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g912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栋梁,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既关系到个人成长和成才,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从大学生的实际人格状态看,切实抓紧抓好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180-01
  
  1 健康人格的含义
  所谓健康人格,就是指人具备良好而健全的做人的品质。它是一个人学习和才华、气质和风度、品质和品格的总和。它体现着一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基本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说,健康人格作为个体生命独立、理性、自主、自觉的存在方式,使个人的理想、信念、勇气和毅力成为可能。人格自身内部及外部的多方面和谐是健康人格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些和谐的内容包括:心理系统的和谐,生理机能和心理品质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向上、与人为善,既具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也具有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既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也具有长期拼搏的干劲与动力,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等两难问题,并显现出健全的人格魅力。但是,由于我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方法还处于滞后状态,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以致部分大学生感到迷惘、困惑、烦恼、焦虑和压抑,明显存在着不健全人格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的迹象。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坚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倡导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怎样做好人的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正确的理想,能引导自己正确地走向人生旅途。积极的理想追求常常与现实发生矛盾,人生追求的理想化与实际能力的欠缺也常常引起心理困惑。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塑造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大学生努力完善人格要素,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人格健康的基础上,坚持和倡导健康人格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入手,引导学生在对道德理论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立志,逐步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待点。只有坚持和追求健康人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提高社会道德文明水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必然会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既然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
  必须坚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关系,能够正确处理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人生课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主动地加强道德修养,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竞争、务实、拼搏、奉献等时代精神。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2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熟悉社会、了解社会、为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奠定基础。也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格教育有机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公民的主体精神。一方面积极创设条件,给大学生以充分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学会正确把握自我。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仅要积极参与校内的各项实践活动,更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加深对改革的理解,强化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人民和祖国需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2.3 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引导学生
  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生理年龄阶段和心理成熟状态,决定了他们十分注重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所得出的结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锻造坚强的意志,帮助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刻苦认真;在追求崇高理想上,坚韧不拔;在完善道德情怀上,执著自觉;在艺术修养上,努力做到多才多艺;在保持健康上,心胸开朗、强健体魄;在与人共处上,追求与人为善。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时会变得自控、自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环境的诱惑和干扰。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保持自我,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健康人格的人。同时,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思维教育、意志磨砺教育、社交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自我保健教育以及面对挫折百折不屈教育。要做到这一切,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塑造好自己的人格,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乐观开朗、情绪稳定、谦虚正直、宽容理智、奋发向上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真正成为学生除污去垢、塑造理想人格的一面明镜。以自己积极向上的言行来给大学生以启迪、教育。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为大学生树立起生活的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身教言传中教育和影响着受教育者。
  2.4 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工程
  高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目的,不仅要做到发现、治疗和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指导大学生运用各种良好的方法培养其健康人格,使之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心理卫生工作要针对实际,适时、适当、适度。经常举办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讲座以及交往技巧,提高其社交能力;指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恋爱观、人生观,加强其品德修养等等,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避免自我认知误区。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讲座,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处人际关系,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同时,心理咨询是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一种方式,也是当今大学生重新塑造自己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2.5 校园文化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高等学校要重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大学生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围绕培养健康人格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中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1.1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3]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接受社会资助后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多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拓宽渠道是关键;提供多种贷款途径,降低还款压力;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注重隐私权保护,淡化贫困生界限”等五项助困举措,以期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学生思想问题,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达到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起到了激励贫困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之目的。  【关键词】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和教育部所代表的国家作为评估主体对高等学校的评估。它是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建立一种长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的有效途径。外科临床见习阶段,是医学生从理论进入实践的第一步,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关键阶段。实现重视学生的见习课,避免见习阶段成为虚设,扎扎实实抓好见习带教工作,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