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西汉·贾谊《陈政事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习近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导引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是给材料命意作文,考试中心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往往富有深层含义。比如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题目,除了注意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要回顾过去、注重当下、着眼未来,还要注意从2000年到2018年再到2035年时间的延续性,也就是说,作文材料是包含了当下的广延和时空的延续两个维度的,契合十九大报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精神实质,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理念相吻合。实际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也确实是一项延续性很强的事业。有了这样的认识,考生才能在超时空对话的写作中形成个人与国家、与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思想意识,才能符合高考语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的要求。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来自经典名句和当下热点。公元前174年,西汉贾谊在《陈政事疏》中说:“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千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046年,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出访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从“公而忘私”,到“先忧后乐”,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都是崇高的爱国情怀;同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收录了贾谊的《过秦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收录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宣言更是触动人心、山鸣谷应的热点,它们均贴近学生生活。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但这只是审题的第一层次——爱国情怀的同一性。
从时间的维度看,三则材料横跨两千年。在这道作文题中,需要关注的第二层次便是千百年的时间跨度——伟大的情怀激励了代代中华儿女,有超越时间的连续性。
同时,三则材料还有一定的差异性。第一则、第二则材料侧重思想层面,第三则素材不仅有思想高度,还有实践维度、奋斗方向。这也是命题要求中“综合”一词的核心所在。
这样,对命题材料从同一性、连续性、差异性三个维度进行理解,既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也能让优生脱颖而出,拉开档次。
佳作展评
愿為国家,捐此区区
文/伊 忠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为国而忧,为天下而忧;每一个辛勤付出、为建设祖国而“无我”的人,都是为国家发展而奉献的人。我们也应当如此。
愿为国家,忧之患之。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希文,近代亦有梁漱溟之父梁济先生这样“以一己之性命,拼死保全风云乱世的一缕世道人心”的人,他们关心国之大事,为不足而忧,为胜利而乐。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有忧患意识。换言之,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许无法拥有足够开阔的眼界,但面对生活中的大小之事,也能拥有忧患意识,做到胸中有沟壑。终有一日我们能跳出局限,拥有大情怀。
愿为国家,忘私为民。胸有忧患意识,亦需要有无私精神。在这个世界上,能慷慨陈词、洋洋洒洒“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人不少,但能勤勤恳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却寥寥无几。忧患意识练就的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灵魂,更应该是愿为天下忧而劳的躯壳、愿为天下乐而坚持的精神。欲望是与无私矛盾但不完全冲突的观念,将无私奉献给大家,于是小家亦能美好和睦。当人在其位时,就一定要为其位置而担当,尽力谋其责。无私不是书中、新闻里鼓舞人心的精神,而应落实于每一件事中。每一次执行任务时的尽心尽力,研究创新时的废寝忘食,打扫卫生时的一丝不苟……正是因为有了社会上每一分子的奋斗、奉献,于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不求私利,才有了如今发展迅速、逐渐富强的中国。
愿为国家,无我忘我。拥有无私精神,愿意奉献自我于事业、于国家,是从上至下、从官至民均需奉行的准则。为国为民不仅要忘私,还要无私,更要忘我无我,这是一个从自知到自觉的升华。从古至今无数英雄,不仅无私奉献,更是点燃自我、照亮黑暗。在飞机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之时,川航机长心中想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一定要力保全机人的安全;在地震倒塌的废墟里,用身体护住孩子的老师心中想的不是自己如何逃生,而是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无私地护住更多幼小的生命……正因为有这些在危机、灾难面前忘我无我的人,才成就了如今这团结一致、蒸蒸日上的中国。
愿为国家,捐此区区。可奉献的是忧患意识里的忧国忧民,更是区区躯体里禁锢不住的无私之精神、无我之勇气。此日莫呼为小草,入春未必不娇花。珠玉在前,你我何尝不能为国为民成就无私、无我之灵魂?
点评
考场作文更多的是在考查考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就是如何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限定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切合命题者意图的文章。从这个角度讲,考场作文更像是对作文命题的一种回答。本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文章注意到了命题的层次,不仅回应了树立、培养爱国情怀的诉求,看到了古今爱国情怀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还注重爱国情怀的现实实践、个体能力,有一定的思辨性。另外,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层次清晰、论证丰富。尽管个别语句有点生涩,但瑕不掩瑜,本文依然是一篇出色的应试作文。
名校简介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建校于1931年,是重庆市教委首批重点中学、全国示范性中学、中国百强中学、全国特色教学示范中学。建校以来,培养了中科院院士李惕碚、宋振骐,工程院院士张炳炎、张光义、傅依备,围棋世界冠军古力,著名企业家尹明善,“神六”专家李克美,青年学者刘明侦、秦岭等大批优秀人才。
名师简介
唐中浩,文学硕士,任教于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首届课程育德优质课、重庆市基础教育优秀著述等省部级奖励5次,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参与教育部、重庆市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4项,专著、合著教材教辅6部,指导青年教师获得省部级赛课一等奖两次,指导学生发表文章、作文获奖200余人次,所教学生中有40余人考上清华、北大和香港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