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丝绸之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交通线主要有两条,即沿泾水西行越陇山的陇右北道和沿汧水西行过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翻越陇山的线路有三条,自北而南分别为陇山北道、陇关道和咸宜关道;此外,还有起自陈仓大致滨渭河西行的陈仓狭道。陇关道线路又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为陇关旧道,南线即陇关新道。四条道路中,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秦汉时已是重要的交通干道;咸宜关道开通较晚,实际是陇关道的补充;陈仓狭道基本沿渭河峡谷西行,路途险阻,时通时断,作用远不及陇山北道和陇关道。
[关键词]丝绸之路;陇右南道;陇山北道;陇关道;咸宜关道;陈仓狭道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033-03
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从关中通往陇右段的交通线,古代主要有两条:其一是从沿泾水西行,经平凉、固原、兰州抵达河西走廊的陇右北道;其二是沿汧水西行,经大震关逾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是由关中溯汧水西进,翻越陇山进入陇右的。陇山又称陇坂、陇坻、陇首、关山,是一座纵列于陕、甘、宁三省间的南北向山系。它既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更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历史上由中原、关中通往陇右、西域,或由西域进入中原,陇山为必经之区。而陇山山系山大谷深、群山逶迤,历来被视为畏途。所谓“其坂九回,七日乃得越”、“西上陇坂,羊肠九回”等,就是对陇山交通异常险阻的真实反映。千百年来,从关中溯汧水西进,翻越陇山的的通道却不止一条,逐步形成三条线路,即由北向南分别为经华亭西南逾陇山的陇山北道、经大震关的陇关道和越陇山南段的咸宜关道,另外,还有滨渭而行的陈仓狭道。本文主要就陇右南道陇山段的交通线进行考述。
一、陇山北道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东接陇关道和回中道。人们一般将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到今凤翔,然后由凤翔至今陇县的这段道路的汧水河谷段,即凤翔至陇县段习惯上称为陇关道,而将陇县连接萧关道的一段道路称为回中道。由陇县或回中道西越陇山的道路,大致由华亭西南翻越,这条古道有人称之为回中道,也有人称为汉回中道。由于回中道有所专指,故将位置最北的这条陇山古道称为回中道并不准确,为避免引起疑义,我们就称其为陇山北道。
陇山北道是由关中进入陇右最早开辟的通道。张天恩先生称呼此道为回中道,其走向由陇县西北行,经火烧寨、新集川,在华亭县南翻越六盘山至张家川。该道早在西汉时已开通,后荒废,东汉初重新开通。①王学礼又称此道为汉回中道,他通过考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走向,即沿汧河西进,从今陇县至曹家湾、固关、唐河,进入甘肃华亭县的麻奄乡普沱(古遗址),再由普沱向南上陇山,沿梁脊西进(今尚有古道遗迹)至四岔河,由大屋脊下陇山至今张家川张棉驿。②
陇山北道在陇山诸道中位置偏北,虽然路途迂回漫长,但却相对平缓易行,故此道开通较早。但此道明确见于记载的是秦汉时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七年(前220),曾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西汉武帝时,武帝曾多次西巡,计十次“行幸雍,祠五畤”,分别为五次行幸回中,五幸安定、北地,其中,“逾陇”和“西登陇首”各一次。如此频繁地出巡西北,行幸陇山一带,足见其交通的重要。这其中,武帝于元封四年(前107)冬十月,“行幸雍(凤翔),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③④标志着自秦始皇开始经营的回中道,这时已完全开通。于是,经凤翔(雍)沿汧水北上,经陇县、华亭、回中宫北出萧关的道路就成为由汧水逾陇的官方大道。而在此之前,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就曾“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级”。元鼎四年(前113)冬,汉武帝在雍祠五畤后,即“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这次越陇山西行,走的就是这条陇山北道。可以说,回中道的开通和繁荣,直接促进了对陇山北道的经营和畅通。东汉初年,光武帝平定隗嚣,部将来歙“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⑤番须、回中俱在今甘肃华亭县附近,则来歙所开道,仍然是陇山北道。秦汉以来,已先后在陇右设置陇西、天水、金城、安定诸郡,无论是经营边防,还是经济文化的联系与交流,关中与陇右之间的交通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说明经华亭西南逾陇的陇山北道,从秦与两汉时期开始就已经十分繁荣。
二、陇关道
陇关道又称陇坂道,它以经过陇山上最早的关隘陇关而得名。关中自雍(今凤翔)沿汧水河谷至汧县(今陇县)的一段交通干道就以陇关道相称,可知这条道路曾一度是关陇交通的主要干道。陇关一名初见于《后汉书·西羌传》:“且冻分遣种人寇武都,烧陇关,掠苑马。”然在两汉之际,就有置关的记载,《汉书·王莽传》说置四关将军,并命右关将军王福曰:“汧陇之阻,西当戎狄。”严耕望认为右关即为陇关。
陇关后称大震关,得名却与汉武帝有关。汉武帝于元狩元年(前122)曾在雍“祠五畤,获白麟”,并有《白麟之歌》记其事,并改元“元狩”。他自己就说:“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所谓“朝陇首,览西垠,雷电燎,获白麟”的记载,则表明正是在这次猎获白麟的巡狩活动中,汉武帝曾遭雷震,大震关一名盖源起于此。可知陇关道在秦汉时是与陇山北道并列的一条逾陇干道。东汉顺帝时,为绝羌患,曾“令扶风、汉阳(今天水)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这是对陇关道的一次大规模修缮。隋唐时期,陇关道被列为京城四面关中的六个“上关”之一,成为东西交通及唐与吐蕃交往攻防的要道,“凡戎使往来者,必出此”。⑥无论吐蕃输款“请互市”,或东寇关中,还是商旅往来,唐王朝立驿设馆,置使命官,或塞道移关,其所经营与往来者,皆为此道。唐武德五年(622),突厥攻陷大震关,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禄山遣其将高嵩诱降河陇将士,被大震关使郭若乂擒斩,“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陇右,又常出大震关入侵,马遂“按行险易,立石植树以塞之,下置二门,设篱橹”拒之,代宗大历三年(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派李晟帅千人出大震关至临洮击吐蕃,大中三年(849),秦州收复,宣宗即命李玭等“秦州至陇州以来道路,要置堡栅,与秦州应接……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以岑参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王维的《陇头吟》为代表的大量诗赋,都有对陇山及大震关的描述。以上诸例是陇关道在隋唐时期兴盛繁忙的最好写照。
关于大震关的位置学术界意见很不统一,有清水县东陇山东坡说、⑦通关河西陇山西支脉东坡说、⑧陕西陇县西北固关说、⑨陕西陇县西境陇山主脉说四种看法。⑩《元和郡县图志》“陇州汧源县”条记载:“陇山,在县西六十二里……大震关在州西六十一里,后周置,汉武帝至此遇雷震因名。”11“安史之乱”后,秦陇地区沦陷于吐蕃,因吐蕃屡经大震关入寇关中,马燧立石植树塞关。秦州收复后,因为故关久废,大中六年(851),薛逵东移三十唐里筑安戎关,称为新关,以别大震故关。12《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即大中六年(851)薛逵筑安戎关之前38年,其所记载的大震关应该是大震关故关,不存在将安戎新关误记为旧关的错误。
由陇县西北行60余里至固关乡二桥一带。这里有一座古城遗迹。城墙残长约30米,残高4米多。上个世纪60年代曾出土过城门石墩、瓦片,关南百米有一个旗台石,上有直径10厘米的圆洞,为唐营插旗杆之用。该城前有两条峡谷,一峰突兀其间。这座山峰,大概就是《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在“县西六十二里”的陇山,这座古城应该就是在“(陇)州西六十一里”的大震关了。过汧阳,事实上已经进入现代意义上的陇山山区。固关一带山势高峻,仅离陇山最高峰20余公里,形势与薛逵奏折“僻在重岗之上,苟务高深……旧绝泉水,远汲河流”13的描述基本上是符合的,应该为大震旧关的遗迹。
陇关道分南、北两线,北线即秦家塬道,亦称为陇关旧道;南线是马鹿道,亦称陇关新道。
陇关道北线即陇关旧道由陇县西北行,经固关、上官场、秦家塬、汧河与樊河的分水岭,折西南沿峡谷下行,在河峪折西通陇城,折南经恭门、新城(或秦亭)至清水。
由大震关西行50里,就到了陇关旧道的另一处要隘分水岭。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上有水,东西分流,因号名为分水驿……东去大震关五十里。”14关于《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分水岭”的位置,严耕望先生认为在今天张川县马鹿一带,15张国藩、赵建平认为是老爷岭。16笔者认为应该是陇关旧道上的道堡石梁。道堡石梁海拔2628米,为小陇山最高峰,西北距离大震旧关约60里,与《元和郡县图志》分水驿在大震关西50里小陇山上的记载基本符合,分水驿应该在道堡石梁最高峰东侧不远处。
陇关道北线至今有遗迹可循:上官厂有墩台遗迹,马店一段发现汉摩崖碑,上有“邽”、“通”字样;恭门段古道痕迹依稀可辨,残宽3米,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有汉绳纹板瓦。17从古道遗迹和“上官厂”这个地名看,汉代陇关18就在“上官厂”附近。因该道经过汉代陇关或后周至而唐大中六年(851)以前的大震关,因此,叫陇关旧道。
陇关道南线是马鹿道,这条道路由安戎关(固关东三十里)经大震关故关(固关)后,从秦家原道偏向西南分岔,经汗复坪、老爷岭至马鹿。由于其开通晚于旧道,故称陇关新道。这条道路至马鹿后,向西经恭门南白土梁至陇城,与陇关旧道相接;向南经长宁驿、百家、秦亭乡、白沙至清水。张国藩、赵建平在《丝绸之路陇坂古道考察散记》一文中记述了他们考察经历:“上山段为汉唐古道,当地人称‘马道’。峡谷流水潺潺,沿河而上,即为1号桥,桥址巨石上有人工凿迹五处……经3号桥,公路进人一条峡谷,两山险峻,谷口大石林立……前行900米,有一段较长的古道遗迹,路面为乱石所埋。过8号桥,便到陇关道上的重要控制点复汗坪。在11号桥处,公路沿峡谷通往白杨,古道盘山至老爷岭,要经过12条弯道,其中最大的弯道半径9米,最小的仅容一骑。老爷岭即唐代史籍中所说的‘分水岭’,盖因有水从这里东西分流,由此向西进人甘肃。约50米处有泉,水不多,是渭河支流的发源处。再行50米,有长1里的石块路,宽5~6米。下山后进人陈子沟(音)。沿林区公路下行10里到陇坂重镇马鹿”19。
三、咸宜关道
由关中翻越陇山的第三条通道是开通较晚的咸宜关道。它位于陇关道以南,据《陇县志》记载:“明正统时,因关山阻碍,改从咸宜凿山开道。”20该道从陇县西行至曹家湾、咸宜村、崖付沟口、马鞍子、骆驼巷、鬼门关、菜子河、南寨铺至长宁驿,北接陇关新道;或在崖付沟口继续前行,迂回30里经小老爷岭(碑志梁)至南寨铺接前线。该道上古道遗迹尚存,还有石屋遗址和石墙遗迹。另外,还发现岔道和山脊线。岔道在陇关道与咸宜关道之间,即由固关沿马陇公路前行,在40公里处分途通至鬼门关;山脊线以老爷岭为基点,向南循山脊经菜子河至小老爷岭,向北可通秦家塬。21
四、陈仓狭道
陈仓狭道之名最早见于《三国志·夏侯渊传》,23唐代因其穿过陇州西南120唐里的南由县,叫作南由路。该道上的“安夷关,在(南由)县西一百四十六里”,24是关中过陇山入陇右的一个重要关口。张天恩在吸收徐日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地形地貌考察,推测认为,该道起于陈仓(今宝鸡),在陈仓西离开渭河,然后溯渭河支流六川河而上,经过六川河、车辙,西南行至焦土沟城隍庙,或从陈仓出发,沿渭河南岸西进,在头坪或码头北渡渭河至焦土沟城隍庙,然后折西北溯小水河、落花沟而上,在赤沙渡过落花沟到达通洞,再渡通洞河至渭河北岸的拓石,或从拓石直接渡渭河至吴砦,或经凤阁岭至吴砦。由吴砦沿渭河西行至天水,或行经麦积山至天水。这条道路上早至七八千年前的前仰韶文化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周代已开通。25
以上四条翻越陇山沟通关陇的交通线,尤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应该是丝绸之路和关陇交通的主干道。咸宜关道开通较晚,又距陇关道较近,其功能实际类似陇关道的支线或补充,陈仓狭道已在陇山南段,且路线主要沿渭河峡谷穿行,多有险阻,时通时断,其功能及作用远不及陇山北道和陇关道。
[注释]
①25张天恩:《古代关陇道与秦人东进关中路线考略》,徐卫民、雍际春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60页。
②王学礼:《陇山秦汉寻踪》(二),《社科纵横》,1996年第3期,第16页、第28~31。
③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页。
④王学礼:《陇山秦汉寻踪—古上下畤的发现》,《社科纵横》,1994年第3期,第38~42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15《来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沈亚之:《陇州刺史厅记》,《全唐文》卷736。
⑦新编《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⑧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中将大震关标在清水县东的盘龙铺一带。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⑨刘满:《大震关考辨》,《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85年版,第361~364页;吴永江:《陇山古道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
⑩吴洁生:《唐大震关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7辑,第134~138页。
112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陇州》,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第46页。
1215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85年版,第361页、第364页。
13转引自《唐会要》卷68《关市》,见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85年版,第363页。
1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上·秦州》,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2页。
16171921张国藩、赵建平:《丝绸之路陇坂古道考察散记》,《丝绸之路》,2001年第1期,第107~111页。
18范晔:《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页。
20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陈寿:《三国志》卷9《夏侯渊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70~273页。
24徐日辉:《“陈仓渭水道”与街亭战役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2辑,第90~125页。
[关键词]丝绸之路;陇右南道;陇山北道;陇关道;咸宜关道;陈仓狭道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033-03
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从关中通往陇右段的交通线,古代主要有两条:其一是从沿泾水西行,经平凉、固原、兰州抵达河西走廊的陇右北道;其二是沿汧水西行,经大震关逾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是由关中溯汧水西进,翻越陇山进入陇右的。陇山又称陇坂、陇坻、陇首、关山,是一座纵列于陕、甘、宁三省间的南北向山系。它既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更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历史上由中原、关中通往陇右、西域,或由西域进入中原,陇山为必经之区。而陇山山系山大谷深、群山逶迤,历来被视为畏途。所谓“其坂九回,七日乃得越”、“西上陇坂,羊肠九回”等,就是对陇山交通异常险阻的真实反映。千百年来,从关中溯汧水西进,翻越陇山的的通道却不止一条,逐步形成三条线路,即由北向南分别为经华亭西南逾陇山的陇山北道、经大震关的陇关道和越陇山南段的咸宜关道,另外,还有滨渭而行的陈仓狭道。本文主要就陇右南道陇山段的交通线进行考述。
一、陇山北道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东接陇关道和回中道。人们一般将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到今凤翔,然后由凤翔至今陇县的这段道路的汧水河谷段,即凤翔至陇县段习惯上称为陇关道,而将陇县连接萧关道的一段道路称为回中道。由陇县或回中道西越陇山的道路,大致由华亭西南翻越,这条古道有人称之为回中道,也有人称为汉回中道。由于回中道有所专指,故将位置最北的这条陇山古道称为回中道并不准确,为避免引起疑义,我们就称其为陇山北道。
陇山北道是由关中进入陇右最早开辟的通道。张天恩先生称呼此道为回中道,其走向由陇县西北行,经火烧寨、新集川,在华亭县南翻越六盘山至张家川。该道早在西汉时已开通,后荒废,东汉初重新开通。①王学礼又称此道为汉回中道,他通过考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走向,即沿汧河西进,从今陇县至曹家湾、固关、唐河,进入甘肃华亭县的麻奄乡普沱(古遗址),再由普沱向南上陇山,沿梁脊西进(今尚有古道遗迹)至四岔河,由大屋脊下陇山至今张家川张棉驿。②
陇山北道在陇山诸道中位置偏北,虽然路途迂回漫长,但却相对平缓易行,故此道开通较早。但此道明确见于记载的是秦汉时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七年(前220),曾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西汉武帝时,武帝曾多次西巡,计十次“行幸雍,祠五畤”,分别为五次行幸回中,五幸安定、北地,其中,“逾陇”和“西登陇首”各一次。如此频繁地出巡西北,行幸陇山一带,足见其交通的重要。这其中,武帝于元封四年(前107)冬十月,“行幸雍(凤翔),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③④标志着自秦始皇开始经营的回中道,这时已完全开通。于是,经凤翔(雍)沿汧水北上,经陇县、华亭、回中宫北出萧关的道路就成为由汧水逾陇的官方大道。而在此之前,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就曾“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级”。元鼎四年(前113)冬,汉武帝在雍祠五畤后,即“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这次越陇山西行,走的就是这条陇山北道。可以说,回中道的开通和繁荣,直接促进了对陇山北道的经营和畅通。东汉初年,光武帝平定隗嚣,部将来歙“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⑤番须、回中俱在今甘肃华亭县附近,则来歙所开道,仍然是陇山北道。秦汉以来,已先后在陇右设置陇西、天水、金城、安定诸郡,无论是经营边防,还是经济文化的联系与交流,关中与陇右之间的交通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说明经华亭西南逾陇的陇山北道,从秦与两汉时期开始就已经十分繁荣。
二、陇关道
陇关道又称陇坂道,它以经过陇山上最早的关隘陇关而得名。关中自雍(今凤翔)沿汧水河谷至汧县(今陇县)的一段交通干道就以陇关道相称,可知这条道路曾一度是关陇交通的主要干道。陇关一名初见于《后汉书·西羌传》:“且冻分遣种人寇武都,烧陇关,掠苑马。”然在两汉之际,就有置关的记载,《汉书·王莽传》说置四关将军,并命右关将军王福曰:“汧陇之阻,西当戎狄。”严耕望认为右关即为陇关。
陇关后称大震关,得名却与汉武帝有关。汉武帝于元狩元年(前122)曾在雍“祠五畤,获白麟”,并有《白麟之歌》记其事,并改元“元狩”。他自己就说:“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所谓“朝陇首,览西垠,雷电燎,获白麟”的记载,则表明正是在这次猎获白麟的巡狩活动中,汉武帝曾遭雷震,大震关一名盖源起于此。可知陇关道在秦汉时是与陇山北道并列的一条逾陇干道。东汉顺帝时,为绝羌患,曾“令扶风、汉阳(今天水)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这是对陇关道的一次大规模修缮。隋唐时期,陇关道被列为京城四面关中的六个“上关”之一,成为东西交通及唐与吐蕃交往攻防的要道,“凡戎使往来者,必出此”。⑥无论吐蕃输款“请互市”,或东寇关中,还是商旅往来,唐王朝立驿设馆,置使命官,或塞道移关,其所经营与往来者,皆为此道。唐武德五年(622),突厥攻陷大震关,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禄山遣其将高嵩诱降河陇将士,被大震关使郭若乂擒斩,“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陇右,又常出大震关入侵,马遂“按行险易,立石植树以塞之,下置二门,设篱橹”拒之,代宗大历三年(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派李晟帅千人出大震关至临洮击吐蕃,大中三年(849),秦州收复,宣宗即命李玭等“秦州至陇州以来道路,要置堡栅,与秦州应接……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以岑参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王维的《陇头吟》为代表的大量诗赋,都有对陇山及大震关的描述。以上诸例是陇关道在隋唐时期兴盛繁忙的最好写照。
关于大震关的位置学术界意见很不统一,有清水县东陇山东坡说、⑦通关河西陇山西支脉东坡说、⑧陕西陇县西北固关说、⑨陕西陇县西境陇山主脉说四种看法。⑩《元和郡县图志》“陇州汧源县”条记载:“陇山,在县西六十二里……大震关在州西六十一里,后周置,汉武帝至此遇雷震因名。”11“安史之乱”后,秦陇地区沦陷于吐蕃,因吐蕃屡经大震关入寇关中,马燧立石植树塞关。秦州收复后,因为故关久废,大中六年(851),薛逵东移三十唐里筑安戎关,称为新关,以别大震故关。12《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即大中六年(851)薛逵筑安戎关之前38年,其所记载的大震关应该是大震关故关,不存在将安戎新关误记为旧关的错误。
由陇县西北行60余里至固关乡二桥一带。这里有一座古城遗迹。城墙残长约30米,残高4米多。上个世纪60年代曾出土过城门石墩、瓦片,关南百米有一个旗台石,上有直径10厘米的圆洞,为唐营插旗杆之用。该城前有两条峡谷,一峰突兀其间。这座山峰,大概就是《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在“县西六十二里”的陇山,这座古城应该就是在“(陇)州西六十一里”的大震关了。过汧阳,事实上已经进入现代意义上的陇山山区。固关一带山势高峻,仅离陇山最高峰20余公里,形势与薛逵奏折“僻在重岗之上,苟务高深……旧绝泉水,远汲河流”13的描述基本上是符合的,应该为大震旧关的遗迹。
陇关道分南、北两线,北线即秦家塬道,亦称为陇关旧道;南线是马鹿道,亦称陇关新道。
陇关道北线即陇关旧道由陇县西北行,经固关、上官场、秦家塬、汧河与樊河的分水岭,折西南沿峡谷下行,在河峪折西通陇城,折南经恭门、新城(或秦亭)至清水。
由大震关西行50里,就到了陇关旧道的另一处要隘分水岭。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上有水,东西分流,因号名为分水驿……东去大震关五十里。”14关于《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分水岭”的位置,严耕望先生认为在今天张川县马鹿一带,15张国藩、赵建平认为是老爷岭。16笔者认为应该是陇关旧道上的道堡石梁。道堡石梁海拔2628米,为小陇山最高峰,西北距离大震旧关约60里,与《元和郡县图志》分水驿在大震关西50里小陇山上的记载基本符合,分水驿应该在道堡石梁最高峰东侧不远处。
陇关道北线至今有遗迹可循:上官厂有墩台遗迹,马店一段发现汉摩崖碑,上有“邽”、“通”字样;恭门段古道痕迹依稀可辨,残宽3米,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有汉绳纹板瓦。17从古道遗迹和“上官厂”这个地名看,汉代陇关18就在“上官厂”附近。因该道经过汉代陇关或后周至而唐大中六年(851)以前的大震关,因此,叫陇关旧道。
陇关道南线是马鹿道,这条道路由安戎关(固关东三十里)经大震关故关(固关)后,从秦家原道偏向西南分岔,经汗复坪、老爷岭至马鹿。由于其开通晚于旧道,故称陇关新道。这条道路至马鹿后,向西经恭门南白土梁至陇城,与陇关旧道相接;向南经长宁驿、百家、秦亭乡、白沙至清水。张国藩、赵建平在《丝绸之路陇坂古道考察散记》一文中记述了他们考察经历:“上山段为汉唐古道,当地人称‘马道’。峡谷流水潺潺,沿河而上,即为1号桥,桥址巨石上有人工凿迹五处……经3号桥,公路进人一条峡谷,两山险峻,谷口大石林立……前行900米,有一段较长的古道遗迹,路面为乱石所埋。过8号桥,便到陇关道上的重要控制点复汗坪。在11号桥处,公路沿峡谷通往白杨,古道盘山至老爷岭,要经过12条弯道,其中最大的弯道半径9米,最小的仅容一骑。老爷岭即唐代史籍中所说的‘分水岭’,盖因有水从这里东西分流,由此向西进人甘肃。约50米处有泉,水不多,是渭河支流的发源处。再行50米,有长1里的石块路,宽5~6米。下山后进人陈子沟(音)。沿林区公路下行10里到陇坂重镇马鹿”19。
三、咸宜关道
由关中翻越陇山的第三条通道是开通较晚的咸宜关道。它位于陇关道以南,据《陇县志》记载:“明正统时,因关山阻碍,改从咸宜凿山开道。”20该道从陇县西行至曹家湾、咸宜村、崖付沟口、马鞍子、骆驼巷、鬼门关、菜子河、南寨铺至长宁驿,北接陇关新道;或在崖付沟口继续前行,迂回30里经小老爷岭(碑志梁)至南寨铺接前线。该道上古道遗迹尚存,还有石屋遗址和石墙遗迹。另外,还发现岔道和山脊线。岔道在陇关道与咸宜关道之间,即由固关沿马陇公路前行,在40公里处分途通至鬼门关;山脊线以老爷岭为基点,向南循山脊经菜子河至小老爷岭,向北可通秦家塬。21
四、陈仓狭道
陈仓狭道之名最早见于《三国志·夏侯渊传》,23唐代因其穿过陇州西南120唐里的南由县,叫作南由路。该道上的“安夷关,在(南由)县西一百四十六里”,24是关中过陇山入陇右的一个重要关口。张天恩在吸收徐日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地形地貌考察,推测认为,该道起于陈仓(今宝鸡),在陈仓西离开渭河,然后溯渭河支流六川河而上,经过六川河、车辙,西南行至焦土沟城隍庙,或从陈仓出发,沿渭河南岸西进,在头坪或码头北渡渭河至焦土沟城隍庙,然后折西北溯小水河、落花沟而上,在赤沙渡过落花沟到达通洞,再渡通洞河至渭河北岸的拓石,或从拓石直接渡渭河至吴砦,或经凤阁岭至吴砦。由吴砦沿渭河西行至天水,或行经麦积山至天水。这条道路上早至七八千年前的前仰韶文化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周代已开通。25
以上四条翻越陇山沟通关陇的交通线,尤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应该是丝绸之路和关陇交通的主干道。咸宜关道开通较晚,又距陇关道较近,其功能实际类似陇关道的支线或补充,陈仓狭道已在陇山南段,且路线主要沿渭河峡谷穿行,多有险阻,时通时断,其功能及作用远不及陇山北道和陇关道。
[注释]
①25张天恩:《古代关陇道与秦人东进关中路线考略》,徐卫民、雍际春主编:《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60页。
②王学礼:《陇山秦汉寻踪》(二),《社科纵横》,1996年第3期,第16页、第28~31。
③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5页。
④王学礼:《陇山秦汉寻踪—古上下畤的发现》,《社科纵横》,1994年第3期,第38~42页。
⑤范晔:《后汉书》卷15《来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沈亚之:《陇州刺史厅记》,《全唐文》卷736。
⑦新编《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⑧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中将大震关标在清水县东的盘龙铺一带。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⑨刘满:《大震关考辨》,《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85年版,第361~364页;吴永江:《陇山古道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
⑩吴洁生:《唐大震关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7辑,第134~138页。
112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陇州》,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第46页。
1215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85年版,第361页、第364页。
13转引自《唐会要》卷68《关市》,见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85年版,第363页。
1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上·秦州》,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2页。
16171921张国藩、赵建平:《丝绸之路陇坂古道考察散记》,《丝绸之路》,2001年第1期,第107~111页。
18范晔:《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页。
20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陈寿:《三国志》卷9《夏侯渊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70~273页。
24徐日辉:《“陈仓渭水道”与街亭战役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2辑,第90~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