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举国瞩目,一次次盛大隆重的颁奖典礼,一个个平凡感人的人物,让无数观众为之震撼。而组委会为每位获奖者撰写的精美颁奖词更是以升华的激情和斐然的文采深深地感动了众人,体现了现代汉语的特有魅力。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每每品味到那些文句俱佳的颁奖词,总是回味无穷,暗自称赞。不禁会想,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果能把这些颁奖词用于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宣传河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是要有精神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光辉灿烂。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激励鞭策人们奋发向上的神话传说,还是岳飞报国、木兰从军等宣扬爱国主义文化主题的历史故事,都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可以逝去,时光可以流逝,但精神的创造则会留下来,代代相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办以来,几乎每年揭晓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都有河南籍人士当选。截止到2008年,共有8位河南籍人士当选,河南也因此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多的省份。这些获奖者是中原大地养育的优秀儿女,是河南人民共同的骄傲,是亿万中原人民的缩影。他们用自己最真挚的爱心震撼着这个社会,用自己的微薄力量诠释着一个中国人应该担当的责任。他们的优秀品质对90后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每篇颁奖词都在弘扬一种精神内核,可为学生的心灵除尘,给学生的思想洗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以真实的感受和深切的感知了解河南、热爱河南。
二、提高朗读水平,熏陶培养语感
注重朗读是语文的传统教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渐渐进入语句所创造的意境,从而理解语句内容,发掘知识瑰宝,受到审美教育,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颁奖词无疑是最好的朗读材料,它们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蓄典雅,风格多样,或热烈或深情,或阳刚或阴柔,或庄严凝重,或平和沉静……句句饱含深情,尺幅之间,文采飞扬,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为此,我们下载了中央电视台颁奖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主持人抑扬顿挫、深入人心的诵读。同学们都深受鼓舞,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如此,既是一种朗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又是一次充满感悟的文学活动及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从而使“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这一新课标教学要求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促进作文教学,激发创作潜能
颁奖词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一个个鲜活动人的真实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震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诸如搏击巨浪英勇救人的魏青刚,罹患绝症却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的丛飞,承载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为官一任兢兢业业、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市委书记牛玉儒等,这些人物与话题无疑给平时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缺乏写作素材的学生提供了多种话题与材料。学生们在品味朗读的过程中,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时信手拈来,既能提升作文的立意,又能使作文彰显时代特色。
例如邰丽华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句话。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世上向来不乏努力者,而残疾人付出的更多。邰丽华——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朴素女子,却用她的生命演绎了一次绝美的舞蹈,用手臂勾勒出人生的高洁,呈现出一种华丽的奇迹,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她通过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成功也是她人生中精彩的瞬间。我欣赏他们,也佩服他们,这也是我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精彩的瞬间固然美丽,但背后的努力更加精彩。我坚信,因为努力,所以精彩。(《精彩瞬间的背后》)
可以说,每篇颁奖词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能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提高其写作的思想性,同时也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生每每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涌动的精神内涵,行文逐渐摆脱了肤浅空洞,变得深刻而大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赏读颁奖词的基础上,我们也做了积极的尝试:让我们的同学从颁奖词里面提取精练的词句和深刻的思想,引导学生为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拟写颁奖词。同学们无不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写出的文字富有创意,个性飞扬。
一壶清酒,一轮圆月,一把宝剑,一处无人的旷野,邀明月共饮,同清影为伴,披发舞剑,斗酒诗百篇。生于碎叶城,长于青莲乡,沉浮于官场平民间,葬身于盛唐败落化为茫茫尘烟。长歌《将进酒》咏叹《行路难》,余下一生传奇为后人感叹!(李白的颁奖词)
手持祥云火炬,飞奔鸟巢,让绚丽的圣火在鸟巢上空飞舞。百余天夜幕下艰苦的排练,换来了中国人的骄傲和光彩。(李宁的颁奖词)
这些由学生撰写的颁奖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使我们心中激荡起感动的春潮。的确,颁奖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颁奖词能让我们提高朗读技能,提升写作水平;颁奖词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魅力四射。
(责 编 木 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每每品味到那些文句俱佳的颁奖词,总是回味无穷,暗自称赞。不禁会想,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果能把这些颁奖词用于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宣传河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是要有精神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光辉灿烂。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激励鞭策人们奋发向上的神话传说,还是岳飞报国、木兰从军等宣扬爱国主义文化主题的历史故事,都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可以逝去,时光可以流逝,但精神的创造则会留下来,代代相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办以来,几乎每年揭晓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都有河南籍人士当选。截止到2008年,共有8位河南籍人士当选,河南也因此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多的省份。这些获奖者是中原大地养育的优秀儿女,是河南人民共同的骄傲,是亿万中原人民的缩影。他们用自己最真挚的爱心震撼着这个社会,用自己的微薄力量诠释着一个中国人应该担当的责任。他们的优秀品质对90后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每篇颁奖词都在弘扬一种精神内核,可为学生的心灵除尘,给学生的思想洗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以真实的感受和深切的感知了解河南、热爱河南。
二、提高朗读水平,熏陶培养语感
注重朗读是语文的传统教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渐渐进入语句所创造的意境,从而理解语句内容,发掘知识瑰宝,受到审美教育,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颁奖词无疑是最好的朗读材料,它们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蓄典雅,风格多样,或热烈或深情,或阳刚或阴柔,或庄严凝重,或平和沉静……句句饱含深情,尺幅之间,文采飞扬,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为此,我们下载了中央电视台颁奖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主持人抑扬顿挫、深入人心的诵读。同学们都深受鼓舞,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如此,既是一种朗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又是一次充满感悟的文学活动及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从而使“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这一新课标教学要求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促进作文教学,激发创作潜能
颁奖词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一个个鲜活动人的真实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震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诸如搏击巨浪英勇救人的魏青刚,罹患绝症却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的丛飞,承载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为官一任兢兢业业、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市委书记牛玉儒等,这些人物与话题无疑给平时苦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缺乏写作素材的学生提供了多种话题与材料。学生们在品味朗读的过程中,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时信手拈来,既能提升作文的立意,又能使作文彰显时代特色。
例如邰丽华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句话。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世上向来不乏努力者,而残疾人付出的更多。邰丽华——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朴素女子,却用她的生命演绎了一次绝美的舞蹈,用手臂勾勒出人生的高洁,呈现出一种华丽的奇迹,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她通过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成功也是她人生中精彩的瞬间。我欣赏他们,也佩服他们,这也是我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精彩的瞬间固然美丽,但背后的努力更加精彩。我坚信,因为努力,所以精彩。(《精彩瞬间的背后》)
可以说,每篇颁奖词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能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提高其写作的思想性,同时也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生每每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涌动的精神内涵,行文逐渐摆脱了肤浅空洞,变得深刻而大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赏读颁奖词的基础上,我们也做了积极的尝试:让我们的同学从颁奖词里面提取精练的词句和深刻的思想,引导学生为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拟写颁奖词。同学们无不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写出的文字富有创意,个性飞扬。
一壶清酒,一轮圆月,一把宝剑,一处无人的旷野,邀明月共饮,同清影为伴,披发舞剑,斗酒诗百篇。生于碎叶城,长于青莲乡,沉浮于官场平民间,葬身于盛唐败落化为茫茫尘烟。长歌《将进酒》咏叹《行路难》,余下一生传奇为后人感叹!(李白的颁奖词)
手持祥云火炬,飞奔鸟巢,让绚丽的圣火在鸟巢上空飞舞。百余天夜幕下艰苦的排练,换来了中国人的骄傲和光彩。(李宁的颁奖词)
这些由学生撰写的颁奖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使我们心中激荡起感动的春潮。的确,颁奖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颁奖词能让我们提高朗读技能,提升写作水平;颁奖词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魅力四射。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