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忧成愤必为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文章犹如以力破局,如果一眼望尽则索然无味;而在层蕴结构的不断理解中,我们旁征博引,层层解意,则能尽情感受文本的无限风光。解读《阿房宫赋》这篇词句华美幽深、思想深刻见骨的传世名篇,就需要这样一个过程。笔者从创作背景和文本结构两个角度试作解读。
  一、文本解读要“旁征博引,多元荟聚”:《阿房宫赋》的背景诠释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写作缘由足够清楚。
  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欲挽无力,就是晚唐这个阶段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这阶段的文人,在特定的文化心理、时代特点、创作环境和创作机缘之下,其文章内容和主题,常常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如此,“得作者之用心”的解读,才是更为真实、准确、丰满的。
  作为一位长于“讽谏”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家,杜牧的诗文,很多是对时代的讽喻劝谏,对社会现象的揭露批判,这正是杜牧个体人性的光辉、伟大之处。杜牧曾经写过一系列讽谏、批判皇室的七绝诗,为什么这一次,一定要用“赋”的形式来写呢?西汉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的著名论断,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阿房宫赋》是典型的“诗人之赋”。诗言志,赋以则——以“赋”讽谏,更为庄重,凸显了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沉痛情怀。同时,王国维先生厘定中国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至唐而极盛,赋至唐也极盛”;马积高先生在《赋史》明确:到了“以诗赋取士”的晚唐时期,赋(包括考试文体的律赋)达到了“发展的高峰”,作为一种严谨庄重的公文文体广为使用。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七中也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可见,以“赋”讽谏也不独杜牧为之,而是时代的普遍忧虑。
  文本解读,需要在写作背景上“旁征博引,多元荟聚”,唯有如此,才能宏观地理解、把握。
  二、文本解读要“纵横捭阖,统摄全局”:《阿房宫赋》的层蕴结构
  在具体解读《阿房宫赋》时,笔者发现其结构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整体结构“头重脚轻”的“文字不能承受之重”。
  具体分析,前三段“铺采摛文”,先是由外及内,由楼阁亭台复道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极写宫中生活的荒淫奢靡。“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先声夺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极写其广;“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极写其势;“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极写其大;楼阁、廊檐,长桥、复道,虚实结合,想象瑰丽。然后,写人的被欺辱。“春光融融”“风雨凄凄”的侧面夸张,写出了宫女之多;连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细描宫女日常生活,衬托出其“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然后,写奇珍异宝之丰。从“燕赵之收藏”而下,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六国珍藏的宝鼎珠玉金银财宝,像铁锅、石头、土块、砂砾一样随意丢弃,“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前三节,写建筑、写宫女,写珍宝,用笔极繁,浑涵汪茫,充分展现了“赋”的文体特征——这一繁,让秦王朝当时的骄奢淫逸、挥霍无度、造成的灾难深重如在眼前;最后,“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王朝的结局只用了极为简洁的14个字,但见结局,不见言语——这一简,让历史的教训和奢淫亡国的文本主题兀然凸显。这一繁一简之间,举重若轻,从容不迫,淋漓沉痛,真恳至切,波澜顿挫,便形成了《阿房宫赋》“叙事繁切、寄怀深远、讽谏直接”的层蕴结构,起到了由温和到直接的讽谏效果: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表面上是呼吁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实际上是以作者为代表的晚唐人对“大厦将倾”的时代控诉和无奈悲愤。唯其如此,我们才更为清晰地读到了作者面对危局依然洋溢着爱国热忱的苍凉和沉痛。
  文本解读也需要在结构分析上“纵横捭阖,统摄全局”,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领悟。
其他文献
2018年高考全国语文Ⅰ卷,在总结并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作出了新探索,它具有风向标的历史意义——在命题指导思想上,除了继续反映时代新要求、新特征之外,特别强调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题;在通过命题体现文化传承路径方面,讲求古今融通,突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有效转换;在命题技术上,全套试卷题型结构合理,试题情境化程度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落实到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的微观实践中去,方可真正接上语文教研教学的“一线地气”。下文将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段太尉逸事状》一文为研讨文本,从微观视角初步探讨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文本资源的解读开发中落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一、品味语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前提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
有的语文课索然无味。教师只是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或某些“教案选”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很容易在学辅读物上或“百度”一下就能获得。这样,课堂上时常出现教师刚说了上句学生立刻接出下句,或者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的情况。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干脆就不怎么听课,或者上课根本就不在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强化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给学生提供真正有营养的“饭菜”,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上有自
所谓析例,就是对事例进行分析议论,以阐明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相扣,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真正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的一种议论方法。2017年,几乎所有省市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写作部分都规定为“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对议论文的内容要求相对较低,为“符合文体要求”及“内容充实,中心明确”两点,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又要具有整合丰富事例及扣旨行文的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叙事学的引进,我国作家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的运行趋势,对西方现代叙事方式——心灵化叙事方式、意象化叙事方式、散文化叙事方式、荒诞化叙事方式等等,热情引进,并认真进行民族化改造,产生了一系列创新,丰富发展了现代叙事方式。   心灵化叙事方式,常常通过具体事件,把人物在其中“触景生情”引发的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独白、自省、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作为作品的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是传统教学名篇,一般需三课时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我必须把这篇课文压缩在一课时讲授完毕,并借此契机尝试“长文短教”,希望摸索出一条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之路。我从备课到上课的整个过程中,得出了几点思考。  一、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备而上  备课前首先翻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一些关于如何“长文短教”的研讨性论文,这些优秀教师的设计虽然都是按照两至三课时设计,但
当下的中学生,不断陷入反智主义、功利主义、犬儒主义的价值误区之中。①譬如“承认教授、艺术家、学者、科学家的追求不同于商人、水暖工、秘书、理发师、政客的追求,但是他们更信奉后者,而鄙弃前者”[1];认为《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并不可憎,因为“关心妹妹是尽兄长之职,说明他是一个称职的哥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令郎君’‘义郎体’这样的好男人为何不嫁呢”[2];《张衡传》中,张衡对皇帝辨别奸佞的要求“诡对
部编七年级下第三单元选了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小说中的父亲一生都在编织一个朴素的梦想——建造一座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经过长年累月的艰辛劳作,梦想终于实现,然而,当梦已成真之时,父亲竟在惶惑中黯然老去。课文一方面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另一方面,小说笼罩着一层崇敬又怜悯的哀伤色彩。对父亲形象的分析是这篇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从文本文字入手,逐层剖析,还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198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外国语学校、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曾担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并依据多年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多达60多部教育专著,在全
《故乡》是经典之文,被选入中学教材多年,可供探讨的角度很多:把握故事情节,了解插叙、倒叙的记叙顺序,“现实”与“回忆”的反复穿插,分析人物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从小说的三要素出发……人物作为三要素之一,常作为分析的点,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去比较人物,综观研究,大多是蜻蜓点水,并未深度阅读,并未走近人物。   《故乡》人物对话是其特点,尤其与闰土的对话篇幅占据较多。语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