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的审美因素,它赋予读者极为丰富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潜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审美教育于教学之中。审美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审美教育更是具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审美教育要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之一。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渗透好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呢
  一、挖掘和处理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初中新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中本身的美育因素,尤其是要善于挖掘那些蕴含的美育内容,获得美育信息。而对于课文中多个的美育内容,教师也不要面面俱到,一篇课文重点抓住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作为美育资源,进行美育活动。如初一课本中的《春》,朱自清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展现出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自然美,表达了春到人欢的生活美。仔细阅读课文,会感受到春天充满活力,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美胜于春天的自然美。还有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准确生动的词语,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排比句式,又充分显示了作品的语言艺术美和表现手法美。
  二、加强朗读,诱发美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于朗读这样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在情感方面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如《济南的冬天》《在山的那边》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三、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生活。
  进入新世纪,教育得到了发展,在作文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根据范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如让学生描写某人的一颦一笑,刻划某物的一鳞一爪,描写市场的一角、校园的一隅,或记下一次有趣的谈话,或写下一个动人的细节,或记下自己一时的心理活动。由此,不少学生的观察越来越精细,比如有个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观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脚步后道:老年人腿脚沉重,步履艰难,起步不高,走起路来发出“突嚓,突嚓”的脚步声;中年人身强力壮,脚步有力,举步高远,发出“卟噔、卟噔”震动大地的脚步声;少年人天性好动,活蹦乱跳,时常一蹦一跳地走路,发出“乒嗒、乒嗒”的脚步声,确实抓住了特征。以此学生为例,启发学生,由此不少学生产生了观察生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并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没什么可写的问题,改变了对作文畏惧的毛病。有个学生谈写观察日记时说:“过去怕写作文,是感到作文难写,脑子里空空的,怎么也挤不出点东西,只好抄抄书报,胡乱凑合一篇交差。从开始写观察日记后,脑子里材料越来越多,一点不愁没东西可写,有时还盼作文呢!”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只要精细、深入的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作文章素材丰富得很,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径。
  四、引导学生尽情地倾注感觉。
  文章本非无情物,记叙性文章尤其如此。鲁迅家里的“百草园”,究其实,只不过是座杂草丛生的废园,然而在鲁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笔下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是“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或是“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当然,“石井栏”、“皂荚树”、“黄蜂”、“叫天子”等这些景物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光滑”、“高大”、“肥胖”、“轻捷”、“低唱”、“弹琴”这些就带有作者主观的审美情感,与这种主观审美感受不合的碎砖烂瓦、枯草败叶、癞蛤蟆之类,则一律不写。没有这种主观审美感受,客观景物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杂草丛生的废园,就不能成为儿童“乐园”。倾注了作者的独特审美感受,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写景是这样,叙事记人同样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实,也不过是父亲为儿子送行时给儿子买了一趟桔子。然而,由于作者在记叙中倾注了自己对父亲的美好感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我国长篇巨著《红楼梦》也只不过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能在世界文坛上引起轰动,至今仍有许多人研究它,就是作者在著作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审美感受,正如作者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遂成千古名著。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动人,除了观察欠细欠深,表达技巧欠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作文中倾注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如果倾注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即使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也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好文章。比如优秀作文《姥姥》之所以动人,就因为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对童年时误解姥姥的严和爱的无知的忏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篇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中的泪和血”哭诉出来的。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必善问。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那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才能得以提高,如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提问的有效性、作业的有效性等,其方法很多,但课堂提问却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该如何运用好课堂提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
期刊
按照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几年,我对教学改革做了一点尝试,效果很好。特别是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更加强了我对教学改革的决心。面对专家的教育理论,我精心细致推敲,努力让这些教育精髓融于我的教学中,并适应学生的实际。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在知识的传授上,我始终以数学语言为主线。它包括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等,对某些文字语言难以理解的概
期刊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为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而寻找方法,反思自己。希望自己的教学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仅对数学课程的教学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一、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生到学校来,诚然是需要接受若干现成的知识,学会老师传授的解题方法,但若止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数
期刊
古人认为:“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思考提问,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是学生思考生疑、探究解疑、领悟创新学习科学知识的必经过程。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生疑问难,进行质疑提问,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化
期刊
军事体能训练是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遵循人体生命科学规律,最大限度和高效率地挖掘和发挥军人体能潜力,保持已获得的体能素质,避免不必要的训练伤病,而进行的一种专门性训练活动,是一项挖掘、提高以及保持军人综合生物学素质的系统工程。与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现代军事体能训练包含了体力、脑力、心力三大方面的内容,所涉及学科涵盖了生理学(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和心理学(毅力品质、注意力集中、抗干扰能力)两
期刊
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达自己所闻所想。两者相结合,成了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也提出:(低年级学生)应能认真听别人的话,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述自己所见所闻……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人就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听说训练的方法要多样。新课标有语:
期刊
【摘 要】由于物理教学的概念、规律都涉及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密度尤指思维密度,也就是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思维量。超过这一思维量叫思维密度过限,达不到这一量的叫思维密度不及,无论是过限还是不及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 课堂 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它,但又感到物理难学,很不容易把这门课学好。
期刊
【摘 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要求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所说的"充分地读",并不是无目的、无要求、一遍遍、枯燥无味地傻读,而是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地阅读。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诗句无不强调了博览群书的好处
期刊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只有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在英语阅读能力上得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充足的准备,才能胸有成竹,事半功倍。所以要想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一定要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如果不预习,直接进行灌入式的教育,不但没有任何的效果,可能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丧
期刊
近年来历史科的高考人均成绩与其他各科相比一直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该科试题难度稍大外,反映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则是基础年级学生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导致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脱节与断层。现就这一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阶段性衔接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方家指点。  一、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