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挑战,其中,任务驱动法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任务驱动法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对任务驱动法的含义、前提条件和实施方法进行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含义 前提 方法
自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出台以来,已经陆续有十七个省市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如何从课程改革实验中摸索和总结经验,务实、稳妥地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中多次提及任务驱动法,即以具体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的目的。任务驱动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我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如有不当之处,望广大同行指正。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任务就是担负的责任,亦指交派的工作,具体地说,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情。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特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的任务,比如,设计一个个性化的桌面、一幅图画、一段文字等。
任务驱动法就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前提条件
首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在新课改进行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在设计每一个任务时,都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
最后,教师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单元或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并分析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三、具体措施
1.针对封闭性任务,以学生单独练习,教师个别指导为主
封闭性任务一般都是小任务,它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当学生需要学习大量新的知识与技能(如刚开始学习WORD软件)时,教师一般采用封闭性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后,或讲解演示,或由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边听边看,再模仿操作,最后小结。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控制学生的电脑,以此掌握课堂局面,按照设计好的程序组织教学。在封闭性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不能花一节课的时间全部灌输知识点,应考虑花1/3的课堂时间讲解,花2/3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实践、交流和反馈。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上面的观点。
任务:“制作文章中文字的修饰”。目标是解决文字的修饰,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为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对一首古诗的排版进行教学。
步骤一,确定文字的修饰内容——《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首先演示文字修饰的操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
步骤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排版,使这首古诗更加美观。学生进行思考并加以实践,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步骤三,作品展示。
通过作品展示进行分析、比较,对如何换行,如何放标题、作者的位置,四句诗怎么摆放等問题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了解文档排版的原则和技巧。
2.针对半开放性任务,以学生与教师单独交流为主
半开放性任务是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时,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少,教师通过展示大量案例,给出明确的、具有限定性的主题和条件要求,由学生根据主题设计任务,自主完成任务。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设计半开放性任务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以便设计出恰当的任务。任务的难度不要太大,以防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监督,不能放任自流,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总结,以便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观点。
在教学完WORD软件的“图文混排”后,我要求学生做一个电子贺卡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母亲。因为考虑到如果要求学生做一张简单的小报,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积极指导学生上传作品,最后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作品展示,师生之间积极交流、反馈,选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欣赏别人的作品,达到思想的共鸣。通过作品展示,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电子贺卡的方法,而且了解了美学的色彩搭配知识。
3.针对开放性任务。以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为主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些知识与技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时,教师可给出较少的、限制条件的主题,由学生设计一个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这种任务叫做开放性任务。这种方式是前两种教学方式的改进和综合,它减少了教师的讲解过程,增加了分析讨论、释疑解惑的环节,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在设计开放性任务前,要考虑任务的合理性、学生交流的质量以及评价反馈是否到位。因此,教师为了教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在设计任务前,应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长协调组内分工并积极向教师反馈信息。如果任务涉及的内容较多,一节课无法完成,应将任务分解,分步实施。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挫伤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观点。
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市县,冬、春季节会遭遇沙尘暴天气,因此我设计了“关于沙尘暴的调查报告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最后用PPT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和交流。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学业较重,故安排两周时间来制作PPT,一周时间进行作品展示。
具体实施:
第一步,学生分组。考虑男女混编,利用男生动手能力强,女生美感较强的长处进行分组。
第二步,要求小组内交流讨论,写出调查报告的提纲。
第三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与组长沟通,及时了解进度,对一些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步,学生完成作品后,上交作品。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明创作思想和创作目的。选出本班优秀的作品,最后进行学生之间优秀作品的交流学习。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像以前只注重讲练结合,而应强调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统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以广大同仁为师,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 钟伟芳)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含义 前提 方法
自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出台以来,已经陆续有十七个省市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如何从课程改革实验中摸索和总结经验,务实、稳妥地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中多次提及任务驱动法,即以具体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的目的。任务驱动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我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如有不当之处,望广大同行指正。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任务就是担负的责任,亦指交派的工作,具体地说,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情。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特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的任务,比如,设计一个个性化的桌面、一幅图画、一段文字等。
任务驱动法就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前提条件
首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在新课改进行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在设计每一个任务时,都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
最后,教师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单元或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并分析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三、具体措施
1.针对封闭性任务,以学生单独练习,教师个别指导为主
封闭性任务一般都是小任务,它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当学生需要学习大量新的知识与技能(如刚开始学习WORD软件)时,教师一般采用封闭性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后,或讲解演示,或由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边听边看,再模仿操作,最后小结。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控制学生的电脑,以此掌握课堂局面,按照设计好的程序组织教学。在封闭性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不能花一节课的时间全部灌输知识点,应考虑花1/3的课堂时间讲解,花2/3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实践、交流和反馈。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上面的观点。
任务:“制作文章中文字的修饰”。目标是解决文字的修饰,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为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对一首古诗的排版进行教学。
步骤一,确定文字的修饰内容——《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首先演示文字修饰的操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
步骤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排版,使这首古诗更加美观。学生进行思考并加以实践,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步骤三,作品展示。
通过作品展示进行分析、比较,对如何换行,如何放标题、作者的位置,四句诗怎么摆放等問题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了解文档排版的原则和技巧。
2.针对半开放性任务,以学生与教师单独交流为主
半开放性任务是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时,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少,教师通过展示大量案例,给出明确的、具有限定性的主题和条件要求,由学生根据主题设计任务,自主完成任务。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设计半开放性任务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以便设计出恰当的任务。任务的难度不要太大,以防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监督,不能放任自流,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总结,以便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观点。
在教学完WORD软件的“图文混排”后,我要求学生做一个电子贺卡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母亲。因为考虑到如果要求学生做一张简单的小报,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积极指导学生上传作品,最后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作品展示,师生之间积极交流、反馈,选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欣赏别人的作品,达到思想的共鸣。通过作品展示,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电子贺卡的方法,而且了解了美学的色彩搭配知识。
3.针对开放性任务。以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为主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些知识与技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时,教师可给出较少的、限制条件的主题,由学生设计一个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这种任务叫做开放性任务。这种方式是前两种教学方式的改进和综合,它减少了教师的讲解过程,增加了分析讨论、释疑解惑的环节,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在设计开放性任务前,要考虑任务的合理性、学生交流的质量以及评价反馈是否到位。因此,教师为了教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在设计任务前,应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长协调组内分工并积极向教师反馈信息。如果任务涉及的内容较多,一节课无法完成,应将任务分解,分步实施。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挫伤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观点。
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市县,冬、春季节会遭遇沙尘暴天气,因此我设计了“关于沙尘暴的调查报告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最后用PPT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和交流。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学业较重,故安排两周时间来制作PPT,一周时间进行作品展示。
具体实施:
第一步,学生分组。考虑男女混编,利用男生动手能力强,女生美感较强的长处进行分组。
第二步,要求小组内交流讨论,写出调查报告的提纲。
第三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与组长沟通,及时了解进度,对一些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步,学生完成作品后,上交作品。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明创作思想和创作目的。选出本班优秀的作品,最后进行学生之间优秀作品的交流学习。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像以前只注重讲练结合,而应强调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统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以广大同仁为师,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