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原子的构成”的教学,通过实施“知识引入情境化、知识学习探究化、知识概括文本化、知识理解模型化、知识盘点结构化、知识应用数字化、知识梳理系统化”等七化策略,改变课堂学习结构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动起来、学法多起来、气氛活起来,促进学生智慧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化学教学; “七化策略”; 多元学习; 原子的构成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80052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原子的构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察觉,一般都会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强化训练的模式进行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低下。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知识引入情境化、知识学习探究化、知识概括文本化、知识理解模型化、知识盘点结构化、知识应用数字化、知识梳理系统化”等七化策略,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讲授与结论学习、轻视学习过程的倾向,实现教学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 知识引入情境化
知识如汤,有盐才提味。这盐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知识层次的情景。在“原子的构成”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同学们都喜欢玩滚铁环的游戏吧,今天我们利用铁环来做一个“打靶”游戏: 将铁环固定,用细线系一铁制或木制小球悬挂至铁圈中心(如图1所示),用玩具手枪向铁圈内发射塑料子弹「1」。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
大多数塑料子弹能直接穿过铁圈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铁环内的空间较大;少数塑料子弹碰到小球被弹向不同方向,有的甚至被反弹回来,这说明小球的质量比塑料子弹的质量大得多。
通过这样的游戏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探究“原子结构”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学习探究化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也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方式。
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教师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你观察到了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他们主动思考。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然后,教师展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2所示),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破解原子结构之谜。
通过观看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视频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此推测出关于原子的内部结构信息: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着相对较大的空间;通过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因此原子核带有正电荷;极少数碰到原子核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
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3 知识概括文本化
在对原子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描述,并让学生用文字把心目中的原子描绘出来。某同学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是显电性的,但二者电性相反,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相对于原子而言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很小,因此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在这“空阔无比”的空间内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却发现搬动电子还比较容易,但搬动原子核却好比蚂蚁撼树,比登天还难,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相差太多太多了……,这就是我观察到的原子结构的世界,它外表看起来很平凡,但却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和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每位学生通过想象心目的原子结构,然后用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达,加深了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4 知识理解模型化
在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模型,映射学生心目中原子的“模样”,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绘制的图形如图3所示:
面对学生绘制的图片,教师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重新对原子的结构进行回顾: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对绘制的图片进行对比、评价: 大家认为图A没有原子核,核外电子没有分层排布;图B体现不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核外電子也没有分层排布;图C中的原子核体现不出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图D中核外电子没有分层排布;学生一致认为图E比较接近原子结构的“模样”。
5 知识盘点结构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记忆的首要问题不在于储存而在于检索,而检索的关键在于结构组织。化学知识结构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联想、对比等思维方式把所学知识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归纳进行整合建构,生成专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2」。学习完原子的结构之后,教师尝试让学生画出原子结构架构图(如图4所示): 原子结构架构图的建构改变传统的教师展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使所学知识达到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实现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统一,达到落实“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之目的。
6 知识应用数字化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数字不单单是一种计数的符号,而且带有很浓厚的知识底蕴。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中表达着不同的知识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教学功能、传递着不同的知识信息。学习原子结构之后,教师出示下列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原子结构的知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材料: 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表1是几种原子的构成,通过此表,你能发现原子结构中的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对比、分析每一纵行以及横行中的数据及对应内容,不难发现表中数据蕴含的一些信息: 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氢原子没有中子,其他原子中子数也不一定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或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通过数据分析,理顺了原子中各组分的数量关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实现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的跨越。
7 知识梳理系统化
原子的结构内涵丰富,原子结构集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层数、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元素种类、元素化合价等信息于一体。教学中我们以铝元素为例,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棵枝叶繁茂的“知识树”(如图5所示),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通过知识梳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便于学生比较、归纳,从而找出其特点和规律性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也便于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学生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表面理解到真正建构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课堂教学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感悟概念,进而才能建构、理解和深化概念,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參考文献:
[1]程同森.快乐化学[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6.
[2]王荣桥.解读中考化学识图题[J].化学教学,2015,(1): 87~91.
关键词: 化学教学; “七化策略”; 多元学习; 原子的构成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80052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原子的构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察觉,一般都会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强化训练的模式进行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低下。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知识引入情境化、知识学习探究化、知识概括文本化、知识理解模型化、知识盘点结构化、知识应用数字化、知识梳理系统化”等七化策略,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讲授与结论学习、轻视学习过程的倾向,实现教学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 知识引入情境化
知识如汤,有盐才提味。这盐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知识层次的情景。在“原子的构成”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同学们都喜欢玩滚铁环的游戏吧,今天我们利用铁环来做一个“打靶”游戏: 将铁环固定,用细线系一铁制或木制小球悬挂至铁圈中心(如图1所示),用玩具手枪向铁圈内发射塑料子弹「1」。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
大多数塑料子弹能直接穿过铁圈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铁环内的空间较大;少数塑料子弹碰到小球被弹向不同方向,有的甚至被反弹回来,这说明小球的质量比塑料子弹的质量大得多。
通过这样的游戏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探究“原子结构”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学习探究化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也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方式。
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教师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你观察到了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他们主动思考。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然后,教师展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2所示),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破解原子结构之谜。
通过观看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视频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此推测出关于原子的内部结构信息: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着相对较大的空间;通过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因此原子核带有正电荷;极少数碰到原子核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
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3 知识概括文本化
在对原子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描述,并让学生用文字把心目中的原子描绘出来。某同学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是显电性的,但二者电性相反,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相对于原子而言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很小,因此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在这“空阔无比”的空间内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却发现搬动电子还比较容易,但搬动原子核却好比蚂蚁撼树,比登天还难,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相差太多太多了……,这就是我观察到的原子结构的世界,它外表看起来很平凡,但却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和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每位学生通过想象心目的原子结构,然后用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达,加深了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4 知识理解模型化
在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模型,映射学生心目中原子的“模样”,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绘制的图形如图3所示:
面对学生绘制的图片,教师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重新对原子的结构进行回顾: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对绘制的图片进行对比、评价: 大家认为图A没有原子核,核外电子没有分层排布;图B体现不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核外電子也没有分层排布;图C中的原子核体现不出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图D中核外电子没有分层排布;学生一致认为图E比较接近原子结构的“模样”。
5 知识盘点结构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记忆的首要问题不在于储存而在于检索,而检索的关键在于结构组织。化学知识结构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联想、对比等思维方式把所学知识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归纳进行整合建构,生成专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2」。学习完原子的结构之后,教师尝试让学生画出原子结构架构图(如图4所示): 原子结构架构图的建构改变传统的教师展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使所学知识达到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实现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统一,达到落实“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之目的。
6 知识应用数字化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数字不单单是一种计数的符号,而且带有很浓厚的知识底蕴。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中表达着不同的知识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教学功能、传递着不同的知识信息。学习原子结构之后,教师出示下列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原子结构的知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材料: 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表1是几种原子的构成,通过此表,你能发现原子结构中的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对比、分析每一纵行以及横行中的数据及对应内容,不难发现表中数据蕴含的一些信息: 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氢原子没有中子,其他原子中子数也不一定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或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通过数据分析,理顺了原子中各组分的数量关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实现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的跨越。
7 知识梳理系统化
原子的结构内涵丰富,原子结构集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层数、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元素种类、元素化合价等信息于一体。教学中我们以铝元素为例,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棵枝叶繁茂的“知识树”(如图5所示),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通过知识梳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便于学生比较、归纳,从而找出其特点和规律性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也便于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学生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表面理解到真正建构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课堂教学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感悟概念,进而才能建构、理解和深化概念,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參考文献:
[1]程同森.快乐化学[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6.
[2]王荣桥.解读中考化学识图题[J].化学教学,2015,(1):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