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人物心理描写就是指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历程的一种写人方法,是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初中生记叙文人物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以下是笔者对初中生记叙文人物心理描写提出的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一.内心独白法
所谓的内心独白法就是让心灵说话,把人物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形式描写出来,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实际上有些像自言自语。内心独白的重要标志是,它一般采用心理对话的形式,有引号引住心理对话内容。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采用内心独白法来写:“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作者不停地“念叨”,引号里面的内容都属于作者即将要看到分数时候的一连串对话式的内心独白,或者说是作者自言自语,这样就生动地显示出作者将要得知分数时的紧张心情了。
二.梦幻描绘法
梦境和幻觉能够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果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比如上文提到的关于考试的例子,如果采用梦幻描绘法,可以这样写:“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作者看到由于过度紧张自己的成绩,竟然产生了幻觉,仿佛看到“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又看到:“老师满面的怒容”,听到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作者所幻想便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这种幻觉所描绘出来的图景也就是对人物充分的心理描绘。
三.动作、语言、神态等辅助法
单一的心理刻画有时候会显得单调、无力,不能充分显示人物的心理变化。有时候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反映人物的内心变化。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样是上文提到的例子,如果采用动作、语言、神态等辅助法,则可以这样写:“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作者用“颤抖”、“咬牙”、“伸”、“翻”、“瘫”等词语准确地描绘出了自己的心理反映。
四.环境衬托法
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同样是上文提到的例子,如果采用环境衬托法,可以这样写:“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又如《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再如《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一路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总之,记叙文中运用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能够准确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初中生记叙文对人物形象刻画时,要注重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马骥,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一.内心独白法
所谓的内心独白法就是让心灵说话,把人物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形式描写出来,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实际上有些像自言自语。内心独白的重要标志是,它一般采用心理对话的形式,有引号引住心理对话内容。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采用内心独白法来写:“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作者不停地“念叨”,引号里面的内容都属于作者即将要看到分数时候的一连串对话式的内心独白,或者说是作者自言自语,这样就生动地显示出作者将要得知分数时的紧张心情了。
二.梦幻描绘法
梦境和幻觉能够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果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比如上文提到的关于考试的例子,如果采用梦幻描绘法,可以这样写:“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作者看到由于过度紧张自己的成绩,竟然产生了幻觉,仿佛看到“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又看到:“老师满面的怒容”,听到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作者所幻想便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这种幻觉所描绘出来的图景也就是对人物充分的心理描绘。
三.动作、语言、神态等辅助法
单一的心理刻画有时候会显得单调、无力,不能充分显示人物的心理变化。有时候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反映人物的内心变化。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样是上文提到的例子,如果采用动作、语言、神态等辅助法,则可以这样写:“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作者用“颤抖”、“咬牙”、“伸”、“翻”、“瘫”等词语准确地描绘出了自己的心理反映。
四.环境衬托法
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同样是上文提到的例子,如果采用环境衬托法,可以这样写:“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又如《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再如《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一路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总之,记叙文中运用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能够准确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初中生记叙文对人物形象刻画时,要注重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马骥,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