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域名问题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点,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加强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信息化特别是乡镇政府信息化问题正日益引起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乡镇域名问题作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点,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如果对域名有所了解的话都应该知道,域名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在互联网上具有唯一性,被称为互联网的门牌。域名一旦被抢注和占用,惟有通过仲裁、诉讼或高价赎买的方式才能取回域名,否则只有等到域名到期后再注了。但是抢注者一旦抢注了某域名,而该域名又确实是别人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使用的,则其放弃续费、任域名自然到期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域名意识
目前,县级.gov.cn域名已经开放,从理论上说,乡镇政府作为政府的基层部门是有注册.gov.cn域名的权利的。从搜索结果来看,的确有部分地方政府根据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了.gov.cn域名的乡镇政府网站。但从国内乡镇政府网站建设的整体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政府还没有开通政府网站,也就是说,.gov.cn域名还未开放到乡镇。
然而,除.gov.cn域名外,CN域名还有.cn、.com.cn、
.net.cn、.org.cn等几种常用的后缀。2008年10月,CN域名的注册量已达到1291.5万,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随着.cn和.com.cn这两种域名后缀的广泛应用,乡镇CN域名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很高的使用价值。
根据政府信息化发展有关规定,乡镇政府如果要建立网站的话,应该使用CN域名,但经调查发现,目前已有很多专业域名注册公司注册了大量的乡镇CN域名囤积。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乡镇域名越是所剩无几,而且还会发现注册人基本上都是重复的,也就是说,大量的乡镇CN域名已被少数专业抢注域名的个人或公司给抢注了。
与此同时,在搜索“乡镇名称”关键词后,除了部分乡镇已建正规网站外,大部分搜索结果显示的多是一些垃圾页面,这是因为在互联网上搞流量的大有人在,他们利用闲置的CN域名资源(乡镇名称)来骗取点击量,其实质是网络欺诈。一旦有网民搜索某乡镇名称查询信息,就会进入他们的网站,无形中增加了这些网站的点击量,然后再利用这些点击量蛊惑广告客户或者直接挂上Google AdSense的广告来赚取广告费。
在浏览器中访问那些已被注册的.com、.cn、.com.cn域名后,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简单的网站,很显然注册人注册的目的是为了出售。新《域名争议解决办法》里已经明确规定出售域名不再被一概认定为恶意,所以通过域名争议仲裁取回这些域名基本上不可能。而赎买也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在需要时才想到要从抢注者手里买回,难保会被高价要挟。
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化的需要,乡镇CN域名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乡镇CN域名作为一个重要的农村信息化问题,在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时就已经被抢注了,所以,对于乡镇域名的注册保护将刻不容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规定,申请.gov.cn后缀的CN域名需提供加盖公章的政府域名注册申请表和标明机关法人身份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域名申请和使用才能被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政府域名的作用。然而,镇政府虽然有.gov.cn域名作为保障,但有关部门还应该继续提升域名的保护意识,早日把相关域名注册保护起来。
发展潜力
2008年3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由此可见,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越来越向乡镇逼近。在农村网民增速强劲的同时,乡镇信息资源却非常匮乏。在全国3.4万的乡镇中,有独立政府域名的乡镇政府不到1/10,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期状态。
与此同时,纵观国外发展情况,美国政府非常注重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其中农业电子商务占电子商务市场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日本政府也把农村信息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00年12月制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战略,战略目标是缩小农村与城市的信息化差距,使农村充满活力;韩国政府和各种民间机构更是重视用信息化武装农业和农民,目前韩国已拥有农户主页8000多个,农业电子商务让农民比利用传统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等)增加收益18%,消费者减少支出18%。
有专家认为,乡镇政府率先开通网站应作为农村信息化的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的“乡乡有网站”大型乡镇信息化普及公益工程自2007年6月启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热烈反响,目前全国已有1/4的省级行政区签约到该工程中。“乡乡有网站”工程不仅可以帮助乡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还可以大幅提升农村信息资源数量,有效缓解农村互联网“信息荒”的现状。
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加强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信息化特别是乡镇政府信息化问题正日益引起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乡镇域名问题作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点,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如果对域名有所了解的话都应该知道,域名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在互联网上具有唯一性,被称为互联网的门牌。域名一旦被抢注和占用,惟有通过仲裁、诉讼或高价赎买的方式才能取回域名,否则只有等到域名到期后再注了。但是抢注者一旦抢注了某域名,而该域名又确实是别人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使用的,则其放弃续费、任域名自然到期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域名意识
目前,县级.gov.cn域名已经开放,从理论上说,乡镇政府作为政府的基层部门是有注册.gov.cn域名的权利的。从搜索结果来看,的确有部分地方政府根据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了.gov.cn域名的乡镇政府网站。但从国内乡镇政府网站建设的整体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政府还没有开通政府网站,也就是说,.gov.cn域名还未开放到乡镇。
然而,除.gov.cn域名外,CN域名还有.cn、.com.cn、
.net.cn、.org.cn等几种常用的后缀。2008年10月,CN域名的注册量已达到1291.5万,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随着.cn和.com.cn这两种域名后缀的广泛应用,乡镇CN域名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很高的使用价值。
根据政府信息化发展有关规定,乡镇政府如果要建立网站的话,应该使用CN域名,但经调查发现,目前已有很多专业域名注册公司注册了大量的乡镇CN域名囤积。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乡镇域名越是所剩无几,而且还会发现注册人基本上都是重复的,也就是说,大量的乡镇CN域名已被少数专业抢注域名的个人或公司给抢注了。
与此同时,在搜索“乡镇名称”关键词后,除了部分乡镇已建正规网站外,大部分搜索结果显示的多是一些垃圾页面,这是因为在互联网上搞流量的大有人在,他们利用闲置的CN域名资源(乡镇名称)来骗取点击量,其实质是网络欺诈。一旦有网民搜索某乡镇名称查询信息,就会进入他们的网站,无形中增加了这些网站的点击量,然后再利用这些点击量蛊惑广告客户或者直接挂上Google AdSense的广告来赚取广告费。
在浏览器中访问那些已被注册的.com、.cn、.com.cn域名后,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简单的网站,很显然注册人注册的目的是为了出售。新《域名争议解决办法》里已经明确规定出售域名不再被一概认定为恶意,所以通过域名争议仲裁取回这些域名基本上不可能。而赎买也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在需要时才想到要从抢注者手里买回,难保会被高价要挟。
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化的需要,乡镇CN域名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乡镇CN域名作为一个重要的农村信息化问题,在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时就已经被抢注了,所以,对于乡镇域名的注册保护将刻不容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规定,申请.gov.cn后缀的CN域名需提供加盖公章的政府域名注册申请表和标明机关法人身份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域名申请和使用才能被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政府域名的作用。然而,镇政府虽然有.gov.cn域名作为保障,但有关部门还应该继续提升域名的保护意识,早日把相关域名注册保护起来。
发展潜力
2008年3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由此可见,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越来越向乡镇逼近。在农村网民增速强劲的同时,乡镇信息资源却非常匮乏。在全国3.4万的乡镇中,有独立政府域名的乡镇政府不到1/10,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期状态。
与此同时,纵观国外发展情况,美国政府非常注重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其中农业电子商务占电子商务市场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日本政府也把农村信息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00年12月制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战略,战略目标是缩小农村与城市的信息化差距,使农村充满活力;韩国政府和各种民间机构更是重视用信息化武装农业和农民,目前韩国已拥有农户主页8000多个,农业电子商务让农民比利用传统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等)增加收益18%,消费者减少支出18%。
有专家认为,乡镇政府率先开通网站应作为农村信息化的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的“乡乡有网站”大型乡镇信息化普及公益工程自2007年6月启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热烈反响,目前全国已有1/4的省级行政区签约到该工程中。“乡乡有网站”工程不仅可以帮助乡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还可以大幅提升农村信息资源数量,有效缓解农村互联网“信息荒”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