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要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其中一是手段,二是目的。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其善于看、善于听的习惯,积累下厚实的作文材料,才能在此基础上经过思考、组织,写出像样的作文来。否则,教师就完不成作文教学的任务,也达不到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目的。下面,仅就自己近年来实施新课改的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小学生作文的心得体会。
一、指导观察是指导作文的基础
鲁迅先生在一封谈论写作的信里指出:“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我觉得这段话就是告诉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平时必须多多注意观察生活,留心各样的事情。小学生课内注意力在听课和做作业上,课外则注意玩耍嘻戏,放松心态,寻找开心,不大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身边小事,也不大知道作文的材料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作文时常感到没啥可写,没话可说。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式的写作文,作文也像流水帐一样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观察生活指导上去,这是指导作文的基础。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人的样子、语言、行为、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并用文字把它们记下来。看的多了,记得多了,慢慢也就积累下较多的词语。必须告诉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词语好比盖房子必须具备足够的砖瓦、石头一样。这是写作文的前提条件,是基础。没有这些,就谈不上写作文,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无物可写。让学生了解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就会注意去看生活中的人和事,注意去听一些人的说话,注意去想这人、事和给自己的影响。比如要学生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他就得注意观察妈妈的长相,妈妈的音容笑貌,妈妈的为人处事了。再比如要学生写班级的一件好人好事,他就能把好人好事的过程交代清楚,最后还有自己的感想。大家看了,觉得是那么回事,觉得受了触动和启发。后来我又指导学生写《我的父亲》、《我的老师》、《我的同桌》,同学写起来就觉得比较顺手了,比较省劲了。写出来的作文还真的都很有趣味,很像那么回事。这就是说,学生已学会了观察人物,并初步具有了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较大的事物,较远的事物,比如写《我的班级》、《我的学校》、《体育场》,同学们都写的很认真,很生动。通过指导观察,同学们学会了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为恰当的文字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段时间过去,同学们就不觉得作文是件难事了。文章题目一出,他们由于有了比较丰富的观察材料(词语),写起来就很轻松,很自如了。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日夜不息。”事实正是这样,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老师关于指导学生去观察,多听多看,就会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泉源中获得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从而写出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二、进行多种形式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文材料,又拥有了初步的作文基础之后,教师就要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上下功夫了。就是说,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写一种形式作文水平上,而是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掌握多种形式作文的技能技巧,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
1、写日记。在完成作业之后,把一天中比较重要的事情写上,并且写出自己的感想、所受的触动、启发和教育;
2、仿写作文。根据已学过的课文写法进行仿写。如《日月潭》这篇课文写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写了它的位置、名字由来,从清晨到中午的景色变化,给人电影镜头一般具体生动的感觉。学了这篇课文后,带领学生到松花江边去游玩,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松花江的风光,要求学生仿照《日月潭》的写法,以《松花江畔》为名写一篇作文。
3、改写作文。改变课文的题材进行练习。如学了《鹅》这首诗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改写成景的记叙文。
4、续写作文。根据作文情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课文里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情节。如学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要学生写出青蛙跳出井口后怎样了,题目为《井外观天》。
以上作法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写日记培养了记事、积累词汇的习惯;仿写作文,培养了模仿能力;改写作文,培养了创造能力;续写作文,则培养了想象能力。学生们通过上述多种形式作文训练,培养了多种思维方面的能力,写出作文来既有章法又有创造性,多姿多彩,特别有感染力。因此,我深深感到,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一、指导观察是指导作文的基础
鲁迅先生在一封谈论写作的信里指出:“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我觉得这段话就是告诉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平时必须多多注意观察生活,留心各样的事情。小学生课内注意力在听课和做作业上,课外则注意玩耍嘻戏,放松心态,寻找开心,不大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身边小事,也不大知道作文的材料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作文时常感到没啥可写,没话可说。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式的写作文,作文也像流水帐一样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观察生活指导上去,这是指导作文的基础。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人的样子、语言、行为、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并用文字把它们记下来。看的多了,记得多了,慢慢也就积累下较多的词语。必须告诉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词语好比盖房子必须具备足够的砖瓦、石头一样。这是写作文的前提条件,是基础。没有这些,就谈不上写作文,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无物可写。让学生了解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就会注意去看生活中的人和事,注意去听一些人的说话,注意去想这人、事和给自己的影响。比如要学生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他就得注意观察妈妈的长相,妈妈的音容笑貌,妈妈的为人处事了。再比如要学生写班级的一件好人好事,他就能把好人好事的过程交代清楚,最后还有自己的感想。大家看了,觉得是那么回事,觉得受了触动和启发。后来我又指导学生写《我的父亲》、《我的老师》、《我的同桌》,同学写起来就觉得比较顺手了,比较省劲了。写出来的作文还真的都很有趣味,很像那么回事。这就是说,学生已学会了观察人物,并初步具有了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较大的事物,较远的事物,比如写《我的班级》、《我的学校》、《体育场》,同学们都写的很认真,很生动。通过指导观察,同学们学会了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为恰当的文字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段时间过去,同学们就不觉得作文是件难事了。文章题目一出,他们由于有了比较丰富的观察材料(词语),写起来就很轻松,很自如了。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日夜不息。”事实正是这样,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老师关于指导学生去观察,多听多看,就会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泉源中获得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从而写出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二、进行多种形式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文材料,又拥有了初步的作文基础之后,教师就要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上下功夫了。就是说,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写一种形式作文水平上,而是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掌握多种形式作文的技能技巧,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
1、写日记。在完成作业之后,把一天中比较重要的事情写上,并且写出自己的感想、所受的触动、启发和教育;
2、仿写作文。根据已学过的课文写法进行仿写。如《日月潭》这篇课文写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写了它的位置、名字由来,从清晨到中午的景色变化,给人电影镜头一般具体生动的感觉。学了这篇课文后,带领学生到松花江边去游玩,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松花江的风光,要求学生仿照《日月潭》的写法,以《松花江畔》为名写一篇作文。
3、改写作文。改变课文的题材进行练习。如学了《鹅》这首诗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改写成景的记叙文。
4、续写作文。根据作文情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课文里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情节。如学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要学生写出青蛙跳出井口后怎样了,题目为《井外观天》。
以上作法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写日记培养了记事、积累词汇的习惯;仿写作文,培养了模仿能力;改写作文,培养了创造能力;续写作文,则培养了想象能力。学生们通过上述多种形式作文训练,培养了多种思维方面的能力,写出作文来既有章法又有创造性,多姿多彩,特别有感染力。因此,我深深感到,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