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吉林扎根于教育实践的研究,昭示了小学教师不仅可以从事教育实践研究,更可能从问题入手,通过实践探索构建自己的理论主张,为中国的教育研究作出一番独特的贡献。从小学教师成长为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决定着这一切,她天性中所具有的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和对孩子心灵的向往成就了她丰富的灵魂,引领她选择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关键词:李吉林 情境教育 教师 专业成长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
  在散文《孩子的眼睛》中,李吉林用一段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她所理解的儿童世界:“在儿童的眼里,山啊,水啊,星星月亮啊,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儿童的眼睛,就是喜欢瞧着这陌生世界。学校的大门怎能把儿童的眼睛和世界隔绝呢?假如孩子的老师,能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那该多好!周围的一切,会忽然变得新鲜有趣,永远像第一次看到。”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李吉林又强调,要了解和认识儿童,就必须“用孩子的眼睛看”:“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童话世界的门扉,我常常倚在这神奇的门扉旁,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呀,揣摩着孩子的心理去想呀!”很显然,这里的“看”不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对儿童世界的冷冰冰的观察,而是一种基于成人和儿童心灵对话与沟通的参与性、移情性、体验性的“看”,它摆脱了观察者的自我中心,克服了观察者对儿童世界的主观偏见,从而避免了那种纯自然科学式的对儿童的概念化、教条化的条分缕析,获得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儿童的丰满“理解”。正是通过这样的“看”,李吉林发现了一个神奇迷人的儿童世界。
  事实上,在这里,李吉林不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她的儿童观,阐述了她理想中的儿童生活和生存的境界;同时,也直指传统教育中的种种缺失,表达了她对教育中将儿童隔绝在生活世界之外、将儿童工具化的忧虑。在李吉林看来,仅仅靠科学的观察、统计、数据分析是不可能把握儿童鲜活的生命世界的,偏颇、冰冷的理念只能让鲜活的生命变得僵硬。在长期的儿童教育实践中,李吉林积累了大量深切的体验,并竭力倡导“用孩子的眼睛看”这样一种移情性、体验性的理解儿童的方法。她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看”,才能发现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纯真情趣的儿童世界。同样,也正是通过这种诗性的参与和体验,李吉林才参悟到儿童教育的许多真义。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成人为本位,儿童仅处于一种工具性地位,儿童的个体发展和自由是受到压制和蔑视的。这大量地表现在传统文化对少年老成的推崇——成人往往以长袍马褂将儿童装扮成成人的样子,以成人的规范要求儿童,严重地阻碍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学校和私塾等成为束缚儿童发展、压制儿童天性的牢笼,活泼天真的孩子一旦进了学校,便与活生生的世界隔绝。五四以来的一批思想家开始重新认识和发掘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发现”成为五四新文化思潮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命题,许多思想家正是从“儿童的发现”中认识到“立人”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个体价值的意义,从而展开了现代教育启蒙的。五四一代人中,鲁迅、周作人、冰心、夏丏尊、丰子恺等都有大量的文章表达对儿童世界的关注,表达对儿童的热情讴歌。比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中这样写道:“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丰子恺在他的文章中曾这样赞颂儿童:“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丰子恺热爱儿童,以为自己的心只为四件事情所占据,那就是“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多少年前,意大利伟大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就认为,儿童是爱的源泉,成人应当在儿童那里“感受到爱的精神”。她说:“没有儿童对他们的帮助,成人将颓废。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层硬壳就开始在他心脏的周围形成,最终将会使他变得麻木不仁。”雅斯贝尔斯也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是进入了一个由习俗、偏见、虚伪以及全盘接受所构成的牢笼,在这里面,我们失去了童年的坦率和公正。
  毫无疑问,整个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对儿童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早在一百年前,瑞典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瑞典“智慧女神”的爱伦·凯甚至乐观地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宣称:我们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纪吗?答案显然是不容乐观的。蒙台梭利早就警示人们:了解儿童,注意我们和儿童世界的关系,“乃是一个良心的问题”。李吉林也曾痛切地指出:“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考试—分数—升学’的被扭曲、被阉割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空间变得那样狭小。现在是校园的高墙,以至是教室低矮的门窗阻隔了儿童与社会,与大自然的相通。在这样一个狭窄天地里怎么去培养能适应未来,适应世界,可以驾驭现代化的人才呢?在这封闭的狭窄天地里,在陈旧的知识、呆板传统禁锢的意识笼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继承’文化,只能‘复现’知识,对未来大时空中信息的辐射,要敏锐地去感应、接受、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是啊,远离童心世界的现代社会常常把儿童教育引入误区。只要关注一下教育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恶化儿童成长环境、遮蔽儿童纯真灵性的严峻事实,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对儿童世界的偏见乃至无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儿童,需要一种全新的儿童观来支撑教育。
  儿童阶段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发展是未来的希望,因此,可以说,儿童观反映了最基本的教育思想,也反映了一個时代的伦理与精神风尚。如何看待和认识儿童,将直接影响人类的教育行为,进而深刻地影响儿童的成长。蒙台梭利早就说过:“儿童自身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秘密。”但儿童世界的秘密并不是用惯常的方法就能揭开的,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需要一种独特的视界。   许多年前,卢梭曾在他的《爱弥儿》中这样盛赞儿童:“世间还有什么更值得看,更为动人或更愉快,比一个美丽的孩子,以其欢乐与欣喜的顾盼,安泰与惬意的态度,明朗与含笑的容颜,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游戏而在最轻快的娱乐上工作呢?”
  而李吉林在《如诗如画》一文中,则称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急切的向上性。所有这些,连同他们的童心、笑脸、噪音,几乎成了一个偌大的磁场,紧紧地吸引了我,让我如此酷爱、依恋……”
  确实,对李吉林来说,儿童的世界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成人只有“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他们,才能克服对儿童世界的偏见,真正地理解他们,才能平等地与他們对话。他们永远在茂盛地生长,因此,儿童教育应该始终对儿童的生命状态、生活方式饱含人文关怀和价值眷注,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值得去关注和关怀呢?杜威的“在整个教育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的理念对李吉林影响至深,在她看来,一个教师要时刻将学生的发展放在心头,时刻为学生所吸引,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不应该为功利所驱使。儿童最需要的不是驯服和灌输,而是点燃与启迪。分数崇拜和升学崇拜这种鼠目寸光式的利益指向,对儿童毫无贯穿始终的眷注与关怀,永远是教育的悲哀。21世纪的儿童教育不应该仍然是拘囿儿童、压抑自由的樊牢,21世纪的教师不应该是对儿童的现实存在和生活置若罔闻的、高高在上的权威,教育不应该再自命不凡地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而应热忱地走进并沉浸其中,去探询、感悟蕴藏于其中的教育秘密,唤醒儿童沉睡的灵性,丰富儿童的生命世界,成就儿童的充分发展。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研究与爱孩子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爱孩子而研究教学和教育,因为研究情境教育,愈加爱孩子。她因为通过实验与研究,感受到孩子更显著有效的成长,而更加切身体会到教育研究的幸福之所在。李吉林曾经说过:“我常常觉得一个小学教师可以不断地感受童心、童贞,这人世间最纯贞的情和爱的熏陶,是何等的一种幸福。”
  多少年来,李吉林的心中已经镌刻了许多关于孩子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她意识到,儿童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特创造力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依附于一切他者而存在,是自由的、灵动的。因此,儿童教育应该发展他们的这种情感,开发他们的潜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未来必成为凡夫俗子。”
  诗性地参与到儿童世界,引领他们想象与创造,是开发儿童潜能的一种途径。当秋风吹起、黄叶飘飞的时候,李吉林就会想,秋叶在六七岁儿童的眼里,大概会富有生命和情感。由此,她也会产生同感。落叶飘到地上,聚集在一起,人走上去,窸窸窣窣的,这已不再是大人眼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它们似乎正在神秘地说着悄悄话。在小林子里走过,形状各异的落叶变成了秋姑姑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凤尾似的枫叶,花瓣似的银杏叶,羽毛状的水杉树叶,还有形同瓜子的黄洋叶……一下子显得珍贵起来。于是,李吉林将她观察到的秋之景描述给孩子们听,在她富有情感的启发下,孩子们扑向大自然,于是,大人眼中萧瑟凄凉的秋天,成了富丽堂皇的宫殿。
  李吉林曾经亲眼见证过一个教育坠入疯狂的时代,眼睁睁地看着许多幼小的心灵遭受政治的戗害。因为爱孩子,所以她格外注重学生的情感与心灵的成长,只有情感发展了,才能有真智慧,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儿童教育虽从政治话语中走出来,却又很快掉进知识的泥淖。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怪圈中,儿童教育的改革一直面临着知识本位和应试本位的尴尬处境。在这样的情形下,儿童纯美而天真的灵性还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吗?早在探索语文情境教学时,李吉林就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内涵极为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各式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替代,并充塞儿童的生活。所有这一切……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儿童的禀赋和才能。”当她进行情境教育的探索时,又注意到“学校教育,往往割裂了环境与儿童活动的有机联系,教育环境对儿童来说变得疏远、陌生,甚至格格不入……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被动地接受是必然的结果。既然是被动,就势必阻碍儿童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
  正是针对这一现状,李吉林始终强调学生的情感发展,强调学生的创造性。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历程,首先需要启动。儿童的情感就像‘小河水’,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或者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者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我们走进课堂时,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我们从新课启始,就要放飞一群‘蜻蜓’,送过一阵‘微风’,让学生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企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不过,光有方法手段,自己没有真情实感还是不行的。因此,这就首先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实感。我们实验班的教师上课时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我们的心和学生的心是相通的,是联在一起的,常常是和学生一样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因为李吉林深深地明白,“孩子们并不爱跟着大人依葫芦画瓢,他们是有自己的思想的,而且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通过各种方式流露出来,表现出来。孩子搭积木,很少有规规矩矩地照着那‘范本’搭的;孩子学画,也总是喜欢改变老师的‘范画’。这正生动地说明儿童不仅有创造的欲望,而且具有创造的潜能。这正是孩子的禀赋,如果我们成人忽略了孩子的这种潜能的萌芽,就会在无意间压抑和扼杀孩子的智慧,甚至造成永远不可弥补的罪过”。
  在教学中,李吉林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感觉不到那种自上而下的“塑造”“授予”和“教育”,始终参与在其中、活动于其间,永远不游离于他们的共同学习,让孩子们感觉到学习不是压迫,而是充满自由的欣慰和发现的乐趣。这样一来,消弭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正是意识到“每一个大脑健全的孩子都蕴藏着丰富的,甚至无法估量的发展‘资源’,那就是人的潜在智慧,‘沉睡着’的力量”③ ,意识到“小学阶段,是人的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的可能能力如果不在这时发展,不被唤醒,就难以再发展了,最后便像灿烂的火花得不到氧的供给而泯灭”③,所以李吉林强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这种“看”,是柔和而热情的,不是尖锐而冰冷的;是敏锐而直接的,不是粗钝而阻隔的。它产生主动的吸引,而不产生消极的对抗。它是真实的、没有偏见的、充满着价值眷注的,是真善美融为一体的。这种“看”,看到的是“本质直观”,它将直抵灵魂。如果一个成人,没有这样“看”过孩子,他就失去了向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与孩子对话的资格,這样,他既不能真正有效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能使自己进入灵魂的澄明之境。
  真正的教育内含着教育的尊严,内含智慧之美,内含真善美的统一,它关乎人的灵魂,而不是使教育沦为职业的附庸和争权夺利的工具。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教育拒绝平庸、虚伪和实利主义,它意味着唤醒,它应该追求一种广阔、开放的精神生活,它应该是批判,同时也无时无刻不接受批判。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要使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成为热爱学习、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李吉林教的实验班,二年级时来了一个留过两次级、父母在农村的学生。这学生还曾经因为贫穷,偷过别人的东西。李吉林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原来他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他缺少关爱与督促。后来李吉林对他尤为关心,以更多的关爱与信任弥补他曾失去的亲人之爱。上课时请他读书,回答问题后给予及时的肯定,课后安排他捧作业本、当老师的小助手,使他开始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学习成功的愉快。有一次,那个学生写了一篇短小的观察日记,错别字很多,语句也不太通顺,但是,当李吉林看到其中的一句“我看见奶奶回来了,就挽着奶奶的胳膊回家去”,觉得这简单而感人的言辞后面透着这个孩子对奶奶的深情,她依稀看到这个一向被认为是学不进去的孩子,同样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便欣然在这句话下面加圈加点,并在全班表扬了他的进步。有一次拍电视录像,在大家都感到热切、激动的情境中,李吉林照样让那个学生发言,他感到很意外。过了一会儿,他竟然主动举手,为别的同学纠正语病说:“老师,刚才××同学说错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小河应该闪着‘金光’而不是‘银光’,银光是形容月亮的。”李吉林欣喜万分:这个一向低着头做人的学生终于觉得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挺立起来做人了!两年后,他的学习成绩从“差”上升到了“中上”。从他上课的发言和一篇篇习作里,可以看出他同样潜藏着的悟性和智慧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教师的青春是和学生的成长交织在一起的,孕育着下一代的智慧和高尚的情操,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所以,李吉林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倘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你的幸福?我会骄傲地告诉他:当小学生的老师是我最大的幸福!”
  李吉林很爱学生,学生也格外爱她。有一件小事,曾经使她十分感动。那是在1982年一个寒冷的冬日,李吉林生病在家,班上最小的学生吴洲来看她,小家伙伸出手,把一个小纸包递到床前,说是送给她的小礼物。李吉林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小家伙神秘地说:“这是一包花籽,是妈妈出差开会从北京带回来的,开一种五角星的花,很好看,我把它转送给你,祝李老师身体早点好起来。”看着小家伙那充满童稚的脸,李吉林一下子觉得病好多了。临走的时候,小家伙仰起小脸,认真地说:“李老师,明年春天我要到你家院子里来和你一起种花!”当时,李吉林微笑着蹲下身,对他说:“好,我们拉钩!”
  冬去春来,李吉林不知不觉地淡忘了对吴洲同学的许诺。有一天傍晚,天已经很黑了,李吉林因为手头上的事情很多,回家很迟。一回到家,就看到院子里立着一个小人,走到近前,原来是自己的学生吴洲。李吉林感到很奇怪:“天都黑了,怎么不回家呢?”吴洲嘟着嘴说:“等着你回来一起种花呢!老师,你不记得了吗?五角星花!”“哦……”望着他那天真、诚挚的面孔,李吉林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师生一起动手在庭院里播下了花籽。那一刻,李吉林想:谁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不,那其实是一本丰富得用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大书啊!那一起播下的不仅仅是花籽,而且还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沉的爱啊!这爱将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后来,五角星花开放了,红得那样鲜艳夺目,香得那样沁人心脾。
  学生对老师纯洁真挚的爱更加促发李吉林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她常常说自己就是一个长大的儿童。她爱孩子,理解孩子,以孩子的未来幸福为自己的幸福。“我当小学老师30多年,从没有鄙薄过自己的工作。上师范,当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把青春奉献给孩子们,从生命的价值来衡量,它绝不是廉价的,那是美好的人生,富有诗意的篇章。”
  李吉林将对孩子的爱渗透在她对儿童发展的关注之中,而儿童的发展始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的。因此,她主张通过开发并创设富有美感、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情境来激起儿童的内在需要,诱发儿童的生命冲动,通过儿童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形成 “心理场”而产生一种向着教育目标的“诱发力”,驱动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客观的教学情境一环环引人入胜;儿童进入情境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情境。……在这样热烈的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群体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到达了一个比教学预期目标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正是在这种充满张力的、自由的生命活动中,在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碰撞所产生的沸腾状态中,儿童的潜能和经验被激活了,并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放射出新的生命灵光。正是在这种优化的情境中,“儿童活动起来,而儿童的活动又丰富了情境。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充分和谐,使儿童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陶冶,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样的学科情境课程中,儿童作为健全而完整的个体,儿童的情感与认知,情绪与行为,是作为统一的整体发展着”,儿童的自然禀赋、自我意识、自主品质、自由人格得以展现和提升。这就是李吉林的儿童发展的情境观。成功的儿童教育意味着促进儿童全面人格的养成、生命的解放,促进他们自己创造生活、丰富生活。在李吉林看来,这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也是儿童教育的理想境界。   李吉林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主席团成员期间,著名作家、全国作协副主席陆文夫说了一个现象:“现在的孩子摔跤,不是朝前摔,而是朝后摔,向后仰着摔的,为什么?书包太重了!” 李吉林何尝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呢?在大会上,她为儿童的教育现状大声疾呼,呼吁全社会关注学生负担重的问题。这些发言先后刊载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引起了广泛关注。其间充分表达了她的教育理念:“其一,教育不仅为了学生能学习,还为了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并在主动学习中激起创新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其二,教育不仅为了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还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其三,教育不仅为学生的明天作准备,还为了学生今天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最初的幸福人生,并在幸福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感悟,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李吉林正是一名善于激发儿童情感的老师。她拨响了孩子心里诗的琴弦,成为孩子们都乐意结交的朋友。
  有一天,李吉林的孙女刘春辰突然高兴地对她说:“奶奶,我想和你讲一句悄悄话!”“哦?好呀!”小孙女趴在她的耳边说:“奶奶,我发觉你真像一个孩子啊!我喜欢和你一起玩!”“真的?!”李吉林快乐极了,在她听来,孙女的这句话,比她一生中获得的任何荣誉都令她兴奋。“我喜欢孩子对我的评价,尤其是这样的评价!”
  以读书为乐
  在一篇文章中,李吉林这样写自己:“我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是啊,孩子的求知有时是任性的、近乎固执的。对李吉林来说,读书能让人感到快乐,研究能让人感到幸福。“我十分警惕老人的封闭,封闭就停滞,停滞就萎缩。只要像孩子那样,憧憬着未来,敞开自己的心怀,便能不断地呼吸到新的空气,吮吸新的营养,而这一切都是教孩子所必需的。”
  应该说,改革开放后的几次思想解放和新知识浪潮都曾经让李吉林大开眼界、激动万分,通过读书与研究,通过与专家的接触与交流,她在时代的潮涌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步入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失去进入高校系统学习的机会后,李吉林将读书自学作为自己读大学的方式之一。有一段时间,李吉林常常这样安慰自己:书是人读的,至于在哪儿读,不都一样吗?她给自己规定,每天坚持三个小时读书自学。身处逆境时,她也是从读书中获得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
  多年来,李吉林觉得自己常常在孩子们身上受到很多启发。和他们在一起,使她永远像个孩子一样对一切新东西充满好奇与渴望,用她的话说:“你看见过孩子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时的神情吗?那绝对是一种弄不懂就不罢休的执着。”读书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执着,要把它当成一件乐事,热爱读书的人是不会将读书看作苦刑的。
  “二十年前,在提到心理学、美学,人们还心有余悸的时候,相关资料、书籍都太少了。借书、抄书,求教,成了我当时理论养料的来源。”的确,为了搞教育科研,李吉林曾经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直到现在,李吉林还保留着大量的读书卡片和大本大本的读书笔记。在学习中,李吉林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泛读、精读、为我所用地读、以问题为中心地读,尤其是后来从杜殿坤、刘佛年、胡克英等著名专家那里学习到更多的治学方法。读书学习对她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李吉林常常用屈原的话来勉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验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问题、实验的总结与反思、理论建构等等都需要寻求理论的支撑,因此,在紧张艰难的实验研究之余,李吉林抓紧一切机会学习。
  任何探索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杜甫说:“文章憎命达。” 李吉林对这句诗深有感触。生活安逸容易让人耽于享乐,挫折和坎坷却可以激励人憋足气、胸怀未来,开拓崭新的世界。世事沧桑,生活艰难,她却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情感倾注在教育与研究工作中。李吉林曾在一次全校会议上以自己的心声来勉励青年教师们:“以学习为荣,以研究为乐,以儿童的充分发展为心灵的寄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卢梭、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的著作被译介到中国,李吉林广泛学习这些教育家的理论。仔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影响过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的教育家中,暗含着一条新教育运动的线索。在理论学习中,李吉林总是格外关注那些有关儿童中心的观点与理论,如蒙台梭利倡导的“儿童是活动的中心”,并以此作為“发现和解放儿童”的根本手段;杜威倡导的 “活动课程”“从做中学”等观点都深刻地影响过李吉林。在实验与探索中,她阅读了发展心理学、场心理学,洛扎诺夫暗示理论、思维科学、脑科学、情绪理论,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社会学的许多著作以及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广泛了解和吸收教育大家的教育主张,涉猎宽泛的学科知识,并努力将它们融会贯通,同时又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发挥,这些无疑都对她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产生了影响。
  不仅如此,传统的“境界说”也对李吉林从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益颇多。她正是从《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等着手,丰富和完善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及操作体系,由此了解和体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母语文化的内在精神。正是在探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李吉林走进传统,了解传统文化,体悟传统文化,并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生发出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20世纪80年代初,南通这个小城还很闭塞,有些非常专业的新书譬如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专著不能及时看到。有一次,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编辑部的一些同志到学校来听课、考察,李吉林翻阅了一位编辑手中的一本心理学的书,爱不释手,但编辑只能借给她一天。由于一整天都在开课,加上给郊区来的老师备课,李吉林疲惫不堪,但一想到第二天要还书,实在来不及,当天晚上挑出比较重要的几个章节就抄起来。抄到半夜,胃病又犯了,疼痛难忍,她再三思量,只得让女儿接着往下抄。   有很长一段时间,李吉林买不起书,只能经常到图书馆或向老师、朋友借。看到精彩之处,便大段大段摘抄,以便在实践中更深更细地理解、消化。后来,教育理论、心理学、美学等书的出版开始丰富起来,李吉林省吃俭用,才开始慢慢地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藏书。在她看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情感熏陶、精神提升、内心世界不断丰富的过程。
  在《假如我年轻30岁——致未来教师》一文中,李吉林曾以“假如我年轻30岁”这个富有想象力的命题生动地寄语师范生们:
  我一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我的口才;我一定挤出时间钻图书馆,去啃大部头的教育理论,也会别有情致地去阅读童话、寓言、诗歌、散文,还会涉猎有关宇宙、天体、海底世界的科普读物,乃至仿生学、未来学,去打开一扇扇通往世界的窗户,扩大自己的视野——当然,我不会当书呆子,因为书呆子是当不好老师的——我还会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活动,校内的歌咏、球赛、演讲,校外的公益劳动……所有这些,我绝不是单纯地为了愉悦自己的身心,因为我知道,要把孩子们培养成大写的“人”,那做老师的,必须是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
  即使在“文革”那段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李吉林依然数年如一日,勤学不辍,厚积薄发,始终以自己的韧性与命运抗争,坚信“文革”不会长久,为迎接教育教学改革的春天作了充分的知识和理论上的储备。磨剑十年,李吉林已由一个初试身手的实验者变成一个成熟的小学教育改革专家。她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改革要深入发展,情境教学要推向前进,必须进一步寻求理论的指导和滋养,必须有更深更广的土壤,博采众长,使情境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发展的系统。
  “作为一个教师,既要为充实自我而学习,更应该为丰富和提升学生而学。在学生面前,我必须是博学的老师,在老师面前,我必须是勤学的学生。”20世纪80年代,李吉林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除了自己看书以外,还经常利用在外地开会的机会请教专家,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她主动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问题情境中,时时刻刻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刘佛年、杜殿坤、胡克英、王策三等专家、教授也为这个始终对教育问题充满思量、对教育理论充满热情的一线教师所感动,纷纷给予她无私的帮助。这些对于李吉林来说无疑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来青年教师培训中心讲学,李吉林总是带头在台下听报告、做记录,有时还带头提问题。面对新知识、新理论,她永远都是一个自觉认真而保持独立见解的学习者。青年教师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李吉林经常组织读书沙龙,围绕她从外地买回来的最新教育名著、教育传记等进行阅读、分析、讨论,有时还邀请专家进行讲解和讨论。和年轻人在一块儿,她总是強调:“你们不要以为只是我在指导你们,我和你们始终是互动的。在和你们接触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地学习,这对我也是一种促进。”她既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在她的这种精神感召下,整个二附青年教师读书研究蔚然成风。
  学习是情境性的,对于李吉林来说,学习的机会无所不在。每次出去开会,许多人往往会参加主办方组织的参观旅游,但李吉林总是珍惜这些时间,跟专家交流,向专家请教。在她的词典里没有休闲,只有休闲性的学习与研究。即使是看电视,李吉林也将它看成一种休闲性的学习。她觉得,知识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地理解、诠释并解答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在李吉林看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教育问题,爱学习和钻研的人会每时每刻进入学习和研究的情境中去。电视里杨振宁作报告,讲美和物理学的关系,马上就把她吸引住了。她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原来美对物理学还有影响!这也更增加了她对有关“美能启智”命题的信心。她又从电视里看杨叔子院士作报告,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讲中国的古诗里有多少科学的东西,科学里有多少人文的东西,也使李吉林受益匪浅。她非常推崇爱因斯坦、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的全面素养和人文情怀。她认为,日常生活、各种艺术、各门学科中都蕴含着教师所需要的知识与素养,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要有对这些东西敏锐地把握和吸收的意识。因为,孩子们的需要是多元的、丰富的。
  李吉林常常说,“学然后知不足”,“实践然后知理论不足”,改革与实验让人知道读书、学习永无止境,让人产生探寻理论、追问真理的心灵焦灼。了解李吉林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喜欢迎难而上的人,她有个观点:人不应该扬长避短,短是无法可避的,教育实践不容许你回避,关键的时候要努力去补短,扬长补短,知难而上。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我以为‘自知之明’应该是全面认识自我:即知我‘劣势’,也知我‘优势’”;知我‘短处’,亦知我‘长处’。具体地说,作为一个实际工作者,其弱点就是缺乏理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优势,那就是我熟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我知道怎么教就行,怎么教不行,这便是经验。我想我们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寻求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我一边脚踏实地地做,一边坚持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做到扬长补短。实践丰富了我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加强了我对实践的认识。理论好学运用难,运用理论抽象概括更难。我想这些更是我的短处。于是,我不仅用理论来指导我自己的实践,还努力地从理论高度来概括自己的实践。我不知疲倦地工作,如饥似渴地学习。”
  从最初的语文情境教学单科实验到后来的情境教育的全面建构,一直到现在的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管走哪一步,我们都可以发现,李吉林的探索与研究都有这样一些特点:紧紧扎根于现实土壤,读书与学习不是为了装扮高深,更不是为了出书成名、谋取物质利益,而是为了教育教学现实的需要。儿童教育现状的紧迫性,使李吉林意识到问题,并渴望解决,她是带着这些疑问去看书,试图自己寻找答案的。李吉林意识到,对教师来说,理论学习不是外在的,而是教育教学实践和实验改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正因为扎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现实土壤,才使她具有敏锐的理论自觉性。而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她并不盲从和迷信理论。在学习中,她注重为我所用,更注意比较得失,在不疑处起疑,在细节处发现奥妙,对许多主张与观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阐释,并加以改造、应用,表现出实践对于理论的选择、判断。李吉林的读书是独特的,她总是带着一定的先见与直觉去读书,这些先见与直觉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正是这种选择与创造性地运用,使她葆有超越主流的品格。“文革”之前,语文教学中盛行架空分析,上纲上线,李吉林却让学生观察,给他们看补充读物,让他们写日记。“文革”后,语文教育尚处于拨乱反正之际,李吉林就提出进行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智力。当人们普遍强调智力发展的时候,李吉林同时又强调情感、审美、想象等非智力领域的发展,进而提出情境教学,全面构建情境教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操作体系,进而由语文单科跃升到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情境教学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广,同时更全面地提升理论,李吉林总结出情境教学的定义、理论根据、三大原则、六大途径。为了写这些文章,她把星期日、假日都用上了,夏天蚊虫叮咬,就躲在蚊帐里,伏在小凳上写;冬天天寒地冻,手脚冰冷,就在纸箱中塞上棉花,放只暖水瓶,再把脚伸进去取暖。
  1984年,南通市教育局领导建议学校不要排李吉林的课,留给她充裕的时间好好总结经验。但李吉林感觉不能离开孩子和教学第一线,实验要进行下去,必须深入孩子们的学习中去。这之后,她开始准备搞整体改革试验。1985~1986年,整体改革如火如荼,李吉林担任整个一年级所有实验班的指导老师,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情境教学案例。其间她开始撰写《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她搬了一张课桌放在学校的小教室,白天,那儿成了她的工作间。饿了,随便找点东西将就一下;渴了,喝几口水;累了,合上眼睛转一会儿眼珠。一年后书稿终于写成。在这本书中,李吉林认真回顾了情境教学的探索历程,在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等背景下总结情境教学,对许多案例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对关涉情境教学的许多理论问题作了详尽的阐释。这次写作对她来说是个难忘的经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试想,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能将自己多年来的实验探索总结分析,写成一本真正的教学专著,这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多见,而且对已过中年的李吉林来说尤其是个巨大的挑战。
  该书通过丰富生动的教学个案集中阐述了情境教学的思想,1988年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前后两版数次印刷,并于1989年获得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教育科学成果评比。之后,该书又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国家教委同时发文,将此项研究成果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八个科研重点项目之一。李吉林作为一线教师,跻身于众多的专家学者之列,并获得如此殊荣,实为罕见。
  1996年,李吉林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教育界较早地使用了对话体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过程、理论依据、教学手段及其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展示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精髓。该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喜爱,也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至今,已连续好几次印刷,许多地方在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都将这本专著列为参考书。针对该书中丰富的心理学内涵,著名心理学专家郭亨杰教授甚至指出:“在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里,如此系统、娴熟和富有创意地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李吉林可能要数第一人。这在她1996年出版的《小學语文情境教学》一书中,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著作,而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充满改革与创新精神的教育科学力作。”
  1999年,李吉林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而且连同《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一起,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到目前为止,李吉林已经撰写了《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课文重点的教学》《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等多本专著,编撰了六年制、五年制、国标本等实验教材配套补充读本三套。撰写论文、经验和报告数百篇。《人民教育》还曾开设“李吉林教艺录”专栏,《中国教育报》曾系列报道了“李吉林教育教学艺术”;与此同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接连发表著名教育学专家、学者评论和研究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2000年3月,收有著名专家、学者论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28篇文章的《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李庆明的研究专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隆重出版《李吉林文集》。
  有研究者认为,综观历史上以及现实中一些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在专长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的特征,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位教育家的主要参考依据:(1) 对受教育者有一种真诚的、无私的、持久的、普遍的爱。(2) 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并有显著的工作业绩。(3) 有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思想。(4) 为人师表,成为教育目标的化身。(5) 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与声望。研究者认为,李吉林不仅属于那种创造性地从事实际教学工作,在教书育人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为同行们所推崇的教学型的教育家,而且如同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一样,是一位在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同时,钻研教育理论,将经验和思想上升到理论的形态,著书立说,兼有教育学家角色的教育家。
  很多人都称李吉林为学者,她说:“不,我始终是一个小学教师,如果说,我的一些实验与研究得到了学术界、教育界专家的认可,那么,可以说,我只是一个长期关注并参与到理论研究中去的学者型的小学教师。”
  李吉林珍惜“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她有一种强烈的岗位意识。在一篇访谈中,李吉林曾这样说:
  教师应该是一代宗师,是被人们尊称为“先生”的人,内心应自有一种“尊严感”,这种尊严感可以帮助自己脱离低俗和谄媚。所以一个教师崇尚什么,热爱什么,追求什么,往往正是其精神世界的显露。
  我深深地感到教育科研使人变得聪明了,思想敏锐了,在实践中办法多了,在理论上认识也有了一定深度。我十分欣喜地说,教育科研也开发了我潜在的智慧,教育科研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获得充实而丰富的人生。不仅我一个人,许多中小学老师走的科研之路都有力地证明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参加教育科研,对于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
  李吉林扎根于教育实践的研究,取得的丰硕喜人的成果,给中国教育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昭示了小学教师不仅可以从事教育实践研究,更可能从问题入手,通过实践探索构建自己的理论主张,从而为中国的教育研究作出一番独特的贡献。李吉林先后以一个小学教师的身份当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组成员,并被聘为中央教科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特聘研究员和特聘教授,她的情境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她本人也获得许多殊荣和很高的学术地位。这些与她几十年来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潜心扎实地探索研究是分不开的。   “生活就应该有情有趣”
  著名学者朱小蔓曾经说过:“李吉林老师是一位极富教育资质的教师,其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人格层面、观念层面都非一般努力和修养而可企及。她之所以成为情境教学的倡导者和带头人,赖于她独特的教育素质。这一教育素质的灵魂是教育的人文精神,即崇高的教育爱;是对未成年一代的尊重、信任、欣赏和期待。她的知识积累宽广而目标明确,就是为着学生;她的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与学生情感、心灵沟通的能力。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她的诗化语言能力,她的幻化、想象和联想能力,她的感动自己、又感染别人的能力,都充满着情感色彩和人格魅力。她的成功表明,教师的素质与其人格有着深层的联系。”
  的确如此。李吉林多次表达过她对教师人文精神的理解:“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的前面开拓其思路。” 从小学教师成长为成果殊异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决定着这一切,她天性中所具有的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和对孩子心灵的向往成就了她丰富的灵魂,引领她选择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生活就应该有情有趣,”她常常讲,“应该像一个多彩的调色板。而不应该只是单调和灰色的,要不然,人生所有的努力和探求都索然无味。”在李吉林的这一生中,教育生活构成了她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和生命主题。生活中的李吉林是丰富的。
  教学、研究、写作之余,李吉林喜欢逛店、购物,买小玩意儿。但是她拒绝高消费,往往选取物美价廉、别致有趣的东西,美其名曰:淘金。在她的家里,零零落落地摆着她淘回来的“宝贝”:金鱼缸里,卧着她从海边捡来的大海螺;老式柜上,立着木刻的孔子像,石琢的八仙过海……在她看来,买东西的过程其乐无穷:一来放松,思考的教育问题多了,偶尔注意力分散到别处,倒有闲适感。二来审美,徜徉于琳琅满目而又有“百姓味”的商品前,挑选本身就是在审美。第三,买着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一种享受。李吉林喜欢买布料,而且是那种特别的花布。有时是在零料店,有时是在地摊上,看到喜欢的布,她总要停留下来看一看。先拣出色彩鲜艳的,再在身上比试比试,布料不够的话,盘算着找怎样的零头搭配、拼凑。李吉林喜欢穿色彩鲜明的衣服,各种各样的红格子上衣、红花裙子。“我认为这种生活细节其实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它充满了发现的惊喜与审美的情趣。”不过更多的时候,抱回的一些布料,因为没有时间,并没能做成衣服,但是每次在路上看到那些一眼就喜欢上的布料时,她还是忍不住买了下来。“我不是贪图便宜,就是喜欢那种一眼就能感触到的美。为那种由布料变成漂亮成衣的种种可能性而兴奋!”
  触摸到绵软的布料,仿佛就触摸到了美好的生活。“心里偶有委屈,我就喜欢翻出那些布料,摸摸看看,想象我和燕子围着桌子拼拼剪剪,倒腾出新衣时的情景,我就觉得生活多么美好……”李吉林说着,嘴边溢出微笑。
  “一件事进行得不顺利,心里堵得慌的时候,我就喜欢迎着风走的那种感觉,有时候一走就是很远。”这种顶风独立前行常常会让她忘却烦恼。顶风行走,风吹在脸上很疼,但它让李吉林感觉到力量,感觉到一种空旷,感觉到一种心灵的舒展与自由。“让风把一切都带走”,“周围世界是如此明媚,充满爱恋。我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一颗赤诚的心与孩子的心永远相通……”
  李吉林办公室的窗台上养了一盆白兰花,炎炎盛夏,白兰花开了,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李吉林说,她喜欢这种淡雅的香味,每当有要好的朋友到她的办公室小坐,她都會轻轻地摘一朵放在她们的上衣口袋。她说:“这种香味沁人心脾,她会让你心宁气定,沉浸于思考而忘乎所以。”
  李吉林现在的住处,深窝在老官地街的巷子里。推开虚掩着的掉了漆的木门,一个小巧别致的院子迎到你的跟前。在人们早已被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僵化了情感时,不经意间走进这个院落,你会自然生出别有洞天的感觉。院子中间种着一大片竹子,上面挂着几个玲珑的竹笼子,养着乡下的亲戚托人捎来的几只蛐蛐。竹叶掩映处,摆了一套从降价市场淘来的陶瓷桌凳。嘬几口淡茶,有风时听竹叶沙沙,无风时听蛐蛐长鸣。过道的水盆里养了一只小乌龟,家里还养了一家人都喜欢的猫。李吉林经常和小孙女观察老猫与小猫在一起晒太阳打盹的情景。院子里有一棵槐树,秋天来了,小孙女会从厨房喊到书房,从客厅喊到卧室:“下槐花雨了!下槐花雨了!”喊出了小哥哥,喊出了爷爷奶奶,喊出了姑妈姑父,喊出了爸爸妈妈,大家欢天喜地地奔到槐树下看槐花雨纷纷落下。
  走进李吉林的家,你可能会觉得女主人散淡。老式沙发上的靠垫歪在一边,本应聚在茶几上的杯子散在桌上柜上。“家里不能收拾得井井有条,否则感觉像在宾馆里,没有生活的样子,我们家里的人都没有办法做事。”曾经有来访者要同她在家里合影留念,提出帮忙先整理房间,李吉林认真地拒绝了。客厅墙上挂着著名书画家王个簃、范曾等送给她的书法条幅。一张李白像,那是范曾在课堂上给学生示范作画时画的,后来题字送给了李吉林。最醒目的是一幅放大了的老照片,那是许多年前李吉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如今,那几个孩子的孩子都已经不小了。书架上摆满了书,书桌上堆着文稿与最新的教育理论书。
  李吉林的家庭,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大家庭,每个人都天天与美打交道。先生刘锬退休在家,闲暇之余,写了一本古代山水诗方面的书,起个书名,总觉得严肃古板的题目令人别扭,李吉林灵机一动,“就叫《游山玩水赏古诗》吧,”她说,“看到这个题目,能让人产生一种亲近感,将对祖国山水的切实感受与高雅的古诗词联系起来,这种阅读是令人愉悦的,书名有亲和力,读的人自然就多了。”老伴欣然应允。李吉林的儿子儿媳都是全国著名的园艺设计师,夫妇二人合作的插花曾获世博会金奖。女儿女婿是颇有知名度的国画家。外孙的摄影作品曾在报刊上大幅刊出。小孙女也有一些神奇的绘画天赋,上小学二年级的她,课余常常将大白纸裁成小人书大小的纸片,装订起来,创作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如《小洋葱历险记》等等。“奶奶,奶奶,看看我写的书!”小春辰扬起手中的小画书,像只快乐的蜜蜂在屋子里、院子里嗡嗡地飞着。祖孙俩一空下来,就坐在院里编童话。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全家老老少少每天都聚在一起吃饭。饭后,八口人围着大圆桌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对于美育,夏丏尊先生早在1913年就强调其对于生活的调节意义:“斯世无限之烦恼,可借美以求暂时之解脱。见佳景美画,闻幽乐良曲,有遑忆名利恩怨者否?”在这样一个充满着美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更有干劲地投入美的创造中去。
  对李吉林来说,她热爱和学生在一起的生气勃勃的生活,鄙视低俗,警惕庸庸碌碌,摒弃颓废、消沉,热烈地追求着真善美的境界。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她始终觉得心永远是年轻的。
  长期以来,正是这样的精神信念驱动着她,鞭策着她,使她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为优选学生学习课文最佳的情境,她常常在灯下做着各种生动而又简洁的教具,一遍又一遍地摆弄着,从不厌倦;为了让学生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从不敢走夜路的她,为了帮学生选取看日出的最佳角度,提心吊胆地几次在天亮前骑车到郊区;为给学生寻找观察的野花,她常常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志地找寻、辨别、挑选;一场大雪后,她会兴致勃勃地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去找蜡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这些带着浓郁稚气的、甚至伴随着“痴情”的个性色彩,也许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在李吉林看来,却是当好小學教师所需要的情怀。
  李吉林始终认为:“一个崇尚美的教师,他(她)必然去追求高尚的美好的境界,那浩瀚的大海,滔滔的江河,汩汩的细流,他(她)会敏锐地感受其形体、声响、色彩的美感,也会通过移情的作用,联想到高远、隽永、深沉、奔涌、宁静,而不至于是‘江河湖海谁没见过的’平庸而肤浅的认识。即使是不引人注意的小草野花,也会从它们的寂寞中,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早春,春寒料峭,当别人两手缩在袖子里时,李吉林就已兴奋地去找寻第一条对着河水梳妆的柳枝。夏日,大雨倾盆,当别人惧怕着电闪雷鸣,李吉林却在荷花池里游泳,陶醉在大自然的力量美中。秋天,枯叶飘零,当别人慨叹着生命易逝时,李吉林却在一茬茬的稻秆中体味着农人收获的快乐。冬天,寒风呼啸,当别人还贪恋暖和的被窝时,李吉林已经洗过冷水澡,于晨跑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小鸟的啁啾,仿佛一切都充满希望,值得她去努力、去期待。在李吉林看来,美,无处不在,一个教师的心灵必须是丰富、细腻和敏锐的,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才能将学生带入这种美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教师:“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在李吉林看来,如果每个人的胸中都激荡着一颗纯真的童心,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变得新奇而美好。童话世界并非与成人无缘,因为“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童话世界的门扉”,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揣摩着孩子的心理去想,那么,我们就可以“常常‘倚在’这神奇的门扉旁”,张望五彩缤纷的世界。
  冬天来了,李吉林像个孩子一样巴望着下雪,倘若早起看到屋上一片白,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报告家人:“下雪了!”然后马上赶到学校,加入孩子们的雪战中。“嗖”,一个雪团在她肩上炸开,银色的粉末沾在她紫红的棉袄上,“李老师,接着!”“送给你的礼物!”“哈哈……”孩子们一大早就跟她逗乐。只有在有情趣的人之间,才能产生丰富的情感的交流,而孩子的情趣往往比成人更多,他们的情感也是更丰富、更细腻的。李吉林被这冬日里的第一件礼物激活了灵感:雪花不就是“冬爷爷”给孩子带来的礼物吗?李吉林围上一条白色的围巾,头上顶着一朵朵白雪,疏淡的眉毛上沾着片片雪花,踏着一路清脆的上课铃声,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憋着嗓子粗声粗气地说:“孩子们,你们好啊!冬爷爷来看望你们了!”霎时,孩子们兴奋极了,乐滋滋地抢着应答:“冬爷爷好!” “冬爷爷,您好!” “冬爷爷,欢迎您来我们班做客!”一声高过一声。“冬爷爷”快乐极了,“呵呵呵呵……”脸上笑开了两朵红色的花。一下子,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变成了冬爷爷和孩子们的对话,一堂观察说话课,在充满童话色彩的师生对话中别有情趣地进行着。“孩子们,看着美丽的雪花,你们能告诉冬爷爷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孩子们的回答像漫天的雪花飞舞起来。“雪花是白的,和云一样白!”“雪花很轻,躺在我的手上我都感觉不到。哦,有点感觉:凉凉的。嘻嘻!”“雪花是六角形的,化成水,就成了一颗亮闪闪的明珠!”“雪花是从天上落到地下的。它又没撑降落伞,摔下来不疼?”“雪花为什么有时下得大,有时又下得小?为什么不一直下大一点呢?”“我舔了舔雪花,它没有味道。冬爷爷,如果雪花是甜的,那该多好啊!”一堂别开生面的观察说话课就这样轻松有趣地进行着。这既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更是心智的交融啊!如果这堂课的执教者不是一个情趣盎然的人,不会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怎么可能巧妙借助这大雪纷飞的具体情境,把学生带进童话的乐园呢?学生的思维怎么会如此活跃呢?
  很多师范生和小学教师都喜欢听李吉林作报告,不仅被她顺手拈来的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和文采斐然的演讲词所折服,更为她对儿童教育的痴情所感染。李吉林的形象与情境教育的理念是统一在一起的,李吉林的生动、风趣、热情喻示着情境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生气勃勃的秘密。
  正是这些生动的事例启示着李吉林:“教育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也正是从这些生动鲜活的教育教学个案中,李吉林总结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
  与她相知颇深的教育专家,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潘仲茗副所长这样描述她眼中的李吉林:“她热情地追逐着生活中和儿童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用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书写明天的诗。”这段话道出了李吉林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也道出了李吉林作为一个将毕生心血献给情境教育事业的儿童教育家的情怀。
  李吉林曾经在她的文章中这样评价小学教师这一职业:“你说它伟大,教的全是小孩;你说它渺小,它却影响一个人长大后的几十年。生活在儿童世界里的幸福感,无与伦比。”是啊,孩子们永远有那么多充满情趣的新鲜的问题,永远有那么多的“怎么样”“为什么”。和他们在一起,李吉林觉得有一种流水不腐的感觉。   因此,李吉林珍爱当小学教师的幸福时光。她在《我,长大的儿童》一文中这样感慨:“小学老师的生涯,让我幸福地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看到孩子的笑脸,我觉得自己在花丛中看花儿朵朵;听到他们的叫声,我仿佛来到小鸟的王国里听小鸟啾啾;想到他们的明天,又觉得自己在小树林里徜徉。孩子们每日在我的身边,他们的眼睛却忽闪在我的心里,那是会说话的眼睛,是好奇,是求知,是灵性,是多情,是纯真,那里面蕴藏着娇嫩的宝贝,那是不能忽略、不能挫伤、不能压抑的。”
  李吉林教过的学生一茬茬地长大了,她也从“小李老师”变成了“李奶奶”,从一個初登讲坛的小学语文教师,慢慢地磨炼为一位全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20世纪末,因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突出贡献,她与陶行知等一起,被《成才导报》评为“20世纪江苏教育十大名人”,与张謇等一起被评为“20世纪南通十大名人”。
  然而,不管他们的李老师成就有多大,影响有多深远,孩子们依然说她“像个孩子”。李吉林说,“我最喜欢孩子们给我的这个评语”,“小学教师的大境界可能就在于此”。而她当年的那些好伙伴们每每看到她,都说她童心未泯、永远不老。李吉林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当然不会老,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她们的天真童趣让我的心灵永远不会僵老。”永不停歇的人,生命是不老的。
  对“奔腾的涌浪”心怀向往的李吉林,永远没有停歇她的探索与研究:
  如果愿生活像平静的小池,是为了追求它的安逸还是清澈?如果愿生活像山间的溪流,是爱恋它的孤独还是长远?如果愿生活像大海,是向往它迷人的色彩还是奔腾的涌浪?是的,生活是多角度的。每个人刻意追求的侧面也各不相同。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小学老师的生活有时像小池的明净,有时像溪流的清远,但似乎少了一点跳跃的涌浪。于是,我便很向往大海的奔腾……
  李吉林常常用“如诗如画”来形容自己所从事的探索历程:“诗人是令人敬羡的。其实,老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在同事们眼里,她是执着耿直,改革的脚步永不停歇的榜样;在孩子们眼里,她是最值得依赖,最能将他们引领进幸福乐园的好老师、大朋友;在专家们眼里,她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有独特研究个性和教育情怀的小学教师中的学者;在所有人眼里,李吉林都是一个生动而有热情的人,她曾经贫寒过,然而她的心灵非常富有,她很纯粹,但她的形象却在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越来越丰富。
  人在有情有趣中探索真知,这样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正如李吉林几十年前抄录以自勉的诗句那样:
  亲爱的朋友,
  你可曾想过,
  人的一生,
  该怎样度过?
  活着的人,
  就应有真正的生活,
  就像是江河,
  该有喧腾的浪波……
  (周 红,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辑,副编审。)
其他文献
摘要:《慈母情深》字里行间蕴藏着无私的母爱。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基于文本特点,教师设计了用“镜头”去捕捉让作者“鼻子一酸”场景的任务。教学中,以“电影镜头”的形式切入,是为了通过对文本场景的解读,解剖长文章,在取舍中抓重点、悟情感。这样的“看电影”的方式能拨动情感心弦,打破时代隔阂,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对接。  关键词:《慈母情深》;母子情;电影镜头  一、文本解读  
期刊
摘要:叙述视角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它是小说最复杂的要素之一,现代小说的重要标志,与作者讲述的内容、追求的效果有关。统编教材对叙述视角十分关注。着眼叙述视角是解读小说文本,理解内容选取、人物形象、文章结构、主题意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叙述视角;小说;解读;《孔乙己》  中学小说教学长期存在着知识老旧的现象。比如,但凡遇到小说文本就围绕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展开,对于小说创作中更加重要的叙述者
期刊
近日多次遭遇航班晚点,更有甚者晚点四五个小时,而且备降他地,此时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可那些机场广播中表示道歉的话,真的听不出丝毫歉意。而一直待在候机室的旅客,包括我,一致的心理反应是:厌烦,又略带一点期盼。不过此刻我最想说的话是:非诚勿扰。  以往,对非诚勿扰没有什么感觉,也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有部電影、有个生活服务类节目叫《非诚勿扰》。在亲身经历后,认知才发生变化,也才会往深处开掘。我以为,非诚
期刊
摘 要:在阅读开启的世界里,“三叶草故事家族”,一个公益亲子阅读组织,从亲子阅读到全民阅读,从阅读开始,从儿童开始,从一本书开始,在深圳的全民在阅读理念的推广和实践中,民间阅读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发起和成长历程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城市的阅读氛围,以组织和理念的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家庭阅读的道路,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唤醒、点亮一盏阅读明灯,照亮千家万户。从一颗童心出发,改变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
期刊
摘 要:通过执教《远古的呼唤》一课的叙事与反思,揭示学科教学进行课程研发的必要性和这一课文本重构的具体策略,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裁剪、科学整合和深度拓展,并根据新教学内容科学定位教学的设计趋向与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基于欣赏的美术教育”,也即以“丰富感受性”为基础,以欣赏为主导,辅之以必要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培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健全他们的完美人格,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摘 要:儿童戏剧教育方法运用民间童话的讲述与教学,有三个关键步骤:一是运用多个童话异文展示故事创作缝隙,二是把动作、语言和场景通过表演玩出来,三是复演、想象与再创,把故事完整地表演出来。这一过程拓展了儿童童话和文学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去想象、去创造、去行动,与故事发生更直接、更深层的关联,进而使之成为儿童人生经验和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关键词:民间童话 林兰童话 儿童戏剧教育  在学校进行改
期刊
摘要:陈诗哥的《童话之书》与其说是在向世界经典童话致敬,莫若说是对世界经典童话文体模式的一种颠覆、叛逆、解构、质疑、研讨、争辩、认同、重构与追问。陈诗哥把童话视为神记录孩子的话语,打破了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史对童话的文体学界定,让人耳目一新。陈诗哥的童话风格流露在字里行间,以童话人物、故事情节、丰富的细节、奇怪的形象等构成他《童话之书》创造性的想象和丰富的理趣。他对童话的思考,超越了中国以往文学史上对
期刊
摘要:传记叙事是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徐德明教授的《图本老舍传》,较一般作家传记不同的显著特点,是作者与传主之间始终在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知识分子对话。其中有回到历史语境中的理解之同情,有老舍一时难言隐衷的显现,有立足于当下的明快的理性剖析,有得窥奥竅的文学批评者与创作家之间的款曲相通,有对特殊文化语境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思。而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反思的一致性与差异种种,正是一场触及民族文化、主流意识形态、
期刊
摘要:陈诗哥的《童话之书》以一部长篇童话来诠释童话理论,并在理论上有独到见解,在创作上有所創新,是一部充满探索精神的奇书。它以童话故事的方式讲童话理论,以深刻的思考、丰富的想象、诗意的表述,把讲故事和讲理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寓理于情、寓情于理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陈诗哥童话童话理论  2014年7月,陈诗哥的大作《童话之书》摆上我的案头,我在终审意见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一部少见的奇书,
期刊
摘要:由于學生学习动机的不确定性、认知发展的复杂性、知识习得的机械性,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被动学习”“疑似学习”“机械学习”等现象。须警惕、预防这些课堂学习的“异变”现象,并通过激发动机、转变方式、迁移运用等策略纠正这些现象,让课堂回归本质,构建真正的“真学课堂”。  关键词:“真学课堂”;“异变”现象;学习动机;学习方式;迁移运用  新课改以来,追寻课堂的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