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三保”:古皖文化的滥觞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了城:古皖文化的滥觞
  
  穿过皖河农场沿河公路,来到位于农场中腹部的金潭河畔。站在高坡之上,听河水潺潺、林中鸟鸣,看枫叶摇曳、晚霞点点,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静静的河面上袅袅着淡淡的薄雾,河中央插着渔人以竹和网布下的捕鱼“迷魂阵”,充溢着些许神秘和诡异气息……那河水仿佛从久远的历史深处汩汩渗出,顺流而下,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一段繁华与熙攘交织着的古典传奇。
  皖河农场金潭河的下面以及岸边龙口队地下埋藏着一座古城堡,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夫子城文化遗址。据龙口队农工钱老汉介绍,1985年当地一名农工在打井时挖到了一只石斧,他立即向农场报告,农场及时将信息上报安庆市文物部门,经专业人员初步勘测判断,这个区域地下确实有“宝”。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夫子城遗址进行挖掘,试挖4×1米深沟一条,发现有完整的陶器、石器计110多件,并发现了墓葬、房基、灰坑多处。据专家考证,夫子城遗址与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文化遗址一脉相承,是构成古皖文化的重要元素,出土的文物为稀世珍宝,其中的彩陶瓷片为长江中下游罕见,对研究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源流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专家通过进一步考证,发现了地下部分文化堆积层分为秦、汉文化层,宋、元、明、清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新石器中晚期文化层,最早的文物距今约5500年,属新石器文化遗址,令人纳闷的是,这些文化堆积层中唯独没有唐代文化,这成为千古之谜。
  1990年,夫子城被安庆市政府定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又升级为省级文保单位。在安庆市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众多依据中,夫子城是其中一份沉甸甸的砝码。
  皖河农场十分珍视夫子城这个文化遗产,农场圈定了1.2万平方米的保护范围,并在四周埋下界桩,指定专门的管理员负责保护。
  令人敬佩的是当地农工普遍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更有一种无比自豪感。
  夫子城所在的地名叫龙口,当地老百姓都说龙口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每年都出几个大学生,外出打工的也有不少小老板。
  
  墩头遗址与“曹操练兵场”相映成趣
  
  位于皖河农场境内的另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叫墩头遗址,与夫子城遗址相隔不到10公里,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发现,这足以证明皖河农场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底蕴。墩头遗址与夫子城遗址同属薛家岗文化,出土的文物大体相同。但据安庆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墩头遗址出土的一件文物似乎有更高的考古价值,这是一件戴在颈上的饰物,其时间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这件饰物只有原始部落酋长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佩戴。既然墩头遗址和夫子城遗址同等重要,为什么墩头遗址没有被确定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墩头遗址位于耕地下面,由于长期耕作,地下文物受到破坏,相比而言,夫子城处在居民区,地下文物相对完好一些。所以,墩头遗址一直没有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墩头遗址所在区域还有着许多神奇的民间传说,其中“曹操练兵场”就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多少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曹操的故事。据说三国时期的皖河农场所在地还是一片汪洋,和长江连成一片,唯独墩头却是一个高坡地带,曹操为准备赤壁之战,便屯兵墩头操练水军。于是,这里的地名叫“练城”,至今仍然沿用这个老地名;还有一条河叫漕河,据说此河因曹操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在墩头遗址附近,人们还见过三块硕大的拴马石,据说就是三国时期留下来的。
  关于“曹操练兵场”只是存在于民间传说中,目前还没有实物加以考证,只能算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
  
  三益清真寺:见证伊斯兰英雄的经典传奇
  
  皖河农场三益回民和安庆市大南门回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两地回民的祖坟同在安庆市十里乡茅岭村,从这一点上看,他们同属一个祖先。实际上也是如此,据史料记载,1853年8月,时值清朝咸丰年间,为避战乱,阿訇马迪顺带领一批伊斯兰信徒,由当时的安庆城区迁至老州马家店,也就是现在的皖河农场三益分场,现已相传七代。
  三益清真寺原名马家店清真寺,始建于1853年,距今已有157年历史,百年古寺历经洪水考验、“文革”动乱洗劫,几经风雨沧桑,目前是安庆除南关清真寺外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其中大殿面积68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200多名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大殿具有伊斯兰教典型的近代建筑风格,是安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令人称奇的是古寺院内有两棵神奇的树,同是广玉兰,长相各不同,一棵粗而高、一棵细而短,花开得也不一样。两棵树相互缠绕,显得十分亲密,人们称之为“夫妻树”。有人说这两棵树是回汉和谐相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
  而被人们广为传颂的经典传奇则是伊斯兰英雄的故事。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不可阻挡之势驻扎长江北岸,即将挥师过江直捣国民党反动派的老巢。马家店有49名水性好的船工请缨参战,他们与望江县沟口村(今望江县漳湖镇新光村)22名回民合编成回民支队。渡江战役打响之前,这支回民支队集中在西江坝(今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子江里进行实战演练。
  1949年4月的一天,这支回民支队49名船工一起到马家店清真寺(今三益清真寺)举行一次特殊的礼拜和沐浴活动,按照伊斯兰教风俗,教民在死亡之前要洗一次“干净澡”(沐浴),以表达心中的虔诚。为了解放全中国,回族船工把生死抛在脑后,大义凛然。
  战斗正式开始于那天下午5点钟左右,早春的江水微微有点寒意,为了减轻重量,解放军战士和水手们穿着最单薄的衣服上了船。江面上千帆竞发,枪炮声大作,江面成了一片火海。马兆美和回族船工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力划桨,勇往直前。船工马吉荣倒下了,其他船工接过桨冲上去;年纪最大的船工、50岁的丁宪良腿部受了重伤,但一直坚持划桨,直到把大军送到长江对岸,最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当船队靠近对岸时,潮水般的口号声盖过了枪炮声:“打过长江去,活捉蒋介石!”声音在江面上久久回荡。战斗胜利后,解放军某部为他们颁发了“协助解放军渡江水手光荣证”,同时授予回民支队“英雄的伊斯兰”称号。可惜这两样珍贵的物品均已遗失。
  当年的回民船工大都已经过世,唯一幸存的是马兆美老人。他今年已是85岁高龄了,但依然那么硬朗,耳朵有点背,穿着朴素。与他聊起来就会发现这位回族老人精气神十足,特别是忆及50多年前那段渡江战役中回民支队的故事,他更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掩饰不住心中的自豪,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解放后,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垦建设事业,而这段故事却永远珍藏在他的记忆中。
  2011年正在悄然走来,如今的皖河农场正在经历着一种城市与乡村碰撞中的嬗变。皖河“三保”,披着神秘的面纱,掩藏在历史的深处,期待人们去发掘、去探索……
其他文献
在豫北濮阳古黄河金堤的旁边,有一个千年古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民俗文化积淀厚重,村民世世代代刻神、画神、敬神,和神对话,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神的影子。  刘堤口村依古黄河而居,旧稍小邢村、刘寨,隶属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新习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现有人口2600余人。据濮阳《开州志《记载,该村在唐朝时期已存在,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    悠久的历史 齐全的种类    刘堤口神像年画产生于生产水
期刊
徐坤    北京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5年开始研读易经。199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从师于朱伯昆教授,研读易学史。1993年协助北京周易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周止礼创办北京周易研究会。目前主持北京周易研究会日常工作。  在2011辛卯手三月,一白贪狼水星飞临到正南方离宫,二黑巨门土星飞到正北方坎宫,三碧禄存木星飞到西南坤宫,四绦木文昌星飞临到正东方震宫,五黄星飞临到东南方巽宫,六
期刊
羌历年为羌族的年节,因是农闲,羌族男女青年大多选择在羌历年期间结婚办喜事。  2005年农历一月二十二日,阿尔村的阿尔寨村民余成高起了大早儿,冬日的寒气透过洞开的大门在室内肆意穿梭,他升起塘火,又往里加了些木柴,跪在地上用力吹着柴火堆,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昏暗的四壁映得亮光点点,室内渐渐温和了起来。他的老伴给他泡好了茶水,然后把一壶水挂在了火塘上方。焦急的余成高起身到大门口去打探了一下,凌晨
期刊
慢条斯理地泡茶、喝茶,女孩子们安静地跟随长辈学习刺绣,男孩子们则泡在墨香里研习书法,没事时的消遣是花几个小时听一出风花雪月的折子戏……这些百年前中国人常态的生活方式,在当下被按下了快进键的中国显然早已不合时宜,但这些祖先传习下来的风俗和技艺难道就此死去?显然许多人也认为可惜。这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长期的老大难问题,那么,破题之希望究竟路在何方?  2010年
期刊
11月初的一场微雪,让大同煤矿口泉沟深处的王村煤业公司的街道上显得越发静谧。  这个建立于1970年的国有统配煤矿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与21世纪以后的资源枯竭,如今铅华洗尽,在静默中蓄积着力量。经过企业改制后,煤矿计划利用新技术向地下更深的煤层进行开采。    如今整座矿山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曾经喧闹繁华的街上只能看到零星轰鸣驶过的大型运输车辆,鼎盛时期近2万名矿工及家属随着改制调配和“两区
期刊
冯骥才在他的《民间灵气》里曾说,“当今文化遗产的悲哀是,只要你找到它——它一准是身陷绝境,面污形秽,奄奄一息。”他这样描述到:“我们一出世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里,妈妈给我们唱的歌,生病时给我们吃的小草药都是文化,还有生活中罕用到的一些谚语,那都是文化,都透着先人的智慧。每个人对我们的文化都是有责任的。”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结束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的冲撞愈加猛烈。在完成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期刊
传承与创新    由于歙砚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歙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文化部确定,安徽省歙县的曹阶铭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带着对歙砚制作技艺的好奇以及对博大徽文化的探究,本刊记者采访了歙砚制作工艺大师曹阶铭。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爱好书画艺术
期刊
东倚太行,西濒黄河,中原门户,表里山河的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源远流长的历史绵延三晋大地,孕育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浓郁的民风。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山西民歌,更是蔚为大观,纵横中华。山西民歌历史悠久,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19篇,大部分发源于山西,其中的《伐檀》、《硕鼠》、《绸缪》诸篇,至今仍是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青青所著的《中国民歌》
期刊
“远离故乡是伤感的,而永远地失去她则不啻为雪上加霜。”湖北省郧县柳陂镇韩家洲移民韩玉砚在博客文章里说道。为了国家建设,韩家洲以及南水北调库区的老百姓牺牲了小我成全了大我。2010年8月30日,20艘大船载着韩家洲108户483人渡过了清清汉水。汉水无比宁静,用无言的爱送了汉水儿女最后一程。他们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村庄,随着移民大客车迁往随州安置点,村名更改为韩家新村,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韩家洲从
期刊
赶尸,一种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在我国湖南湘西地区盛传的“赶尸”之说,又称移灵,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赶尸的术士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画符夜行。天亮前投栈,揭起符纸,尸体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上路。  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