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注意难易度和角度;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贯彻学生自主的理念,坚持“两个起来”的原则,关注语文课堂细节。
关键词:教学艺术;提问;语文课堂
“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一个教师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提升的自身素养,课前文本解读的准备及设计、对学生及自己的“知己知彼”、兼顾全体学生以及课后的及时反思等,当然对这些,很多人都会有精彩的发言,在此就不赘述;本文主要谈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与大家共勉。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生命的展示舞台,它甚至可以比喻为一个战场,文本即是武器,论辩即是交锋,学生都是其中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战士。教师是课堂这场战斗的策动者,是战争策略的点拨者,是导火线的点燃者,是双方对决的挑动者,是战斗动向的控制者,是战后战场的打扫者,是战斗得失的总结者。有时,教师也身在其中,成为一个战斗的参与者。
1 提升提问水准的巧妙艺术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注意难易度和角度;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
(提问示例)曾听过这么几个真实的提问小故事。
第一个:有位教师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准备讲授《神奇的极光》,遇到校长去听课。这位教师想采用启发式引入课题,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多了什么东西?”同学齐声回答:“校长。”老师一听,急了:“不对!校长是东西吗?”同学赶紧改口:“校长不是东西。”
第二个:有老师想问出“蓝天”一词:“你们头上是什么?”一学生回答:“帽子”,老师一听不对,又启发:“帽子上面呢?”这个同学摸摸帽子,恍然大悟,说:“有两个洞,是我爸不小心用烟头烧的。”老师急了,再比划:“帽子的上面?”于是学生从天花板到二楼、三楼,再到蓝天,好不容易“如愿以偿”地松了一口气:“对了!就是蓝天哪!”
第三个:一位教师教《草原》一课对“款待”一段的思想感情的概括(盛情)。学生说了好多带“情”的词语都不是老师想好的。于是老师就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比深情还深的感情是什么情呢?”这下课堂就“冷场”了,学生再也答不上来。听课的老师也议论纷纷:“什么感情比深情还要深呢?该不是爱情吧!”
试想,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吗?
我来说说我的2个提问
第一个:我在教授《祝福》时没有按常规一开头解题,介绍作者。而是先提问:“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我想大家对祥林嫂有初步了解,那么有谁知道祥林嫂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杂然回应:“叫祥林嫂嘛!”我微笑着再问:“祥林嫂是他的真名吗?”学生一愣,回过神来:“哦,不是他的名字!”“吔,是啊,那她叫什么名字呢?”有些同学赶紧翻书:“书上好像没有看到她的名字吔!”我顺势一转:“是的,她没有名字。这只是她依附丈夫祥林的称呼。她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由此让学生明白旧时代妇女地位的低下,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要分析文本,非常枯燥。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讲一个老人的战斗故事,他的战斗对象却是鲨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几场战斗?战斗中,老人拥有哪些影响战斗胜负的东西呢?武器最后怎样?最后又是谁赢谁输呢?”然后讨论阅读思考,最后得出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及大海和鲨鱼的象征意义。
2 贯彻学生自主的理念,坚持“两个起来”的原则
2.1 让学生说起来
我深知: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把。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才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活水。
在我施教《项羽之死》这篇文章时就有这样一件事,当讲到项羽乌江自刎时,我让学生以“××项羽”为题就此发表看法,有的说“糊涂项羽”,有的说“悲情项羽”,都对项羽之死扼腕叹息。有一个同学却站起来说了一个“高贵项羽”,并赞同项羽选择自刎的方式结束生命,认为“项羽虽然死了,但他至死也没有放下他的剑,至死也没有低下他的头,他选择自刎,是为了保持最后的高贵的尊严”。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但却使我的课堂获得了极大的张力。因此,课堂要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创造,让学生去丰富。
2.2 让学生活起来
我给自己的课堂提出过一个口号:拒绝平庸。我不愿意我的课堂如一口古井,清风难进,死水无波。所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我有时候采用一些欲擒故纵,假痴不癫的做法,往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比如,有一次讲到读本上老舍的《宗月大师》一文,我一开始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讲一个“傻子”的故事。同学们就很好奇,一个傻子有什么讲的,而且这个傻子跟本文要学的宗月大师有什么关系?于是自然就通过阅读,往下求证。最后我把话题集中在一个讨论题上:在市场经济时代,你怎样看待宗月大师的这种“傻”?有同学就认为,这样的人值得尊重,但不值得效仿;还有同学认为,雷锋、丛飞、坚守悬崖小学18年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都是这样的“傻子”,时代需要这样的“傻子”;甚至有同学列举了自己身边像宗月大师一样一心为别人奉献的“傻子”。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
3 关注语文课堂细节
“一树一菩提 ,一沙一世界”。教学细节看似随意,而随意中饱含着爱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体现着思想;看似细微,而细微中表现出艺术;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智慧。一句话,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只有具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厚实的教研能力,高超的教学技艺,饱满的教学激情,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永远独立潮头,轻负高效。
3.1 课前预习细节
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作为一种情境,“细节”是可以设计的。课前,我预设了一些细节,或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或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2 课堂分享细节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节课前3分钟,是“语文分享”。可以是古诗、词背诵、优秀习作分享,也可以随笔、作品赏析、导语的设计等活动。尝试中,我发现这3分钟是最高效的,最值得的。因为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能逐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让那些家里没课外书读的同学,分享到别人的学习资源。在分享中,学生阅读习惯得到了培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受益终身。
3.3 课堂生成的细节
上《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在总结时问,同学们喜欢哪个人物?有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大智大勇”有说“喜欢廉颇,因为他性格直爽、知错就改”。我满意地点头。准备结束课时,突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了。我表示如意见相同就不用重复后,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我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然后陈述理由,这生成的结果,自然在预设之外,我当即予以肯定,学生感到高兴,在今后将会积极思维、思考。
最后,我想以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作为我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期盼: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界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可以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 王昕)
关键词:教学艺术;提问;语文课堂
“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一个教师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提升的自身素养,课前文本解读的准备及设计、对学生及自己的“知己知彼”、兼顾全体学生以及课后的及时反思等,当然对这些,很多人都会有精彩的发言,在此就不赘述;本文主要谈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与大家共勉。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生命的展示舞台,它甚至可以比喻为一个战场,文本即是武器,论辩即是交锋,学生都是其中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战士。教师是课堂这场战斗的策动者,是战争策略的点拨者,是导火线的点燃者,是双方对决的挑动者,是战斗动向的控制者,是战后战场的打扫者,是战斗得失的总结者。有时,教师也身在其中,成为一个战斗的参与者。
1 提升提问水准的巧妙艺术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注意难易度和角度;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
(提问示例)曾听过这么几个真实的提问小故事。
第一个:有位教师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准备讲授《神奇的极光》,遇到校长去听课。这位教师想采用启发式引入课题,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多了什么东西?”同学齐声回答:“校长。”老师一听,急了:“不对!校长是东西吗?”同学赶紧改口:“校长不是东西。”
第二个:有老师想问出“蓝天”一词:“你们头上是什么?”一学生回答:“帽子”,老师一听不对,又启发:“帽子上面呢?”这个同学摸摸帽子,恍然大悟,说:“有两个洞,是我爸不小心用烟头烧的。”老师急了,再比划:“帽子的上面?”于是学生从天花板到二楼、三楼,再到蓝天,好不容易“如愿以偿”地松了一口气:“对了!就是蓝天哪!”
第三个:一位教师教《草原》一课对“款待”一段的思想感情的概括(盛情)。学生说了好多带“情”的词语都不是老师想好的。于是老师就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比深情还深的感情是什么情呢?”这下课堂就“冷场”了,学生再也答不上来。听课的老师也议论纷纷:“什么感情比深情还要深呢?该不是爱情吧!”
试想,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吗?
我来说说我的2个提问
第一个:我在教授《祝福》时没有按常规一开头解题,介绍作者。而是先提问:“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我想大家对祥林嫂有初步了解,那么有谁知道祥林嫂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杂然回应:“叫祥林嫂嘛!”我微笑着再问:“祥林嫂是他的真名吗?”学生一愣,回过神来:“哦,不是他的名字!”“吔,是啊,那她叫什么名字呢?”有些同学赶紧翻书:“书上好像没有看到她的名字吔!”我顺势一转:“是的,她没有名字。这只是她依附丈夫祥林的称呼。她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由此让学生明白旧时代妇女地位的低下,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要分析文本,非常枯燥。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讲一个老人的战斗故事,他的战斗对象却是鲨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几场战斗?战斗中,老人拥有哪些影响战斗胜负的东西呢?武器最后怎样?最后又是谁赢谁输呢?”然后讨论阅读思考,最后得出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及大海和鲨鱼的象征意义。
2 贯彻学生自主的理念,坚持“两个起来”的原则
2.1 让学生说起来
我深知: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把。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才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活水。
在我施教《项羽之死》这篇文章时就有这样一件事,当讲到项羽乌江自刎时,我让学生以“××项羽”为题就此发表看法,有的说“糊涂项羽”,有的说“悲情项羽”,都对项羽之死扼腕叹息。有一个同学却站起来说了一个“高贵项羽”,并赞同项羽选择自刎的方式结束生命,认为“项羽虽然死了,但他至死也没有放下他的剑,至死也没有低下他的头,他选择自刎,是为了保持最后的高贵的尊严”。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但却使我的课堂获得了极大的张力。因此,课堂要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创造,让学生去丰富。
2.2 让学生活起来
我给自己的课堂提出过一个口号:拒绝平庸。我不愿意我的课堂如一口古井,清风难进,死水无波。所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我有时候采用一些欲擒故纵,假痴不癫的做法,往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比如,有一次讲到读本上老舍的《宗月大师》一文,我一开始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讲一个“傻子”的故事。同学们就很好奇,一个傻子有什么讲的,而且这个傻子跟本文要学的宗月大师有什么关系?于是自然就通过阅读,往下求证。最后我把话题集中在一个讨论题上:在市场经济时代,你怎样看待宗月大师的这种“傻”?有同学就认为,这样的人值得尊重,但不值得效仿;还有同学认为,雷锋、丛飞、坚守悬崖小学18年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都是这样的“傻子”,时代需要这样的“傻子”;甚至有同学列举了自己身边像宗月大师一样一心为别人奉献的“傻子”。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
3 关注语文课堂细节
“一树一菩提 ,一沙一世界”。教学细节看似随意,而随意中饱含着爱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体现着思想;看似细微,而细微中表现出艺术;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智慧。一句话,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只有具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厚实的教研能力,高超的教学技艺,饱满的教学激情,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永远独立潮头,轻负高效。
3.1 课前预习细节
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作为一种情境,“细节”是可以设计的。课前,我预设了一些细节,或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或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2 课堂分享细节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节课前3分钟,是“语文分享”。可以是古诗、词背诵、优秀习作分享,也可以随笔、作品赏析、导语的设计等活动。尝试中,我发现这3分钟是最高效的,最值得的。因为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能逐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让那些家里没课外书读的同学,分享到别人的学习资源。在分享中,学生阅读习惯得到了培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受益终身。
3.3 课堂生成的细节
上《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在总结时问,同学们喜欢哪个人物?有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大智大勇”有说“喜欢廉颇,因为他性格直爽、知错就改”。我满意地点头。准备结束课时,突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了。我表示如意见相同就不用重复后,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我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然后陈述理由,这生成的结果,自然在预设之外,我当即予以肯定,学生感到高兴,在今后将会积极思维、思考。
最后,我想以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作为我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期盼: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界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可以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