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符合自组织演化理论,其主线为:民族开放(引导)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和谐。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族;自组织理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实践,可概括为:"民族开放(引导)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和谐"。笔者认为,这条主线符合自组织演化规律①:实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②及其各子系统即56个民族满足耗散结构,使系统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减少系统的总熵③,得以有序发展;开放的民族引导良好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协同合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好的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最后实现民族和谐,各民族和而不同,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
一、民族开放--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论指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基于以下条件:(1)系统必须开放,即必须与外界环境有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2)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处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都不会使系统向有序状态发展;(3)系统内部"要素"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部原因;(4)系统内部必须存在涨落,促使系统由原先的稳定进一步演化到更为稳定结构--即"涨落导致有序"。
耗散结构论指出,一个孤立系统,即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因其内部的自然熵增,要从非平衡态走向平衡态--平衡意味着"灭亡"。七十年代以前,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闭关锁国为主要标志的"封闭半封闭"系统,存在大量自然熵增,处于近平衡态,阻碍了自身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即体制的创新、制度的调整--去除原来不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因素(系统内部的自然熵增),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开放,指对外开放,使系统可以从它系统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制度(负熵)用以减少系统的总熵。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农村、国企、财税、金融、外贸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自的沿海、沿江、沿边优势发展对外贸易。1992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二连浩特,吉林省的珲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博乐、塔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东兴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内陆边境城市。1993年,国家选择呼伦贝尔盟、乌海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七个民族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被国家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乌鲁木齐市、南宁市、昆明市、呼和浩特市、银川市、西宁市、贵阳市等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的省会城市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④。改革开放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了原来僵化的体制,使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出现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作用力将系统从平衡态转至非平衡区域,并在系统内部产生各种"涨落",当各种"涨落"得到系统的响应并被放大成巨涨落时,就导致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五大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决定体现了"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改革思路,与自组织理论"通过涨落导致有序"的思想相互吻合。
实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及其各子系统56个民族满足耗散结构,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非线性作用力下远离平衡态,总熵减少,通过"涨落"走向更高程度的有序。
二、民族关系--竞争与协同
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所谓协同,按照哈肯⑤的观点,即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集体行为。
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1]70年代末的对口支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资金、物资、技术、人才流动,建立起了互惠、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别,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2005年,胡锦涛强调: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所有这些表明了我国民族间关系是"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2]开放的系统,内外参量的竟争与协同造就一序参量⑥,系统则按照序参量的"命令"行动。对民族系统而言,正是民族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造就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民族关系,有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组织系统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力:竞争和协同。广义的协同作用不否认竞争的存在,而是指通过竞争达到合作。各民族利益协同所形成的合力,并不排除和抹杀民族系统间或各种子系统间力的差别与竞争,而是各种不同的力相互矛盾,竞争,在对立统一中协调,形成促使民族协调向前发展的最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尽量消除各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各系统作用力相互交织,高度一致,达到合力最大,推进中华民族系统向前发展。
三、民族发展--超循环
超循环理论是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进化理论⑦,这种理论将生命的起源分为三个阶段(等级):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反应循环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内部有稳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使系统离开混乱的平衡态,出现简单的有序。催化循环是由多个互相催化的反应循环组成的二级循环网络,有两个层次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超循环是由多个催化循环相互联系构成的更高一级反应循环组织。
从民族发展规律来讲,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超循环过程。费孝通指出,"各地区分别有它凝聚中心,各自形成初级的统一体……汉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在各非汉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的网络……形成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这个实体的格局是包含着多元的统一体,所以中华民族还包含着五十多个民族。[3]陈连开认为,中华民族形成史可分为起源与孕育、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三大历史阶段。[4]第一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多元"--"中国"、夷、蛮、戎、狄以及"五方之民"的起源与孕育期;第二阶段,从秦汉到1840年的2000余年,是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阶段,各民族单位混杂、联结和融合、分裂和消亡,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第三阶段,从鸦片战争至当前,是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时期。经过几千年的交叉互动,各民族系统在超循环叠加下,形成自在的"中华民族",自在的"中华民族"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民族认同的心理素质(序参量),在序参量的支配下最终形成自觉的"中华民族"。 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面来讲,中国共产党就民族、国家如何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发展的认识历经"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直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超循环理论:
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但过去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忽视经济规律、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赶超意识,却还在深深影响着整个改革开放的大局。并且,片面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发展简单理解为单纯地追求GDP增长率,使经济的发展大大超前于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造成了整个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失调。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作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在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却忽略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成果列入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以整体、全面、非线性的思维来审视复杂的社会系统,突出了系统内部各要素、系统与它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005年,胡锦涛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此,"和谐"的提出是对我国各民族不同文化、利益多元性的承认和尊重,也是对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和睦、协同、合作的强调。民族和谐是一个系统概念,内容包括民族自身和合共存、全面发展,还包括民族与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协共进、协调发展,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民族和谐发展是指民族共同体内部各要素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全方位发展。[5]
从传统发展观到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循环上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发展规律方面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包含了"四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国家发展问题上认真总结、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的结果,体现了超循环发展理论。
注释:
①自组织理论是一种系统理论,由耗散结构、协同论、超循环等理论组成,研究系统在没有特定外部干预条件下,内部大量子系统如何自行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
②本文把民族看成一个系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大系统,56个民族是各子系统。
③物理名词。物理意义:物质微观热运动时,混乱程度的标志。即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
④转引自:http://news.sina.com.cn/china/1999-9-28/18410.html。
⑤哈肯,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协同学的创立者。
⑥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系统的慢变化参量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称为序参量。
⑦超循环理论是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艾根创立,研究生物大分子自组织过程。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我国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09-29.
[2]吴彤.论协同学理论方法--自组织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6).
[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4]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2).
[5]金炳镐,张银花.论民族和谐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
作者简介:黄运平(1981-),男(壮族),广西防城港人,邕江大学教务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民族问题;李维鹏(1982-),男,山东梁山人,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族;自组织理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实践,可概括为:"民族开放(引导)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和谐"。笔者认为,这条主线符合自组织演化规律①:实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②及其各子系统即56个民族满足耗散结构,使系统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减少系统的总熵③,得以有序发展;开放的民族引导良好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协同合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好的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最后实现民族和谐,各民族和而不同,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
一、民族开放--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论指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基于以下条件:(1)系统必须开放,即必须与外界环境有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2)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处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都不会使系统向有序状态发展;(3)系统内部"要素"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部原因;(4)系统内部必须存在涨落,促使系统由原先的稳定进一步演化到更为稳定结构--即"涨落导致有序"。
耗散结构论指出,一个孤立系统,即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因其内部的自然熵增,要从非平衡态走向平衡态--平衡意味着"灭亡"。七十年代以前,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闭关锁国为主要标志的"封闭半封闭"系统,存在大量自然熵增,处于近平衡态,阻碍了自身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即体制的创新、制度的调整--去除原来不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因素(系统内部的自然熵增),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开放,指对外开放,使系统可以从它系统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制度(负熵)用以减少系统的总熵。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农村、国企、财税、金融、外贸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自的沿海、沿江、沿边优势发展对外贸易。1992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二连浩特,吉林省的珲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博乐、塔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东兴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内陆边境城市。1993年,国家选择呼伦贝尔盟、乌海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七个民族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被国家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乌鲁木齐市、南宁市、昆明市、呼和浩特市、银川市、西宁市、贵阳市等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的省会城市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④。改革开放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了原来僵化的体制,使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出现各种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作用力将系统从平衡态转至非平衡区域,并在系统内部产生各种"涨落",当各种"涨落"得到系统的响应并被放大成巨涨落时,就导致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五大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决定体现了"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改革思路,与自组织理论"通过涨落导致有序"的思想相互吻合。
实施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及其各子系统56个民族满足耗散结构,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非线性作用力下远离平衡态,总熵减少,通过"涨落"走向更高程度的有序。
二、民族关系--竞争与协同
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所谓协同,按照哈肯⑤的观点,即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集体行为。
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1]70年代末的对口支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资金、物资、技术、人才流动,建立起了互惠、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别,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2005年,胡锦涛强调: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所有这些表明了我国民族间关系是"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2]开放的系统,内外参量的竟争与协同造就一序参量⑥,系统则按照序参量的"命令"行动。对民族系统而言,正是民族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序参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造就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民族关系,有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组织系统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力:竞争和协同。广义的协同作用不否认竞争的存在,而是指通过竞争达到合作。各民族利益协同所形成的合力,并不排除和抹杀民族系统间或各种子系统间力的差别与竞争,而是各种不同的力相互矛盾,竞争,在对立统一中协调,形成促使民族协调向前发展的最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尽量消除各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各系统作用力相互交织,高度一致,达到合力最大,推进中华民族系统向前发展。
三、民族发展--超循环
超循环理论是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进化理论⑦,这种理论将生命的起源分为三个阶段(等级):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反应循环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内部有稳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使系统离开混乱的平衡态,出现简单的有序。催化循环是由多个互相催化的反应循环组成的二级循环网络,有两个层次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超循环是由多个催化循环相互联系构成的更高一级反应循环组织。
从民族发展规律来讲,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超循环过程。费孝通指出,"各地区分别有它凝聚中心,各自形成初级的统一体……汉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在各非汉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的网络……形成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这个实体的格局是包含着多元的统一体,所以中华民族还包含着五十多个民族。[3]陈连开认为,中华民族形成史可分为起源与孕育、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三大历史阶段。[4]第一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多元"--"中国"、夷、蛮、戎、狄以及"五方之民"的起源与孕育期;第二阶段,从秦汉到1840年的2000余年,是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阶段,各民族单位混杂、联结和融合、分裂和消亡,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第三阶段,从鸦片战争至当前,是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时期。经过几千年的交叉互动,各民族系统在超循环叠加下,形成自在的"中华民族",自在的"中华民族"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民族认同的心理素质(序参量),在序参量的支配下最终形成自觉的"中华民族"。 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面来讲,中国共产党就民族、国家如何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发展的认识历经"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直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超循环理论:
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但过去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忽视经济规律、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赶超意识,却还在深深影响着整个改革开放的大局。并且,片面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发展简单理解为单纯地追求GDP增长率,使经济的发展大大超前于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造成了整个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失调。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作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在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却忽略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成果列入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以整体、全面、非线性的思维来审视复杂的社会系统,突出了系统内部各要素、系统与它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005年,胡锦涛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此,"和谐"的提出是对我国各民族不同文化、利益多元性的承认和尊重,也是对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和睦、协同、合作的强调。民族和谐是一个系统概念,内容包括民族自身和合共存、全面发展,还包括民族与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协共进、协调发展,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民族和谐发展是指民族共同体内部各要素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全方位发展。[5]
从传统发展观到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循环上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发展规律方面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包含了"四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国家发展问题上认真总结、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的结果,体现了超循环发展理论。
注释:
①自组织理论是一种系统理论,由耗散结构、协同论、超循环等理论组成,研究系统在没有特定外部干预条件下,内部大量子系统如何自行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
②本文把民族看成一个系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大系统,56个民族是各子系统。
③物理名词。物理意义:物质微观热运动时,混乱程度的标志。即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
④转引自:http://news.sina.com.cn/china/1999-9-28/18410.html。
⑤哈肯,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协同学的创立者。
⑥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系统的慢变化参量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称为序参量。
⑦超循环理论是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艾根创立,研究生物大分子自组织过程。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我国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09-29.
[2]吴彤.论协同学理论方法--自组织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6).
[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4]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2).
[5]金炳镐,张银花.论民族和谐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
作者简介:黄运平(1981-),男(壮族),广西防城港人,邕江大学教务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民族问题;李维鹏(1982-),男,山东梁山人,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