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感设计以五感当中的视觉和听觉为先导,与触觉、嗅觉和味觉相互融合,既依托于五感,又融五感为一体,在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五感 质感 触觉质感 视觉质感 质感之美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92-01
引言
我们常说人有“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基本感觉。这五种感觉分别对应着我们身体的器官,也就是“五官”——眼睛、耳朵、鼻子、皮肤、舌头。
我们若将生活中的一切直觉都以五感来概括,未免有些勉强。比如说,用指尖轻轻触碰一面粗糙的墙壁,和以手掌用力按压获得的触觉体验是绝不相同的,这种感觉若都分为一类让人感觉过于笼统。这也正验证了歌德的诗句:“用触觉化了的目光巡视,用视觉化了的手指触摸”。(《罗马哀歌》)
一、触觉质感与视觉质感
人体的感觉器官始终在接受来自外界的诸多信息。熟悉的材料,我们无需触摸就会根据以往的触摸体验得到或冰冷、或粗糙的定论。由于视觉质感是人脑经验的产物,相较于触觉质感就具有间接性、遥测性和相对的不真实性。在设计当中,也常常会看到这种原理的运用,比如说在壁纸上印制木纹、布纹、石纹等等,在视觉上造成假象的视觉质感。
触觉质感在人的审美心理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人们通过对物体表面的触碰来确定对象给心理带来的感受。触觉质感分为舒适感觉和厌恶感觉,人们对柔滑的丝缎、松软的皮草都愿意接触,在这些体验中感受舒适、愉快的官能快感;可是如果接触油腻的抹布、生锈的工具都会心生反感,从而产生不快的官能感受。这就证明了触觉质感对人的心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直接影响人的审美心理。
二、材料与质感
在19世纪以前的物品都是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在设计中无法改变材料的性质,只能根据材料固有的特性与功能对应,改变只限于对材料的色彩和综合材料的组织上。因此设计的质感也相对固定,物品通常都呈现出材料固有的质感之美。在材料的开发越来越发达之后,新的材料的色彩和性质又促进了功能和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全新的质感表现。设计的形式与功能与材料形成了互为推动的关系,质感的设计在产品设计当中也因材料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
三、自然质感与人为质感
自然质感是产品的材料本身所固有的质感,是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构成元素等的集合。比如木头的纹理、珍珠的光泽、野兽毛皮的华贵都属于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材质美感,是材料的天然性、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人为质感主要突出了工艺性,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对材料内在及表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工艺性和技术性的加工和处理,使材料呈现出人为的工艺特性,具有材料非固有的特征。在现代社会,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电镀、被覆、研磨、抛光等改变材料表面特性的处理技术迅速发展,人为质感的运用在设计中层出不穷,产生了丰富的同材异质和异材同质感。
四、运用质感的原则
首先是选择材料的合理性,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注意与产品功能的结合,材料的质感符合产品的内在构造需要。选材恰当得体是质感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产品造型设计中,质感设计常常体现在一些人机界面的互动位置上,比如键盘、鼠标、手工具的把手位置等等。在这些部位的视觉质感和触觉质感要选材适当,质感设计符合宜人的原则,加工工艺的精细程度也是关键。
其次是质感设计的主从性,在设计中,切忌质感设计不可面面俱到,一些不可见部位和少接触部位要从简从略。
最后是质感设计的创造性,设计师要打破常规,大胆使用新材料,并给传统材料赋予新的形式意义,创造出令使用者耳目一新的质感效果。但在突破传统的同时要把握质感设计的和谐性,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从而失去材料自身所固有的美感。
五、质感之美
对质感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材料表面的固有知觉上,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将材料质感的某些特征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抽象表达为方向,以材料的感觉特性为抽象的质感要素,发掘材料自身魅力,使设计形成具有抽象象征意义的特质。在设计之中体现超越设计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对传统的美学观实现突破。
设计中的质感在色彩上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相同的色彩在不同质感的衬托下会形成不同的面貌,和谐的色彩会起到衬托质感设计的作用。比如同样都是红色,呈现在光滑的塑料和亚光的塑料上给人的审美心理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使人感觉前卫、时尚,而后者内敛、低调。
六、结论
桑塔耶拿在《美感》一书中说:“假如雅典娜的巴特农神殿不是由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用黄金制造,星星没有亮光,那他们将是平淡无奇的东西。”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各种材料,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美的特点,使得产品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更增添令使用者愉悦的质感体验,使得质感美有效地烘托设计构思和设计造型。在设计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在设计中重视质感语言的运用,充分挖掘材料自身质感,从而为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也是质感设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诸葛铠着.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关键词]五感 质感 触觉质感 视觉质感 质感之美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92-01
引言
我们常说人有“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基本感觉。这五种感觉分别对应着我们身体的器官,也就是“五官”——眼睛、耳朵、鼻子、皮肤、舌头。
我们若将生活中的一切直觉都以五感来概括,未免有些勉强。比如说,用指尖轻轻触碰一面粗糙的墙壁,和以手掌用力按压获得的触觉体验是绝不相同的,这种感觉若都分为一类让人感觉过于笼统。这也正验证了歌德的诗句:“用触觉化了的目光巡视,用视觉化了的手指触摸”。(《罗马哀歌》)
一、触觉质感与视觉质感
人体的感觉器官始终在接受来自外界的诸多信息。熟悉的材料,我们无需触摸就会根据以往的触摸体验得到或冰冷、或粗糙的定论。由于视觉质感是人脑经验的产物,相较于触觉质感就具有间接性、遥测性和相对的不真实性。在设计当中,也常常会看到这种原理的运用,比如说在壁纸上印制木纹、布纹、石纹等等,在视觉上造成假象的视觉质感。
触觉质感在人的审美心理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人们通过对物体表面的触碰来确定对象给心理带来的感受。触觉质感分为舒适感觉和厌恶感觉,人们对柔滑的丝缎、松软的皮草都愿意接触,在这些体验中感受舒适、愉快的官能快感;可是如果接触油腻的抹布、生锈的工具都会心生反感,从而产生不快的官能感受。这就证明了触觉质感对人的心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直接影响人的审美心理。
二、材料与质感
在19世纪以前的物品都是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在设计中无法改变材料的性质,只能根据材料固有的特性与功能对应,改变只限于对材料的色彩和综合材料的组织上。因此设计的质感也相对固定,物品通常都呈现出材料固有的质感之美。在材料的开发越来越发达之后,新的材料的色彩和性质又促进了功能和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全新的质感表现。设计的形式与功能与材料形成了互为推动的关系,质感的设计在产品设计当中也因材料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
三、自然质感与人为质感
自然质感是产品的材料本身所固有的质感,是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构成元素等的集合。比如木头的纹理、珍珠的光泽、野兽毛皮的华贵都属于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材质美感,是材料的天然性、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人为质感主要突出了工艺性,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对材料内在及表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工艺性和技术性的加工和处理,使材料呈现出人为的工艺特性,具有材料非固有的特征。在现代社会,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电镀、被覆、研磨、抛光等改变材料表面特性的处理技术迅速发展,人为质感的运用在设计中层出不穷,产生了丰富的同材异质和异材同质感。
四、运用质感的原则
首先是选择材料的合理性,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注意与产品功能的结合,材料的质感符合产品的内在构造需要。选材恰当得体是质感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产品造型设计中,质感设计常常体现在一些人机界面的互动位置上,比如键盘、鼠标、手工具的把手位置等等。在这些部位的视觉质感和触觉质感要选材适当,质感设计符合宜人的原则,加工工艺的精细程度也是关键。
其次是质感设计的主从性,在设计中,切忌质感设计不可面面俱到,一些不可见部位和少接触部位要从简从略。
最后是质感设计的创造性,设计师要打破常规,大胆使用新材料,并给传统材料赋予新的形式意义,创造出令使用者耳目一新的质感效果。但在突破传统的同时要把握质感设计的和谐性,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从而失去材料自身所固有的美感。
五、质感之美
对质感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材料表面的固有知觉上,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将材料质感的某些特征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抽象表达为方向,以材料的感觉特性为抽象的质感要素,发掘材料自身魅力,使设计形成具有抽象象征意义的特质。在设计之中体现超越设计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对传统的美学观实现突破。
设计中的质感在色彩上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力,相同的色彩在不同质感的衬托下会形成不同的面貌,和谐的色彩会起到衬托质感设计的作用。比如同样都是红色,呈现在光滑的塑料和亚光的塑料上给人的审美心理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使人感觉前卫、时尚,而后者内敛、低调。
六、结论
桑塔耶拿在《美感》一书中说:“假如雅典娜的巴特农神殿不是由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用黄金制造,星星没有亮光,那他们将是平淡无奇的东西。”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各种材料,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美的特点,使得产品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更增添令使用者愉悦的质感体验,使得质感美有效地烘托设计构思和设计造型。在设计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在设计中重视质感语言的运用,充分挖掘材料自身质感,从而为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也是质感设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诸葛铠着.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