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听了一位初二语文教师的展示课,课题是经典篇目高尔基的《海燕》。笔者边听边思:这是有效教学吗?思维达到最优化了吗?到底应该怎样才能让课堂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呢?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共识是必须要“三靠”,即靠有效的教学目标引领,靠有效的教学过程保证,靠有效的教学结果支持。这三者和谐统一才能完美实现有效课堂。按照这“三靠”,特别是从靠有效教学过程来反思这节课环节安排,让笔者感觉有所思、有所得。
【课堂重现】
课堂教学进程如下: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幅画面的语段;
3.用多媒体投影海燕在大海上勇敢飞翔的画面,然后品析语言;
4.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5.作业:为课文撰写一则题记,完成一篇课外同类阅读拓展训练。
【冷静探讨】
一、时代背景的推出与课文形象的感知孰先孰后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用形象反映生活。读者一接触作品,就被作品中海燕形象所吸引,沉浸在作品所描绘的天地之中,受到艺术感染,产生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
《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是: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情况下,高尔基发表抨击沙皇的演说,积极参加示威游行。这是他结合斗争经历和斗争形势创作而成的名篇。
笔者认为,本文后置时代背景,比较符合本文的鉴赏规律和认识规律。由作品提供的形象到了解其背景,理解作品主题,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这样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且不说沙俄社会状况与海燕之间有无根本联系,先是显出背景,那背景就成了前景,学生一眼见到底,读起来带劲、够味的感觉岂不是丧失很多。在学生欣赏到海燕在恶劣环境下高傲勇敢地搏击风浪的战斗英姿时,在学生感受到海燕的乐观情绪和必胜信念时,在学生读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时,在学生学习已达到最佳境界而急于求知时,再隆重推出背景,让学生“顿悟”,豁然开朗。这样不更有效果吗?
语文教学中,笔者不反对先阐述背景再读书,只是借助这篇文章表明并非篇篇都要先讲背景。我们的课外阅读往往是先感知形象,然后思考琢磨,再去查阅资料,了解背景。我们要做的是符合规律性的东西。
二、多媒体的介入与语言文字的品味孰先孰后
教者在学生粗读好课文,寻找到三幅画面之后,投影出海燕在大海上飞翔英姿的图片。应该说画面的内容与文章内容契合,此举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是对学生前期寻找这三个画面的努力的一种肯定。
但笔者认为这时的介入多媒体,不仅没有服务于教学,反而在声像上形成冲击力,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虽说此时介入图片是对前期的肯定,那么对后期最重要的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帮助还是干扰呢?教者似乎作了一点弥补,对照画面,引领学生阅读揣摩文本,但这却是一条反向逆路,并且想象思维锻炼也落空了。看图说话,是属于读书呢,还是进行风光旅游?想象思维基本路径就是根据抽象的文字描写揣摩其背后的形象和画面,那么图片先行是戕害还是引领?
语文教学中,笔者不反对使用多媒体,只是认为它应在语言文字体味之后展示。在语言文字体味展示之后,用多媒体再来配合朗读、回顾与总结、验证,这时多媒体的功效也就更增强,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三、课文内容的讲解与题目训练的使用孰先孰后
一堂语文课的最高标准是什么?是平稳推进,整个过程没有泛起半点涟漪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显然不是。依笔者看来,应是学生思维的调动程度,思维的浪花激起得越高,开得越绚,课堂达成度越理想。
题目的训练仅仅是作为巩固和检测的工具吗?显然也不是。它也应是课堂教学理解文本的一条途径。本节课后题目训练是拟写一则题记。应该说撰写题记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作文形式,它能指示、凸现文章的主旨、情感,常常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教者能想到这点确实难能可贵。
但如果在学生刚读好课文之后使用它,笔者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此时学生思维绝对是自然新鲜,没有任何禁锢的;此时进行这项训练,就会营造阅读氛围,调动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想,开启学生智慧,为学生铺设一条进入文本的路,为课堂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而在课后作,它已打下了课堂师生理解中的烙印,就难于形成百花齐放的境界了。
一般教者都认为,练跟着讲走,是巩固,是温故,是反馈。先讲后练往往取得高效,因为它具有针对性。但能够在先练后讲的地方,让学生先练一下,又何尝不可呢?维果茨基的教学和发展理论大概也能说明这种现象:通过先练再讲,就是把学生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先解决现有发展区,再解决最近发展区。这是不是更符合教学规律呢?
【后记】
有效教学环节有讲究,先与后决定着学生思维质量。有效教学是无痕的课堂教学,它需要教师精心考量和管理教学程序和环节。时代背景要合时而出,多媒体要合时而入,题目训练要合时而用。教师要退到思维起点,站在学生角度,科学设计与管理,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海门市能仁中学)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共识是必须要“三靠”,即靠有效的教学目标引领,靠有效的教学过程保证,靠有效的教学结果支持。这三者和谐统一才能完美实现有效课堂。按照这“三靠”,特别是从靠有效教学过程来反思这节课环节安排,让笔者感觉有所思、有所得。
【课堂重现】
课堂教学进程如下: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幅画面的语段;
3.用多媒体投影海燕在大海上勇敢飞翔的画面,然后品析语言;
4.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5.作业:为课文撰写一则题记,完成一篇课外同类阅读拓展训练。
【冷静探讨】
一、时代背景的推出与课文形象的感知孰先孰后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用形象反映生活。读者一接触作品,就被作品中海燕形象所吸引,沉浸在作品所描绘的天地之中,受到艺术感染,产生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
《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是:欧洲发生了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情况下,高尔基发表抨击沙皇的演说,积极参加示威游行。这是他结合斗争经历和斗争形势创作而成的名篇。
笔者认为,本文后置时代背景,比较符合本文的鉴赏规律和认识规律。由作品提供的形象到了解其背景,理解作品主题,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这样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且不说沙俄社会状况与海燕之间有无根本联系,先是显出背景,那背景就成了前景,学生一眼见到底,读起来带劲、够味的感觉岂不是丧失很多。在学生欣赏到海燕在恶劣环境下高傲勇敢地搏击风浪的战斗英姿时,在学生感受到海燕的乐观情绪和必胜信念时,在学生读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时,在学生学习已达到最佳境界而急于求知时,再隆重推出背景,让学生“顿悟”,豁然开朗。这样不更有效果吗?
语文教学中,笔者不反对先阐述背景再读书,只是借助这篇文章表明并非篇篇都要先讲背景。我们的课外阅读往往是先感知形象,然后思考琢磨,再去查阅资料,了解背景。我们要做的是符合规律性的东西。
二、多媒体的介入与语言文字的品味孰先孰后
教者在学生粗读好课文,寻找到三幅画面之后,投影出海燕在大海上飞翔英姿的图片。应该说画面的内容与文章内容契合,此举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是对学生前期寻找这三个画面的努力的一种肯定。
但笔者认为这时的介入多媒体,不仅没有服务于教学,反而在声像上形成冲击力,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虽说此时介入图片是对前期的肯定,那么对后期最重要的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帮助还是干扰呢?教者似乎作了一点弥补,对照画面,引领学生阅读揣摩文本,但这却是一条反向逆路,并且想象思维锻炼也落空了。看图说话,是属于读书呢,还是进行风光旅游?想象思维基本路径就是根据抽象的文字描写揣摩其背后的形象和画面,那么图片先行是戕害还是引领?
语文教学中,笔者不反对使用多媒体,只是认为它应在语言文字体味之后展示。在语言文字体味展示之后,用多媒体再来配合朗读、回顾与总结、验证,这时多媒体的功效也就更增强,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三、课文内容的讲解与题目训练的使用孰先孰后
一堂语文课的最高标准是什么?是平稳推进,整个过程没有泛起半点涟漪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显然不是。依笔者看来,应是学生思维的调动程度,思维的浪花激起得越高,开得越绚,课堂达成度越理想。
题目的训练仅仅是作为巩固和检测的工具吗?显然也不是。它也应是课堂教学理解文本的一条途径。本节课后题目训练是拟写一则题记。应该说撰写题记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作文形式,它能指示、凸现文章的主旨、情感,常常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教者能想到这点确实难能可贵。
但如果在学生刚读好课文之后使用它,笔者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此时学生思维绝对是自然新鲜,没有任何禁锢的;此时进行这项训练,就会营造阅读氛围,调动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想,开启学生智慧,为学生铺设一条进入文本的路,为课堂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而在课后作,它已打下了课堂师生理解中的烙印,就难于形成百花齐放的境界了。
一般教者都认为,练跟着讲走,是巩固,是温故,是反馈。先讲后练往往取得高效,因为它具有针对性。但能够在先练后讲的地方,让学生先练一下,又何尝不可呢?维果茨基的教学和发展理论大概也能说明这种现象:通过先练再讲,就是把学生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先解决现有发展区,再解决最近发展区。这是不是更符合教学规律呢?
【后记】
有效教学环节有讲究,先与后决定着学生思维质量。有效教学是无痕的课堂教学,它需要教师精心考量和管理教学程序和环节。时代背景要合时而出,多媒体要合时而入,题目训练要合时而用。教师要退到思维起点,站在学生角度,科学设计与管理,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海门市能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