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过热以及通货膨胀高企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货币信贷政策明显偏紧,小企业融资问题再次成为被殃及之鱼。一方面,小企业受外需疲软、原材料成本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大都面临生存困境,而此时融资难的问题正成为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问题正受到工业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另一方面,那些通过各种手段暂且渡过难关的小企业也对金融运行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企业三角债的问题、民间借贷年化利率甚至高达100%等,这些金融不稳定因素也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应该说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个老问题,多年来决策层也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村镇银行、发行小企业集合融资票据等,然而多管齐下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旦货币信贷政策趋紧,小企业融资难就会凸显。我们不能寄希望总量政策让位于结构性的问题,必须找准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消除经济运行中的这一顽疾,而不是采取各种中医调养式的方式来治病。本文首先对小企业融资难的若干流行解释提出质疑,然后基于大量调查问卷数据提出中国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是金融结构相对落后,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长、中、短期对策。
小企业融资难的现有解释及本文质疑
银行市场结构论
银行市场结构论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流行的观点。他们认为:不同规模的银行对应不同规模的企业,即大银行在处理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即可以被第三方验证的信息,如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方面有明显优势,小银行在处理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即无法被第三方验证的信息,如接触过程中感受到的人品、诚信等特征)方面有优势;相对应地,大企业能够提供硬信息,而小企业运作不规范,只能靠软信息获得贷款。就当前中国的银行市场结构而言,大银行占主导,自然小企业融资难。
理论的价值在于对实践指导的普适性,就上述理论而言,本文提出两点疑问。第一,为什么同样是主银行制度的日本,小企业融资业务却很发达?如果说第一点疑问仅仅是一个反面现象的例子,那么针对现象背后的理论,即大银行不适合为小企业提供贷款这一命题,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个反例。花旗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直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银行,这样的大银行通过先进的流程设计在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稳获收益。
规模歧视论
这一观点并不是基于大小银行在信息处理方面的比较优势理论,而是基于绝对优势的观点。他们认为,无论大小银行,它们都不愿意发放小企业贷款。其原因是:第一,小企业贷款相对大企业贷款交易和监管成本过高,不值得放贷;第二,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不确定性程度高,风险也更大。
对于这一论点,我们不仅看到了上文中大银行做小企业贷款的案例,我们也能找到小银行做小企业贷款的案例。包商银行就是国内做小企业信贷的优秀银行,目前该行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在25%到30%,而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按照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小企业贷款比大企业贷款更有利可图。那么现实中为什么银行却都愿意做大企业贷款呢?
所有制歧视论
所有制歧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那些大型国有企业与小企业(大都是非国有经济)相比存在财政的隐性担保,因此银行对其放贷的风险较小;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均掌握在政府手里,在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中,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对双方当事人缺乏实质性的责任认定,这使得国有银行愿意向国有大企业贷款。
针对第一种观点,银行在放贷过程中难道没有看到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现状吗?难道它们没有看到宏观调控高压下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吗?那么它们会不顾这些风险一味地向国有企业贷款吗?针对第二种观点,我们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目前已全部上市,除在大陆上市外还在海外上市,那么这些银行的经营决策权就完全由政府掌控吗?它们不需要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吗?
针对上述论点,本文提出了一些质疑,尽管某些案例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有的可能因国别不同在中国并不一定具有解释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疑点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求小企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
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2010年,通过人民银行系统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共计1万多家企业(其中小企业占90%)进行了16类问题的标准化提问,并对1000多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进行了6类标准化问题的采样,通过供需两方问题的对比,我们发现了不同于上述理论解释的地方。
小企业融资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金融生态
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东部地区的金融生态历年都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我们此次大样本调查的结果却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融资生态却好于东部地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信贷数量上看,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例为33.66%。其中,东部地区这一比例为31.11%,西部为37.18%,中部为44.31%。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地区较之欠发达地区对小企业提供的信贷相对更少。
从信贷期限看,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长期资金得不到满足,我们考察各种期限小企业信贷缺口情况(信贷需求减去信贷供给)。结果显示:东部地区1年期以下信贷过剩比例为38.20%,而中西部地区为26.23%;东部地区1至2年期信贷缺口为15.05%,中西部地区为14.48%;东部地区2年期以上信贷缺口为22.99%,中西部地区仅为12.66%。
从资金成本的情况看,79%的小企业在获得贷款时利率都是上浮的。东部地区89%的小企业面临资金上浮,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76.84%和74.66%。这仅仅是资金上浮的覆盖面情况,从一些省份报告的资金上浮程度看,东部地区也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意味着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较之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资金成本负担更重。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判断银行市场结构论几乎不成立。因为东部地区在银行市场的发育程度上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城商行和信用合作组织,而且外资银行(也是小银行)数量也更多。按照银行市场结构论,东部地区的小企业信贷应该好于中西部地区,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金融结构低级化
上文尽管否定了银行市场结构论,但现实中银行却表现出规模歧视论的倾向。一方面,上述东部小企业金融生态劣于中西部的调查结果与以下事实相对应,即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多的大企业,历年中国500强企业的评选结果东部都占据70%以上,此外跨国公司中国总部也大都在东部。另一方面,我们对不同类型银行的问卷调查也反映出一致的行为倾向:国有大银行统计的小企业贷款标准大都接近2003年经贸委颁布标准的上限(以建筑业为例,国有大银行的贷款企业的资产都接近4000万元),而这些企业对于小银行来说都是大企业;城商行积极寻求地方国有企业这些大客户,针对它们的利率大都下浮;一些重组后的农信社(如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区广泛设点,这是争夺大客户的一个典型表现;外资银行的业务重点首先是服务于本国的跨国公司,其次才是小企业贷款和消费者金融业务。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为什么外资银行在其本国和中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呢?如果我们抛开银行市场结构论,从更广的视角切入,或许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中国与美国的金融体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在美国,正是由于债券市场的大发展,那些原本向大银行融资的大企业纷纷转向价格更低廉的债券市场,这对银行体系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从理论上讲,大银行相对小银行在处理硬信息方面的优势,在相对资本市场时却成了劣势。在经过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后,美国银行业的表内业务已收缩为小企业信贷、消费者金融和房地产信贷。在不断开发小企业业务的过程中,它们也不再依靠各類软信息作为对小企业放贷的判断依据,而是开发了基于其他硬信息的放贷技术,如基于固定资产的抵押贷款、基于关注现金流的设备租赁贷款、基于组合池观点的信用评分技术等。此外,针对小企业单笔贷款交易成本高的特点,银行通过银行保函、代发工资、支票账户等交叉销售方式,创造了更多的利润。按照国际金融公司专家托尼•李斯阁的观点,“一个金额为5万美元的无担保透支(典型的中小企业贷款)为银行带来的收入要比一个金额为30万美元的住房贷款更多”。
因此,关于银行是否适合从事小企业信贷业务,我们从理论分析和国外案例中得出结论:银行不仅可以做小企业信贷业务,而且能够做得很好,关键是要改变小企业融资的生态环境,形成银行从事小企业业务的压力并最终激发出动力。
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恶化趋势
此次调查问卷除了上文涉及的地区比较以及银行行为特征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有的现象,而这可能预示着小企业融资难在当前背景下还会继续恶化。问卷整理的结果发现:各地区小企业整体的盈利状况良好,盈利良好和盈利正常的比例数达到80%以上,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生存状态还要好一些(东部地区受汇率影响较大);此外银行对小企业的评级也较高,80%都在A级以上,中西部地区的评级也更好一些。然而一个不可解释的现象是,既然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信用评级较高,盈利状况较好,但中西部地区小企业的不良率却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不良率为6.87%、中部为12.25%、西部为7.30%),并且中西部地区小企业与中型企业不良率的差异也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两者差异为2.18%、中部为2.93%、西部为2.76%)。
信用评级在小企业放贷中存在两点缺陷:第一,信用评级是基于资产负债表这样的硬信息生成的,而资产负债表仅仅是时点上的快照,小企业受经济波动影响大,其时点信息不如大企业具有稳定性和参照意义;信用评级是银行针对小企业是否违约的事前评判,这一判断是否成立还取决于贷款发放后的各种因素。然而,不良率是一个历史确认值,它所包含的信息经过了整个贷款周期的考验。银行在放贷决策中更愿意参考后者,因为它反映的信息更全面。结合不良率与信用评级结果的悖论以及上文东部比中西部地区面临更大的融资缺口这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勾勒出中国小企业融资难的地区图景:在中西部地区,尽管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较高,但由于大企业相对较少,大企业对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挤出效应较小,相应地表现出较小的融资缺口;而在东部地区,大企业相对集中,其对小企业的融资挤出效应较大,加之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更高的不良率,银行参照这一先验概率做出决策会造成整个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萎缩,而市场的萎缩导致小企业信贷反映出的信息愈加失真。因此,与其说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是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前的市场失灵,倒不如说部分小企业的高不良率使得整个小企业信贷市场成为了“柠檬市场”。
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
上文分析表明,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金融结构低级化,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使得银行对大企业的业务没有有效竞争,这对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小企业贷款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直接导致小企业信贷信息不能大量积累,而有限的高不良率数据又导致了整个市场成为“柠檬市场”,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源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形成与间接金融竞争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形成银行转变业务模式并向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动力。
具体而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点是公司债券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由于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特性,投资者只能获得剩余索取权,其偿还次序位于最后,这与债权融资有很大差异。而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同属债权类融资,两者有很大的可比性,由于前者没有太多的机构运营成本,且流动性强,较银行信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另外,随着公司债券的发展,各种规模和期限的公司债的收益率曲线得以形成,成为其他利率的参照系,这时银行半管制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也得以顺利展开。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解决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外部的债券市场的强势竞争下,如果银行开始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使得改革陷于夭折之中。因此改革还需辅助其他措施,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的目的在于解决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银行在针对小企业放贷决策过程中有可参照的硬信息。
由于征信体系建设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征信体系应该采集正面信息而不是负面信息,当前而言尽快打开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是当务之急,在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展开之后,再考虑积累负面信息提高信贷质量;第二,针对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特点,征信体系不仅应关注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还应关注与商业信用有关的现金流数据;第三,针对小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的特点,征信体系还应关注小企业主的信用状况。
完善各类软环境建设,促进银行在小企业金融业务上创新
当前,许多小银行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大都只能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然而多种制度因素却成为银行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掣肘。比如许多小企业是村办企业,其土地所有权性质是集体所有,在当前的土地制度下,银行就很难为小企业开展土地抵押贷款;再比如,基于现金流的设备租赁贷款可以很好的解决小企业长期资金缺乏的问题,并且规避资产型贷款因为较差的法律环境产生的执行难的问题,但因为重复收税问题,银行开展这项业务很不合算。因此改善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其他软环境的建设也需加强。
尽管某些业务类型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制约,银行还可引起其他先进的小企业融资技术。如分组贷款、互助担保、金融联结等机制,这些措施的核心是通過连带责任将外部信息的监督内部化,从而减少银行的监督成本。此外,除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外,银行还须在其他业务上创新,如针对同一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为小企业主提供理财服务等,通过全方位的服务留住小企业客户。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应该说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个老问题,多年来决策层也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村镇银行、发行小企业集合融资票据等,然而多管齐下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旦货币信贷政策趋紧,小企业融资难就会凸显。我们不能寄希望总量政策让位于结构性的问题,必须找准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消除经济运行中的这一顽疾,而不是采取各种中医调养式的方式来治病。本文首先对小企业融资难的若干流行解释提出质疑,然后基于大量调查问卷数据提出中国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是金融结构相对落后,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长、中、短期对策。
小企业融资难的现有解释及本文质疑
银行市场结构论
银行市场结构论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流行的观点。他们认为:不同规模的银行对应不同规模的企业,即大银行在处理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即可以被第三方验证的信息,如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方面有明显优势,小银行在处理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即无法被第三方验证的信息,如接触过程中感受到的人品、诚信等特征)方面有优势;相对应地,大企业能够提供硬信息,而小企业运作不规范,只能靠软信息获得贷款。就当前中国的银行市场结构而言,大银行占主导,自然小企业融资难。
理论的价值在于对实践指导的普适性,就上述理论而言,本文提出两点疑问。第一,为什么同样是主银行制度的日本,小企业融资业务却很发达?如果说第一点疑问仅仅是一个反面现象的例子,那么针对现象背后的理论,即大银行不适合为小企业提供贷款这一命题,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个反例。花旗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直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银行,这样的大银行通过先进的流程设计在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稳获收益。
规模歧视论
这一观点并不是基于大小银行在信息处理方面的比较优势理论,而是基于绝对优势的观点。他们认为,无论大小银行,它们都不愿意发放小企业贷款。其原因是:第一,小企业贷款相对大企业贷款交易和监管成本过高,不值得放贷;第二,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不确定性程度高,风险也更大。
对于这一论点,我们不仅看到了上文中大银行做小企业贷款的案例,我们也能找到小银行做小企业贷款的案例。包商银行就是国内做小企业信贷的优秀银行,目前该行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在25%到30%,而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按照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小企业贷款比大企业贷款更有利可图。那么现实中为什么银行却都愿意做大企业贷款呢?
所有制歧视论
所有制歧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那些大型国有企业与小企业(大都是非国有经济)相比存在财政的隐性担保,因此银行对其放贷的风险较小;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均掌握在政府手里,在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中,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对双方当事人缺乏实质性的责任认定,这使得国有银行愿意向国有大企业贷款。
针对第一种观点,银行在放贷过程中难道没有看到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现状吗?难道它们没有看到宏观调控高压下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吗?那么它们会不顾这些风险一味地向国有企业贷款吗?针对第二种观点,我们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目前已全部上市,除在大陆上市外还在海外上市,那么这些银行的经营决策权就完全由政府掌控吗?它们不需要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吗?
针对上述论点,本文提出了一些质疑,尽管某些案例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有的可能因国别不同在中国并不一定具有解释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疑点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求小企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
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2010年,通过人民银行系统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共计1万多家企业(其中小企业占90%)进行了16类问题的标准化提问,并对1000多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进行了6类标准化问题的采样,通过供需两方问题的对比,我们发现了不同于上述理论解释的地方。
小企业融资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金融生态
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东部地区的金融生态历年都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我们此次大样本调查的结果却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融资生态却好于东部地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信贷数量上看,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例为33.66%。其中,东部地区这一比例为31.11%,西部为37.18%,中部为44.31%。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地区较之欠发达地区对小企业提供的信贷相对更少。
从信贷期限看,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长期资金得不到满足,我们考察各种期限小企业信贷缺口情况(信贷需求减去信贷供给)。结果显示:东部地区1年期以下信贷过剩比例为38.20%,而中西部地区为26.23%;东部地区1至2年期信贷缺口为15.05%,中西部地区为14.48%;东部地区2年期以上信贷缺口为22.99%,中西部地区仅为12.66%。
从资金成本的情况看,79%的小企业在获得贷款时利率都是上浮的。东部地区89%的小企业面临资金上浮,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76.84%和74.66%。这仅仅是资金上浮的覆盖面情况,从一些省份报告的资金上浮程度看,东部地区也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意味着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较之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资金成本负担更重。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判断银行市场结构论几乎不成立。因为东部地区在银行市场的发育程度上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城商行和信用合作组织,而且外资银行(也是小银行)数量也更多。按照银行市场结构论,东部地区的小企业信贷应该好于中西部地区,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金融结构低级化
上文尽管否定了银行市场结构论,但现实中银行却表现出规模歧视论的倾向。一方面,上述东部小企业金融生态劣于中西部的调查结果与以下事实相对应,即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多的大企业,历年中国500强企业的评选结果东部都占据70%以上,此外跨国公司中国总部也大都在东部。另一方面,我们对不同类型银行的问卷调查也反映出一致的行为倾向:国有大银行统计的小企业贷款标准大都接近2003年经贸委颁布标准的上限(以建筑业为例,国有大银行的贷款企业的资产都接近4000万元),而这些企业对于小银行来说都是大企业;城商行积极寻求地方国有企业这些大客户,针对它们的利率大都下浮;一些重组后的农信社(如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区广泛设点,这是争夺大客户的一个典型表现;外资银行的业务重点首先是服务于本国的跨国公司,其次才是小企业贷款和消费者金融业务。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为什么外资银行在其本国和中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呢?如果我们抛开银行市场结构论,从更广的视角切入,或许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中国与美国的金融体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在美国,正是由于债券市场的大发展,那些原本向大银行融资的大企业纷纷转向价格更低廉的债券市场,这对银行体系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从理论上讲,大银行相对小银行在处理硬信息方面的优势,在相对资本市场时却成了劣势。在经过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后,美国银行业的表内业务已收缩为小企业信贷、消费者金融和房地产信贷。在不断开发小企业业务的过程中,它们也不再依靠各類软信息作为对小企业放贷的判断依据,而是开发了基于其他硬信息的放贷技术,如基于固定资产的抵押贷款、基于关注现金流的设备租赁贷款、基于组合池观点的信用评分技术等。此外,针对小企业单笔贷款交易成本高的特点,银行通过银行保函、代发工资、支票账户等交叉销售方式,创造了更多的利润。按照国际金融公司专家托尼•李斯阁的观点,“一个金额为5万美元的无担保透支(典型的中小企业贷款)为银行带来的收入要比一个金额为30万美元的住房贷款更多”。
因此,关于银行是否适合从事小企业信贷业务,我们从理论分析和国外案例中得出结论:银行不仅可以做小企业信贷业务,而且能够做得很好,关键是要改变小企业融资的生态环境,形成银行从事小企业业务的压力并最终激发出动力。
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恶化趋势
此次调查问卷除了上文涉及的地区比较以及银行行为特征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有的现象,而这可能预示着小企业融资难在当前背景下还会继续恶化。问卷整理的结果发现:各地区小企业整体的盈利状况良好,盈利良好和盈利正常的比例数达到80%以上,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生存状态还要好一些(东部地区受汇率影响较大);此外银行对小企业的评级也较高,80%都在A级以上,中西部地区的评级也更好一些。然而一个不可解释的现象是,既然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信用评级较高,盈利状况较好,但中西部地区小企业的不良率却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不良率为6.87%、中部为12.25%、西部为7.30%),并且中西部地区小企业与中型企业不良率的差异也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两者差异为2.18%、中部为2.93%、西部为2.76%)。
信用评级在小企业放贷中存在两点缺陷:第一,信用评级是基于资产负债表这样的硬信息生成的,而资产负债表仅仅是时点上的快照,小企业受经济波动影响大,其时点信息不如大企业具有稳定性和参照意义;信用评级是银行针对小企业是否违约的事前评判,这一判断是否成立还取决于贷款发放后的各种因素。然而,不良率是一个历史确认值,它所包含的信息经过了整个贷款周期的考验。银行在放贷决策中更愿意参考后者,因为它反映的信息更全面。结合不良率与信用评级结果的悖论以及上文东部比中西部地区面临更大的融资缺口这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勾勒出中国小企业融资难的地区图景:在中西部地区,尽管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较高,但由于大企业相对较少,大企业对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挤出效应较小,相应地表现出较小的融资缺口;而在东部地区,大企业相对集中,其对小企业的融资挤出效应较大,加之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更高的不良率,银行参照这一先验概率做出决策会造成整个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萎缩,而市场的萎缩导致小企业信贷反映出的信息愈加失真。因此,与其说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是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前的市场失灵,倒不如说部分小企业的高不良率使得整个小企业信贷市场成为了“柠檬市场”。
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
上文分析表明,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金融结构低级化,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使得银行对大企业的业务没有有效竞争,这对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小企业贷款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直接导致小企业信贷信息不能大量积累,而有限的高不良率数据又导致了整个市场成为“柠檬市场”,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源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形成与间接金融竞争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形成银行转变业务模式并向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动力。
具体而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点是公司债券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由于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特性,投资者只能获得剩余索取权,其偿还次序位于最后,这与债权融资有很大差异。而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同属债权类融资,两者有很大的可比性,由于前者没有太多的机构运营成本,且流动性强,较银行信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另外,随着公司债券的发展,各种规模和期限的公司债的收益率曲线得以形成,成为其他利率的参照系,这时银行半管制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也得以顺利展开。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解决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外部的债券市场的强势竞争下,如果银行开始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使得改革陷于夭折之中。因此改革还需辅助其他措施,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的目的在于解决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银行在针对小企业放贷决策过程中有可参照的硬信息。
由于征信体系建设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征信体系应该采集正面信息而不是负面信息,当前而言尽快打开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是当务之急,在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展开之后,再考虑积累负面信息提高信贷质量;第二,针对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特点,征信体系不仅应关注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还应关注与商业信用有关的现金流数据;第三,针对小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的特点,征信体系还应关注小企业主的信用状况。
完善各类软环境建设,促进银行在小企业金融业务上创新
当前,许多小银行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大都只能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然而多种制度因素却成为银行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掣肘。比如许多小企业是村办企业,其土地所有权性质是集体所有,在当前的土地制度下,银行就很难为小企业开展土地抵押贷款;再比如,基于现金流的设备租赁贷款可以很好的解决小企业长期资金缺乏的问题,并且规避资产型贷款因为较差的法律环境产生的执行难的问题,但因为重复收税问题,银行开展这项业务很不合算。因此改善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其他软环境的建设也需加强。
尽管某些业务类型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制约,银行还可引起其他先进的小企业融资技术。如分组贷款、互助担保、金融联结等机制,这些措施的核心是通過连带责任将外部信息的监督内部化,从而减少银行的监督成本。此外,除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外,银行还须在其他业务上创新,如针对同一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为小企业主提供理财服务等,通过全方位的服务留住小企业客户。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