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推进,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被不断地介绍到我国,学生与教师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国际化已经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或者是一个“把跨国界的或跨文化的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趋势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给每一个高等学校提出了严峻的课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变革:切实转变观念,扩大国际合作的规模,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营造国际化办学环境;防止文化殖民,保持文化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洪流之中,在动态过程中争取公平的对话与交流,寻求大学发展的最佳途径。高等学校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程度是一所大学的学术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四川大学历来是引领中国西部教科文化国际化进程的先驱和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在国际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确立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的理念,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二、加强中外高校国际合作的机制和途径
(一)多渠道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四川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开拓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学校与10个国家的20几所大学先后开展了20多项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采取在国内、国外分阶段培养的模式,其中包括“2+1+1”、“3+1”、“1+3”、“3+1+1”、“4+1”、“4+2”等模式。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促进我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教务处、外事处合作实施的“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大学 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计划”中已有近百名川大学生到美国学习,并参加由中、美教授共同指导的课题研究,该项目的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与华盛顿州的交流。目前,有2名学生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6篇学生的论文被SCI收录,多名学生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和毕业后直接在英特尔、P&G等著名跨国公司就业。学校正与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太平洋路德大学积极探讨和推进新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拟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加大了校际交流项目吸引来华留学生的力度。正在积极推进英国诺丁汉大学“3+1”项目和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全面合作(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互访、联合成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推进了实质性的2+2联合办学工作,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EnvironmentEngineering专业和我校建环学院和水利学院已开始联合办学。近年来以各种形式赴日访问进修工作的教师人数每年都呈递增趋势,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长崎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大阪国际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学生互派工作。境外学生教育也蓬勃发展,规模与层次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招、教、管、育一条龙”和“人文是特色,医学是精品,理工是补充”的教育特色。2005年新建华西校区留学生公寓,投入1850万元人民币,为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硬件保障。出国留学选派工作也打开新局面,形成了以国家公派为主,单位公派、自费留学、合作科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校际交流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的留学新格局,回国留学人员已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无限生机。
近年来,四川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坚持以学术交流为主线,以促进同国外高校的“强强合作”、“强项合作”为重点,以争取和创建高质量、高效益的合作项目为牵引,根据发展重点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需要,积极引进境外高层次的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条件和争取外部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四川大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和突破性的发展。作为一所国家布局在西部的重点大学,四川大学正日益活跃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上,发挥着引领西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起到对外交流合作窗口的作用。
(二)通过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其中的关键是探索和实施新的体制和机制。正是基于此,国家实施了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集中建设新思路、新政策。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需要催生出一个好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和一个新的运行机制,吸引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同时,四川大学积极扩展引智领域,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争取到的国家外专经费额度已在部属高校中名列前茅,专家的聘请工作针对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重点聘请了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国外院士、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采取了合作研究、项目攻关、开发新产品和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智工作重点项目——“曙光计划”正式启动,学校引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张曙光博士为首的世界优秀科研团队,建立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力求尽快在生物一医学一纳米材料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研究团队,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
四川大学希望和国外高校采取合作研究、项目攻关、开发新产品和实施指导等多种形式,通过经常性的教师互访和交流合作,来提升双方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良好运作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水平,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依法自主管理,按照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自身的规律规划和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出大师级人物。
(三)以“创新突击队”为突破口,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还需要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社科创新基地,最终大幅度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力,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目标、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过程中,全面推进和实现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必须整合资源,汇聚学科,用改革的思想打破传统院(系)行政框架,用创新的精神解决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难题,组建“创新突击队”,实现学科的重点突破,带动学科的跨越发展。组建“创新突击队”的工作思路,即突破传统院系单一学科框架,建设跨学科的创新平台/基地,以平台/基地为特区,建立新型的人事制度,培养和汇聚一批战略性的领军人才,吸引和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学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拔尖人才队伍,形成大师加团队的工作模式,推进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和国家迫切需要的重大应用成果,同时带动相关学科的跨越发展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四川大学已与国外的1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基金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学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世界著名大学或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学比例提高到60%以上;去年成功举办“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研讨会”,学校的发展建设和良好的育人环境赢得与会的中美43所大学校长们高度的赞扬;与美国加州大学签署10+10联盟合作协议,同美国加州大学、阿坝州政府、九寨沟管理局共同建立“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总校长戴恩斯博士来我校访问和作大型演讲;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学者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如Intel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来我校访问和作大型演讲等活动。四川大学力求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科研团队,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组建“创新突击队”,在不同学科领域建立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研究团队,产生一流的科研和专利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王红军】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推进,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被不断地介绍到我国,学生与教师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国际化已经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或者是一个“把跨国界的或跨文化的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趋势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给每一个高等学校提出了严峻的课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变革:切实转变观念,扩大国际合作的规模,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营造国际化办学环境;防止文化殖民,保持文化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洪流之中,在动态过程中争取公平的对话与交流,寻求大学发展的最佳途径。高等学校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程度是一所大学的学术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四川大学历来是引领中国西部教科文化国际化进程的先驱和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在国际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确立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的理念,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二、加强中外高校国际合作的机制和途径
(一)多渠道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四川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开拓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学校与10个国家的20几所大学先后开展了20多项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采取在国内、国外分阶段培养的模式,其中包括“2+1+1”、“3+1”、“1+3”、“3+1+1”、“4+1”、“4+2”等模式。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促进我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教务处、外事处合作实施的“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大学 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计划”中已有近百名川大学生到美国学习,并参加由中、美教授共同指导的课题研究,该项目的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与华盛顿州的交流。目前,有2名学生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6篇学生的论文被SCI收录,多名学生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和毕业后直接在英特尔、P&G等著名跨国公司就业。学校正与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太平洋路德大学积极探讨和推进新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拟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加大了校际交流项目吸引来华留学生的力度。正在积极推进英国诺丁汉大学“3+1”项目和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全面合作(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互访、联合成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推进了实质性的2+2联合办学工作,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EnvironmentEngineering专业和我校建环学院和水利学院已开始联合办学。近年来以各种形式赴日访问进修工作的教师人数每年都呈递增趋势,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长崎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大阪国际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学生互派工作。境外学生教育也蓬勃发展,规模与层次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招、教、管、育一条龙”和“人文是特色,医学是精品,理工是补充”的教育特色。2005年新建华西校区留学生公寓,投入1850万元人民币,为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硬件保障。出国留学选派工作也打开新局面,形成了以国家公派为主,单位公派、自费留学、合作科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校际交流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的留学新格局,回国留学人员已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无限生机。
近年来,四川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坚持以学术交流为主线,以促进同国外高校的“强强合作”、“强项合作”为重点,以争取和创建高质量、高效益的合作项目为牵引,根据发展重点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需要,积极引进境外高层次的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条件和争取外部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四川大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和突破性的发展。作为一所国家布局在西部的重点大学,四川大学正日益活跃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上,发挥着引领西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起到对外交流合作窗口的作用。
(二)通过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其中的关键是探索和实施新的体制和机制。正是基于此,国家实施了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集中建设新思路、新政策。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需要催生出一个好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和一个新的运行机制,吸引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同时,四川大学积极扩展引智领域,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争取到的国家外专经费额度已在部属高校中名列前茅,专家的聘请工作针对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重点聘请了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国外院士、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采取了合作研究、项目攻关、开发新产品和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智工作重点项目——“曙光计划”正式启动,学校引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张曙光博士为首的世界优秀科研团队,建立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力求尽快在生物一医学一纳米材料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研究团队,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
四川大学希望和国外高校采取合作研究、项目攻关、开发新产品和实施指导等多种形式,通过经常性的教师互访和交流合作,来提升双方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良好运作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水平,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依法自主管理,按照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自身的规律规划和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出大师级人物。
(三)以“创新突击队”为突破口,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还需要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社科创新基地,最终大幅度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力,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目标、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过程中,全面推进和实现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必须整合资源,汇聚学科,用改革的思想打破传统院(系)行政框架,用创新的精神解决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难题,组建“创新突击队”,实现学科的重点突破,带动学科的跨越发展。组建“创新突击队”的工作思路,即突破传统院系单一学科框架,建设跨学科的创新平台/基地,以平台/基地为特区,建立新型的人事制度,培养和汇聚一批战略性的领军人才,吸引和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学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拔尖人才队伍,形成大师加团队的工作模式,推进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和国家迫切需要的重大应用成果,同时带动相关学科的跨越发展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四川大学已与国外的1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基金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学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世界著名大学或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学比例提高到60%以上;去年成功举办“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研讨会”,学校的发展建设和良好的育人环境赢得与会的中美43所大学校长们高度的赞扬;与美国加州大学签署10+10联盟合作协议,同美国加州大学、阿坝州政府、九寨沟管理局共同建立“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总校长戴恩斯博士来我校访问和作大型演讲;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学者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如Intel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来我校访问和作大型演讲等活动。四川大学力求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科研团队,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组建“创新突击队”,在不同学科领域建立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研究团队,产生一流的科研和专利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