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建立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坚守住“双基”底线,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师和课堂更富有内涵。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加强与教学同步的常规教研,把教研活动置于真实的教学语言、真实的学习表现、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的课堂基础上,把教研贯串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全过程。使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将新课程“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之“常态化”,以便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
教师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使教学走上“轻负担、高效益”之路。
教师备课要有针对性,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科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有机结合。
教师要重视作业设计、批改和辅导,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分析。教师从批改作业中获得教学信息,并及时反馈,改善教学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好习惯越多素质就越高。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八动”的习惯,即“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坐得住、静得下、钻得进、会提问、思得透、记得牢、用得活、能升华”的习惯。学生真正具备了上述习惯,想不提高成绩都不行,想不优秀都不行。
为文而情,文可载德
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 缪春民
“披文入情,文以载道”,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在德育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俗话说,无文不载道,无文不染情,只要语文教师抓准教育时机,抓住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好材料,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课文中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是德育渗透的好教材。(2)课文中描绘的优美、深远的意境,极易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陶冶情操。(3)历史故事中雄辩的论证和缜密的说明,不仅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也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关键。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者,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除了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精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做到上述要求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将人文关怀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上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教师要善于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又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学的专家,也应该是开展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首先,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地从小事做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平时要克制不良爱好,用自己对语文教学执著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教育学生。另外,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渗透德育因素夯实基础。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心灵的沟通,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一个纯粹的客体,采用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那么教师的管理将过于严格而且常常不合情理;如果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既看作是学生的需要,又看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那么他和学生都是幸福的,教师的教充满生机,学生的学必然充满活力。
二、俯下身子,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的针对性,就是要求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样,既解决了德育内容与方法落后于现实而不适应社会新要求的矛盾,又解决了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
例如,针对那些没有集体主义思想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就要特别注重加强他们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一群斑羚面对后有猎人的追赶、前有挡住去路的山涧的绝境时,它们自然地分成两部分,年纪大的斑羚为了年轻一代甘愿牺牲自己。就可以启发学生:“老年斑羚为保护下一代不惜粉身碎骨,它们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是多么值得人类学习啊!”学生听后,就会若有所思,那些平日里不屑或不愿为集体做出贡献的学生更是感到惭愧不已。
再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去刻苦钻研,总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资质低,生性愚笨,不是读书的料。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为学》一文时,就可以特别指出: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也有深有浅,但是只要“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肯学不肯学,主观努力不同,结果就不同。难易可以互相转化,只要刻苦学习,困难就可以克服,远大的目标终究可以达到。使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从而痛下决心,不再自暴自弃,努力去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三、“文以载道”,使学生在受到艺术感染的同时,获得思想教育 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去把握:
1.情感诱导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师要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一个个环节的安排,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2.词句品析法。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对祖国绮丽风光、壮丽景观描写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语言和文字的训练中了解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运用形象、生动、贴切的词语对美景进行描绘;另一方面,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游览的景观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知道祖国不仅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还有引以为傲的山川河流。把美感教育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热爱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爱国主义精神也得到了弘扬。
3.情境再现法。在学习传统教育一类的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有胸怀,有抱负,培养学生愿意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毛泽东诗两首》时,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他们为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气节。
4.活动强化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荣誉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如,为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可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说写赛或知识抢答赛等活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说话完整、书写工整等习惯,可定期组织竞赛活动。
5.课外拓展法。在课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家乡变化和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说给大家听,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书法讲堂之家长篇
——谈谈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山东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高荣梅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现代社会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以往需要书写的书信、便条等交流方式现在已经完全被短信、邮件等靠敲击键盘来完成的交流方式所取代。这一现象已经严重波及到学校,小学起始阶段学生写字的态度还好点,初中学生书写起来字迹潦草、结构随意、涂抹严重、别字连篇,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的初中学生,翻开他们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有些学生的作业经常使用胶带、修改液来修修补补,甚至在关键的中考,卷面上那些字也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笔画、结构方面更是欠缺。在学生的作业、作文中很难看到有练过笔画和结构的痕迹,书写错误较多也体现出语文基础不够扎实的特点。
汉字结构复杂,有的字笔画很多,有的字则笔形相似,难认难记。这样,就造成学生因音形相近而误写错别字的现象。比如,因字形相似造成错别字,如,“气概”写成“气慨”。因字音相同造成错别字,如,“克”与“刻”,将“克服”写成“刻服”、“刻苦”写成“克苦”。这些都是因为学生主观上对正确书写汉字缺乏足够的认识,平时没有养成规规矩矩地写字的习惯。受社会以及网络的影响,随意造词造字。在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错别字,报纸杂志、标语、对联、电视广告和节目字幕中的错别字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网上出现了很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胡编乱造的新词,错别字百出,汉字与英语夹杂,普通话与方言夹杂,这对广大初中生来说是极大的误导,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久而久之,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如何有效地改善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引导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写好汉字的重要性
1.写好汉字是当前考试的需要。汉语是学生的母语,汉字作为书面汉语的信息载体,书写目的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写字同样如此,字是写给人家看的,在未见到人之前,观其字就能看到这个人对自己要求是什么样的,有着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形成第一印象。写好汉字的重要目的,不一定都要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端正、干净、容易认。考试中大多对卷面书写提出的要求是: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清晰美观。同样在考试中,特别是语文作文考试中,干净整洁的卷面和漂亮的书写会给阅卷教师良好的印象,字如其人,写字的态度端正,做事就不会差,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2.写好汉字是陶冶性情的需要。汉字匀称合理的结构,开张自如的笔画,书写者的审美感悟,使得汉字书法成为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练习写字既练字又练人,可以怡情养性,净心平气,逐渐改掉性情急躁、粗枝大叶的毛病。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好字的道理,他们才不会觉得写字是无意义的临摹。可以把班里爱好书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临帖比赛等,创造一种带有竞争性的学习书法的气氛。要重点表扬和宣传书法进步的学生,不但能激励这些学生,同时也激励其他学生,对学生学好书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功课多,时间紧,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练字习惯
单单靠几节写字课和有限的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学生练字时间不够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学生在大脑中确定“拿笔即练字”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每次作业都是练字的好机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规规矩矩地练,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练好字,建议各科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除了注意知识的正确性以外,还要把字的好坏作为评判的一个重要依据,要注意直观性、示范性。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字要做出具体批改,必要时应写出示范字,还要写上指导性的批语。如,卷面是否整洁,字是否正确、端正等,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同时,还可以采取学生自批、互批或师生共同讲评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看出自己和别人书写中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判能力。批改完作业后,还应该认真总结,随时找出好坏典型及全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讲解,以点带面,达到提高全班写字水平的目的。
同样,在中考、高考中作文考试占相当大的分数,书写规范、字体漂亮、卷面整洁也是加分的一个优势。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书法训练,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改掉书写潦草的毛病。凝神静气,对每一次书写都认真对待,相信不会太久,学生就会练出一手好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加强与教学同步的常规教研,把教研活动置于真实的教学语言、真实的学习表现、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的课堂基础上,把教研贯串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全过程。使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将新课程“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之“常态化”,以便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
教师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使教学走上“轻负担、高效益”之路。
教师备课要有针对性,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科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有机结合。
教师要重视作业设计、批改和辅导,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分析。教师从批改作业中获得教学信息,并及时反馈,改善教学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好习惯越多素质就越高。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八动”的习惯,即“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坐得住、静得下、钻得进、会提问、思得透、记得牢、用得活、能升华”的习惯。学生真正具备了上述习惯,想不提高成绩都不行,想不优秀都不行。
为文而情,文可载德
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 缪春民
“披文入情,文以载道”,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在德育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俗话说,无文不载道,无文不染情,只要语文教师抓准教育时机,抓住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好材料,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课文中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是德育渗透的好教材。(2)课文中描绘的优美、深远的意境,极易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陶冶情操。(3)历史故事中雄辩的论证和缜密的说明,不仅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也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关键。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者,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除了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精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做到上述要求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将人文关怀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上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教师要善于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又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学的专家,也应该是开展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首先,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地从小事做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平时要克制不良爱好,用自己对语文教学执著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教育学生。另外,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渗透德育因素夯实基础。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心灵的沟通,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一个纯粹的客体,采用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那么教师的管理将过于严格而且常常不合情理;如果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既看作是学生的需要,又看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那么他和学生都是幸福的,教师的教充满生机,学生的学必然充满活力。
二、俯下身子,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的针对性,就是要求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样,既解决了德育内容与方法落后于现实而不适应社会新要求的矛盾,又解决了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
例如,针对那些没有集体主义思想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就要特别注重加强他们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一群斑羚面对后有猎人的追赶、前有挡住去路的山涧的绝境时,它们自然地分成两部分,年纪大的斑羚为了年轻一代甘愿牺牲自己。就可以启发学生:“老年斑羚为保护下一代不惜粉身碎骨,它们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是多么值得人类学习啊!”学生听后,就会若有所思,那些平日里不屑或不愿为集体做出贡献的学生更是感到惭愧不已。
再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去刻苦钻研,总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资质低,生性愚笨,不是读书的料。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为学》一文时,就可以特别指出: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也有深有浅,但是只要“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肯学不肯学,主观努力不同,结果就不同。难易可以互相转化,只要刻苦学习,困难就可以克服,远大的目标终究可以达到。使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从而痛下决心,不再自暴自弃,努力去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三、“文以载道”,使学生在受到艺术感染的同时,获得思想教育 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场所,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去把握:
1.情感诱导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师要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一个个环节的安排,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2.词句品析法。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对祖国绮丽风光、壮丽景观描写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语言和文字的训练中了解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运用形象、生动、贴切的词语对美景进行描绘;另一方面,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游览的景观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知道祖国不仅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还有引以为傲的山川河流。把美感教育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热爱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爱国主义精神也得到了弘扬。
3.情境再现法。在学习传统教育一类的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有胸怀,有抱负,培养学生愿意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毛泽东诗两首》时,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他们为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气节。
4.活动强化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荣誉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如,为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可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说写赛或知识抢答赛等活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说话完整、书写工整等习惯,可定期组织竞赛活动。
5.课外拓展法。在课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家乡变化和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说给大家听,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书法讲堂之家长篇
——谈谈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山东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高荣梅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现代社会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以往需要书写的书信、便条等交流方式现在已经完全被短信、邮件等靠敲击键盘来完成的交流方式所取代。这一现象已经严重波及到学校,小学起始阶段学生写字的态度还好点,初中学生书写起来字迹潦草、结构随意、涂抹严重、别字连篇,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的初中学生,翻开他们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有些学生的作业经常使用胶带、修改液来修修补补,甚至在关键的中考,卷面上那些字也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笔画、结构方面更是欠缺。在学生的作业、作文中很难看到有练过笔画和结构的痕迹,书写错误较多也体现出语文基础不够扎实的特点。
汉字结构复杂,有的字笔画很多,有的字则笔形相似,难认难记。这样,就造成学生因音形相近而误写错别字的现象。比如,因字形相似造成错别字,如,“气概”写成“气慨”。因字音相同造成错别字,如,“克”与“刻”,将“克服”写成“刻服”、“刻苦”写成“克苦”。这些都是因为学生主观上对正确书写汉字缺乏足够的认识,平时没有养成规规矩矩地写字的习惯。受社会以及网络的影响,随意造词造字。在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错别字,报纸杂志、标语、对联、电视广告和节目字幕中的错别字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网上出现了很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胡编乱造的新词,错别字百出,汉字与英语夹杂,普通话与方言夹杂,这对广大初中生来说是极大的误导,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久而久之,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如何有效地改善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引导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写好汉字的重要性
1.写好汉字是当前考试的需要。汉语是学生的母语,汉字作为书面汉语的信息载体,书写目的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写字同样如此,字是写给人家看的,在未见到人之前,观其字就能看到这个人对自己要求是什么样的,有着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形成第一印象。写好汉字的重要目的,不一定都要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端正、干净、容易认。考试中大多对卷面书写提出的要求是: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清晰美观。同样在考试中,特别是语文作文考试中,干净整洁的卷面和漂亮的书写会给阅卷教师良好的印象,字如其人,写字的态度端正,做事就不会差,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2.写好汉字是陶冶性情的需要。汉字匀称合理的结构,开张自如的笔画,书写者的审美感悟,使得汉字书法成为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练习写字既练字又练人,可以怡情养性,净心平气,逐渐改掉性情急躁、粗枝大叶的毛病。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好字的道理,他们才不会觉得写字是无意义的临摹。可以把班里爱好书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临帖比赛等,创造一种带有竞争性的学习书法的气氛。要重点表扬和宣传书法进步的学生,不但能激励这些学生,同时也激励其他学生,对学生学好书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功课多,时间紧,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练字习惯
单单靠几节写字课和有限的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学生练字时间不够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学生在大脑中确定“拿笔即练字”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每次作业都是练字的好机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规规矩矩地练,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练好字,建议各科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除了注意知识的正确性以外,还要把字的好坏作为评判的一个重要依据,要注意直观性、示范性。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字要做出具体批改,必要时应写出示范字,还要写上指导性的批语。如,卷面是否整洁,字是否正确、端正等,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同时,还可以采取学生自批、互批或师生共同讲评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看出自己和别人书写中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判能力。批改完作业后,还应该认真总结,随时找出好坏典型及全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讲解,以点带面,达到提高全班写字水平的目的。
同样,在中考、高考中作文考试占相当大的分数,书写规范、字体漂亮、卷面整洁也是加分的一个优势。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书法训练,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改掉书写潦草的毛病。凝神静气,对每一次书写都认真对待,相信不会太久,学生就会练出一手好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