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任务,无论是对沈国庆本人还是对他的团队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如沈国庆自己所言,“整个系统从头到尾、从上到下,都是一种全新模式的探索,是没有前例可鉴的。”
2006年6月,沈国庆大学毕业来到杭州市运管局工作;2007年2月,他开始参与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2008年10月,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管理中心成立后,沈国庆开始专职投入到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任浙江物流电子枢纽中心副主任。
虽然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的专业既非物流也非计算机,但凭借自己的勤奋,谈话之间,记者却觉得他已经成为物流信息化领域的行家里手。
如何信息化
“只知道信息化理论,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说实在的,当年连我们自己心里完全没有底。”沈国庆坦然回忆着,“因为没有类似的平台可供借鉴,我们只能自己探索,但我们坚信方向是对的。”沈国庆说,直到2007年5月,他们才初步定了框架,2007年9月目标和方向最终明确。
“很多企业都说信息化是好东西,但具体怎么上则无从知晓,因为他们对信息化没有任何概念。我们这个平台就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信息化’的真正落脚点。”
“而开发通用软件的最大风险在于,实施过程中,软件牵涉到对企业流程和管理等的规范,极有可能影响既得利益方。”一旦用了系统,权力变得透明,一些“小九九”就不复存在,信息化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无疑是个冲击。
于是,在选择应用信息化的时候,一些人和企业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
沈国庆很担心,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如果单纯只是认同信息化的好但是却没有一套流程和系统去推动,当听到企业内的不好反响,自然就会犹豫。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推动得下去。”沈国庆说,“当负责人发生动摇的时候,项目在这个企业就没什么前途了。”
所以,“我们的实施,不仅仅是帮企业把软件安装好,还是一种理念的推广。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会邀请试点企业的老总介绍使用信息平台的切身感受,以坚定其他企业选择信息化的决心。”
如何被认可
然而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
初始建设时,一度就有专家质疑:政府那么多的钱投进去,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效益?
对此,沈国庆解释,“我们这个模式非常特殊,交换是我们整个系统的核心,不是做交易。我们就是解决物流链上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
2003年,整个项目开始筹划,2004年立项,经过大量调研以后,2007年1月,经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杭州市交通局和杭州市运管局三方协商,将整个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委托给杭州市运管局来承担建设。2007年2月25日,建设工作正式移交。
“在我看来,前期最大的困难在于框架的确定和应用两方面。”沈国庆解释,“框架的确定”即方向怎么走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大家都很关注平台是做交换还是做交易。另外,很多人认为,企业平台应该由企业去建设,政府管理部门无需过多干预。至于到底怎么去建,很多人提出了异议。
“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沈国庆说,香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政府搭建平台后,企业自动就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改造,因为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浙江省内几十万家货运企业真正在运用信息化的屈指可数。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搭建一个交易平台或者交换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建设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于是,我们把努力方向锁定在推动公共平台建设之上。”
当听到这个目标时,浙江工商大学一位长期关注这个项目的教授感慨地说:“这样考虑,这套系统总算能够落地了!”
如今,在沈国庆的意识中,他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着这样的憧憬:运输企业每天都通过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各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所有单据都通过电子化来完成,系统实现全网贯通。所有的商品信息,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在系统当中都有记录……
“我们这个软件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需要,它仅仅只是一个推动。当企业使用软件确确实实感受到软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时,他们才会主动投入下去。”沈国庆补充说。
如何做推广
“目前我拿捏不好的是系统的推广,这也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沈国庆对此显得忧心忡忡。
“在系统前期推广中,我们面临着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沈国庆说,“因为我们软件的特点是通用,但是通用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即软件显得较为复杂。因为,要实现通用,就要满足尽可能多企业的需求,这就使得软件本身复杂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进行软件优化,让企业能够自行定制,在安装软件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配置。”
沈国庆介绍,目前推广比较好的小件快运通用软件已经基本实现省内全网贯通,普通货物运输通用软件也已从7月开始全面推广,其标志是7月20日开始的连续8期的浙江省普通货物运输通用软件培训班。
小件快运通用软件的省外推广也如火如荼,安徽已经签订了推广协议,宁夏、福建等正在商谈之中。
“当然,在浙江省内推广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必须依靠共建省份,向全国推广。”沈国庆说,“目前我们有16省共建联盟,联盟下面有联席会议,有办公室,这些都是系统推广的中坚力量。”
谈及推广所持续的时间,沈国庆说,“只能是稳步进行,我们不能为了速度而牺牲质量,推广的前提是质量。”
推广中,浙江还出现了“滚雪球”现象。2008年9月在推广小件快运软件时,很多企业有着诸多疑虑,就找理由推脱安装。待看到先行者杭州长运安装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时候,好多人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安装。
沈国庆分析,企业一开始对软件没有信心是可以理解的,下一步他们将邀请一些实际运用效果好的企业召开现场会,现身说法,树立标杆示范作用。
此外,为企业培养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也是推广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推广和实施的有效性。“因为我们自身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目前我们只有15位实施人员,他们所覆盖的点是极为有限的,我们还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沈国庆说。
2006年6月,沈国庆大学毕业来到杭州市运管局工作;2007年2月,他开始参与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2008年10月,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管理中心成立后,沈国庆开始专职投入到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任浙江物流电子枢纽中心副主任。
虽然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的专业既非物流也非计算机,但凭借自己的勤奋,谈话之间,记者却觉得他已经成为物流信息化领域的行家里手。
如何信息化
“只知道信息化理论,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说实在的,当年连我们自己心里完全没有底。”沈国庆坦然回忆着,“因为没有类似的平台可供借鉴,我们只能自己探索,但我们坚信方向是对的。”沈国庆说,直到2007年5月,他们才初步定了框架,2007年9月目标和方向最终明确。
“很多企业都说信息化是好东西,但具体怎么上则无从知晓,因为他们对信息化没有任何概念。我们这个平台就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信息化’的真正落脚点。”
“而开发通用软件的最大风险在于,实施过程中,软件牵涉到对企业流程和管理等的规范,极有可能影响既得利益方。”一旦用了系统,权力变得透明,一些“小九九”就不复存在,信息化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无疑是个冲击。
于是,在选择应用信息化的时候,一些人和企业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
沈国庆很担心,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如果单纯只是认同信息化的好但是却没有一套流程和系统去推动,当听到企业内的不好反响,自然就会犹豫。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推动得下去。”沈国庆说,“当负责人发生动摇的时候,项目在这个企业就没什么前途了。”
所以,“我们的实施,不仅仅是帮企业把软件安装好,还是一种理念的推广。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会邀请试点企业的老总介绍使用信息平台的切身感受,以坚定其他企业选择信息化的决心。”
如何被认可
然而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
初始建设时,一度就有专家质疑:政府那么多的钱投进去,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效益?
对此,沈国庆解释,“我们这个模式非常特殊,交换是我们整个系统的核心,不是做交易。我们就是解决物流链上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
2003年,整个项目开始筹划,2004年立项,经过大量调研以后,2007年1月,经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杭州市交通局和杭州市运管局三方协商,将整个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委托给杭州市运管局来承担建设。2007年2月25日,建设工作正式移交。
“在我看来,前期最大的困难在于框架的确定和应用两方面。”沈国庆解释,“框架的确定”即方向怎么走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大家都很关注平台是做交换还是做交易。另外,很多人认为,企业平台应该由企业去建设,政府管理部门无需过多干预。至于到底怎么去建,很多人提出了异议。
“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沈国庆说,香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政府搭建平台后,企业自动就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改造,因为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浙江省内几十万家货运企业真正在运用信息化的屈指可数。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搭建一个交易平台或者交换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建设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于是,我们把努力方向锁定在推动公共平台建设之上。”
当听到这个目标时,浙江工商大学一位长期关注这个项目的教授感慨地说:“这样考虑,这套系统总算能够落地了!”
如今,在沈国庆的意识中,他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着这样的憧憬:运输企业每天都通过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各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所有单据都通过电子化来完成,系统实现全网贯通。所有的商品信息,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在系统当中都有记录……
“我们这个软件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需要,它仅仅只是一个推动。当企业使用软件确确实实感受到软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时,他们才会主动投入下去。”沈国庆补充说。
如何做推广
“目前我拿捏不好的是系统的推广,这也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沈国庆对此显得忧心忡忡。
“在系统前期推广中,我们面临着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沈国庆说,“因为我们软件的特点是通用,但是通用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即软件显得较为复杂。因为,要实现通用,就要满足尽可能多企业的需求,这就使得软件本身复杂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进行软件优化,让企业能够自行定制,在安装软件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配置。”
沈国庆介绍,目前推广比较好的小件快运通用软件已经基本实现省内全网贯通,普通货物运输通用软件也已从7月开始全面推广,其标志是7月20日开始的连续8期的浙江省普通货物运输通用软件培训班。
小件快运通用软件的省外推广也如火如荼,安徽已经签订了推广协议,宁夏、福建等正在商谈之中。
“当然,在浙江省内推广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必须依靠共建省份,向全国推广。”沈国庆说,“目前我们有16省共建联盟,联盟下面有联席会议,有办公室,这些都是系统推广的中坚力量。”
谈及推广所持续的时间,沈国庆说,“只能是稳步进行,我们不能为了速度而牺牲质量,推广的前提是质量。”
推广中,浙江还出现了“滚雪球”现象。2008年9月在推广小件快运软件时,很多企业有着诸多疑虑,就找理由推脱安装。待看到先行者杭州长运安装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时候,好多人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安装。
沈国庆分析,企业一开始对软件没有信心是可以理解的,下一步他们将邀请一些实际运用效果好的企业召开现场会,现身说法,树立标杆示范作用。
此外,为企业培养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也是推广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推广和实施的有效性。“因为我们自身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目前我们只有15位实施人员,他们所覆盖的点是极为有限的,我们还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沈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