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治疗依从性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的表现,对于治疗尿毒症患者通常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出现。本文中通过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46±2.37)岁。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0.96±2.1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
健康护理:给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说明注意事项,并叮嘱其定期复诊。
饮食护理:引导患者科学地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病情加重。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住院期间保持患者病房内舒适、整洁。
运动指导: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适量运动,同时要避免运动过量导致疲劳。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透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明确知晓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对于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深入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时帮助其做好心理疏导,并给予其精神鼓励。对于初次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耐心给患者讲解有关尿毒症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自身病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消除对血液透析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透析中:密切监测透析机面板数值以及生命体征变化,以便于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不间断地询问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感受,并指导其选择正确的体位,给予患者语言上的鼓励,助其增强信心。
透析后:帮助患者将衣服穿好,并关切地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嘱咐其稍作休息,确定没有不适感再准备离开。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的心理需求,并让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关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患者SAS评分>50分,则判定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患者SDS评分>53分,则判定患者处于抑郁状态。
1.3.2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划为三个等级。好: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一般:患者能够偶尔配合治疗。差:患者抗拒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9例患者SAS评分为50.28±1.97,SDS评分为51.13±3.22,;对照组49例患者的SAS评分为56.24±2.17,SDS评分为57.35±3.32。两组数据对比SAS评分T值14.2348,SDS评分T值9.4140,P=0.000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有23例(46.94%);为一般的有11例(22.45%);依从性差的有15例(30.61%)。观察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有40例(81.63%);为一般的有8例(16.33%),依从性差的有1例,(2.0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治疗尿毒症患者通常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患者的生命是常规治疗方法,但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和长年血液透析治疗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比如焦虑心理、恐惧心理、悲观绝望、沉默压抑等,患者如果长期处于一个不健康的心理,将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生理调节机制,对治疗和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加速病情恶化,从而大幅度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和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现代的医学领域中,各大医院的护理工作都已经实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重”转变成为“以患者为重”,而且更多的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心理护理是在落实针对疾病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护理外,更加侧重着眼于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并进行相关护理。尿毒症患者由于其病情的危重、治疗时间跨度大、经济负担重等原因,其心里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将导致患者的机体各项功能的急剧下降,更加妨碍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明显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对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疾病状况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中,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通过在透析前、透析中和透析后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让患者在接受治疗当中感觉更加安心、舒适,最终,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治疗的依从性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护理实施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巨大帮助,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雪玲.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37-839
[2] [1] 马直勉,菅丽萍,张卉等.血清C-反应蛋白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意义[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2,35(4):323-325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治疗依从性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的表现,对于治疗尿毒症患者通常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患者的生命。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出现。本文中通过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46±2.37)岁。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0.96±2.1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
健康护理:给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说明注意事项,并叮嘱其定期复诊。
饮食护理:引导患者科学地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病情加重。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住院期间保持患者病房内舒适、整洁。
运动指导: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适量运动,同时要避免运动过量导致疲劳。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透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明确知晓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对于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深入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时帮助其做好心理疏导,并给予其精神鼓励。对于初次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耐心给患者讲解有关尿毒症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自身病情,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消除对血液透析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透析中:密切监测透析机面板数值以及生命体征变化,以便于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不间断地询问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感受,并指导其选择正确的体位,给予患者语言上的鼓励,助其增强信心。
透析后:帮助患者将衣服穿好,并关切地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嘱咐其稍作休息,确定没有不适感再准备离开。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的心理需求,并让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关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患者SAS评分>50分,则判定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患者SDS评分>53分,则判定患者处于抑郁状态。
1.3.2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划为三个等级。好: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一般:患者能够偶尔配合治疗。差:患者抗拒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9例患者SAS评分为50.28±1.97,SDS评分为51.13±3.22,;对照组49例患者的SAS评分为56.24±2.17,SDS评分为57.35±3.32。两组数据对比SAS评分T值14.2348,SDS评分T值9.4140,P=0.000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有23例(46.94%);为一般的有11例(22.45%);依从性差的有15例(30.61%)。观察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有40例(81.63%);为一般的有8例(16.33%),依从性差的有1例,(2.0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治疗尿毒症患者通常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患者的生命是常规治疗方法,但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和长年血液透析治疗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比如焦虑心理、恐惧心理、悲观绝望、沉默压抑等,患者如果长期处于一个不健康的心理,将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生理调节机制,对治疗和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加速病情恶化,从而大幅度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和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现代的医学领域中,各大医院的护理工作都已经实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重”转变成为“以患者为重”,而且更多的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心理护理是在落实针对疾病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护理外,更加侧重着眼于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并进行相关护理。尿毒症患者由于其病情的危重、治疗时间跨度大、经济负担重等原因,其心里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将导致患者的机体各项功能的急剧下降,更加妨碍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明显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对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疾病状况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中,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通过在透析前、透析中和透析后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让患者在接受治疗当中感觉更加安心、舒适,最终,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治疗的依从性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护理实施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巨大帮助,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雪玲.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37-839
[2] [1] 马直勉,菅丽萍,张卉等.血清C-反应蛋白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意义[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2,35(4):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