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了三个干旱的夏季之后,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地在这个冬天连续四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提供的灾情报告,截至1月25日10时,新疆北部地区的强降雪寒潮天气已导致141.73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3人。1月23日至24日,温家宝总理到新疆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于近日深入阿勒泰等地,目睹了数十万哈萨克牧民面对雪灾的坚韧与艰辛。这些“世界上搬家最勤”的人们,正在期盼春天早日到来。
马哈夏尔的担心
暴雪考验着北疆数年来努力推进的牧民定居政策。
在青河县阿热勒乡重雪覆盖的冬季牧场上,成群的牛羊艰难地用蹄子掀开厚厚的雪盖,寻找已干枯的草枝和草根充饥。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下,冻伤溃烂的羊蹄在白茫茫、不见边际的雪盖上留下一串串鲜红的印迹。
阿热勒乡哈因布拉克村牧民马哈夏尔每天只喂一次牛羊,即便如此,他储备的牧草也只勉强够家里的牛羊吃半个月。2009年12月底,马哈夏尔租了两辆卡车,把在冬牧场放养的250只羊运回村子。“天太冷,雪太厚,冬牧场上的牲畜已经没办法吃到下面的草。”
其实,在经历了三年干旱后,厚重的积雪下也没有太多衰草可供牛羊采食。
牛羊被运回家后,马哈夏尔储备的草料一下子紧张起来。他望着一天天变薄的草垛说,一般到三月初,牲畜才会被从冬牧场赶出来。入冬前储备的草料本来是打算在那时给牲畜“追膘”的。
马哈夏尔所在的哈因布拉克村是青河县牧民定居点之一。虽然村民们已定居多年,但由于耕地少,家家户户的饲草地都还不能解决牛羊的“温饱”问题。特别是每年冬天,青壮年牧民还得赶着牛羊到数百公里外的冬季牧场放牧。
为节省草料,马哈夏尔已把牲畜圈在圈棚中半个多月了。他刚进羊圈,几只正在啃食木桩的羊就朝他奔了过来。“牛羊活动的少,吃的就少,只要他们能坚持活过四月初就有办法了。”马哈夏尔说,“这么厚的雪,今年开春草情肯定不错。”
其实每到秋天,马哈夏这样的牧民心里总是有些矛盾——雪小了,羊群虽然可以在这个冬天吃到草,保住性命,春天却长不出好草来,第二年冬天一样会饿死;冬天雪太大,春天的草原会兴旺,但大批牛羊可能等不到春天就“饥寒交迫”而死。
雪下得刚刚好的年份似乎少之又少。就在这年年相似的草原上,哈萨克牧民总是在悲喜交加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青河县32万头只存栏牲畜,每年冬天在冬牧场过冬的就达到14万头只。由于今年雪太大,截至1月中旬,已经有5万多头只牲畜提前转移到了农区和牧区的定居点,全县的草料储备严重不足。
新疆北部各县市普遍提前动用储备草料。因为,从2010年1月6日起,持续数日的风雪严寒席卷了新疆北部草原。它阻断交通、压垮民居,甚至夺去了数万牛羊的生命。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积雪太厚,牲畜无法觅食,新疆北部地区的冬季牧场已无法正常放牧。
在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上百万头牲畜先后被安置到农区和各牧业点,当地储备饲草料的缺口不断扩大。为解救“饥寒交迫”的畜群,新疆各地打陂行政区域界限,不远千里调运“救命草”。
珍贵的牧草
进入2010年1月,新疆北部连续出现四场暴雪天气,时间长、雪量大、积雪厚、降温剧烈,阿勒泰、富蕴等6个气象检测站最大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其中阿勒泰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达94厘米。
在阿勒泰市阔克尔图村,2008年定居在此的20多户牧民和他们的牛羊,在这次罕见风雪严寒中几乎毫发未损。村民黑扎拖拉·木哈买提·哈力说,以前要是遇上这样恶劣的天气,他家的300多只羊至少要损失十分之一。
对黑扎拖拉来说,在路途中无休无止地搭建和拆卸帐篷已成历史。自从把家搬到山下,这个60多岁的哈萨克老人就已经摆脱了“候鸟”一样的迁徙生活,也远离了如刀风雪的威胁。
从阿尔泰山上迁下来的黑扎拖拉,现在的身份是阔克尔图村的村民。在过去5年,这个村庄先后接纳了50多个打算定居的哈萨克家庭。在此之前,他们的住所每年都要在夏季牧场和秋季牧场之间不停地搬迁。黑扎拖拉一家与其他牧民结伴而行,赶着羊群,日出启程,日落而宿,沿途共停歇十多次,长途跋涉上千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
每年转场途中,黑扎拖拉一家的羊羔大半会被冻死或饿死,转场队伍的后面不时可见狼群尾随。黑扎拖拉说,到了冬季牧场后,一旦大雪封山,又会有大量牛羊因冻饿而死。
“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黑扎拖拉说,“但这句话现在应该改一改了。”与黑扎拖拉老人一样,越来越多的新疆牧民正经历着从游牧到定居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新疆累计已有超过10万户、近50万各族牧民实现了定居。
不过,即便是黑扎拖拉这样已经定居的家庭,仍没有完全摆脱逐水草而居的状态。由于定居后,分到家里的饲草料地一般是50多亩,只能给畜群提供过冬的草料,黑扎拖拉的两个儿子仍要在春天把羊群赶到春秋牧场,入冬前再转场回家。
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暴雪过后的草原会是什么样子,这是这些定居牧民心中最大的担忧。因为即使在不受灾的情况下,牧草也显得紧张。
由于天然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无法根本解决,新疆牧民的定居更感迫切。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阿勒泰地区只有1.6万户哈萨克族牧民。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5万户。
“草场还是那么大,但一个有三个儿子的牧民家庭,已经变成了四家。”超载的草场难以让牲畜吃饱。目前,阿勒泰地区可利用草场的退化面积已达70%,其中严重退化面积达40%。
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地的天然草场,原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难得一见;在一些牧区,成群的牛羊在野外觅食条件也越来越差。在许多草场,牲畜吃了草叶啃革根,使大片天然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新疆草原的85%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养活300只羊
据自治区畜牧厅最新统计,截至目前,新疆仍有17万户牧民处于游牧和半游牧状态,占当地牧民家庭总数的62%,正是这部分牧民成为今年遭受雪灾的主体人群。
中国实施牧民定居工程20多年以来,定居牧民已逐渐适应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但由于缺少充足的高标准饲草料基地,“人定畜不定”现象普遍存在,继续推进定居工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新疆北部地区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和水土资源不足。
目前,中央财政给每户定居牧民家庭的补贴为2.5万元,而据畜牧部门测算,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每个定居家庭的投人要达到20万元以上。缺口部分要靠地方财政和牧民自己来补足,对此,一些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遇到了相当大的难题。
青河县委书记赵杰说,牧民定居不仅需要建设房屋和公共基础设施,牲畜圈棚、饲草饲料地更是必不可少;而单靠中央的补贴款眼下连建房屋的成本都不够。
在新疆北部各县,牧民定居工程进展差异很大。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富蕴县等地因为资源丰富,年财政收入已接近10亿元,而吉木乃等县的财政收入则不过两三千万元,牧民定居资金极为艰难。
自治区畜牧厅总畜牧师赵新春说,新疆推进牧民定居工程20多年的经验说明,增强牧民抗灾能力,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而定居的关键是要“定畜”。他说,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畜牧业的投入,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牧民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畜牧大区。目前累计有6421户牧民实现标准化定居,定居率约20%。但是,由于牧区缺乏水利工程,无法提供定居牧民必需的饲草饲料地,牧民定居事实上也面临新的难题。
据阿勒泰地区畜牧部门测算,一户牧民家庭定居,至少需要50亩至70亩的人工饲草料地,才可以维持饲养300只羊。
按照这一标准计算,阿勒泰未定居的牧民,总共还需要140万亩以上的土地,才能基本满足定居要求。阿勒泰地区有1600万亩可开垦荒地,目前开发利用的大致在300万亩,“关键是缺水”,在阿勒泰地区的三条河湖水系之上,目前还没有—个让当地受益的控制性水利工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于近日深入阿勒泰等地,目睹了数十万哈萨克牧民面对雪灾的坚韧与艰辛。这些“世界上搬家最勤”的人们,正在期盼春天早日到来。
马哈夏尔的担心
暴雪考验着北疆数年来努力推进的牧民定居政策。
在青河县阿热勒乡重雪覆盖的冬季牧场上,成群的牛羊艰难地用蹄子掀开厚厚的雪盖,寻找已干枯的草枝和草根充饥。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下,冻伤溃烂的羊蹄在白茫茫、不见边际的雪盖上留下一串串鲜红的印迹。
阿热勒乡哈因布拉克村牧民马哈夏尔每天只喂一次牛羊,即便如此,他储备的牧草也只勉强够家里的牛羊吃半个月。2009年12月底,马哈夏尔租了两辆卡车,把在冬牧场放养的250只羊运回村子。“天太冷,雪太厚,冬牧场上的牲畜已经没办法吃到下面的草。”
其实,在经历了三年干旱后,厚重的积雪下也没有太多衰草可供牛羊采食。
牛羊被运回家后,马哈夏尔储备的草料一下子紧张起来。他望着一天天变薄的草垛说,一般到三月初,牲畜才会被从冬牧场赶出来。入冬前储备的草料本来是打算在那时给牲畜“追膘”的。
马哈夏尔所在的哈因布拉克村是青河县牧民定居点之一。虽然村民们已定居多年,但由于耕地少,家家户户的饲草地都还不能解决牛羊的“温饱”问题。特别是每年冬天,青壮年牧民还得赶着牛羊到数百公里外的冬季牧场放牧。
为节省草料,马哈夏尔已把牲畜圈在圈棚中半个多月了。他刚进羊圈,几只正在啃食木桩的羊就朝他奔了过来。“牛羊活动的少,吃的就少,只要他们能坚持活过四月初就有办法了。”马哈夏尔说,“这么厚的雪,今年开春草情肯定不错。”
其实每到秋天,马哈夏这样的牧民心里总是有些矛盾——雪小了,羊群虽然可以在这个冬天吃到草,保住性命,春天却长不出好草来,第二年冬天一样会饿死;冬天雪太大,春天的草原会兴旺,但大批牛羊可能等不到春天就“饥寒交迫”而死。
雪下得刚刚好的年份似乎少之又少。就在这年年相似的草原上,哈萨克牧民总是在悲喜交加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青河县32万头只存栏牲畜,每年冬天在冬牧场过冬的就达到14万头只。由于今年雪太大,截至1月中旬,已经有5万多头只牲畜提前转移到了农区和牧区的定居点,全县的草料储备严重不足。
新疆北部各县市普遍提前动用储备草料。因为,从2010年1月6日起,持续数日的风雪严寒席卷了新疆北部草原。它阻断交通、压垮民居,甚至夺去了数万牛羊的生命。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积雪太厚,牲畜无法觅食,新疆北部地区的冬季牧场已无法正常放牧。
在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上百万头牲畜先后被安置到农区和各牧业点,当地储备饲草料的缺口不断扩大。为解救“饥寒交迫”的畜群,新疆各地打陂行政区域界限,不远千里调运“救命草”。
珍贵的牧草
进入2010年1月,新疆北部连续出现四场暴雪天气,时间长、雪量大、积雪厚、降温剧烈,阿勒泰、富蕴等6个气象检测站最大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其中阿勒泰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达94厘米。
在阿勒泰市阔克尔图村,2008年定居在此的20多户牧民和他们的牛羊,在这次罕见风雪严寒中几乎毫发未损。村民黑扎拖拉·木哈买提·哈力说,以前要是遇上这样恶劣的天气,他家的300多只羊至少要损失十分之一。
对黑扎拖拉来说,在路途中无休无止地搭建和拆卸帐篷已成历史。自从把家搬到山下,这个60多岁的哈萨克老人就已经摆脱了“候鸟”一样的迁徙生活,也远离了如刀风雪的威胁。
从阿尔泰山上迁下来的黑扎拖拉,现在的身份是阔克尔图村的村民。在过去5年,这个村庄先后接纳了50多个打算定居的哈萨克家庭。在此之前,他们的住所每年都要在夏季牧场和秋季牧场之间不停地搬迁。黑扎拖拉一家与其他牧民结伴而行,赶着羊群,日出启程,日落而宿,沿途共停歇十多次,长途跋涉上千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
每年转场途中,黑扎拖拉一家的羊羔大半会被冻死或饿死,转场队伍的后面不时可见狼群尾随。黑扎拖拉说,到了冬季牧场后,一旦大雪封山,又会有大量牛羊因冻饿而死。
“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黑扎拖拉说,“但这句话现在应该改一改了。”与黑扎拖拉老人一样,越来越多的新疆牧民正经历着从游牧到定居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新疆累计已有超过10万户、近50万各族牧民实现了定居。
不过,即便是黑扎拖拉这样已经定居的家庭,仍没有完全摆脱逐水草而居的状态。由于定居后,分到家里的饲草料地一般是50多亩,只能给畜群提供过冬的草料,黑扎拖拉的两个儿子仍要在春天把羊群赶到春秋牧场,入冬前再转场回家。
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暴雪过后的草原会是什么样子,这是这些定居牧民心中最大的担忧。因为即使在不受灾的情况下,牧草也显得紧张。
由于天然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无法根本解决,新疆牧民的定居更感迫切。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阿勒泰地区只有1.6万户哈萨克族牧民。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5万户。
“草场还是那么大,但一个有三个儿子的牧民家庭,已经变成了四家。”超载的草场难以让牲畜吃饱。目前,阿勒泰地区可利用草场的退化面积已达70%,其中严重退化面积达40%。
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地的天然草场,原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难得一见;在一些牧区,成群的牛羊在野外觅食条件也越来越差。在许多草场,牲畜吃了草叶啃革根,使大片天然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新疆草原的85%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养活300只羊
据自治区畜牧厅最新统计,截至目前,新疆仍有17万户牧民处于游牧和半游牧状态,占当地牧民家庭总数的62%,正是这部分牧民成为今年遭受雪灾的主体人群。
中国实施牧民定居工程20多年以来,定居牧民已逐渐适应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但由于缺少充足的高标准饲草料基地,“人定畜不定”现象普遍存在,继续推进定居工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新疆北部地区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和水土资源不足。
目前,中央财政给每户定居牧民家庭的补贴为2.5万元,而据畜牧部门测算,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每个定居家庭的投人要达到20万元以上。缺口部分要靠地方财政和牧民自己来补足,对此,一些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遇到了相当大的难题。
青河县委书记赵杰说,牧民定居不仅需要建设房屋和公共基础设施,牲畜圈棚、饲草饲料地更是必不可少;而单靠中央的补贴款眼下连建房屋的成本都不够。
在新疆北部各县,牧民定居工程进展差异很大。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富蕴县等地因为资源丰富,年财政收入已接近10亿元,而吉木乃等县的财政收入则不过两三千万元,牧民定居资金极为艰难。
自治区畜牧厅总畜牧师赵新春说,新疆推进牧民定居工程20多年的经验说明,增强牧民抗灾能力,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而定居的关键是要“定畜”。他说,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畜牧业的投入,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牧民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畜牧大区。目前累计有6421户牧民实现标准化定居,定居率约20%。但是,由于牧区缺乏水利工程,无法提供定居牧民必需的饲草饲料地,牧民定居事实上也面临新的难题。
据阿勒泰地区畜牧部门测算,一户牧民家庭定居,至少需要50亩至70亩的人工饲草料地,才可以维持饲养300只羊。
按照这一标准计算,阿勒泰未定居的牧民,总共还需要140万亩以上的土地,才能基本满足定居要求。阿勒泰地区有1600万亩可开垦荒地,目前开发利用的大致在300万亩,“关键是缺水”,在阿勒泰地区的三条河湖水系之上,目前还没有—个让当地受益的控制性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