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tong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方案以“比较不同桶里米的多少”为主线,首先通过前两次测量让幼儿学会正确合理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三次测量,进而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第四次测量是整个方案的深化,即量器大小影响测量结果。总的来说,原方案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值得学习,但一些细节仍值得推敲。如,在环节一中,我认为教师暂时不必抛出“比较不同桶里的米”的问题,不妨用“老师这儿有一桶米,怎样知道米有多少呢”这样的问题引入。猜测可以放在第三次测量之前。又如,同样在环节一中,案例中的教师让幼儿先看课件再选择测量工具,我认为有待改进:第一,可先问问幼儿哪些工具可以用来量米,然后讨论决定一种量具;第二,呈现工具时最好用实物代替课件,以便给幼儿真切的感受。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并建构
  葛雪梅
  
  原方案提供了合适的材料和环境,让幼儿有层次地进行操作活动,然而,在每次交流环节,教师都以自己的总结代替幼儿的发现,忽视了幼儿的主动建构。如,在第一次交流操作结果时,幼儿发现“米是一样多的,但盛出的结果不一样”,教师马上总结出“原来有人盛的米多,有人盛的米少,所以结果不一样”。其实,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再现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明白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的盛米方法。又如,在第四次操作后,教师同样可以先让幼儿观察比较米的碗数和碗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在思考、讨论中得出“同样多的米。碗的大小与盛的碗数刚好相反”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结果。
  
  发挥每个环节的作用
  吴燕妮
  
  原方案要求幼儿进行四次测量,环节太多。既然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出示了方桶和圆桶,那么第三次测量“比较不同容器里米的多少”就不必另设,可以渗透在第一、第二次测量活动中。在进行第一次测量时,教师可让一半幼儿测圆桶里的米,一半幼儿测方桶里的米。交流时,幼儿肯定会发现不同桶里的米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同一种桶里的米的测量结果也不一样。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的测量方法,从而发现因为有人盛的米多,有人盛的米少,所以测量结果不一样。接着,教师让幼儿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带着“到底方桶和圆桶里的米是不是一样多”这个问题进入各自的第二次测量。这样两次测量就能完成原来需要三次测量才能达到的目标。
  
  注重用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华芳芳
  
  在原方案中,教师在每次测量活动之前都没有关键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如,在第二次测量前教师应引导幼儿思考:“这次的测量方法与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方法不一样了,结果会发生变化吗?”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会关注精确测量的方法,其实这也是在提示幼儿关注自己的探究过程,明确探究的任务。在第三次测量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提升经验:“从记录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第四次测量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使幼儿对“量器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张贴春联的习俗,红红火火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春节过后,带着浓浓的年味,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活动“亲近春联”,旨在引导幼儿亲近春联文化,对春联上的文字、图案等产生探究兴趣。  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认识上下联。  3.了解春联的由来及张贴春联的方法。  准备:  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春联,在活动室
学前教育在智育之外的特殊责任等  学前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除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身体特点外,更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来谈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中有不少观念和行为值得商榷。例如,我国的学前教育普遍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并以此作为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标准。  除了智育外,学前教育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其一,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
为了从客观层面更全面真实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学生发放了近7万份问卷。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三角印证后,初步得出结论:仅有30.1%的教師认为学生有着极强的劳动观,21.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强,2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一般,2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弱。  在对劳动观念的自我认知上,青少年与教师的认知有一定差
事件的起因    “六一”活动刚结束,我园某班十来位家长约我见面,希望与我沟通。当时家长们主要反映了该班A教师的情况,说非常不满意她对孩子的态度。教师没有责任心,不热爱孩子,孩子都不愿意上幼儿园。我很惊讶,因为这和我了解的A教师的情况有很大出入。于是,我请他们具体说明是什么事情,以帮助我们了解、认识和分析事件的经过。一位家长说:“我们孩子总是不想上幼儿园,以前只在托班开始阶段有过这样的情况,现在上
近段时间,幼儿对游戏“冰糕化了”比较感兴趣。游戏的方法是幼儿分散站在场地上当冰糕,在教师发出口令“冰糕化了”后,幼儿开始互相追逐。如果幼儿发现自己将被捉住可双手抱臂喊“冰糕”,即表示被冻住,不能再动,需等到其他幼儿拍一下他的手来解救。没有及时喊“冰糕”而被捉住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   这种四散追逐跑的游戏活动量很大,不到十分钟,幼儿就气喘吁吁了。怎样使幼儿既玩得高兴,又不会太累呢?我尝试在每次追逐
中班幼儿已具有从冰箱里拿食品的经验。但对怎样摆放冰箱里的食品并不在意。于是。我们请家长协助幼儿开展“打开冰箱看一看”的调查,以引导幼儿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了解食品的不同特点,初步建立按食品特点分类的意识。此后的美术活动“打开冰箱看一看”旨在为幼儿创造一次通过独立操作提升已有经验的机会。  为了帮助幼儿克服造型上的困难,我们从幼儿掌握的基本图形人手,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基本思路是。帮助幼儿将观察对象归纳
摘 要  教育实践中,“请家长”是一种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家校协同育人方式。“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本质在于“请家长”是一个呈现矛盾的场域,涉及了师生、亲子、亲师三对自我-他者关系,在更高层次上显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分配。“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异化类型有主客二元对立型、外在主体间性型。其破坏性的表现形式有身体强暴、权利剥夺和价值侮辱。在“请家长”中,构建承认的、理解的、关怀的和具身的主体间
关注教师的困惑、想法与感受,给教师自主研究和发展的空间,是北京西城区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时紧紧抓住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期我们介绍了该区教研员撰写的文章以及三个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教研案例,既反映了教研员深入园所、为幼儿园提供切实支持与服务的工作态度,也展示了幼儿园教研管理者与教师积极互动、共同研究的过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本教研活动已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深入园所调研
华南师范大学强海燕、于康平教授就中国女童状况和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女童教育的投资回报高于男童!”两位专家表示,在校多学习一年,可使妇女未来的收入增加15%,而男子只增加11%。一项国际调查表示,一个年轻女子每多受一年学校教育,她以后的工资收入就能相应地提高10%~20%。有证据表明,一个国家为未来的增长和进步所进行的最好投资之一可能就是对女童实施教育。  印度的研究也证实,印度中学毕业的女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上升至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成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而学校课程建设无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都提出了“课程育人”的要求和期待。  近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