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也使思想品德课堂面貌一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民主交流氛围,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
[关键词]合作探究合作意识民主氛围探究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77
当前一些思想品德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形成了“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不到体现,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也使思想品德课堂面貌一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下面就怎样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谈一些看法。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合作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小组活动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不仅要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而且要注意精选合作学习内容,采用恰当的小组合作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同时,小组合作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教师应不断检查、督促、指导各小组的探究进程,及时对小组或全班进行引导、指导或提示,促使探究得以深入开展。教师要及时做出分析、评价和小结,不能当场批评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及时改进,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教学九年级《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学生在分组探讨“怎样保护环境”时,有些学生就说“要关闭工厂”,这种观点片面了,因为它将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观点进一步展开研讨,帮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营造民主交流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开创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嘲笑、挖苦学生,鼓励他们讨论、质疑、参与。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说:“谁来当小法官帮我们审理一下这个案子?”“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应从居高临下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为学生开辟展示自我的新天地。教师还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获取感悟时与同伴分享,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它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研讨的问题都有一知半解,因此学生特别有表达的欲望。这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高明见解表示赞赏” “语言简练、表达清楚”等注意事项,否则课堂就会乱成一锅粥,达不到交流的效果。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发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理解。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
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开拓创新思维。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直接可以从教材中得到答案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仍然是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这样就难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效果。
设计探究式的问题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如笔者在讲九年级《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就视频中出现的现象“婚配困难”“未富先老”“加拿大的福利最好,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二,却无法给国民好的福利保障”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学生在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探究过程中,完成了关于“我国的人口现状特点”“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的知识建构。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能不问学生有没有讨论好,有没有思考好,规定的时间一到,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讨论是虚假的,无法实现探究目的。
合作探究式学习给学生带来无比的财富,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合作探究式学习,把握教学规律,激发课堂活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率,实现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合作探究合作意识民主氛围探究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77
当前一些思想品德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形成了“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不到体现,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也使思想品德课堂面貌一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下面就怎样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谈一些看法。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合作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小组活动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不仅要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而且要注意精选合作学习内容,采用恰当的小组合作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同时,小组合作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教师应不断检查、督促、指导各小组的探究进程,及时对小组或全班进行引导、指导或提示,促使探究得以深入开展。教师要及时做出分析、评价和小结,不能当场批评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及时改进,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教学九年级《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学生在分组探讨“怎样保护环境”时,有些学生就说“要关闭工厂”,这种观点片面了,因为它将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观点进一步展开研讨,帮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营造民主交流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开创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嘲笑、挖苦学生,鼓励他们讨论、质疑、参与。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说:“谁来当小法官帮我们审理一下这个案子?”“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应从居高临下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为学生开辟展示自我的新天地。教师还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获取感悟时与同伴分享,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它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研讨的问题都有一知半解,因此学生特别有表达的欲望。这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高明见解表示赞赏” “语言简练、表达清楚”等注意事项,否则课堂就会乱成一锅粥,达不到交流的效果。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发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理解。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
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开拓创新思维。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直接可以从教材中得到答案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仍然是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这样就难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效果。
设计探究式的问题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如笔者在讲九年级《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就视频中出现的现象“婚配困难”“未富先老”“加拿大的福利最好,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二,却无法给国民好的福利保障”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学生在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探究过程中,完成了关于“我国的人口现状特点”“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的知识建构。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能不问学生有没有讨论好,有没有思考好,规定的时间一到,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讨论是虚假的,无法实现探究目的。
合作探究式学习给学生带来无比的财富,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合作探究式学习,把握教学规律,激发课堂活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率,实现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