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本文就目前农村劳动力和用工单位对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劳动用工档案,阐述其运作的方式,并分析劳动用工档案在创建诚信用工环境和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农民工 档案管理 剩余劳动力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又返回农村的现象。怎样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目标。就目前农民工的生存现状,首先要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促进农民工在城市更好的发展。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担心受骗,尤其是农民工讨薪问题在媒体上不断出现,加重了农民工对用工单位的不信任,而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游击战”也表示担心。所以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用工单位实行档案式管理,让农村进城打工者放心打工、城市用工单位放心用工,实现城市和农村“双赢”。
1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面临的共同任务。但目前农民工和用工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使得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都陷入两难的境地,今年的招工难表明由信息交流不畅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处于“两难”状态。
1.1 打工难,用工也难。大部分农村务工人员对城市有一种陌生感和对城市用工单位有一种防范心理,把自己定位在“临时工”、“城市外来人”的位置上,所以对自己的定位较低,多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做的脏、累的工作,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城市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是又爱又怕。喜欢农村务工人员的肯干实干,而且农村务工人员的工资比城市工人低。但是在使用农村务工人员时,因为对他们的背景不清楚,在重要岗位不敢轻易安排他们,即使他们能力足以胜任。正因为双方互不了解,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农村务工人员进城找工作难,而城市用人单位在使用农村务工人员时也难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效率。
1.2 受训难,培训也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务工人员的培训,虽然有关部分做了不少工作,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和用工单位之间缺乏一种固定的用工关系,在培训方面双方都不敢投入资金。城市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情况不了解,加上对农村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大,所以对培训工作并不积极。农村务工人员虽然渴望提高自身素质,但自费培训对他们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而且培训的技能项目也不确定,使他们放弃培训的想法。
1.3 生活难,生产也难。每到年末,城市用工单位克扣工资、农村务工人员讨工资难的报道充斥各类媒体。虽说有媒体的曝光、劳动监察部门的查处,但类似事件一点也没有减少的迹象。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事前约束机制。其结果是既影响了农村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的物质积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用工单位也有自己的苦衷,对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城市用工单位常会遇到无故走人、中途毁约等情况,本是按照计划招收的人员,因务工人员的随意性而影响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2 劳动用工档案管理的运作方式
要改变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的两难状况,必须在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和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目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管理方式有暂住证、上岗证等,但这提供的信息太少且缺少整体性、连贯性,难以给用工单位提供所需的详细信息。而城市用工单位的情况虽然可以通过工商等部门获悉,但查询不便,而且手续过于繁琐。因此,有必要建立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劳动用工档案。对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进行档案式管理,可以实现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有效沟通。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1 劳动用工档案的建立。把城市用工单位和农村务工人员的信息记录在册,并由专门的部门进行保管。建档必须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农村务工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婚姻状况、身份证号码、学历、特长、用工记录等。务工人员的档案除进行微机管理外,务工人员还有一份经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对信息核实并加盖公章的纸质档案,供务工人员就业时使用。城市用工单位的信息包括单位所在地理位置、单位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单位的用工情况、支付工资情况、有无出现过劳资纠纷、如何解决劳资纠纷等。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信息均在劳动市场公开,供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查询。
2.2 劳动用工档案的运作。务工人员在就业时须凭个人档案到用工单位就业,用工单位接收后到档案管理部门备案,并有义务保管好档案。当务工人员离开单位时,单位必须对其在单位的表现、离开的原因等信息记录在档案中,加盖公章,并交回劳动管理部门进行补充登记。对城市用工单位的情况,除前面所要求的信息公开外,对劳动监察、工商反映的情况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登记,对打工者反映的情况经核实后属实的,也应登记在册。
2.3 联合管理。在建立农村务工人员档案时,劳动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工商部门、计生部门等进行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进行联合管理。这样便于核实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信息,而且有利于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出地、输出地与输入地、输入地与输入地之间的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共同管理服务。
3 实行档案式管理的必要性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返回到农村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比2000年的0.55%增加了0.85个百分点,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514万人,仅占农村外出劳动力的16.9%。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农村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也不畅通。具体到城市用人单位和农村务工人员,就是农村务工人员不了解城市用工单位,城市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情况也不熟悉,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建立诚信用工管理机制——劳动用工档案,增进城市用工单位和农村务工人员之间的了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1 有利于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信息沟通。建立档案式管理服务机制,有利于改善就业环境,提高用工质量,促进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共同发展。用工档案的建立不但可以加强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信息沟通,提高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信任,而且也为农村务工人员提供便捷的就业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双方的纠纷,为农村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2 有利于对务工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实行档案式管理可以实现诚信打工,诚信用工。用工单位可以对农村务工人员有全面的了解,农村务工人员也可以对用工单位的情况有切实的掌握。这样有利于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之间建立长期的用工关系,既对务工人员的技能提高和职业发展有好处,也可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促进企业发展。由于长期用人关系的建立可以促使企业加大对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务工人员对培训业也更加重视,从而实现提高打工者的素质的良好机制,同时提高用工单位的用工效益。
4 结论
创建诚信的用工环境是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手段。在诚信的用工环境中,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可以降低因用工不规范带来的危害,有利于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长远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用工档案在创建诚信用工环境方面有很大作用,但劳动用工档案的建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要使劳动用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提高自己为农村务工人员服务的水平,更需要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对劳动用工档案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措施能够持续的实施和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农民工 档案管理 剩余劳动力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又返回农村的现象。怎样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目标。就目前农民工的生存现状,首先要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促进农民工在城市更好的发展。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担心受骗,尤其是农民工讨薪问题在媒体上不断出现,加重了农民工对用工单位的不信任,而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游击战”也表示担心。所以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用工单位实行档案式管理,让农村进城打工者放心打工、城市用工单位放心用工,实现城市和农村“双赢”。
1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面临的共同任务。但目前农民工和用工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使得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都陷入两难的境地,今年的招工难表明由信息交流不畅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处于“两难”状态。
1.1 打工难,用工也难。大部分农村务工人员对城市有一种陌生感和对城市用工单位有一种防范心理,把自己定位在“临时工”、“城市外来人”的位置上,所以对自己的定位较低,多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做的脏、累的工作,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城市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是又爱又怕。喜欢农村务工人员的肯干实干,而且农村务工人员的工资比城市工人低。但是在使用农村务工人员时,因为对他们的背景不清楚,在重要岗位不敢轻易安排他们,即使他们能力足以胜任。正因为双方互不了解,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农村务工人员进城找工作难,而城市用人单位在使用农村务工人员时也难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效率。
1.2 受训难,培训也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务工人员的培训,虽然有关部分做了不少工作,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和用工单位之间缺乏一种固定的用工关系,在培训方面双方都不敢投入资金。城市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情况不了解,加上对农村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大,所以对培训工作并不积极。农村务工人员虽然渴望提高自身素质,但自费培训对他们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而且培训的技能项目也不确定,使他们放弃培训的想法。
1.3 生活难,生产也难。每到年末,城市用工单位克扣工资、农村务工人员讨工资难的报道充斥各类媒体。虽说有媒体的曝光、劳动监察部门的查处,但类似事件一点也没有减少的迹象。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事前约束机制。其结果是既影响了农村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的物质积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用工单位也有自己的苦衷,对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城市用工单位常会遇到无故走人、中途毁约等情况,本是按照计划招收的人员,因务工人员的随意性而影响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2 劳动用工档案管理的运作方式
要改变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的两难状况,必须在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和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目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管理方式有暂住证、上岗证等,但这提供的信息太少且缺少整体性、连贯性,难以给用工单位提供所需的详细信息。而城市用工单位的情况虽然可以通过工商等部门获悉,但查询不便,而且手续过于繁琐。因此,有必要建立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劳动用工档案。对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用工单位进行档案式管理,可以实现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有效沟通。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1 劳动用工档案的建立。把城市用工单位和农村务工人员的信息记录在册,并由专门的部门进行保管。建档必须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农村务工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婚姻状况、身份证号码、学历、特长、用工记录等。务工人员的档案除进行微机管理外,务工人员还有一份经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对信息核实并加盖公章的纸质档案,供务工人员就业时使用。城市用工单位的信息包括单位所在地理位置、单位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单位的用工情况、支付工资情况、有无出现过劳资纠纷、如何解决劳资纠纷等。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信息均在劳动市场公开,供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查询。
2.2 劳动用工档案的运作。务工人员在就业时须凭个人档案到用工单位就业,用工单位接收后到档案管理部门备案,并有义务保管好档案。当务工人员离开单位时,单位必须对其在单位的表现、离开的原因等信息记录在档案中,加盖公章,并交回劳动管理部门进行补充登记。对城市用工单位的情况,除前面所要求的信息公开外,对劳动监察、工商反映的情况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登记,对打工者反映的情况经核实后属实的,也应登记在册。
2.3 联合管理。在建立农村务工人员档案时,劳动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工商部门、计生部门等进行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进行联合管理。这样便于核实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信息,而且有利于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出地、输出地与输入地、输入地与输入地之间的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共同管理服务。
3 实行档案式管理的必要性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返回到农村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比2000年的0.55%增加了0.85个百分点,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514万人,仅占农村外出劳动力的16.9%。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农村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也不畅通。具体到城市用人单位和农村务工人员,就是农村务工人员不了解城市用工单位,城市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情况也不熟悉,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建立诚信用工管理机制——劳动用工档案,增进城市用工单位和农村务工人员之间的了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1 有利于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信息沟通。建立档案式管理服务机制,有利于改善就业环境,提高用工质量,促进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共同发展。用工档案的建立不但可以加强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信息沟通,提高用工单位对农村务工人员的信任,而且也为农村务工人员提供便捷的就业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双方的纠纷,为农村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2 有利于对务工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实行档案式管理可以实现诚信打工,诚信用工。用工单位可以对农村务工人员有全面的了解,农村务工人员也可以对用工单位的情况有切实的掌握。这样有利于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之间建立长期的用工关系,既对务工人员的技能提高和职业发展有好处,也可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促进企业发展。由于长期用人关系的建立可以促使企业加大对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务工人员对培训业也更加重视,从而实现提高打工者的素质的良好机制,同时提高用工单位的用工效益。
4 结论
创建诚信的用工环境是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手段。在诚信的用工环境中,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可以降低因用工不规范带来的危害,有利于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长远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用工档案在创建诚信用工环境方面有很大作用,但劳动用工档案的建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要使劳动用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提高自己为农村务工人员服务的水平,更需要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对劳动用工档案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措施能够持续的实施和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