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实现“三个对接”和“双证书”的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和重要方向。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1.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1.1校外实训基地难以实际运转。校企合作仅停留在物流认知的层面,顶岗实习、工学交
替不能落到实处,校外实训基地不愿接收学生实训,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达不到真正锻炼学生的目的。
1.2校企合作理念不清晰。一方面是举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 认为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完成物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及学校各种评估的需要, 合作的项目多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没有很好地顾及企业的需要和利益, 造成学校合作热情高, 企业合作冷淡的现象。 另一方面, 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把合作当成选人的途径, 只选不育, 不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 没有把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 认为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
1.3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以盈利为首要经营目标,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逐导致企业在用人观念、用人制度方面显得急功近利。因此,尽管学校千方百计向企业靠拢,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但企业往往只热衷于招工干活以节约人力成本,与学校追求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没有出台让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就能立竿见影获得经济利益的政策,比如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政策倾斜等,由此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缺乏经济利益驱使,企业校企合作意识淡薄,不愿把人才培养纳入企业长远竞争价值链中,是造成当前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尴尬局面的直接原因。
1.4校企合作保障政策缺位。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级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性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属于纲领性、政策性宏观政策范畴,缺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内容的具体政策措施。政策法规的缺失和滞后是造成目前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政府政策层面来看,各级地方政府应出台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扶持企业以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也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内生需求。
2.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难的原因分析
2.1现行的人才培养体制导致校企难以合作。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给企业减负, 原由行业、企业举办的院校, 多数划归为地方政府主管, 行业、企业逐渐淡出人才培养过程。 这种人才培养体制从客观上造成了校企脱节, 形成两个利益主体。 一个是企业, 追求利润最大化, 缺少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认为投资办学是政府的事,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 企业没有义务和责任培养人才,导致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另一个是学校, 追求办学效益, 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安排顶岗实习会增加教学成本, 不愿意支付实习费用, 使企业利益无法保证。 这样, 两个利益主体没有找到最佳结合点, 校企难以合作。
2.2学校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有些学校的校企合作动因并非为了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是来源于上级的检查。尽管有些学校设置了管理校企合作工作的机构,但缺乏相应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学校往往把校企合作的工作都寄托在一线教师的身上,学校相关职能机构只负责将任务下派给相应院系,而院系又下派给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师。校企合作单位的开发、联络、具体工作的开展等,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线教师授课任务本身就很重,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学校侧重科研成果的分配,而校企合作的工作不算教师的工作量,或者奖励程度微乎其微, 一线教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缺乏积极性。
2.3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只有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才能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学校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建立培养“双师”教师的培养与考评机制, 通过人事分配制度、聘用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教师培养与考评体系, 严格考核教师的实践能力, 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等挂钩, 形成良性机制。 二是重视校企平台的搭建, 鼓励教师考取“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实行挂职锻炼制度, 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双师”条件的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充实教师队伍, 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3.构建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1从学校的层面看,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环节。根据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以教学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专业建设方面,邀请物流企业资深管理人员加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等提供实践性建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聘请物流行业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派遣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进修,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人才引进方面可硬性规定每个专业社会专兼职教师比例;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确保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环节顺利展开;教学评价方面,校企共建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毕业生的追踪评价管理,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制度。
3.2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 为物流企业培训员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物流师资及物流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 广泛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活动, 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 以服务求支持, 以支持求发展,达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
3.3学校建立科学严密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必须通过构筑规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校企合作管理方法。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学生
工学结合的工作现场管理办法、学校对校企合作资金投入与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强化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1.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1.1校外实训基地难以实际运转。校企合作仅停留在物流认知的层面,顶岗实习、工学交
替不能落到实处,校外实训基地不愿接收学生实训,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达不到真正锻炼学生的目的。
1.2校企合作理念不清晰。一方面是举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 认为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完成物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及学校各种评估的需要, 合作的项目多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没有很好地顾及企业的需要和利益, 造成学校合作热情高, 企业合作冷淡的现象。 另一方面, 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把合作当成选人的途径, 只选不育, 不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 没有把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 认为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
1.3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以盈利为首要经营目标,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逐导致企业在用人观念、用人制度方面显得急功近利。因此,尽管学校千方百计向企业靠拢,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但企业往往只热衷于招工干活以节约人力成本,与学校追求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没有出台让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就能立竿见影获得经济利益的政策,比如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政策倾斜等,由此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缺乏经济利益驱使,企业校企合作意识淡薄,不愿把人才培养纳入企业长远竞争价值链中,是造成当前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尴尬局面的直接原因。
1.4校企合作保障政策缺位。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级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性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属于纲领性、政策性宏观政策范畴,缺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内容的具体政策措施。政策法规的缺失和滞后是造成目前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政府政策层面来看,各级地方政府应出台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扶持企业以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也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内生需求。
2.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难的原因分析
2.1现行的人才培养体制导致校企难以合作。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给企业减负, 原由行业、企业举办的院校, 多数划归为地方政府主管, 行业、企业逐渐淡出人才培养过程。 这种人才培养体制从客观上造成了校企脱节, 形成两个利益主体。 一个是企业, 追求利润最大化, 缺少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认为投资办学是政府的事,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 企业没有义务和责任培养人才,导致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另一个是学校, 追求办学效益, 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安排顶岗实习会增加教学成本, 不愿意支付实习费用, 使企业利益无法保证。 这样, 两个利益主体没有找到最佳结合点, 校企难以合作。
2.2学校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有些学校的校企合作动因并非为了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是来源于上级的检查。尽管有些学校设置了管理校企合作工作的机构,但缺乏相应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学校往往把校企合作的工作都寄托在一线教师的身上,学校相关职能机构只负责将任务下派给相应院系,而院系又下派给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师。校企合作单位的开发、联络、具体工作的开展等,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线教师授课任务本身就很重,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学校侧重科研成果的分配,而校企合作的工作不算教师的工作量,或者奖励程度微乎其微, 一线教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缺乏积极性。
2.3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只有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才能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学校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建立培养“双师”教师的培养与考评机制, 通过人事分配制度、聘用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教师培养与考评体系, 严格考核教师的实践能力, 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等挂钩, 形成良性机制。 二是重视校企平台的搭建, 鼓励教师考取“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实行挂职锻炼制度, 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双师”条件的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充实教师队伍, 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3.构建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1从学校的层面看,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环节。根据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以教学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专业建设方面,邀请物流企业资深管理人员加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等提供实践性建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聘请物流行业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派遣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进修,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人才引进方面可硬性规定每个专业社会专兼职教师比例;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确保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环节顺利展开;教学评价方面,校企共建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毕业生的追踪评价管理,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制度。
3.2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 为物流企业培训员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物流师资及物流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 广泛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活动, 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 以服务求支持, 以支持求发展,达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
3.3学校建立科学严密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必须通过构筑规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校企合作管理方法。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学生
工学结合的工作现场管理办法、学校对校企合作资金投入与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强化过程的监控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