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和欧洲的市场正值衰退期和薄弱期,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大好时机。
中国企业收购西方企业的步伐正在加速。根据“清科信息咨询”统计,2007年在中国发生跨国并购事件84起——其中,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37起,较2006年的17起,增幅达117.6%;并购金额方面,共63起披露价格,约186.69亿美元,较上年的90.89亿美元增加105.4%。
这一趋势源于中国企业对于获得新市场、新技术、新知识、更大的品牌认知度及其他能力的渴求。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收购海外业务还存在诸多新的挑战。
美国沃特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卡斯林(Dr.JohnCaslione)博士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还只有极少数大型公司有专门做并购交易的团队,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约翰·卡斯林是全球著名的企业并购专家,参与过包括ABB半导体(欧洲)、培根一迪克逊生物科技(欧洲)、Chevton TexacoLubr Jcants(中国、亚洲、中东和非洲)、埃克森美孚石油(欧洲和非洲)、惠普(欧洲)、IBM(美国和亚洲)、AT&T(美国)等多项大型国际并购业务,并且出版了《走向全球:如何在全球成功开展新业务》、《成功之道:建立全球分销网络》两本管理理论书籍。
2009,去收购美国公司!
《经理人》: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的出发点是什么?
约翰·卡斯林:我从1991年就来到中国进行商务方面的运作,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来中国一次,中国这几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几年也会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要契机。
中国经济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全球的经济却有衰退的趋势,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他们是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合作伙伴。因此,目前是世界需要中国经济。
但是,如果去分析中国企业本身的利润成分却并不乐观,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是基于世界工厂这个基础上的。而在整个价值链上,中国制造业极需要调整,尤其在“边际利润率”里只是拿到了最小的利润,而拿到高利润的角色主要集中在品牌的拥有者、技术拥有者和直接销售方。换句话说,高利润的角色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因此中国企业要谋求更大的“边际利润率”必然要开拓海外市场,而兼并与收购是手段之一。
《经理人》:中国企业在并购海外企业时_遇到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时应该如何面对?
约翰·卡斯林:一家企业,可能它的办公地点是在东京,但它属于多个国家所有,这就是兼并收购的一个结果,现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企业是很多的。在以前可能会有很多麻烦,但现在全球一体化的企业在各国的运作已经越来越顺畅了。
中国企业要做的是:在国外设立公司的话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另外要花10~12个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管理层的选择上,不仅要有当地商业运作的经验,还要对当地的文化有所了解,而且作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应当引进当地员工。国外的企业在中国是这样做的,那么中国企业在国外应该也这样做。
《经理人》:中国企业全球化方式主要是出口、收购、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发行IPO,这些方法您认为哪种比较好呢?
约翰·卡斯林:最困难的方法就是设立分支海外机构,需要很大的成本并承受高风险,而且花很多时间。IPO的话,90%的IPO只在于吸收更多的资金,但事实上,这些IPO的企业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也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吸收到更多的资金。企业如果要走IPO的话,首先要是一个比较坚挺的企业,其次产品要有很强的利润。IPO是发展企业的一种选择,但并不是惟一的。如果企业十分坚挺的话,可以继续保持企业的私有,或者跟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出口则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在做的,但产品价值的大部分都是被品牌拥有者所占有。中国企业如果想将产品卖得更好,应该拥有自己的品牌,并拥有品脾大部分的利益。但建立一个好的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需要花上20年的时间。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购买国外的公司,拥有品牌价值的国外公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比较重要的是如何占有品牌下比较有价值的利润部分。
《经理人》:如何看TCL收购失败案?
约翰·卡斯林:主要问题在于契机,以前很多西方企业并没有进入萧条期,不需要引入资金。两年前很多中东国家资金买了9%美信银行的股份,现在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开始有了这样的需要。另一个是文化问题,光懂语言和了解风土人情只是一个开始。即使是同国的企业之间合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企业文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对中国企业来说,要做6~12个月的充分准备,看到对方的需要,要让合作的利益有具体的体现。
《经理人》:目前是不是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最佳时机?
约翰·卡斯林:去年,中国企业对于美国企业的新一轮并购,很容易让我把1990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与之进行对比。
但是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并不像现在处于衰退期和薄弱期,而今天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2008年并不是美国经济最差的时候,可能是2009年,因为现在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主力,现在是美国大选期,选举结束后,真正疲软才会出现,利用2008年做准备,2009年行动是最聪明的办法。
我在2006年10月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了美元贬值的问题,到2009年可能会到最低点,相对的人民币会更加升值,2008年底美元对欧元会到1:1.6。所以2008年对中国企业的准备来说很重要,在2009年走出全球化的第一步。
中国企业需要明白,所有的商业经济都是以周期呈现的,美国的经济在短期内虽然仍然将-处于薄弱状态,但中国企业在此期间有所行动,待到经济复苏时,中国企业就能看到公司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强。如果等到经济复苏时才有所行动,在成本和合并的难度上将会付出更多。
中国金融机构应加速海外扩张
《经理人》:请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金融风险状况?
约翰·卡斯林:中国的金融处于一个明显的改革期,股票市场大家都认识到是过热的,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点,也在不断的平衡过热的股票市场,正在调节热资本的投资方向,建立一个稳定和良好的金融基础,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中国经济而不是股票市场。2008年的股票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仍有风险。而美国的金融市场现在和未来几年将处于一个选择性机会的状态,所有的企业和投资商都努力的保持所处的价值链,为了预防2009年的大幅震动。
《经理人》:中国的金融机构进入美国市场,究竟是谁有需求?
约翰。卡斯林:在两年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可能是没有这样的需求的,但是现在由于经济的持续衰退,他们表现出了需求,同时欧洲和美国的金融机构也表现出了对中国资金的倾向性。中国的银行在国外也是有需求的,在国外可能一个城市就只有一家中国银行的营业所,中国人都要排很长的队。中国企业在国外开展业务还是倾向于和中国的银行进行业务交流。所以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国的银行系统应该也进行相对的支持发展,也应去海外开展业务。
《经理人》:在次贷危机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金融企业的价值?如果现在去收购,是否能物有所值?
约翰·卡斯林:首先要强调投资的基本概念,就是要买低卖高。考虑是否购买美国的金融企业,首先要看你是否相信他们只是面对暂时的经济问题,相信他们在一两年之内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是否相信他们能走出衰退期,是否对他们的金融产品有信心,是否相信股价会升高,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决策时的关键。
对于购买时机的问题,在股价偏低的时间购买。金融和工业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与经济周期是相关的。在一两年后美国和欧洲就会走出这个衰退期。如果中国企业考虑得太久,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可能等到美国和欧洲走出了这样的衰退期,他们就不再需要中国的资金了。
中国企业收购西方企业的步伐正在加速。根据“清科信息咨询”统计,2007年在中国发生跨国并购事件84起——其中,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37起,较2006年的17起,增幅达117.6%;并购金额方面,共63起披露价格,约186.69亿美元,较上年的90.89亿美元增加105.4%。
这一趋势源于中国企业对于获得新市场、新技术、新知识、更大的品牌认知度及其他能力的渴求。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收购海外业务还存在诸多新的挑战。
美国沃特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卡斯林(Dr.JohnCaslione)博士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还只有极少数大型公司有专门做并购交易的团队,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约翰·卡斯林是全球著名的企业并购专家,参与过包括ABB半导体(欧洲)、培根一迪克逊生物科技(欧洲)、Chevton TexacoLubr Jcants(中国、亚洲、中东和非洲)、埃克森美孚石油(欧洲和非洲)、惠普(欧洲)、IBM(美国和亚洲)、AT&T(美国)等多项大型国际并购业务,并且出版了《走向全球:如何在全球成功开展新业务》、《成功之道:建立全球分销网络》两本管理理论书籍。
2009,去收购美国公司!
《经理人》: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的出发点是什么?
约翰·卡斯林:我从1991年就来到中国进行商务方面的运作,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来中国一次,中国这几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几年也会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要契机。
中国经济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全球的经济却有衰退的趋势,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他们是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合作伙伴。因此,目前是世界需要中国经济。
但是,如果去分析中国企业本身的利润成分却并不乐观,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是基于世界工厂这个基础上的。而在整个价值链上,中国制造业极需要调整,尤其在“边际利润率”里只是拿到了最小的利润,而拿到高利润的角色主要集中在品牌的拥有者、技术拥有者和直接销售方。换句话说,高利润的角色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因此中国企业要谋求更大的“边际利润率”必然要开拓海外市场,而兼并与收购是手段之一。
《经理人》:中国企业在并购海外企业时_遇到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时应该如何面对?
约翰·卡斯林:一家企业,可能它的办公地点是在东京,但它属于多个国家所有,这就是兼并收购的一个结果,现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企业是很多的。在以前可能会有很多麻烦,但现在全球一体化的企业在各国的运作已经越来越顺畅了。
中国企业要做的是:在国外设立公司的话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另外要花10~12个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管理层的选择上,不仅要有当地商业运作的经验,还要对当地的文化有所了解,而且作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应当引进当地员工。国外的企业在中国是这样做的,那么中国企业在国外应该也这样做。
《经理人》:中国企业全球化方式主要是出口、收购、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发行IPO,这些方法您认为哪种比较好呢?
约翰·卡斯林:最困难的方法就是设立分支海外机构,需要很大的成本并承受高风险,而且花很多时间。IPO的话,90%的IPO只在于吸收更多的资金,但事实上,这些IPO的企业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也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吸收到更多的资金。企业如果要走IPO的话,首先要是一个比较坚挺的企业,其次产品要有很强的利润。IPO是发展企业的一种选择,但并不是惟一的。如果企业十分坚挺的话,可以继续保持企业的私有,或者跟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出口则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在做的,但产品价值的大部分都是被品牌拥有者所占有。中国企业如果想将产品卖得更好,应该拥有自己的品牌,并拥有品脾大部分的利益。但建立一个好的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需要花上20年的时间。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购买国外的公司,拥有品牌价值的国外公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比较重要的是如何占有品牌下比较有价值的利润部分。
《经理人》:如何看TCL收购失败案?
约翰·卡斯林:主要问题在于契机,以前很多西方企业并没有进入萧条期,不需要引入资金。两年前很多中东国家资金买了9%美信银行的股份,现在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开始有了这样的需要。另一个是文化问题,光懂语言和了解风土人情只是一个开始。即使是同国的企业之间合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企业文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对中国企业来说,要做6~12个月的充分准备,看到对方的需要,要让合作的利益有具体的体现。
《经理人》:目前是不是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最佳时机?
约翰·卡斯林:去年,中国企业对于美国企业的新一轮并购,很容易让我把1990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与之进行对比。
但是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并不像现在处于衰退期和薄弱期,而今天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2008年并不是美国经济最差的时候,可能是2009年,因为现在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主力,现在是美国大选期,选举结束后,真正疲软才会出现,利用2008年做准备,2009年行动是最聪明的办法。
我在2006年10月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了美元贬值的问题,到2009年可能会到最低点,相对的人民币会更加升值,2008年底美元对欧元会到1:1.6。所以2008年对中国企业的准备来说很重要,在2009年走出全球化的第一步。
中国企业需要明白,所有的商业经济都是以周期呈现的,美国的经济在短期内虽然仍然将-处于薄弱状态,但中国企业在此期间有所行动,待到经济复苏时,中国企业就能看到公司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强。如果等到经济复苏时才有所行动,在成本和合并的难度上将会付出更多。
中国金融机构应加速海外扩张
《经理人》:请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金融风险状况?
约翰·卡斯林:中国的金融处于一个明显的改革期,股票市场大家都认识到是过热的,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点,也在不断的平衡过热的股票市场,正在调节热资本的投资方向,建立一个稳定和良好的金融基础,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中国经济而不是股票市场。2008年的股票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仍有风险。而美国的金融市场现在和未来几年将处于一个选择性机会的状态,所有的企业和投资商都努力的保持所处的价值链,为了预防2009年的大幅震动。
《经理人》:中国的金融机构进入美国市场,究竟是谁有需求?
约翰。卡斯林:在两年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可能是没有这样的需求的,但是现在由于经济的持续衰退,他们表现出了需求,同时欧洲和美国的金融机构也表现出了对中国资金的倾向性。中国的银行在国外也是有需求的,在国外可能一个城市就只有一家中国银行的营业所,中国人都要排很长的队。中国企业在国外开展业务还是倾向于和中国的银行进行业务交流。所以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国的银行系统应该也进行相对的支持发展,也应去海外开展业务。
《经理人》:在次贷危机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金融企业的价值?如果现在去收购,是否能物有所值?
约翰·卡斯林:首先要强调投资的基本概念,就是要买低卖高。考虑是否购买美国的金融企业,首先要看你是否相信他们只是面对暂时的经济问题,相信他们在一两年之内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是否相信他们能走出衰退期,是否对他们的金融产品有信心,是否相信股价会升高,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决策时的关键。
对于购买时机的问题,在股价偏低的时间购买。金融和工业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与经济周期是相关的。在一两年后美国和欧洲就会走出这个衰退期。如果中国企业考虑得太久,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可能等到美国和欧洲走出了这样的衰退期,他们就不再需要中国的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