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探讨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建立。在对银行贷款常用三个模型进行了浅析之后,确立了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定价模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贷款定价模型
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价格的具体操作是:根据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按一笔贷款的具体风险指标等贷款利率浮动参与指标,分别对企业历次贷款确定利率水平,对利率浮动参考指标设定几个档次的浮动系数,并根据指标重要性设定不同的权重,由浮动系数和指标权重确定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即:
利率浮动水平=∑(浮动系数*权重)100%=∑[(风险指标对应的浮动系数*权重)+(其他指标对应的浮动系数*权重)]*100%
由此可得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1+利率浮动水平)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利率浮动水平
2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评述
2.1 成本加成模型
成本加成,即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时,以保证一定水平的利差作为贷款定价的基点,在与客户商讨时以高于借入资金成本的贷款利率对外报价。因为贷款的收入主要表现为利差收入,通过此种模型定价可确保银行对外贷款“有利可图”。其定价的基本模型为:
贷款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目标收益
成本加成模型主要考虑银行自身的成本、费用、承担的风险,即银行的资金成本。然而贷款费用越高,贷款利率就越高,忽略了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因而可能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和贷款市场的萎缩。
另外,采用这种定价模型,需要充分估计贷款风险,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
2.2 基准利率加点模型
基准利率加点,即在市场基准性利率基础上加上不同水平的利差。这是国际银行业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贷款定价模型,其一般做法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根据贷款的不同风险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溢价点数,有时还为贷款利率设立上限和下限,使银行贷款利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简单地说,就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客户确定不同的加点,或乘上不同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数
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
2.3 客户赢利分析定价方法
上述两定价模型都是单一产品定价,没有整体考虑客户的贡献度。而客户盈利模型是在具备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前提下可选择的理想方法。定价模式,商业银行在与任何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时,都必须保证有一定的盈利,因此,银行在为每笔贷款定价时,应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总成本、总收入和银行的目标利润。这一模型实际上是成本加成定价模型的延伸和细化,可以表达为:银行从某客户获得的总收入≥为该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该笔贷款所应实现的目标利润。
2.4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分析
综观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方法。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应全面借鉴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特点,充分考虑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诸因素,建立起一套崭新的贷款定价方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可依据“成本与市价相机抉择”的理念,构建如下贷款定价模型:
其中,r表示贷款利率,rc表示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率,rp表示市场参照利率,rf表示违约风险补偿率,rd表示期限风险补偿率,ro表示目标利润率。
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贷款定价方法时应考虑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保证盈利性的同时应更注重其市场竞争力。因此,当参照利率高于资金成本率和目标利润率时,应选择较小者作为贷款定价的基础;当参照利率低于资金成本率和目标利润率时,为了使银行有一定的竞争力,应选用市场参照利率,但是由于资金成本率和目标利润率相对较高,使银行在某笔贷款中没有盈利,此时,可结合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方法,考虑贷款客户与商业银行的整体业务关系,从银行在该客户整体业务中取得的总收益和总成本来决定增加这笔贷款对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影响。当增加这笔贷款,银行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且该客户的资信良好,为了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则可以考虑选择市场参照利率进行定价。
参考文献
[1]刘天才.商业银行定价理论与实践[J].中国城市金融,2001,(8).
[2]吕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3,(10).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贷款定价模型
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价格的具体操作是:根据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按一笔贷款的具体风险指标等贷款利率浮动参与指标,分别对企业历次贷款确定利率水平,对利率浮动参考指标设定几个档次的浮动系数,并根据指标重要性设定不同的权重,由浮动系数和指标权重确定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即:
利率浮动水平=∑(浮动系数*权重)100%=∑[(风险指标对应的浮动系数*权重)+(其他指标对应的浮动系数*权重)]*100%
由此可得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1+利率浮动水平)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利率浮动水平
2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评述
2.1 成本加成模型
成本加成,即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时,以保证一定水平的利差作为贷款定价的基点,在与客户商讨时以高于借入资金成本的贷款利率对外报价。因为贷款的收入主要表现为利差收入,通过此种模型定价可确保银行对外贷款“有利可图”。其定价的基本模型为:
贷款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目标收益
成本加成模型主要考虑银行自身的成本、费用、承担的风险,即银行的资金成本。然而贷款费用越高,贷款利率就越高,忽略了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因而可能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和贷款市场的萎缩。
另外,采用这种定价模型,需要充分估计贷款风险,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
2.2 基准利率加点模型
基准利率加点,即在市场基准性利率基础上加上不同水平的利差。这是国际银行业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贷款定价模型,其一般做法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根据贷款的不同风险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溢价点数,有时还为贷款利率设立上限和下限,使银行贷款利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简单地说,就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客户确定不同的加点,或乘上不同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数
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
2.3 客户赢利分析定价方法
上述两定价模型都是单一产品定价,没有整体考虑客户的贡献度。而客户盈利模型是在具备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前提下可选择的理想方法。定价模式,商业银行在与任何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时,都必须保证有一定的盈利,因此,银行在为每笔贷款定价时,应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总成本、总收入和银行的目标利润。这一模型实际上是成本加成定价模型的延伸和细化,可以表达为:银行从某客户获得的总收入≥为该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该笔贷款所应实现的目标利润。
2.4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分析
综观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方法。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应全面借鉴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特点,充分考虑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诸因素,建立起一套崭新的贷款定价方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可依据“成本与市价相机抉择”的理念,构建如下贷款定价模型:
其中,r表示贷款利率,rc表示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率,rp表示市场参照利率,rf表示违约风险补偿率,rd表示期限风险补偿率,ro表示目标利润率。
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贷款定价方法时应考虑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保证盈利性的同时应更注重其市场竞争力。因此,当参照利率高于资金成本率和目标利润率时,应选择较小者作为贷款定价的基础;当参照利率低于资金成本率和目标利润率时,为了使银行有一定的竞争力,应选用市场参照利率,但是由于资金成本率和目标利润率相对较高,使银行在某笔贷款中没有盈利,此时,可结合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方法,考虑贷款客户与商业银行的整体业务关系,从银行在该客户整体业务中取得的总收益和总成本来决定增加这笔贷款对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影响。当增加这笔贷款,银行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且该客户的资信良好,为了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则可以考虑选择市场参照利率进行定价。
参考文献
[1]刘天才.商业银行定价理论与实践[J].中国城市金融,2001,(8).
[2]吕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