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妙”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中所涉及的重要范畴,也是道家文化精神的产物, “妙 ”所代表的事物和“道”的某些特征相似,“妙”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
关键词:妙;美学;道家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妙”和“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子便是道家学说的开山鼻祖,他的学说中“道”是其最核心关键的观念,他将“道”标立为哲学最高范畴。在道家哲学里,谈论“妙”是离不开“道”的,既因为老子选定“妙”来描述“道”的真谛,是选择“妙”所特有的微妙玄奥、不可言说的特征来体“道”的,也因为“道”的存在显现了“妙”的哲学背景。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体系中 , “妙”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和理论范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及其广泛,使用频率也很高,谈及“妙”,我们对其耳熟能详。“妙”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和富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范畴,是中国文化中和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研究“妙”这一理论范畴的过程中,诸多学者对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李耀建认为,“妙”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独有代表性词汇之一,也最能体现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不同。学者陈望衡认为“妙”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品评系统中的核心范畴。“妙” 不仅要高于 “美”,而且“妙”的侧重点和使用范围也同“美”有很大相异之处。叶朗谈到“妙 ”这一审美范畴时说:“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美”更重要,远远高于美。” 学者杨宝春认为:“妙高于美, 妙则必美,妙与美是不同层次的审美范畴。”由此可见他们的观点都涉及到了 “妙” 这一独特的理论内涵问题。因此,作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员,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就无可避免地要涉及到 “妙” 这一特殊审美词汇,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认识。
“妙 ” 这一理论范畴的首次提出是由老子提出来的,在《老子·一章》中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提出的“妙”与“徼”是宇宙的本体,“妙”、“道”、“无”的属性是相互联系的,“妙”说“无”、“道” 的深微奥妙。老子在文中还提及到“观其妙”的心理形态,这一论述对王国维的艺术理念:“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紧随其后的庄子在其著作哲学思想中也深刻表现了“妙”的范畴,文中谈到“逍遥游”,“游”所达到的境,即“妙”。 曰:“乘道德而浮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庄子·寓言篇》曰: “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妙”与“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密不可分形成一体,这是诸多求道者毕生所想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刘熙载在自己的著作中评价其说:“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由此可见,庄子所倡导的“妙”充满着崇高的艺术精神,对人生、对世界洋溢着自由而又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审美精神。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妙”具有一种无限性、空灵性、虚无性等等诸多特点,自由老子第一次提出后,“妙”便和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成为道的描述。 在中国美学中,“妙”高于美,而美的本体则在于道。可以说“妙”是“道”的描述性概念,自“妙”开始进入美学领域后,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比美高得许多的地位。如果说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美在其根本上是述“道”的过程,这美应该用“妙”来表示,而最高的美则必然是美在“妙”上。
关键词:妙;美学;道家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妙”和“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子便是道家学说的开山鼻祖,他的学说中“道”是其最核心关键的观念,他将“道”标立为哲学最高范畴。在道家哲学里,谈论“妙”是离不开“道”的,既因为老子选定“妙”来描述“道”的真谛,是选择“妙”所特有的微妙玄奥、不可言说的特征来体“道”的,也因为“道”的存在显现了“妙”的哲学背景。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体系中 , “妙”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和理论范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及其广泛,使用频率也很高,谈及“妙”,我们对其耳熟能详。“妙”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和富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范畴,是中国文化中和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研究“妙”这一理论范畴的过程中,诸多学者对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李耀建认为,“妙”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独有代表性词汇之一,也最能体现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不同。学者陈望衡认为“妙”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品评系统中的核心范畴。“妙” 不仅要高于 “美”,而且“妙”的侧重点和使用范围也同“美”有很大相异之处。叶朗谈到“妙 ”这一审美范畴时说:“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美”更重要,远远高于美。” 学者杨宝春认为:“妙高于美, 妙则必美,妙与美是不同层次的审美范畴。”由此可见他们的观点都涉及到了 “妙” 这一独特的理论内涵问题。因此,作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员,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就无可避免地要涉及到 “妙” 这一特殊审美词汇,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认识。
“妙 ” 这一理论范畴的首次提出是由老子提出来的,在《老子·一章》中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提出的“妙”与“徼”是宇宙的本体,“妙”、“道”、“无”的属性是相互联系的,“妙”说“无”、“道” 的深微奥妙。老子在文中还提及到“观其妙”的心理形态,这一论述对王国维的艺术理念:“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紧随其后的庄子在其著作哲学思想中也深刻表现了“妙”的范畴,文中谈到“逍遥游”,“游”所达到的境,即“妙”。 曰:“乘道德而浮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庄子·寓言篇》曰: “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妙”与“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密不可分形成一体,这是诸多求道者毕生所想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刘熙载在自己的著作中评价其说:“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由此可见,庄子所倡导的“妙”充满着崇高的艺术精神,对人生、对世界洋溢着自由而又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审美精神。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妙”具有一种无限性、空灵性、虚无性等等诸多特点,自由老子第一次提出后,“妙”便和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成为道的描述。 在中国美学中,“妙”高于美,而美的本体则在于道。可以说“妙”是“道”的描述性概念,自“妙”开始进入美学领域后,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比美高得许多的地位。如果说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美在其根本上是述“道”的过程,这美应该用“妙”来表示,而最高的美则必然是美在“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