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招牌。教师没有质量意识,学校的发展无从谈起。所以学校要发展,全体教师要有风雨同舟,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质量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不是喊口号的事,他就像看病一样,人无完人,不管什么人,自己要找,医生帮着找。先要找到病灶,病因。再开处方,抓药、打针。严重的还要动手术。才能治好,有了健康,才能有发展。
  1下面我校就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病灶及病因进行一些剖析
  1.1我校服务社区内大部分村民完后水平低,对孩子上学不重视,,家庭教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
  1.2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要占20%以上。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性格、养成教育是一大问题,学生的巩固率问题大。
  1.3学校管理中科学、民主、和谐的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制度执行不够坚决。创新变通不够灵活。
  1.4部分教师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工作纪律散漫。或多或少存在着上班时间聊天、干与教学无关的事,上课迟到,不注重个人形象,不关心环境卫生等现象。身在曹营心在汉。
  1.5个别教师敬业精神差,忧患意识不强,有混天度日思想。对教学各环节不能严格遵守落实。备课欠充分,教案不实用,只为应付忙;上课少激情,气氛不活跃;课堂只管讲,教书不育人;课后轻反思,少总结;辅导无重点,耗时不出功;作业缺针对,批改不及时;听课不积极,评课走过场。
  1.6个别教师工作纪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化,工作主动性不够,协调性差,以个人为中心,不听取别人建议、意见。不虚心向别人学习。事事处处,领导不交办,自己就无所事事。甚至遇到一点麻烦就踢皮球,遇到一点困难就低头。工作墨守成规。甘当复印机、传声筒。
  1.7校园文化建设中软件建设的理念不到位,导致学校文化氛围不浓厚,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及建议
  2.1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制订明确的质量指标。要在全体教职工中特别是在教师当中,加强质量意识的宣传。比如,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质量大讨论,让每一个教师就质量的目标、质量现状与提高质量的相关措施都进行思考,并提出有关的措施与设想。以此来营造一个人人讲质量,人人抓质量的氛围,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
  2.2学校要制订正确而又科学的质量指标,实行绩效工资制,完善奖罚制度。它应该包括学生学科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还应该有身体、心理、思想、能力等各方面的质量指标,以此来导引教师的教育与培养。
  2.3加强日常教育管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尤其是课堂常规的训练与培养,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布置不同作业,以及不同的要求。
  2.4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保证日常的课堂教学有序、高效,特别是重点抓好教学的“五认真”工作,以确保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能上好,上出质量。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让课堂精彩起来”作为一种教学境界。追求“课前静,课中实,课后活”的课堂文化。引导教师坚持做到“百备不厌,百教不烦”,做到“堂堂有新观念,课课有新体会”。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鼓励教师加强业务自修,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之“魂”,这个“魂”必须附“体”,这个体就是课堂。课堂精彩,师生的人生就精彩。
  (1)新进校教师,要向全体教师上一堂“汇报课”。
  (2)35岁以下教师每学年要参加全校“竞赛课”。上一节“公开课”。
  (3)优秀教师每学年要贡献一节“示范课”。
  (4)骨干教师每学年下村上一节“帮扶课”。
  2.5 面向全体学生 ,加强培优补差,保持学生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6尝试开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全程性、评价方法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2.7重视和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互通有无,反馈信息,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学生学习和行为道德的时空上予以拓展,从而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稳定与提高。
  2.8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从而他们以良好的身体状况与精神面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自信投入到学习中去。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具备一项业余爱好”,“熟练一门体育运动”,“结交一个知心朋友”,“精读一本名家名作”,“能写一手工整好字”,“参与一次公开亮相”,“掌握一套学习方法”,“形成一些做人原则”。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要依靠学生、家长特别是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踏实工作。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倡导的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物理教学已走过十余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无疑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物理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哲学思想的培养,这对学生走向社会乃至以后的发展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并涉及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师要善于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富有创造地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能读懂7-9年级学生阅读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结合笔者教学研究及实践经验与当前中考英语的命题趋势,提出一些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学习策
期刊
【摘要】电子白板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电子交互白板,识字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不过一些多媒体
期刊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孩子们,可对于这些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当他们经过短短时间的集中精力之后,仍然我行我素,在下面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才发现,要想好好地和孩子们一起达成一个教学目标,原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们都知道,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主导提倡孩子们合作交流,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提倡他们学会质疑
期刊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音乐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科目。近几年来的教材编印,在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增加了容量,这是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的需要。音乐是一切艺术教学中最生动、最活跃的艺术,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识、锻炼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能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而兴趣才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只有调动学生学习音乐
期刊
【摘要】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在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中更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错位都会影响学习英语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必须听,说,读,写相结合,丰富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只要坚持多听,多说,就会达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口语 语言环境 教学效率听说读写英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在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中更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本文从师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角度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方法小学音乐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音乐的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在学生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主动的去学
期刊
【摘要】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之本。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在学校德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深刻感受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人格发展。  【关键词】学校德育;非智力;情感;需要;自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认可。素质教育,德育为
期刊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特殊时期,部分学生因此而产生扭曲不健康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看问题偏激,固执己见,情绪波动大,自控力低,惰性、孤独,自卑心理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受不得约束,怕苦、怕脏、怕累、爱虚荣要面子,片面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有明显的厌学情绪,沉溺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机。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到厌倦,对别人不信任,拒绝与人交往,或者唯我独尊,狂妄自大,人际关系严重失衡。笔者探
期刊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从三年级开始进入教学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简单操作,网络应用,办公自动化的使用,通讯软件的了解,机器人教学。学生接触计算机频率的多少,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出现了较大的两极分化,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一个动态地、多维地、恰当的评价体系。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形成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多维评价体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维评价学习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