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目的:对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并利用慢跑、羽毛球和器械健身三种运动形式对筛查出的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运动干预,试找出有效缓解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运动手段,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节选并修改的康奈尔医学量表(CMI)对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筛查出的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干预,运动形式主要有慢跑、羽毛球与器械健身。结果: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300人进行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存在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共有70人,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23.49%;其中存在心理亚健康状况的70名学生经过三个月的运动干预并进行重新测试,心理亚健康人数下降到26人,效果比较显著。结论: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发生率为23.49%,略高于全国水平;并且利用运动手段能有效的缓解控制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发生。
关键词 心理亚健康 调查 大学新生 运动干预
根据高校学生心理普查,约有20%的大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1]。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约2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2]。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11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5.4%,近年还出现上升趋势[3]。本研究旨在对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亚健康状态,并利用运动干预手段对存在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运动干预,探讨运动手段对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300人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研究对象为非体育专业学生;(2)研究对象无精神疾病;(3)研究对象为自愿参与研究。
(二)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中,随机抽取5个班级、约30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前说明本次调查意义,采用自愿记名的方法(但性别必填),由专人负责组织研究对象进行集体测试并当场回收问卷。
测量的问卷采用经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修订、由美国康奈尔大学Wolff HG Brodman R等编制的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4]作为指标,选取康奈尔医学指数中M~R部分(M—不适应N—抑郁O—焦虑P—敏感Q—愤怒R—紧张),共51个问题。在每个问题均为“是”和“否”两级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根据性别确定评分范围,将男生》15分,女生》20分作为确定心理亚健康的标准范围[5],即本实验研究所定义的心理亚健康状态。
2.实验法
将经过问卷调查后所得出的心理亚健康的新生进行运动干预,干预的方式为每周四次(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周一、周日女生进行慢跑运动、男生进行器械健身运动,周三、周五统一进行羽毛球运动;持续三个月后再进行康奈尔医学量表的心理亚健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与进行运动干预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二、结果
(一)心理亚健康情况
康奈尔医学量表心理亚健康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为99.33%。其中男生73人、女生225人,在被调查的男生中,根据康奈尔医学量表评分标准分数大于15分心理亚健康人数的有21人,占28.78%;女生分数大于20分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有49人,占21.78%。男女生心理亚健康人数共70人,占总人数的23.49%。
(二)亚健康各因子得分
在我们所选取的康奈尔医学指数M~R部分(M—不适应N—抑郁O—焦虑P—敏感Q—愤怒R—紧张)中,70名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得分主要集中在M、O、Q和R部分,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主要体现在不适应、焦虑、愤怒和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方面,而抑郁和敏感等心理状况较少。
(三)运动干预结果
经过对所选出的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的70名同学进行为期三个月、每周四次的运动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根据康奈尔医学量表评分标准男生分数大于15分心理亚健康人数的有10人,比进行运动干预前减少11人次;女生分数大于20分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有16人,比进行运动干预前减少33人次。男女生心理亚健康人数共减少44人,经运动干预,心理亚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比率达到62.86%。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修订的康奈尔医学量表和评分标准对云南师范大学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3.49%学生处于本研究定义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人群中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不适应、焦虑、愤怒和紧张等方面。经过所设定运动项目的运动干预,心理亚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人群比例达到62.86%,证明运动手段对影响和改善心理亚健康状况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家云.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分析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3.10(5):50-51.
[2] 张占平.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1):58-60.
[3] 孙彩丽.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4):170-171.
[4] 孙庆海.对大学生亚健康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院报.2005.21(4):173-174.
[5] 陈叶坪,麻晓鸽.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55-56.
摘 要 目的:对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并利用慢跑、羽毛球和器械健身三种运动形式对筛查出的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运动干预,试找出有效缓解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运动手段,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节选并修改的康奈尔医学量表(CMI)对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筛查出的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干预,运动形式主要有慢跑、羽毛球与器械健身。结果: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300人进行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存在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共有70人,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23.49%;其中存在心理亚健康状况的70名学生经过三个月的运动干预并进行重新测试,心理亚健康人数下降到26人,效果比较显著。结论: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发生率为23.49%,略高于全国水平;并且利用运动手段能有效的缓解控制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发生。
关键词 心理亚健康 调查 大学新生 运动干预
根据高校学生心理普查,约有20%的大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1]。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约2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2]。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11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5.4%,近年还出现上升趋势[3]。本研究旨在对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亚健康状态,并利用运动干预手段对存在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运动干预,探讨运动手段对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300人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研究对象为非体育专业学生;(2)研究对象无精神疾病;(3)研究对象为自愿参与研究。
(二)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中,随机抽取5个班级、约30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前说明本次调查意义,采用自愿记名的方法(但性别必填),由专人负责组织研究对象进行集体测试并当场回收问卷。
测量的问卷采用经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修订、由美国康奈尔大学Wolff HG Brodman R等编制的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4]作为指标,选取康奈尔医学指数中M~R部分(M—不适应N—抑郁O—焦虑P—敏感Q—愤怒R—紧张),共51个问题。在每个问题均为“是”和“否”两级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根据性别确定评分范围,将男生》15分,女生》20分作为确定心理亚健康的标准范围[5],即本实验研究所定义的心理亚健康状态。
2.实验法
将经过问卷调查后所得出的心理亚健康的新生进行运动干预,干预的方式为每周四次(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周一、周日女生进行慢跑运动、男生进行器械健身运动,周三、周五统一进行羽毛球运动;持续三个月后再进行康奈尔医学量表的心理亚健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与进行运动干预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二、结果
(一)心理亚健康情况
康奈尔医学量表心理亚健康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为99.33%。其中男生73人、女生225人,在被调查的男生中,根据康奈尔医学量表评分标准分数大于15分心理亚健康人数的有21人,占28.78%;女生分数大于20分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有49人,占21.78%。男女生心理亚健康人数共70人,占总人数的23.49%。
(二)亚健康各因子得分
在我们所选取的康奈尔医学指数M~R部分(M—不适应N—抑郁O—焦虑P—敏感Q—愤怒R—紧张)中,70名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得分主要集中在M、O、Q和R部分,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主要体现在不适应、焦虑、愤怒和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方面,而抑郁和敏感等心理状况较少。
(三)运动干预结果
经过对所选出的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的70名同学进行为期三个月、每周四次的运动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根据康奈尔医学量表评分标准男生分数大于15分心理亚健康人数的有10人,比进行运动干预前减少11人次;女生分数大于20分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有16人,比进行运动干预前减少33人次。男女生心理亚健康人数共减少44人,经运动干预,心理亚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比率达到62.86%。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修订的康奈尔医学量表和评分标准对云南师范大学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3.49%学生处于本研究定义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人群中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不适应、焦虑、愤怒和紧张等方面。经过所设定运动项目的运动干预,心理亚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人群比例达到62.86%,证明运动手段对影响和改善心理亚健康状况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家云.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分析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3.10(5):50-51.
[2] 张占平.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1):58-60.
[3] 孙彩丽.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4):170-171.
[4] 孙庆海.对大学生亚健康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院报.2005.21(4):173-174.
[5] 陈叶坪,麻晓鸽.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