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筹办“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序列展和第八届中国雕刻艺术节的同时,“2007泛雕塑艺术展”的运作也同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个“泛雕塑艺术展”得到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诸位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在2007年5月底的一个周末,本刊记者就某些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兴国先生。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陈秘书长,您好!听说您刚刚出差回来,我们就马上赶过来,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对不起,打扰了您休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我们《雕塑》杂志的工作,得到了您一贯的大力关注与支持,真是谢谢您!您对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泛雕塑艺术展”有什么看法?
陈兴国(以下简称“陈”):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不用客气。你们的工作就是学会的工作,支持与帮助是应该的,是责任也是义务。对这个“泛雕塑艺术展”,我是看好的,我对这个展览的成功充满了信心。
记者:是吗,能否告诉我们您的理由?
陈:理由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本次展览得到了总会领导的重视,得到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领导的重视,我听说该研究会理事长刘纪原同志还将出任组委会名誉主任,我们学会的同志也将这项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准备全力以赴。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加上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好?其二,我非常相信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社的同志们的工作能力,你们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办这个展览估计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即使有困难,我们共同来克服就是。其三,这个展览具有新观念、新思维,有亮点,肯定会吸引广大雕塑家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我预计这个展览将会盛况空前。
记者:您认为它的新在何处?
陈: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个“泛·雕塑”的概念就是一个新的学术思想。我到学会工作多年,对这个方面不是专家,但也有一定的了解。传统的雕塑,无非是工艺美术的玉石雕刻、竹木雕刻、陶雕泥塑,还有院校师生们的作品,近十多年来还出现了城市雕塑。这些雕塑的创作大多还是以传统的雕塑手法,使用传统的材料来完成的。2000年前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并很快被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去,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媒材。如水、火、声、光、电等材料的利用,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出现了人们想象不到的艺术创造。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可能要落后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新鲜的东西。
记者:新科技产生新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形式,这是历史的成就。
陈:是的,否则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每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也将导致相应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推动艺术思潮的蓬勃发展。
记者: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势必要打破旧有的藩篱,颠覆旧有的观念,产生新的艺术观念,旧瓶不能再装新酒。
陈:长期以来,我们都在讲“大美术”,或者说什么东西都可以艺术的眼光加以审视。在雕塑领域,我们在讲“大雕塑”,就是不再拘泥于原来的眼光来看雕塑,雕塑的领域拓宽了,边界被打破了,逐渐向宽泛化发展。原有的传统雕塑是雕塑,新产生的观念、装置、影像甚至建筑和人体本身,也都是雕塑。
记者:这就是我们推出“泛·雕塑”概念的理论基础。
陈:“泛·雕塑”的概念,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因为社会环境为之提供了产生的条件。仅有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艺术实践来说明它的存在,还要对艺术实践加以梳理,厘清其脉络与走向,用以支撑其理论建构。提出这个概念,举办相应的展览,二者是相得益彰的。这也是我对这个展览充满信心的第四个理由。
记者:展览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于形式。您认为“泛雕塑艺术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较为合适?
陈:这个展览不同于其他的学术性展览,它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要有个性。它要通过展览来传播一个新的学术主张。从参展作品的选择,到展厅的布置安排,到展品的陈列,再到展览的宣传报道和观众的组织,都应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听说你们将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也同时放在上海举办,这很好,可以增加展览的学术性。不过,论坛不要办成几个专家的论坛,要把它办成一个专家、艺术家和市民都能参加的学术扩大会议。
记者:您是否能谈得具体一些?
陈:具体的工作、具体的事宜还是你们要根据具体运作情况跟进,我不参与具体运作就不好谈。不过,我可以提几个建议给你们,供你们参考。第一,这个展览可以试行商业化运作,在商业化运作的同时坚持其学术品位,不要把它办成一般的艺术博览会,否则就失去了特色。这个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要走进市场,艺术品变成商品,必须要有个转换的渠道。艺术要走进生活,与更多的普通百姓们交流,丰富他们的生活情趣,这样才能更体现艺术的价值。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学术展览,要完善这个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这个展览要尽可能地组织艺术机构参展,以团体的形式出现,这样就显得与一般的艺术博览会不同。同时还要注意多组织一些艺术代理机构和艺术设计单位参展,这样就会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增加展览的效果。第三,既然,名为“泛雕塑艺术展”那就意味着海纳百川一样的兼容并蓄,什么风格流派的作品都可以参加。同时,我以为这也是社会各界资源的一次大整合,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社会资源为展览服务。你们在艺术商品化、市场化方面为各专业委员会带了个好头。艺术就是要走进市场,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各个与雕塑艺术相关的委员会,如木雕专业委员会、金属专业委员会、玻璃专业委员会、漆器专业委员会、纤维专业委员会等,要关注这个展览,参与也好,现场观摩也好,总之要从中吸取点什么,要积极学习这种市场化动作的模式,共同推进艺术商品化的进程。
记者:艺术展览会如同交响音乐会一样,指挥、演员、观众和谐统一才能达到预定的演出效果。但导演什么,如何演,很重要,它是吸引观众最重要的因素。
陈:是这样。“泛雕塑艺术展”这台音乐会,不仅仅是民族的,更是国际的,“演员们”来自世界各地,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与文化,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现交流。这就需要策划组织者的精心协调,才能使这个青铜、白石等各种材料构成的音符,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陈秘书长,您好!听说您刚刚出差回来,我们就马上赶过来,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对不起,打扰了您休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我们《雕塑》杂志的工作,得到了您一贯的大力关注与支持,真是谢谢您!您对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泛雕塑艺术展”有什么看法?
陈兴国(以下简称“陈”):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不用客气。你们的工作就是学会的工作,支持与帮助是应该的,是责任也是义务。对这个“泛雕塑艺术展”,我是看好的,我对这个展览的成功充满了信心。
记者:是吗,能否告诉我们您的理由?
陈:理由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本次展览得到了总会领导的重视,得到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领导的重视,我听说该研究会理事长刘纪原同志还将出任组委会名誉主任,我们学会的同志也将这项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准备全力以赴。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加上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好?其二,我非常相信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社的同志们的工作能力,你们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办这个展览估计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即使有困难,我们共同来克服就是。其三,这个展览具有新观念、新思维,有亮点,肯定会吸引广大雕塑家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我预计这个展览将会盛况空前。
记者:您认为它的新在何处?
陈: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个“泛·雕塑”的概念就是一个新的学术思想。我到学会工作多年,对这个方面不是专家,但也有一定的了解。传统的雕塑,无非是工艺美术的玉石雕刻、竹木雕刻、陶雕泥塑,还有院校师生们的作品,近十多年来还出现了城市雕塑。这些雕塑的创作大多还是以传统的雕塑手法,使用传统的材料来完成的。2000年前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并很快被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去,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媒材。如水、火、声、光、电等材料的利用,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出现了人们想象不到的艺术创造。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可能要落后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新鲜的东西。
记者:新科技产生新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形式,这是历史的成就。
陈:是的,否则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每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也将导致相应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推动艺术思潮的蓬勃发展。
记者: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势必要打破旧有的藩篱,颠覆旧有的观念,产生新的艺术观念,旧瓶不能再装新酒。
陈:长期以来,我们都在讲“大美术”,或者说什么东西都可以艺术的眼光加以审视。在雕塑领域,我们在讲“大雕塑”,就是不再拘泥于原来的眼光来看雕塑,雕塑的领域拓宽了,边界被打破了,逐渐向宽泛化发展。原有的传统雕塑是雕塑,新产生的观念、装置、影像甚至建筑和人体本身,也都是雕塑。
记者:这就是我们推出“泛·雕塑”概念的理论基础。
陈:“泛·雕塑”的概念,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因为社会环境为之提供了产生的条件。仅有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艺术实践来说明它的存在,还要对艺术实践加以梳理,厘清其脉络与走向,用以支撑其理论建构。提出这个概念,举办相应的展览,二者是相得益彰的。这也是我对这个展览充满信心的第四个理由。
记者:展览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于形式。您认为“泛雕塑艺术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较为合适?
陈:这个展览不同于其他的学术性展览,它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要有个性。它要通过展览来传播一个新的学术主张。从参展作品的选择,到展厅的布置安排,到展品的陈列,再到展览的宣传报道和观众的组织,都应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听说你们将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也同时放在上海举办,这很好,可以增加展览的学术性。不过,论坛不要办成几个专家的论坛,要把它办成一个专家、艺术家和市民都能参加的学术扩大会议。
记者:您是否能谈得具体一些?
陈:具体的工作、具体的事宜还是你们要根据具体运作情况跟进,我不参与具体运作就不好谈。不过,我可以提几个建议给你们,供你们参考。第一,这个展览可以试行商业化运作,在商业化运作的同时坚持其学术品位,不要把它办成一般的艺术博览会,否则就失去了特色。这个尝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要走进市场,艺术品变成商品,必须要有个转换的渠道。艺术要走进生活,与更多的普通百姓们交流,丰富他们的生活情趣,这样才能更体现艺术的价值。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学术展览,要完善这个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这个展览要尽可能地组织艺术机构参展,以团体的形式出现,这样就显得与一般的艺术博览会不同。同时还要注意多组织一些艺术代理机构和艺术设计单位参展,这样就会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增加展览的效果。第三,既然,名为“泛雕塑艺术展”那就意味着海纳百川一样的兼容并蓄,什么风格流派的作品都可以参加。同时,我以为这也是社会各界资源的一次大整合,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社会资源为展览服务。你们在艺术商品化、市场化方面为各专业委员会带了个好头。艺术就是要走进市场,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各个与雕塑艺术相关的委员会,如木雕专业委员会、金属专业委员会、玻璃专业委员会、漆器专业委员会、纤维专业委员会等,要关注这个展览,参与也好,现场观摩也好,总之要从中吸取点什么,要积极学习这种市场化动作的模式,共同推进艺术商品化的进程。
记者:艺术展览会如同交响音乐会一样,指挥、演员、观众和谐统一才能达到预定的演出效果。但导演什么,如何演,很重要,它是吸引观众最重要的因素。
陈:是这样。“泛雕塑艺术展”这台音乐会,不仅仅是民族的,更是国际的,“演员们”来自世界各地,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与文化,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现交流。这就需要策划组织者的精心协调,才能使这个青铜、白石等各种材料构成的音符,奏出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