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課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由于缺少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教师对孩子们的听讲状态、听讲效果都很难及时了解与掌握。“云课堂”的实施不仅是孩子学习习惯和耐性的考验,更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中国教育的一次变革。作为“云课堂”的一员,如何提高“云课堂”教育的质量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的重要的问题?结合钉钉直播、视频录播,线上教育质量的保证需要更加关注教学反馈,而课后作业是我们把握教学反馈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云课堂 课后作业
1 从内容上,线上课后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的原则
1.要想保证作业的质量,作业的数量就要少而精,有针对性。根据每天教学任务和知识点,设计相应的书写作业、口头作业,保证知识点和练习对应。书面作业多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精选习题,每天不超过5道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提高习题的质量。
如学习《解方程》时,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作业设计以基础计算练习和简单计算生活应用相结合,从题量上,3道不同类型解方程计算,2道列方程解决问题,避免因大量重复练习而使学生厌倦学习。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表达,结合计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视频讲解每天所学,充分发挥学生手、口、脑、眼多种感官,孩子在动手写、动口说、动手做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2.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层次性强调作业的分层,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布置开放性、不同层次的作业,选做作业,给以学生自我潜能发挥的更多机会和空间。
如每天“我是小讲师”任务,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内容出一道题,解决问题等都是可以自己决定难度高低的作业。
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不同,专门设计成A组、B组的形式。其中A组的习题是针对全体学生设计的最基本的习题,是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一些题目,而B组的习题是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题目。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A组是基础练习,B组是数论角度下的创造性的综合题。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因此课后习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3.贴合生活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学生能在完成作业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以教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为例,设计“可怕的病毒,变化的数字”研究长活动。学生查阅资料、关注新闻,收集数据,绘制感染、确诊、治愈人数动态统计图,分析疫情变化情况,与同伴分析数据变化后面的其他原因,积累数据分析的应用经验。
2 从形式上,线上课后作业布置要有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
1.作业要有多样性。孩子家庭学习时间充分,作业形式要丰富多样,能更大限度地进行探究学习。当然,作业不是额外给学生布置一些为了探究而探究的作业,更多的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师的思维可以开放些。结合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分成基础作业、实践作业、游戏作业。基础作业是写的形式进行,针对每天知识点设置对应的习题,依然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实践作业以说、画、动手操作、生活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学生在语言表达、想象绘画、动手操作、实地感受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真正地学数学、用数学,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把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演讲数学小故事纳入到作业范畴中去,然后把学生的作品、作业通过文字叙述、拍照、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的作业更具魅力。
2. 作业要有趣味性。没有丝毫兴趣和欲望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从“愿做”变为“爱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作业要有实践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特性的孩子来说,数学作业是枯燥乏味的。我们的数学作业应转变方式,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研究学习中,除了“可怕的病毒,变化的数字”研究活动,我又设计了“可怕的病毒,变化的数字背后的……”交流作业,可以画出数学小报,也可以写成数学日记,甚至创作出数学连环画故事。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该项作业,因此,不局限于书面作业,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3 从要求上,线上课后作业应有明确要求
孩子的学习习惯从小培养,才能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上学期考试、作业、学生学习发展情况,提出以下几点作业要求:
(1)书面作业必须整洁,书写要规范、改正要及时。
(2)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每天晚上9点前。
(3)当天作业达到要求,可以获得优秀作业,加1朵小花。
(4)未提交作业的扣除2朵小花。
(5)订正作业截至第二天中午12点前,不订正者扣除1朵小花。 给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这样作业完成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1期.
[2] 刘小玲.小学数学作业模式探微[J],江西教育,2018年3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云课堂 课后作业
1 从内容上,线上课后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的原则
1.要想保证作业的质量,作业的数量就要少而精,有针对性。根据每天教学任务和知识点,设计相应的书写作业、口头作业,保证知识点和练习对应。书面作业多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精选习题,每天不超过5道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提高习题的质量。
如学习《解方程》时,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作业设计以基础计算练习和简单计算生活应用相结合,从题量上,3道不同类型解方程计算,2道列方程解决问题,避免因大量重复练习而使学生厌倦学习。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表达,结合计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视频讲解每天所学,充分发挥学生手、口、脑、眼多种感官,孩子在动手写、动口说、动手做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2.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层次性强调作业的分层,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布置开放性、不同层次的作业,选做作业,给以学生自我潜能发挥的更多机会和空间。
如每天“我是小讲师”任务,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内容出一道题,解决问题等都是可以自己决定难度高低的作业。
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不同,专门设计成A组、B组的形式。其中A组的习题是针对全体学生设计的最基本的习题,是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一些题目,而B组的习题是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题目。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A组是基础练习,B组是数论角度下的创造性的综合题。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因此课后习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3.贴合生活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学生能在完成作业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以教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为例,设计“可怕的病毒,变化的数字”研究长活动。学生查阅资料、关注新闻,收集数据,绘制感染、确诊、治愈人数动态统计图,分析疫情变化情况,与同伴分析数据变化后面的其他原因,积累数据分析的应用经验。
2 从形式上,线上课后作业布置要有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
1.作业要有多样性。孩子家庭学习时间充分,作业形式要丰富多样,能更大限度地进行探究学习。当然,作业不是额外给学生布置一些为了探究而探究的作业,更多的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师的思维可以开放些。结合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分成基础作业、实践作业、游戏作业。基础作业是写的形式进行,针对每天知识点设置对应的习题,依然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实践作业以说、画、动手操作、生活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学生在语言表达、想象绘画、动手操作、实地感受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真正地学数学、用数学,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把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演讲数学小故事纳入到作业范畴中去,然后把学生的作品、作业通过文字叙述、拍照、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的作业更具魅力。
2. 作业要有趣味性。没有丝毫兴趣和欲望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从“愿做”变为“爱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作业要有实践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特性的孩子来说,数学作业是枯燥乏味的。我们的数学作业应转变方式,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研究学习中,除了“可怕的病毒,变化的数字”研究活动,我又设计了“可怕的病毒,变化的数字背后的……”交流作业,可以画出数学小报,也可以写成数学日记,甚至创作出数学连环画故事。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该项作业,因此,不局限于书面作业,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3 从要求上,线上课后作业应有明确要求
孩子的学习习惯从小培养,才能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上学期考试、作业、学生学习发展情况,提出以下几点作业要求:
(1)书面作业必须整洁,书写要规范、改正要及时。
(2)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每天晚上9点前。
(3)当天作业达到要求,可以获得优秀作业,加1朵小花。
(4)未提交作业的扣除2朵小花。
(5)订正作业截至第二天中午12点前,不订正者扣除1朵小花。 给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这样作业完成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1期.
[2] 刘小玲.小学数学作业模式探微[J],江西教育,2018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