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究竟要“穷养”还是“富养”,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在物质条件上对孩子苛刻;有的家长则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要顺其自然,条件好一点也未必是坏事;还有的家长则认为,无论“穷养”还是“富养”,都不能忽视孩子基本品质的培养;甚至还有的家长觉得女孩子应该“富养”,而男孩子应该“穷养”……针对大家的这些困惑,小琴和家长们展开了讨论。
物质“穷养”,精神“富养”
家长说事:
在美国费城纳尔逊中学门口有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雕塑所要表达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鹏程万里和马到成功,而是象征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原来,那只苍鹰为了加速实现飞遍五大洲七大洋的伟大理想,练就了高超优雅的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只飞了4天就饿死了。那匹奔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给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而后又嫌农夫喂的饲料少,要求再换主人,最后到了皮匠家——不必干活,饲料又多,好不惬意。然而没过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了皮革。
家长的讨论:
明明父母: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条件之优越远非上一代人所能企及,为孩子营造一个丰裕的环境,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是父母的梦想和夙愿。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连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都没有,即便才华横溢,成就斐然,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
箴箴妈妈:我认为小孩子精神上要“富养”,而物质上要“穷养”。所谓精神上“富养”,是指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孩子多学些本领,多受些精神上的熏陶;所谓物质上“穷养”,是指不要攀比,衣着大方得体即可,不要怕冷畏热。
澄澄父母:不能娇惯孩子,那样很自然地会给孩子带来不恰当的“优越感”。比如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穿的衣服呢,有多好的就买多好的,玩具也成堆地买,等等。我认为这些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使孩子霸道任性。当然,孩子是脆弱的,缺乏分辨力,极易受到挫伤,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孩子置于一种抬不起头的境地,应该让孩子享受到“社会平均”的物质条件。
小琴点评:
“富养不等于溺爱,穷养不等于虐待”,不管“富养”或“穷养”,家长需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富养”或“穷养”,都不能忽视了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譬如,知恩图报,感恩之心,勤俭节约,等等。所谓精神“富养”是指给孩子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孩子知晓生活的规则和道理。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大富豪都持这样一种教养理念:再富也要穷孩子,并且躬行实践。所谓物质“穷养”是指不肆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对孩子的物质需要应该有所限制有所控制。“不溺爱孩子”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付诸实践,让孩子从对生活的体悟中来汲取精神食粮。
“穷养”、“富养”VS“顺其自然”
小琴说事:
小新父母都有着很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因此小新想要什么,小新父母基本都能让他得到满足。但是小新父母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担心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性格太软弱;另一方面又不忍心让孩子吃一点点苦,什么都想让自己家孩子最好……
家长的讨论:
悦奕父母: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买一些好看的衣服、喜欢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坏事。
铃铃父母:既有从贫穷家庭出来创业成功的人士,也有由中产阶级家庭培养出来的成功人士,“穷养”和“富养”都可能造就人才。我认为不必刻意,只要符合自己的财力,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就可以了。
钊钊父母:家里条件很好的话反而需要适当的“穷养”,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而生活比较拮据的家庭却要“富养”,避免小孩从小心理不平衡,让阳光尽可能普照每一个孩子。
小琴点评:
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得父母们即使倾其所有也不愿亏待自己的孩子。我们没有必要把孩子放到穷困山区锻炼,但是对孩子的“爱”有所保留也是必要的。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必刻意。其实“顺其自然”对做家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即家长必须事事以身作则。但是,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不多,交流沟通少,或者家长本人还存在很多不恰当的言行,祖辈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观念不一致,这种“顺其自然”的做法等于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有时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负面的学习榜样。
譬如,祖辈教养往往对孩子的饥寒呵护有加,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还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知识量的增加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还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自己对教育问题意识不够,把小孩当成“宠物”来养,使孩子任性而胆小。这些现象都在不断地提醒现代父母:我们要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教育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父母应该针对自身的情况及时纠正或弥补教育行为,取得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沟通。
“穷养”还是“富养”,
男女是否不一样
家长说事:
有种说法认为,生女儿要比生儿子负担轻。看我们单位里的小姑娘天天大鱼大肉,过得很滋润;男孩子却省吃俭用,攒钱娶媳妇。我们家是女儿,她想要的只要我能满足的我都满足她,我觉得女儿就是要在宠爱中长大,这样养出来的小姑娘才充满自信。
家长的讨论:
骏骏父母:实际上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对孩子都会无条件地献出自己的爱。至于“富养”还是“穷养”,我觉得不要刻意地做,关键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佳盈父母: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不必刻意地去“穷养”或者“富养”,平凡生活也一样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学习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以安身立命,寻求发展。
小琴点评:
传统观点是男孩子就应该做“拼命三郎”挣钱养家,而女孩子就应该做“窈窕淑女”。从家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显得实际与流行。
事实上,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同样承担着社会责任。一般情况下,社会传统给予男性的定位是挣钱养家,对女性的定位是生育子女和照顾家庭,但现在有不少家庭是专职爸爸和职业妈妈。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多地加入了被男性垄断的传统行业,并且表现卓越,这也说明了女性和男性在行业分工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
由此可见,无论男女,我们应该尊重其个人特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孩子多多了解和参与不同领域有助于其自主能力发展的活动,从小培养其坚强、自信、负责等良好品质,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教养的内容上作适当的调整,无论“穷养”或是“富养”,男女不应有别。
物质“穷养”,精神“富养”
家长说事:
在美国费城纳尔逊中学门口有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雕塑所要表达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鹏程万里和马到成功,而是象征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原来,那只苍鹰为了加速实现飞遍五大洲七大洋的伟大理想,练就了高超优雅的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只飞了4天就饿死了。那匹奔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给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而后又嫌农夫喂的饲料少,要求再换主人,最后到了皮匠家——不必干活,饲料又多,好不惬意。然而没过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了皮革。
家长的讨论:
明明父母: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条件之优越远非上一代人所能企及,为孩子营造一个丰裕的环境,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是父母的梦想和夙愿。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连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都没有,即便才华横溢,成就斐然,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
箴箴妈妈:我认为小孩子精神上要“富养”,而物质上要“穷养”。所谓精神上“富养”,是指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孩子多学些本领,多受些精神上的熏陶;所谓物质上“穷养”,是指不要攀比,衣着大方得体即可,不要怕冷畏热。
澄澄父母:不能娇惯孩子,那样很自然地会给孩子带来不恰当的“优越感”。比如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穿的衣服呢,有多好的就买多好的,玩具也成堆地买,等等。我认为这些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使孩子霸道任性。当然,孩子是脆弱的,缺乏分辨力,极易受到挫伤,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孩子置于一种抬不起头的境地,应该让孩子享受到“社会平均”的物质条件。
小琴点评:
“富养不等于溺爱,穷养不等于虐待”,不管“富养”或“穷养”,家长需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富养”或“穷养”,都不能忽视了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譬如,知恩图报,感恩之心,勤俭节约,等等。所谓精神“富养”是指给孩子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孩子知晓生活的规则和道理。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大富豪都持这样一种教养理念:再富也要穷孩子,并且躬行实践。所谓物质“穷养”是指不肆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对孩子的物质需要应该有所限制有所控制。“不溺爱孩子”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付诸实践,让孩子从对生活的体悟中来汲取精神食粮。
“穷养”、“富养”VS“顺其自然”
小琴说事:
小新父母都有着很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因此小新想要什么,小新父母基本都能让他得到满足。但是小新父母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担心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性格太软弱;另一方面又不忍心让孩子吃一点点苦,什么都想让自己家孩子最好……
家长的讨论:
悦奕父母: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买一些好看的衣服、喜欢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坏事。
铃铃父母:既有从贫穷家庭出来创业成功的人士,也有由中产阶级家庭培养出来的成功人士,“穷养”和“富养”都可能造就人才。我认为不必刻意,只要符合自己的财力,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就可以了。
钊钊父母:家里条件很好的话反而需要适当的“穷养”,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而生活比较拮据的家庭却要“富养”,避免小孩从小心理不平衡,让阳光尽可能普照每一个孩子。
小琴点评:
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得父母们即使倾其所有也不愿亏待自己的孩子。我们没有必要把孩子放到穷困山区锻炼,但是对孩子的“爱”有所保留也是必要的。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必刻意。其实“顺其自然”对做家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即家长必须事事以身作则。但是,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不多,交流沟通少,或者家长本人还存在很多不恰当的言行,祖辈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观念不一致,这种“顺其自然”的做法等于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有时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负面的学习榜样。
譬如,祖辈教养往往对孩子的饥寒呵护有加,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还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知识量的增加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还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自己对教育问题意识不够,把小孩当成“宠物”来养,使孩子任性而胆小。这些现象都在不断地提醒现代父母:我们要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教育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父母应该针对自身的情况及时纠正或弥补教育行为,取得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沟通。
“穷养”还是“富养”,
男女是否不一样
家长说事:
有种说法认为,生女儿要比生儿子负担轻。看我们单位里的小姑娘天天大鱼大肉,过得很滋润;男孩子却省吃俭用,攒钱娶媳妇。我们家是女儿,她想要的只要我能满足的我都满足她,我觉得女儿就是要在宠爱中长大,这样养出来的小姑娘才充满自信。
家长的讨论:
骏骏父母:实际上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对孩子都会无条件地献出自己的爱。至于“富养”还是“穷养”,我觉得不要刻意地做,关键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佳盈父母: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不必刻意地去“穷养”或者“富养”,平凡生活也一样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学习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以安身立命,寻求发展。
小琴点评:
传统观点是男孩子就应该做“拼命三郎”挣钱养家,而女孩子就应该做“窈窕淑女”。从家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显得实际与流行。
事实上,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同样承担着社会责任。一般情况下,社会传统给予男性的定位是挣钱养家,对女性的定位是生育子女和照顾家庭,但现在有不少家庭是专职爸爸和职业妈妈。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多地加入了被男性垄断的传统行业,并且表现卓越,这也说明了女性和男性在行业分工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
由此可见,无论男女,我们应该尊重其个人特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孩子多多了解和参与不同领域有助于其自主能力发展的活动,从小培养其坚强、自信、负责等良好品质,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教养的内容上作适当的调整,无论“穷养”或是“富养”,男女不应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