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作业本》中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和社会老师闲聊,她抱怨说现在的学生思考问题并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实在太弱。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对此也有切肤之感:很多学生描写抒情能力很强,但理性思考与逻辑表达能力很弱,这表现在议论性写作和开放题作答上,尤其明显,不少学生即便有想法,也往往词不达意,要么语焉不详,要么逻辑混乱,不能条分缕析地把问题阐述清楚。
  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没有激发真正的思考;第二,缺少严谨的表达训练。可见,如何让思考真正发生,如何让表达更有逻辑,已经是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性写作虽然还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但通过具体的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有思考有逻辑的理性表达习惯和能力,理应是教学的一个重心,这也是为九年级的议论性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当学生接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哲理散文《散文二篇》时,我尝试着把有思考有逻辑的理性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来处理。
  《散文二篇》是自读课文,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借助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作业本》。在《作业本》中,编者设计了几个切实有效的学习任务,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下面这几个学习任务上。
  【学习任务一】
  罗素不仅是哲学家,还是数学家。《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散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做到的?请分条阐述。
  这一学习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哲理散文的逻辑性,并习得让文章有逻辑有条理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发现了很多方法。在整理方法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方法1: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方法2:第2段采用分总结构,第3段和第4段采用总分总结构。
  【思考】第3段的标点使用是否正确?(介绍分号的使用原则)
  【明确】原文标点使用不太合理。第一个标点该为句号,第二、第三个标点该为分号。这样逻辑才能更清晰。
  方法3:第3段开头和第4段开头使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方法4:第2段陈述理由时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用于列举事项表示顺序的词。
  方法5:全文大量使用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关联词。
  【思考】标題“我为什么而活着”读的时候重音要放在哪里?(区别于“我为什么活着”)第4段中的关联词起了什么作用?
  方法6:关键词句反复出现。如:
  第2段:“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这样,让所谈论的话题层次清晰明了,理由陈述有条不紊。
  【学习任务二】
  读哲理性散文,就像是在和一位深刻的思想家交流。请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摘抄一句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并背诵下来,再结合你的人生经历和作者交流。(选做一题即可)
  严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_______。”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_______。
  罗素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_______。”
  我想:______________。
  首先关注《永久的生命》一文。
  这篇文章,学生摘抄的主要是这两句:“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我要求学生思考之后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一开始,有些学生的回答答非所问。如:
  严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句话使我感触很深,花朵总是要凋谢的,但是,生命是永存的,不会随着花朵的凋谢而消失。
  从这个学生的表达中可以推知,他并没有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述这句话,而这句话蕴含的深刻的生命哲理并没有得到阐发:“花朵凋谢”和“生命永存”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关系?生命为何会永存?这些都并没有说清楚。
  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发现这句话中的矛盾:花朵凋零了,为什么生命却还是永存的?并提示学生可以结合人生经历或阅读经历展开思考。
  有了这些作为思考的支架之后,这一次,学生的思维明显有了质的提升:
  生1:严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句话使我感触很深。确实,花朵总是会凋零的,但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凋零的花朵变成了春泥,滋养了新的花朵,生命就以接力的形式完成了永存。
  生2:严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这句话使我感触很深。老子说过,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和死之间是相互转化渗透的。我的生命里,流淌着已经去世的祖先的血脉,换言之,他们的“死”换来了我的“生”。这就是生命的永久。
  生3:严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句话使我感触很深。花朵凋谢了,那就意味着结果了,而果实里又孕育着新的生命。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繁衍的神奇和伟大。好比人类因爱情而结合,然后繁衍后代,延续血脉。
  生4:严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您的这句话:“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句话使我感触很深。我想到了那些捐赠器官的人,他们的个体生命已经结束了,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器官拯救了其他生命,这也是让自己的生命在别人身体里得以延续。
  当听到“器官移植延续生命”的回答之后,我灵光一闪,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教学契机。这四个学生,其实都是在思考“生命何以永久”的话题,这一话题是就“永久的生命”的进一步思考。于是,我在大赞了他们思考之深之广之后,继续引导:要让生命永久,除了“爱情(繁衍血脉)”和“器官移植”之外,还有哪些路径?
  学生的思考在继续,最后,他们得出,可以用思想和精神让自己的生命永久。   说得真好!
  我们的身体里,除了生物意义上的DNA之外,还有社会意义上的文化基因,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生命底色。而文化基因就是从我们祖先身上传承下来的,他们那些深刻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在一代代人身上得以延续和发扬,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更高层级的生命传承?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这样看来,我们的身体里,活着孔子、司马迁、李白、文天祥、雷锋……进而,我们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血脉和文化的传承,这便是生命高贵和永恒之处。
  我们的思考没有就此结束。我指着黑板上列出的四个关键词“爱情”“思想”“精神”“器官移植”,说道:“现在,如果要就‘生命何以永久’这个话题,写出一篇议论性的文章,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理由了。但是,怎样排列这四个理由的顺序呢?”
  针对这一问题,所有学生达成一致:要先讲“爱情”和“器官移植”,然后讲“思想”和“精神”,并且,“精神”要放在最后。因为“爱情”和“器官移植”延续的是生命的低级形态——肉体,而“思想”和“精神”延续的是生命的高级形态——灵魂。但是,“爱情”和“器官移植”该先讲哪个呢?对这一问题,学生有了分歧。有学生提出来应该先讲“器官移植”,因为这是小众的行为。然后,马上有学生反驳:一定要把最重要的理由放在最前面讲,“爱情”是生命得以永久的最重要路径,所以,一定要先讲;至于另一种小众化方式——“器官移植”,只是这种肉体生命得以永久的另一种非主流路径。
  那么,挑战又来了,在阐述“爱情”“器官移植”“思想”“精神”这四条让生命得以永久的路径时,相邻路径之间该如何过渡呢?前两条路径和后两条路径之间又该如何过渡呢?为此,学生作了各种表述。这一排序和过渡的过程,便是学生思考和实践“何谓有逻辑有条理的表达”的过程。
  思考是没有止境的。如果有时间,思维还可以再行拓展:除了人类社会,自然界的植物与动物呢?它们生命的凋零和永存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如果将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命的凋零和永存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理解深刻了,那么,人类生命的“凋零和永存”即“死与生”便会拥有伟大的意义。如此,学生自然便更容易深刻领悟人类的使命和生命的高贵。
  接下来关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
  有学生就这篇文章第1段的最后一句话提出了疑问:“‘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緣。’这句话很奇怪,看不懂。”
  我问了好几个学生,都说看不懂。于是,我引导学生:“你为何看不懂?你能说说哪里困扰你了吗?”
  有两个学生分别说:“‘苦海’是什么?‘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怎么会‘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告诉学生:“你们已经开始思考了。思考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所谓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便是如此。现在,你要把‘困于心衡于虑’的问题通过‘发于声’来解决。”
  于是,全班开始进入思考状态,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性表达。
  生1:罗素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这句话:“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您把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比作飓风,我想是因为美好的感情能把你“引向云霄”,但是,获得这些感情的过程,伴随着的不一定都是美好,在探索知识和寻求爱情的路上,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甚至会把你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至于那同情心,你自己在后文也说了,总把你带回尘世,那肯定是痛苦的。因此,你这里谈的是追求这三种感情的过程的痛苦。
  生2:有道理,我想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诗,不正是追求爱情和知识路上的痛苦写照吗?
  生3:我觉得这种“痛苦”可能还来自其他方面,如追求知识和追求爱情、同情苦难之间有时候会有冲突,比如时间、精力上的冲突。这也会让罗素感觉到痛苦。
  生4:还有一种可能,爱情和知识给罗素带来美好,同情心给罗素带来痛苦,罗素的人生,就不停地在“云霄”和“尘世”、“美好”和“痛苦”之间上上下下。冰火两重天的心情也就好比是被飓风吹来吹去,这可能就是一种濒临绝望的感觉吧。
  思维爆发出灿烂的火花,学生终于真正地进入到思考的状态了,并且,他们的表达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这让我喜出望外。
  【学习任务三】
  阅读下面这段有关罗素的文字,结合他写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散文,从罗素求知的热情、童年的经历、伟人的优秀品质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说说你受到的启发。
  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祖母没有让他上一般贵族子弟上的公学,而是让他在家接受保姆和家庭教师的教育。罗素在青少年时期先后对数学、历史和文学感兴趣。11岁时他的哥哥教给他欧氏几何学,从此数学成为他一生的爱好。他的叔叔零碎地给他讲过一些科学知识。他很快发现科学和宗教是有矛盾的,约在17岁时经思考放弃基督教信仰。他在祖父的书房里阅读了大量历史和文学著作,这对他后来的著述有很大影响。
  罗素在现代西方哲学界、逻辑学界以及社会政治领域内,都享有崇高声誉。
  作为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罗素对分析哲学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他所提出的观点上,而且表现在他对分析哲学的其他两位创始人穆尔和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对逻辑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蒯因等人,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为一位逻辑学家,罗素甚至被看作是继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在数学逻辑方面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和怀特海合作的《数学原理》一书已被公认为现代数理逻辑这门科学的奠基石。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刺激和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的类型理论为解决这个悖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即认为可以用逻辑概念来定义数学的核心概念也对数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思想家,罗素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伦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的探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和平运动,他的探讨和活动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无数人走进哲学的王国,他的知识成果在全世界开花,灿烂夺目。   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从题干中圈画出关键词:“求知的热情”“童年的经历”“伟人的优秀品质”“任选一个”“启发”。接着,我们一起探讨作答的一般思路:先选择角度,然后根据角度中的关键词阐述罗素的经历,最后交代从罗素的经历中获得的启发。如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启发,则更佳。最后,学生据此展开思考并作答,我则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作答文字背后的思维逻辑。
  生1:求知的热情。罗素求知的热情显而易见。他能经过思考而放弃基督教信仰,可见他求知热情之强烈;他分析哲学,研究数学逻辑,渴望了解新的知识,影响了许多人,最终成为一个成就极高的人,这说明他思考知识之深。我的启示是:我们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地探索,这樣才能获得成功,才能让活着更有意义。
  这一表述很典型,看似思路清晰:总—分—总的结构;有分析,有启示;每一处分析都有理由有结论。但事实上,语言表达逻辑混乱,答非所问。具体表现在:第一,“他能经过思考而放弃基督教信仰”并不能推论出“他求知热情之强烈”;第二,“他分析哲学,研究数学逻辑,渴望了解新的知识,影响了许多人,最终成为一个成就极高的人”并不能推论出“他思考知识之深”,而且,“思考知识之深”并不是“求知的热情”的表现,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第三,得出的“启示”的关键词是“要努力”“要坚持不懈”,这样的启示已经偏离了“求知的热情”,而转到“努力”“执着”上了;第四,最后一句中的“才能让活着更有意义”偏离了话题,本话题谈论的不是活着的意义问题。
  生2:童年的经历。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他在家里接受教育,因此才得以了解了这个社会。他还读了很多书。由此可见,童年经历能影响一个人。
  显然,这四句话,彼此之间也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
  生3:求知的热情:罗素先后对数学、历史和文学感兴趣,于是,他通过他的哥哥、叔叔学习并阅读了很多的书。当他有成就的时候,他依然对知识如饥似渴。这告诉我们:学习是终身的事,我们要养成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地更上一层楼。当然,也不用害怕学不完知识而感到自身之渺小,因为“求知的热情”是尽管明白自己的渺小,但仍然愿意投身于它,就像罗素,即便觉得求知的过程会带来痛苦,但依然热衷于学习。
  这位学生的回答逻辑严密。她分析罗素经历的时候,始终围绕“求知的热情”这一话题,谈论“启示”也是紧扣“求知的热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能辩证地来看待问题,解决“求知热情”和“知识无涯”之间的矛盾。
  就这样,借助《作业本》中的相关任务,我完成了《散文二篇》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两句话:“让思考真正发生”,“让表达更有逻辑”。
  课后反思主要有两点。
  第一,在教学中,一定要设计好学习任务,并不断提供学习支架,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进入到真正的思考中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语文需要深刻的思考,需要严谨的表达。
  第二,我们要努力在课堂上直观地呈现学生学习的样本,从学生的语言表达中去展示思维的过程,发现思维上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的思考不断更新,越级进阶;要从思维层面纠正学生的表达陋习,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严谨,更有逻辑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线上教学背景下,教师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就高一语文作业的布置而言,教师可着力于用预习整理作业促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用任务探究作业拓展学生思维,用考试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关键词:线上教学;作业布置;《百合花》  用2019年的网络热词“我太难了”来表达新冠肺炎疫情下承担线上教学任务的教师们的心情,我估摸着还是恰当的。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多次就线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写作教学,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媒介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并以跨媒介的方式表达思想、交流观点。这是在信息时代写作中“我”的新定位的真实内涵。从“我”的甄别,到“我”的剖析,再到“我”的发布,学生借助甄别、剖析和推理等形式来辨析多媒介信息,从而探究它们的语言特征和内在规律,理性思辨地阐述文化的独特性和统一性、历史性和现实性、逻辑性和情感性。   关键词:写作教学;信息时代的写作
期刊
摘 要:与统编教材配套的初中语文《作业本》基于学生立场,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地图、指向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档案,还是课堂内外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的互动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有志”“有识”“有恒”三个层次入手,掌握“破与立”“守与放”“舍与得”三要诀。具体而言,可这样操作:借鉴《作业本》确定教学重点,重组任务,设计学生活动;不只关注“任务”的形式,更要关注“任务”的内核;根据学习目标和具体学
期刊
摘 要:网课背景下,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应设计一些有意义的作业,更好地助力教学的开展。从实践来看,设计作业时采用以情境入语用、以现实观经典、以写读思生活的方法,有助于激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语文作业;作业设计;网课  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不管你是不是心里固守着传统线下课之利和网课之弊这样的观念和想法,网课
期刊
笔者尝试开展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推进活动,基于高中语文“名著节选课教学向原著阅读整体拓展”的活动开展策略,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作为阅读切入点进行实施。实施路径包括课堂和课外两个层面:课堂教学层面,采用的是“以点带面,引发阅读兴趣”导读课和“生生共读,拓展阅读宽度”“师生共读,丰富阅读体验”的推进课;课外活动层面,利用“课前阅读分享”“阅
期刊
编者按:吴云芳、张乐两位老师的“画意诗情歌青春”教学设计,紧扣第一单元关键词“诗歌”“青春”,努力使之与高一新生产生“化学反应”,让学生以“我”代入学习真实情境,一以贯之,创生“一体化”的四个前后相继学习任务即“品赏诗意”“探究诗心”“再现诗性”“展现诗情”,且每个任务都务求落实为物化学习成果即“朗诵”“诗评”“改写”“创作”。整个设计一言蔽之曰:青春诗做伴,“我”来赏改写。  (特约主持:黄华伟
期刊
摘 要:20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11份试卷,总体质量较好,突出的亮点有: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利于民族精神弘扬;革新命题理念,凸显考查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紧密关联统编教材,追求教、学、评的内在一致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优化学教方式。同时,试卷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少数试卷语料质量欠佳,情境设计不理想,影响测评的效度;命题技术存在缺陷,影响
期刊
摘 要:对于像《海底两万里》这类让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名著,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支架,具体包括:给予阅读策略与方法的提示,搭建“导”之支架;设置名著阅读任务,搭建“读”之支架;做好名著阅读批注,搭建“评”之支架。   关键词:名著阅读;学习支架;《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150余年。书中所散发的科幻光芒,在今天的学生眼里并不是那么绮丽璀璨;书中一
期刊
摘 要:“读读写写,积累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节品读,感受形象”“思考探究,把握主题”“学以致用,拓展训练”的板块式散文教学,往往将散文的语言学习与内容理解割裂开来,其实质是教师仍从教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打破这种固定模式,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终点,并注重搭设从起点到终点的台阶。   关键词:散文教学;教学内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据笔者观察,当前很
期刊
【教学目标】  1.落实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  2.立足文本细读,辅之引介导读,揣摩人物心中之“真情”,培养学生质疑之精神。  【重点难点】  体悟文字表面“虚情”背后的“实情”。  【教学过程】  一、最好的预习是熟练背诵  1.学生齐读或齐诵。  2.教师抽查背诵2~3人。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背诵,笔者主张在正式上课前就落实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是最好的预习,可以为课堂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