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教师对劳动观念的认知有差异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从客观层面更全面真实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学生发放了近7万份问卷。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三角印证后,初步得出结论:仅有30.1%的教師认为学生有着极强的劳动观,21.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强,2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一般,2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弱。
  在对劳动观念的自我认知上,青少年与教师的认知有一定差异。调查显示,4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极强,29.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较强,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一般,3.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淡薄。在是否应该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家长是赞同的。调查显示,98.4%的家长赞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仅有1.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1日)
其他文献
中国忽视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当人们在为农村全面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而欢呼时。一些地区又迈出新步伐。开始进行12年免费教育的设计。比如,珠海已经率先成为实行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全免费的城市。  高中教育是初中教育的向上延伸。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高教扩招后,高中教育成为新的瓶颈。因此。这一选择无疑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然而,教育公共政策的设计还应有另外一种选择,即向下延伸。优先发展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摘 要  自媒体的应用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立足学生的“问题”和发展需要,用自媒体捕捉并剪辑学生过去的生活场景,记录“道德瞬间”,引领学生“回望”生活,通过对比反思和自由表达,深化道德认知,发现并感悟生活所内在的道德意蕴,进而激活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自媒体;向生活学习;回望生活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主人,随拍、随放、随传的照片和视频为
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各种操作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帮助幼儿积累数经验呢?我们该怎样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调整活动材料,不断丰富幼儿的数经验呢?  分类经验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数活动是比较有效的。中班主题活动“在农场里”开始前,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定的材料,以帮助幼儿积累分类经验。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第一次投放
在“汽车”主题活动中,家长配合不够积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向家长说明主题活动目标、家庭配合要点及方法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可告诉家长采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汽车的探索兴趣,如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设计的未来汽车,参加班级的“未来汽车博览会”;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幼儿园周围、马路边寻找“我喜爱的汽车”,观察汽车标志;在上街或乘车时寻找交通标志;用废旧材料如牙膏盒等制作简单的玩具汽车,
就原方案来说,在开展“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时,幼儿仍出现乱吐口香糖的行为,这时教师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积极引导。如,教师可暂时不要打扫,让幼儿亲眼目睹口香糖吐在地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请幼儿设想怎样清除地上的口香糖。教师和幼儿一起行动起来清除地上的口香糖,并说说感想,体验清除口香糖时的种种困难。最后,请幼儿比较打扫前后的地面,讨论今后吃完口香糖应该怎么做。此时,教师可不必将口香糖包装纸的
摘 要 近年来频发的师生极端暴力事件,令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根据情感社会学理论,这类事件的出现,与个体羞耻感不当激发有关,即:个体羞耻感从唤醒到压抑,继而引发“羞耻—愤怒”的递增螺旋过程,极易诱发师生极端暴力事件。依据个体羞耻感的发生机制,为了预防师生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教师)需要采取彼此尊重、积极聆听的沟通方式;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培养集体凝聚力;开展情感认知、情感管理的引导学习。  
摘 要:通过对情感派与义务派观点的分析与论证,特别是对康德“义务之爱”思想的澄清,“要求”教师爱学生被证明是违背爱的内在逻辑的,因而是不合理的。而且,被规定为义务的师爱在实践中已经引发某些恶果,既侵害了教师的正当利益,又庸俗了师爱。因此,师爱只能被“倡导”,自愿应当成为师爱的根本限度。  关 键 词:师德;师生关系;师爱;倡导;要求;规则;利益;庸俗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
城市幼儿园太昂贵 农村幼儿园太匮乏  政协委员呼吁教育公平“起步”    “学前教育也是教育链中的一个环节,教育公平应考虑学前教育。”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王玉凤委员7日在教育界联组会上发言的话音刚落,就有委员举手要发言。  “我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今年我的提案就是学前教育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委员没等在前排发言席落座就激动地说。  刘焱指出,我国学前教育一直没有被纳入义务
设计意图:  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张贴春联的习俗,红红火火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春节过后,带着浓浓的年味,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活动“亲近春联”,旨在引导幼儿亲近春联文化,对春联上的文字、图案等产生探究兴趣。  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认识上下联。  3.了解春联的由来及张贴春联的方法。  准备:  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春联,在活动室
学前教育在智育之外的特殊责任等  学前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除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身体特点外,更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来谈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中有不少观念和行为值得商榷。例如,我国的学前教育普遍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并以此作为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标准。  除了智育外,学前教育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其一,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