
[2]李林波. 课程创生理论与建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J].广西教育,2005, (7-8).
[3]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课程创生 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013】,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JKGHB-008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3-01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与学生的课程角色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研究的焦点。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课程创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和中心。
一、“课程创生”的涵义
1992年,美国的辛德尔(Synder, J.)等人通过研究把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由此,“课程创生”这一术语,作为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之一遂被首次使用。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在本质上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共同合作、联合创造新的教育经验与教育资源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师生创造新的教育经验可供选择的媒介和可利用的资源,并为其提供了一种参考性框架。在创生取向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与接受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建构者——在具体的课程情境中,师生通过合作探究、自由对话和批判反思等创造和建构课程。
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是指高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优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而实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持续主动的变革、建构和创造,从而形成适合学生全面、和谐而又富有个性发展课程的过程。
三、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的必要性
(一)课程的本质要求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真正的课程是情境化、人格化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文本、环境等多种因素持续不断互动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课程文本作出相应的解释,并根据教育过程中创造的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建构,并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可见,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课程创生是课程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整合课程与教学,使教育教学生涯成为一个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创生的过程。课程创生能促使高校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性,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收集相关课程材料,设计恰当的实践活动主体,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发展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由此看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是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高职教育个性化、主体化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个性化和主体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课程创生要求教育者以学生独特的知识背景、学习兴趣、认知特点为基础和依据,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可见,建构适合每个学生的弹性化和个性化的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个性化、主体化的必经之途。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给教师赋权,让教师在课程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中创生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教师以主体身份置身于研究、决策、开发、实施到评价这一课程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地持续地开展多层次的课程创生活动时,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知觉化,课程能力不断提升,课程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得以改造和重建,教师也由此得到不断成长和发展。
总之,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与主体,弘扬师生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认可和接受,也必将成为课程实施及课程改革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小红. 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 [J].教师教育研究,2006, (7).
[2]李林波. 课程创生理论与建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J].广西教育,2005, (7-8).
[3]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