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住内心的“灵魂”
一考生
人生在世,须有立身之本。何为本?我想,就是扎进地层的“树根”,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灵魂就是深入地层的树根,有了它,大树才会茁壮成长;反之,如果我们失去灵魂,就会像没有了引力束缚的流星,最终陨落在天际。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他的人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在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被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很是淡定,他声称自己很希望能够回到老家高密继续安静地创作。
莫言正因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所以没有因名利浮华而改变写作的方向。他坚守自己文学创作的初衷,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人生进行深刻的体悟,于是他写出了像《我们的荆轲》《蛙》等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终获诺奖青睐。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仍能有这样的感悟,写出这样的文字,这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正确态度。“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正是林清玄这种对生活从容、淡泊的传统观念,使他的作品富有哲理与内涵。
林清玄守住了内心深处的灵魂,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对生活,他并没有因当今的快节奏而改变最初的坚守,反而体会得更加透彻。他守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深思,让我们从他所阐述的茶道与佛教中体会出无限的哲思。
反观刘铁男,一位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级高官,却在一夕之间成为了人人唾弃的贪官,究其原因,难道不是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做官当清廉,可他呢?造假、受贿、骗套国家贷款。名人、高官若是偏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他在大众面前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了初衷,随波逐流。比如,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向黄埔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一个人如果失去内心深处的灵魂,就如顾城先生笔下因失去地球引力而获得“自由”的流星一样,终将在天际陨落。
唯有让根深扎地层,大树才会繁盛不衰。守住内心深处的灵魂,为自己保留一片纯粹的净土,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点评]文章紧扣“扎进地层的树根”,用“守住内心的灵魂”贯通全篇,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作者选用莫言、林清玄的事例,从正面阐述“守住内心的灵魂”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世界的认可,切合当前社会的实际,也很有社会意义,具有积极健康的导向;并通过“点”例——刘铁男,“面”例——“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向黄埔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点面结合,从反面阐述“偏离内心的灵魂”是极其丑陋、龌龊的。作者选材时善于裁剪,使素材的运用疏密相间,详略得当。阅卷组专家认为,本文立意上既重生活,又重文化品位,可谓高远;同时事实论据新颖、生动、有个性色彩,议论语言很有逻辑性,从不同角度深刻有力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是一篇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的佳作。
最朴素的根有最美丽的梦
一考生
诗人为什么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呢?因为地层里最朴素的根,有众多的根须,蜿蜒曲折,遍布地下。如若不是有根须的支撑,大树何谈大树,只会一如草芥。
根在地层的痕迹你不会看到,它朴素无华,始终努力地、默默地让树枝繁叶茂,让树身姿完美!我们也有自己的根。我们自己的根就是内心朴素的品质。拥有内心朴素的品质,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根是最朴素的,因为它拥有在黑暗中也能摸索前进的勇气,在泪水与汗水的灌溉下也能茁壮成长的个性;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因为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浮躁,不喧哗,只有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才显得充盈、明媚、美丽而强大。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始终把根扎在那片黑土地上。他穿着水田靴,两腿沾满了泥点子,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身子瘦小,后背微驼,脸色红黑,双手布满伤痕,比田间的劳动者更像劳动者。正是因为他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为了杂交水稻,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才让梦想化为了现实。
根是最朴素的,即使在喧闹的城市中也能保持丰富与安静;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它朴素得以至于让人忘记了自己,只是在自己那逼仄的空间为梦想不断地加油。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家境贫寒,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后来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她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的艰辛,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她身上才发出了圣洁的光芒,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
在天地之间,我等一如草芥,怎样才能立足于这世间?唯有拥有一个强大的根,朴素的根,忘了自己却能被别人记住。古之圣人不都如此吗?如此,抑或可达逍遥游的境界,不借外物,只凭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根。
绿荫浓蔽是每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大的树。树与树根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
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
[点评]此文角度独特,立意深远。作者较好地理解并准确把握了考题所蕴含的生活态度、生命质量、人生价值等相关信息,提炼出独特而深远的立意——“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其切入点小而准,读来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文章思辨性强,选材贴切。大树的成长有赖于强大的根系,人的梦想的实现取决于内心朴素的品质,作者从大树的梦想与根的联系入笔,由此及彼,由树及人,阐述人的梦想与“根”的因果关系,类比推理彰显了思辨色彩。文章选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洗脚妹”刘丽两个论据,紧契观点且富有时代感。作者在叙例、析例过程中,行文用语饱含感情,像“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她身上才发出了圣洁的光芒,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等,可以说感染力十足。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一考生
那一天晚上,和谢烨相对而坐。她正在翻看我的诗集。
“谢烨,有什么好翻的呢?”我说。
“顾城,你的《一代人》写得多好!”谢烨说着便朗诵了起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在写经历过‘文革’的我们这一代人。”我说。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苦难,也学会了思索,在思索中有的是对未来的追求。”谢烨说。
“可能就是因为概括出了这一代人的特点,所以这首诗在当年才获得了《星星》诗歌奖吧。”我说。
“我觉得也是。你的《摄》也不错。”谢烨说着,又读了起来: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这首诗也是在写我们这一代人,遭遇过不幸,按说最容易沉沦,但事实却是大多数人都不失信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
“是啊。这也是你的这首诗让人喜欢的原因吧。你的诗,空灵,富有幻想,切入角度新颖,但这些东西的背后,是你能够扎根于生活的土地,善于思索。我觉得,你最近写的诗似乎不如以前厚重了,这是不是我们离开祖国太久的缘故呢?你写作的根应该是在故土!”谢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今天我还收到了我父亲的信,他谈到了1980年10月我写的《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在即将崩坍的死牢里,英雄这样地回答了敌人》。这是一首礼赞英雄的诗。父亲说,离开了生养自己的故土,这样的诗怕是以后写不出来了。他接着说,长期生活在国外,也就难以接地气。没有地气的诗歌,又怎么会有生命力呢?要想成为大诗人,还是生活在国内靠谱些。”我说。
“你的父亲写了那么多年的诗,是国内著名的诗人,也这么认为。我想,他的感觉是不会错的。对你来说,现在有个选择,这就是:是为了安逸的生活留在国外呢,还是为了诗歌回归祖国?”谢烨说。
“是啊,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我说。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0点,谢烨休息去了。习惯熬夜的我,坐在写字台前,回味着今天晚上和妻子谢烨的谈话及父亲来信的内容,拿起笔写下了《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点评]这是一篇构思新巧的想象作文,具有如下特点:1.巧用对话写文章。福建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本文作者便用顾城和其夫人谢烨的对话来作阐释。晚间对话,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让人感到温馨,更乐意接受。2.妙引诗句添韵味。福建高考作文,要求在议论文和记叙文中选择一种来写,也就是不允许写诗歌。诗歌语言含蓄隽永,作者便在所写的记叙文中妙引顾城的诗歌《一代人》《摄》等,从而给文章增添了新的韵味。3.将“我”异化新意来。本文用顾城的口吻来写,让人意想不到。在一般人看来,“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而作者则将“我”异化为顾城,自然、新颖、别致。这样处理,也便于作者行文,便于直接表现文章主旨。
做“流星”还是做“树根”
一考生
在人生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愿做闪亮夜空的“流星”,一展瞬间的壮观辉煌;有人愿做扎进地层的“树根”,过一种平凡自在的生活;也有人愿做……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又有什么高下呢?
不同的追求,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乔布斯在事业上,与他的伙伴就体现了不同的追求。乔布斯为苹果公司而奋斗,可以说他的追求都体现在“苹果”上。而他的事业伙伴,却在苹果公司发展期间毅然决然卖掉了在公司的股份,回归平静悠闲的生活,他追求的是自在快乐的生活。很明显,乔布斯和他伙伴的追求并不相同:乔布斯得到了辉煌的成就,但生命短暂;他的伙伴生活平淡,但余味悠长。我们不能评判他们哪个更好,但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追求,只要能彰显生命的意义,都值得称道。沈浩,小岗村的书记,他不辞劳苦,始终站在人民的前列,带领他们摸索前行,最终心力交瘁,倒在了时时刻刻工作的岗位上。李灵,河南师范的一名毕业生,她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用自己的钱办起希望小学。她顶烈日、冒酷暑当街收废报旧书,二十七岁的容颜因过度操劳而不再靓丽。他们不同的追求,却同样彰显出生命的意义:沈浩的生命虽然短暂如一颗“流星”,却永远活在小岗村人民的心里、全国人民的心里;李灵虽平凡如扎根地层的“树根”,却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校长。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称道吗?
追求虽不同,但心无旁骛、奋斗不止却相同。再美丽的蓝图,在懒汉的手里也是一张废纸;而奇幻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李安的手里就成了电影大作。这是为什么呢?李安的电影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影迷喜爱,正是由于他惊人的毅力。他为了得到投资,将小说原稿整整修改了四百多稿,为了让投资人更加清楚明白,又制作了一段七分多钟的动漫帮助理解。这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后来为了使3D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又花费三年时间将电影效果精确到每个水分子的质感。李安为了自己的追求,义无反顾地奋斗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吗?司马迁何以能为《史记》倾尽15年光阴?李时珍怎么能为《本草纲目》研究27年?马克思又怎会耗费40年心血写出《资本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心无旁骛,为之奋斗。
朋友,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关键在于你能否为自己的追求奋斗不息,并彰显出生命的意义。 [点评]这是一篇主旨深刻、构思有匠心的高分作文。考生没有按常规出牌,而是从对“流星”、“树根”的诠释中合理地推导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亮人眼眸。布局方面,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现象”、“目标”、“条件”三个部分渐次推进,逻辑严谨,思路清晰。综观全文,作者在立意、选材、篇章、语言运用方面都精心谋划、巧妙安排(如乔布斯、李安等例证均很典型),成为优卷自然在情理之中。
志存高远〓务实进取
一考生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曾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抵乎?”这就是说人若无“高远志向”这一引力的牵导,就可能随波逐流,无依无附,枉费生命。
志存高远,生命才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正如冯梦龙诗云:“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释放人的潜能,助我们成就一番伟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毛泽东怀抱“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凌云壮志;鲁迅弃医从文,旨在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袁隆平高中毕业,就确立了“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的理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因其宏伟的抱负、执著的理想,而指引着自己的人生航船向着壮丽的彼岸勇往直前,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篇章。
当一个生命个体把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作为毕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他生命的意义将重于泰山。而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见利忘义,那么他活着的价值就比鸿毛还轻,他们的劣行恶迹,将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封建王朝历代的暴君虐臣们,他们身居高位,醉生梦死,鱼肉百姓,为所欲为,以此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乐趣。在这种志向的牵引下,结果是“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可以想见这些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者,会有怎样的可悲下场。
高尔基说得好,“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当他把自己的志向定位在正确的坐标点上,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谢觉哉曾说:“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从一点一滴做起。”高远志向的成功实现,必须靠脚踏实地的进取。光有美丽的梦想,而不能付出辛勤的汗水,畏惧拼搏中的种种挫折,那么志向终将成为镜花水月。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万吨矿石残渣,才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证实镭元素的存在。气象学家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野外实地观测、调查,才终于写成《物候学》等重要著作,成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任何发明创造、远大志向的最终达成,无不奠基于涓滴细流般的身体力行的实践。
青年人往往都是激情洋溢的理想主义者,有豪迈的誓言,有高尚的追求,但是也常常缺乏实干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意志,而难免流于心高气傲的浮躁,陷入志大才疏的怨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点燃梦想的火炬,并以沉稳、坚韧的意志,扎根于辛劳的实践,才能抵达那奇丽的巅峰。
[点评]这是一篇情理并茂的议论文,题目表明了中心论点。开篇引王守仁名言破题,点扣材料中“引力”、“无依无附”等关键词。本论部分分三层,前两层是先正后反,对比论证,阐述“志向”这一引力场对于人生的导向作用;第三层深入论述高远志向的达成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支撑。这一部分摆事实、引名言、讲道理,内容充实。结尾部分结合当下青年的特点,回扣材料,进一步强调植根实践才能使梦想开花结果的道理,有机照应了标题。
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
一考生
与其做一颗无依无附地飘行在天宇的流星,不如做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拥有树根“深深扎进地层”的精神,道理不言而喻: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
人生的确如此,梦想并不会因为你的空谈而实现,只有拥有实干的精神,用自己的打拼、自己的奋斗,才能得到丰硕的果实。
莫言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巧妙运用,还离不开他的实干精神。君不见,他扎根高密乡村几十年,致力于打造乡土题材作品;君不见,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字里行间;君不见,他写下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世佳作。
如果莫言的作品脱离了现实,毫无根据地高谈阔论,它们还会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可以说,实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莫言的成功。
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实干,就谈不上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袁隆平的事迹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忘不了他叮嘱学生“仅仅埋在实验室里是种不出庄稼”的教导,忘不了他在烈日下黝黑的皮肤沁出的豆大汗珠,忘不了他躬耕陇亩时刚握获奖证书的手又沾上了泥土。
如果袁隆平一味做着在稻穗下乘凉的美梦,却在实验室里吹空调,他还会演绎一个又一个田间的神话,从而解决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吗?冰心如是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可以说,正是因为袁隆平心怀梦想的同时脚踏实地,讲求实干,他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成功。
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终将误事、误国。翻开史书,因空谈招来恶果而哭泣的面孔不胜枚举。赵括纸上谈兵,因战败而悔恨的眼神仍历历在目;马谡盲目指挥痛失街亭,因败北而沮丧的泪水还未完全蒸发;历代国君耽于声色、摔下龙椅的闷响,还在我们的耳畔萦绕。
我们应牢记“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的忠告。畅游红学海洋,我们不妨学周汝昌“为芹辛苦见平生”的执著;眼观世界政坛,我们何不学一学奥朗德“改变就是现在”的热情?我们的确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我们青少年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应谨遵习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导,步步踏实,不尚空谈,共同描绘祖国的美好明天。 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只有实干,我们才能如树根般深深地扎进地层,在华夏大地上烙下自己的足迹。
[点评]本文突出的特点有二:1.论据多样,论证透彻。开篇紧扣材料,开门见山地提出“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的观点,而后通过著名文学家莫言、科学家袁隆平为梦想扎根基层实干的典型事例,从正面加以佐证,接着由点到面,运用排例,从反面略举赵括、马谡的事例进一步阐述观点,又从正面略举周汝昌、奥朗德的事例对观点加以强化。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观点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2.妙用修辞,语言形象。除了议论文必备的严谨性外,本文语言还具有议论文难得的生动性、形象性,这得益于引用、排比、反问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章引用邓小平、袁隆平、冰心、周汝昌、习总书记、奥朗德等不同领域名人的名言,又引用了俗语,这些中外名言和俗语的引用,既有力地增强了说理的严谨性,也亮化了文章语言,使全篇文学色彩浓郁。
守住寂寞,拒绝浮躁
一考生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树根”在地层是黑暗的,是寂寞的,但它正是在黑暗、寂寞中吸收养料,才让大树枝繁叶茂。由此联想,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只有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生活、事业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行中让自我得到升华。我国的文学大家钱钟书,潜心专注于编写《管锥编》《谈艺录》,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期依旧恬静淡泊,耐住浮躁与寂寞,于牛棚中读书、著文。这就是一种对寂寞的坚守品质。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游走于古今,正是因为他耐得住文人研究学问、钻研难题的寂寞,摒弃对外界纷繁迷眼的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耐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第一人”翟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壮举;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却共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谛: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辛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硕果。
与此相反,当代某些所谓的“大师”却无法坚守住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胡乱造假论文,东拼西凑写文章,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当然更不会有鸿篇巨著问世。我想,这就是不懂耐住寂寞,拒绝尘世浮躁诱惑的后果。
塞林格寂寞坚守,写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莫言寂寞坚守,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令人景仰;罗阳寂寞坚守,托起了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令人动容……
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拒绝浮躁,像“深深地扎进地层”的树根一样,耐得住黑暗,耐得住寂寞。
[点评]本文主要有两大优点:一是思路清晰,事例翔实。文章按“总—分—总”结构组合,层次分明,正反对比鲜明。正面素材中“钱钟书”是详例,“苏轼”、“翟墨”、“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是略例;兼有反面素材“某些所谓的‘大师’”,这些例子贴近现实,很有时代针对性,它们点面结合、正反相对,有力地论证了“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会更加美好”的观点。二是文笔优美,富于意蕴。像“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硕果”等,妙用比喻修辞;“塞林格寂寞坚守,写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这组排比句也有特色,很好地展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自由与束缚
一考生
说起自由,那一定会是近乎所有人想追求的目标。可是,完美的自由真的存在吗?其实,这世上总会有一种限制束缚着我们。只有有了束缚,自由才会被我们发现,束缚有时比自由更重要。
两千年前的庄子对自由是向往的,他想追求的是一种“无所待”的“御风”境界,纵使这种自由还不是那完美的自由,可是终其一生,庄子也还是没能达到那种“御风”的境界。他为此付出了无数努力,可换来的却是心灵的安慰。反观现在,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哲学中有个经典的概念,那就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简单点来说只有八个字——“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同样的,自由也符合这个观点,自由与限制是相对的,自由永远也不会是绝对的自由,它只会是相对的自由,自由中必定包含着限制,限制之中也必定包含着自由。绝对的自由只是一种空想,我们只能对其望而却步。而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那带着些许限制的自由。
即使在《圣经》中所描述的伊甸园中,也没有绝对的自由,亚当和夏娃也不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同样受着上帝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实,他们依旧被束缚着。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其过程明显显示了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又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自由和民主的变化。奴隶社会中身为奴隶的人们,基本上没什么自由,整个人甚至连思想都归奴隶主说了算。可到了封建社会,奴隶制度基本上被取缔了,人们的自由进程进了一大步,不过封建社会的皇帝却也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皇帝制度被取消,人们的自由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在这背后,一样东西也在悄然发展着,那就是道德和法律,自由在发展,限制也在发展。尤其是我们中国,一直在强调法治社会,我们在追求的其实也是限制。
绝对的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随心所欲,意味着为所欲为,可是人真的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存在着道德,存在着法律,这些都限制着人们的自由。人类是一种存在着智慧,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的生物,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思想,如果你想要这样做,可另一个人却不愿你这样做,那么他就是在限制你,可以说世上有两个人,就会有束缚。如果没有束缚,世界会怎么样?那时世界将再也没有秩序,杀人、抢劫、偷窃都不会再是犯罪,我想那样的社会很快就会灭亡吧。
回到现实,我们不应该妄想去追求那些没有束缚的自由,我们应追求的是自由与束缚并存的那种自由。我想,只有这种自由,才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点评]本文作者开篇明确写作中心,解答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关系——“只有有了束缚,自由才会被我们发现,束缚有时比自由更重要”。然后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这一中心,每个部分都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着理性的思考。对庄子的分析,充分理解了自由的境界;对《圣经》的思考,深刻体会了自由的本质;对社会制度的认识,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作出了恰当的评价。文章能够将事例与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列举、分析事例时,持论辩证,语言严密,且在最后的总结中,以思辨性论述得出了客观、全面的观点。
一考生
人生在世,须有立身之本。何为本?我想,就是扎进地层的“树根”,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灵魂就是深入地层的树根,有了它,大树才会茁壮成长;反之,如果我们失去灵魂,就会像没有了引力束缚的流星,最终陨落在天际。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他的人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在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被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很是淡定,他声称自己很希望能够回到老家高密继续安静地创作。
莫言正因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所以没有因名利浮华而改变写作的方向。他坚守自己文学创作的初衷,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人生进行深刻的体悟,于是他写出了像《我们的荆轲》《蛙》等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终获诺奖青睐。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仍能有这样的感悟,写出这样的文字,这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正确态度。“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正是林清玄这种对生活从容、淡泊的传统观念,使他的作品富有哲理与内涵。
林清玄守住了内心深处的灵魂,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对生活,他并没有因当今的快节奏而改变最初的坚守,反而体会得更加透彻。他守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深思,让我们从他所阐述的茶道与佛教中体会出无限的哲思。
反观刘铁男,一位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级高官,却在一夕之间成为了人人唾弃的贪官,究其原因,难道不是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做官当清廉,可他呢?造假、受贿、骗套国家贷款。名人、高官若是偏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他在大众面前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了初衷,随波逐流。比如,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向黄埔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一个人如果失去内心深处的灵魂,就如顾城先生笔下因失去地球引力而获得“自由”的流星一样,终将在天际陨落。
唯有让根深扎地层,大树才会繁盛不衰。守住内心深处的灵魂,为自己保留一片纯粹的净土,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点评]文章紧扣“扎进地层的树根”,用“守住内心的灵魂”贯通全篇,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作者选用莫言、林清玄的事例,从正面阐述“守住内心的灵魂”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世界的认可,切合当前社会的实际,也很有社会意义,具有积极健康的导向;并通过“点”例——刘铁男,“面”例——“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向黄埔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点面结合,从反面阐述“偏离内心的灵魂”是极其丑陋、龌龊的。作者选材时善于裁剪,使素材的运用疏密相间,详略得当。阅卷组专家认为,本文立意上既重生活,又重文化品位,可谓高远;同时事实论据新颖、生动、有个性色彩,议论语言很有逻辑性,从不同角度深刻有力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是一篇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的佳作。
最朴素的根有最美丽的梦
一考生
诗人为什么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呢?因为地层里最朴素的根,有众多的根须,蜿蜒曲折,遍布地下。如若不是有根须的支撑,大树何谈大树,只会一如草芥。
根在地层的痕迹你不会看到,它朴素无华,始终努力地、默默地让树枝繁叶茂,让树身姿完美!我们也有自己的根。我们自己的根就是内心朴素的品质。拥有内心朴素的品质,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根是最朴素的,因为它拥有在黑暗中也能摸索前进的勇气,在泪水与汗水的灌溉下也能茁壮成长的个性;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因为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浮躁,不喧哗,只有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才显得充盈、明媚、美丽而强大。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始终把根扎在那片黑土地上。他穿着水田靴,两腿沾满了泥点子,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身子瘦小,后背微驼,脸色红黑,双手布满伤痕,比田间的劳动者更像劳动者。正是因为他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为了杂交水稻,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才让梦想化为了现实。
根是最朴素的,即使在喧闹的城市中也能保持丰富与安静;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它朴素得以至于让人忘记了自己,只是在自己那逼仄的空间为梦想不断地加油。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家境贫寒,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后来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她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的艰辛,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她身上才发出了圣洁的光芒,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
在天地之间,我等一如草芥,怎样才能立足于这世间?唯有拥有一个强大的根,朴素的根,忘了自己却能被别人记住。古之圣人不都如此吗?如此,抑或可达逍遥游的境界,不借外物,只凭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根。
绿荫浓蔽是每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大的树。树与树根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
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
[点评]此文角度独特,立意深远。作者较好地理解并准确把握了考题所蕴含的生活态度、生命质量、人生价值等相关信息,提炼出独特而深远的立意——“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其切入点小而准,读来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文章思辨性强,选材贴切。大树的成长有赖于强大的根系,人的梦想的实现取决于内心朴素的品质,作者从大树的梦想与根的联系入笔,由此及彼,由树及人,阐述人的梦想与“根”的因果关系,类比推理彰显了思辨色彩。文章选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洗脚妹”刘丽两个论据,紧契观点且富有时代感。作者在叙例、析例过程中,行文用语饱含感情,像“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她身上才发出了圣洁的光芒,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等,可以说感染力十足。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一考生
那一天晚上,和谢烨相对而坐。她正在翻看我的诗集。
“谢烨,有什么好翻的呢?”我说。
“顾城,你的《一代人》写得多好!”谢烨说着便朗诵了起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在写经历过‘文革’的我们这一代人。”我说。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苦难,也学会了思索,在思索中有的是对未来的追求。”谢烨说。
“可能就是因为概括出了这一代人的特点,所以这首诗在当年才获得了《星星》诗歌奖吧。”我说。
“我觉得也是。你的《摄》也不错。”谢烨说着,又读了起来: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这首诗也是在写我们这一代人,遭遇过不幸,按说最容易沉沦,但事实却是大多数人都不失信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
“是啊。这也是你的这首诗让人喜欢的原因吧。你的诗,空灵,富有幻想,切入角度新颖,但这些东西的背后,是你能够扎根于生活的土地,善于思索。我觉得,你最近写的诗似乎不如以前厚重了,这是不是我们离开祖国太久的缘故呢?你写作的根应该是在故土!”谢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今天我还收到了我父亲的信,他谈到了1980年10月我写的《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在即将崩坍的死牢里,英雄这样地回答了敌人》。这是一首礼赞英雄的诗。父亲说,离开了生养自己的故土,这样的诗怕是以后写不出来了。他接着说,长期生活在国外,也就难以接地气。没有地气的诗歌,又怎么会有生命力呢?要想成为大诗人,还是生活在国内靠谱些。”我说。
“你的父亲写了那么多年的诗,是国内著名的诗人,也这么认为。我想,他的感觉是不会错的。对你来说,现在有个选择,这就是:是为了安逸的生活留在国外呢,还是为了诗歌回归祖国?”谢烨说。
“是啊,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我说。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0点,谢烨休息去了。习惯熬夜的我,坐在写字台前,回味着今天晚上和妻子谢烨的谈话及父亲来信的内容,拿起笔写下了《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点评]这是一篇构思新巧的想象作文,具有如下特点:1.巧用对话写文章。福建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本文作者便用顾城和其夫人谢烨的对话来作阐释。晚间对话,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让人感到温馨,更乐意接受。2.妙引诗句添韵味。福建高考作文,要求在议论文和记叙文中选择一种来写,也就是不允许写诗歌。诗歌语言含蓄隽永,作者便在所写的记叙文中妙引顾城的诗歌《一代人》《摄》等,从而给文章增添了新的韵味。3.将“我”异化新意来。本文用顾城的口吻来写,让人意想不到。在一般人看来,“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而作者则将“我”异化为顾城,自然、新颖、别致。这样处理,也便于作者行文,便于直接表现文章主旨。
做“流星”还是做“树根”
一考生
在人生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愿做闪亮夜空的“流星”,一展瞬间的壮观辉煌;有人愿做扎进地层的“树根”,过一种平凡自在的生活;也有人愿做……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又有什么高下呢?
不同的追求,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乔布斯在事业上,与他的伙伴就体现了不同的追求。乔布斯为苹果公司而奋斗,可以说他的追求都体现在“苹果”上。而他的事业伙伴,却在苹果公司发展期间毅然决然卖掉了在公司的股份,回归平静悠闲的生活,他追求的是自在快乐的生活。很明显,乔布斯和他伙伴的追求并不相同:乔布斯得到了辉煌的成就,但生命短暂;他的伙伴生活平淡,但余味悠长。我们不能评判他们哪个更好,但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追求,只要能彰显生命的意义,都值得称道。沈浩,小岗村的书记,他不辞劳苦,始终站在人民的前列,带领他们摸索前行,最终心力交瘁,倒在了时时刻刻工作的岗位上。李灵,河南师范的一名毕业生,她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用自己的钱办起希望小学。她顶烈日、冒酷暑当街收废报旧书,二十七岁的容颜因过度操劳而不再靓丽。他们不同的追求,却同样彰显出生命的意义:沈浩的生命虽然短暂如一颗“流星”,却永远活在小岗村人民的心里、全国人民的心里;李灵虽平凡如扎根地层的“树根”,却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校长。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称道吗?
追求虽不同,但心无旁骛、奋斗不止却相同。再美丽的蓝图,在懒汉的手里也是一张废纸;而奇幻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李安的手里就成了电影大作。这是为什么呢?李安的电影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影迷喜爱,正是由于他惊人的毅力。他为了得到投资,将小说原稿整整修改了四百多稿,为了让投资人更加清楚明白,又制作了一段七分多钟的动漫帮助理解。这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后来为了使3D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又花费三年时间将电影效果精确到每个水分子的质感。李安为了自己的追求,义无反顾地奋斗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吗?司马迁何以能为《史记》倾尽15年光阴?李时珍怎么能为《本草纲目》研究27年?马克思又怎会耗费40年心血写出《资本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心无旁骛,为之奋斗。
朋友,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关键在于你能否为自己的追求奋斗不息,并彰显出生命的意义。 [点评]这是一篇主旨深刻、构思有匠心的高分作文。考生没有按常规出牌,而是从对“流星”、“树根”的诠释中合理地推导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亮人眼眸。布局方面,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现象”、“目标”、“条件”三个部分渐次推进,逻辑严谨,思路清晰。综观全文,作者在立意、选材、篇章、语言运用方面都精心谋划、巧妙安排(如乔布斯、李安等例证均很典型),成为优卷自然在情理之中。
志存高远〓务实进取
一考生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曾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抵乎?”这就是说人若无“高远志向”这一引力的牵导,就可能随波逐流,无依无附,枉费生命。
志存高远,生命才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正如冯梦龙诗云:“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释放人的潜能,助我们成就一番伟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毛泽东怀抱“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凌云壮志;鲁迅弃医从文,旨在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袁隆平高中毕业,就确立了“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的理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因其宏伟的抱负、执著的理想,而指引着自己的人生航船向着壮丽的彼岸勇往直前,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篇章。
当一个生命个体把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作为毕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他生命的意义将重于泰山。而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见利忘义,那么他活着的价值就比鸿毛还轻,他们的劣行恶迹,将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封建王朝历代的暴君虐臣们,他们身居高位,醉生梦死,鱼肉百姓,为所欲为,以此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乐趣。在这种志向的牵引下,结果是“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可以想见这些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者,会有怎样的可悲下场。
高尔基说得好,“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当他把自己的志向定位在正确的坐标点上,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谢觉哉曾说:“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从一点一滴做起。”高远志向的成功实现,必须靠脚踏实地的进取。光有美丽的梦想,而不能付出辛勤的汗水,畏惧拼搏中的种种挫折,那么志向终将成为镜花水月。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万吨矿石残渣,才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证实镭元素的存在。气象学家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野外实地观测、调查,才终于写成《物候学》等重要著作,成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任何发明创造、远大志向的最终达成,无不奠基于涓滴细流般的身体力行的实践。
青年人往往都是激情洋溢的理想主义者,有豪迈的誓言,有高尚的追求,但是也常常缺乏实干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意志,而难免流于心高气傲的浮躁,陷入志大才疏的怨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点燃梦想的火炬,并以沉稳、坚韧的意志,扎根于辛劳的实践,才能抵达那奇丽的巅峰。
[点评]这是一篇情理并茂的议论文,题目表明了中心论点。开篇引王守仁名言破题,点扣材料中“引力”、“无依无附”等关键词。本论部分分三层,前两层是先正后反,对比论证,阐述“志向”这一引力场对于人生的导向作用;第三层深入论述高远志向的达成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支撑。这一部分摆事实、引名言、讲道理,内容充实。结尾部分结合当下青年的特点,回扣材料,进一步强调植根实践才能使梦想开花结果的道理,有机照应了标题。
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
一考生
与其做一颗无依无附地飘行在天宇的流星,不如做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拥有树根“深深扎进地层”的精神,道理不言而喻: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
人生的确如此,梦想并不会因为你的空谈而实现,只有拥有实干的精神,用自己的打拼、自己的奋斗,才能得到丰硕的果实。
莫言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巧妙运用,还离不开他的实干精神。君不见,他扎根高密乡村几十年,致力于打造乡土题材作品;君不见,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字里行间;君不见,他写下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世佳作。
如果莫言的作品脱离了现实,毫无根据地高谈阔论,它们还会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可以说,实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莫言的成功。
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实干,就谈不上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袁隆平的事迹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忘不了他叮嘱学生“仅仅埋在实验室里是种不出庄稼”的教导,忘不了他在烈日下黝黑的皮肤沁出的豆大汗珠,忘不了他躬耕陇亩时刚握获奖证书的手又沾上了泥土。
如果袁隆平一味做着在稻穗下乘凉的美梦,却在实验室里吹空调,他还会演绎一个又一个田间的神话,从而解决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吗?冰心如是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可以说,正是因为袁隆平心怀梦想的同时脚踏实地,讲求实干,他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成功。
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终将误事、误国。翻开史书,因空谈招来恶果而哭泣的面孔不胜枚举。赵括纸上谈兵,因战败而悔恨的眼神仍历历在目;马谡盲目指挥痛失街亭,因败北而沮丧的泪水还未完全蒸发;历代国君耽于声色、摔下龙椅的闷响,还在我们的耳畔萦绕。
我们应牢记“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的忠告。畅游红学海洋,我们不妨学周汝昌“为芹辛苦见平生”的执著;眼观世界政坛,我们何不学一学奥朗德“改变就是现在”的热情?我们的确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我们青少年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应谨遵习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导,步步踏实,不尚空谈,共同描绘祖国的美好明天。 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只有实干,我们才能如树根般深深地扎进地层,在华夏大地上烙下自己的足迹。
[点评]本文突出的特点有二:1.论据多样,论证透彻。开篇紧扣材料,开门见山地提出“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的观点,而后通过著名文学家莫言、科学家袁隆平为梦想扎根基层实干的典型事例,从正面加以佐证,接着由点到面,运用排例,从反面略举赵括、马谡的事例进一步阐述观点,又从正面略举周汝昌、奥朗德的事例对观点加以强化。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观点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2.妙用修辞,语言形象。除了议论文必备的严谨性外,本文语言还具有议论文难得的生动性、形象性,这得益于引用、排比、反问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章引用邓小平、袁隆平、冰心、周汝昌、习总书记、奥朗德等不同领域名人的名言,又引用了俗语,这些中外名言和俗语的引用,既有力地增强了说理的严谨性,也亮化了文章语言,使全篇文学色彩浓郁。
守住寂寞,拒绝浮躁
一考生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树根”在地层是黑暗的,是寂寞的,但它正是在黑暗、寂寞中吸收养料,才让大树枝繁叶茂。由此联想,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只有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生活、事业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行中让自我得到升华。我国的文学大家钱钟书,潜心专注于编写《管锥编》《谈艺录》,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期依旧恬静淡泊,耐住浮躁与寂寞,于牛棚中读书、著文。这就是一种对寂寞的坚守品质。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游走于古今,正是因为他耐得住文人研究学问、钻研难题的寂寞,摒弃对外界纷繁迷眼的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耐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第一人”翟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壮举;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却共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谛: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辛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硕果。
与此相反,当代某些所谓的“大师”却无法坚守住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胡乱造假论文,东拼西凑写文章,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当然更不会有鸿篇巨著问世。我想,这就是不懂耐住寂寞,拒绝尘世浮躁诱惑的后果。
塞林格寂寞坚守,写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莫言寂寞坚守,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令人景仰;罗阳寂寞坚守,托起了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令人动容……
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拒绝浮躁,像“深深地扎进地层”的树根一样,耐得住黑暗,耐得住寂寞。
[点评]本文主要有两大优点:一是思路清晰,事例翔实。文章按“总—分—总”结构组合,层次分明,正反对比鲜明。正面素材中“钱钟书”是详例,“苏轼”、“翟墨”、“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是略例;兼有反面素材“某些所谓的‘大师’”,这些例子贴近现实,很有时代针对性,它们点面结合、正反相对,有力地论证了“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才会更加美好”的观点。二是文笔优美,富于意蕴。像“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硕果”等,妙用比喻修辞;“塞林格寂寞坚守,写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这组排比句也有特色,很好地展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自由与束缚
一考生
说起自由,那一定会是近乎所有人想追求的目标。可是,完美的自由真的存在吗?其实,这世上总会有一种限制束缚着我们。只有有了束缚,自由才会被我们发现,束缚有时比自由更重要。
两千年前的庄子对自由是向往的,他想追求的是一种“无所待”的“御风”境界,纵使这种自由还不是那完美的自由,可是终其一生,庄子也还是没能达到那种“御风”的境界。他为此付出了无数努力,可换来的却是心灵的安慰。反观现在,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哲学中有个经典的概念,那就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简单点来说只有八个字——“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同样的,自由也符合这个观点,自由与限制是相对的,自由永远也不会是绝对的自由,它只会是相对的自由,自由中必定包含着限制,限制之中也必定包含着自由。绝对的自由只是一种空想,我们只能对其望而却步。而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那带着些许限制的自由。
即使在《圣经》中所描述的伊甸园中,也没有绝对的自由,亚当和夏娃也不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同样受着上帝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实,他们依旧被束缚着。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其过程明显显示了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又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自由和民主的变化。奴隶社会中身为奴隶的人们,基本上没什么自由,整个人甚至连思想都归奴隶主说了算。可到了封建社会,奴隶制度基本上被取缔了,人们的自由进程进了一大步,不过封建社会的皇帝却也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皇帝制度被取消,人们的自由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在这背后,一样东西也在悄然发展着,那就是道德和法律,自由在发展,限制也在发展。尤其是我们中国,一直在强调法治社会,我们在追求的其实也是限制。
绝对的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随心所欲,意味着为所欲为,可是人真的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存在着道德,存在着法律,这些都限制着人们的自由。人类是一种存在着智慧,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的生物,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思想,如果你想要这样做,可另一个人却不愿你这样做,那么他就是在限制你,可以说世上有两个人,就会有束缚。如果没有束缚,世界会怎么样?那时世界将再也没有秩序,杀人、抢劫、偷窃都不会再是犯罪,我想那样的社会很快就会灭亡吧。
回到现实,我们不应该妄想去追求那些没有束缚的自由,我们应追求的是自由与束缚并存的那种自由。我想,只有这种自由,才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点评]本文作者开篇明确写作中心,解答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关系——“只有有了束缚,自由才会被我们发现,束缚有时比自由更重要”。然后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这一中心,每个部分都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着理性的思考。对庄子的分析,充分理解了自由的境界;对《圣经》的思考,深刻体会了自由的本质;对社会制度的认识,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作出了恰当的评价。文章能够将事例与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列举、分析事例时,持论辩证,语言严密,且在最后的总结中,以思辨性论述得出了客观、全面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