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视觉盛宴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藏民视为圣湖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鸟类的乐园和“餐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候鸟,飞越喜马拉雅山来到这里繁衍生息。
  雁石坪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这里是离唐古拉山口最近的“大城市”,不管探险者、驴友、自驾客,还是老司机,都将此地视为“三江源第一驿站”。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澜沧江源众说纷纭,但当地藏民却早已确定“扎西切瓦”就是澜沧江源头,他们认为这个泉眼有神明保护,病人绕其而转,疾病就会不药而愈。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在这片总面积超过36.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无数高山、冰川、草原、湖泊,孕育出了长江、黄河、澜沧江这样巨大的河流,因此,用“瑰丽”、“雄奇”来形容这里的自然风光毫不为过。
  海拔4000~5800米的高山是三江源地貌的主要骨架,从东到西依次排列着东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山脉,地理学家称这里是真正的“亚洲脊梁”;三江源地区还保存下了范围广泛的冰川地貌,这些冰川的融水在雪山下和草原上积聚,形成了扎陵胡、鄂陵湖、玛多湖、岗纳格玛错、依然错、多尔改错等高原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保护区。
  扎陵湖和鄂陵湖
  黄河源头“双子星”
  离黄河源头最近的一座县城是玛多,在藏语中,“玛”是地名,“多”是指源头。黄河在进入玛多县时,因为地势相对平缓,河道突然变得开阔,从而形成大片的沼泽和湖泊,据统计多达4077个,所以玛多也被称为“千湖之县”。
  在玛多的众多湖泊中,最出名的当属黄河源头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从玛多县西郊的黄河第一桥——倒邦公路桥往西,便能到达这对姊妹湖。姊妹湖之间的措日尕泽山上,耸立着胡耀邦和十世班禅题字的“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所以一般人也把姊妹湖看作是黄河的源头。碑身周围是汉白玉石台,碑上的牛头颜色暗黑,造型粗犷,直指天穹,就像天上来的黄河水,带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图为三江源湿地风光。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其中湿地总面积达7.33 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

  黄河的主流从扎陵湖湖心偏南的地方流过,形成一条闪亮的“带子”,将湖面一分为二,一半碧澄发亮,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它又被叫做“白色的长湖”。作为鸟类的乐园,扎陵湖在黄河入湖口不远处有3个鸟岛,每个岛屿不过一两平方公里,但每年春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大雁、鱼鸥、赤麻鸭等众多候鸟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半岛来这里繁衍生息。
  黄河在穿过扎陵湖之后,从一片草滩中流出,随即进入一个20多公里长的沟谷,河水被分成几道,并在西南方汇入鄂陵湖。鄂陵湖湖水呈清澈的深绿色,能将天空、云彩、群山都清晰地倒映在湖面上,所以也被叫做“蓝色的长湖”。
  鄂陵湖边有一块浅滩,那是专门供鸟类会餐的“鱼餐厅”:每年春季冰雪融水丰富的时候,湖水会上涨起来,漫过湖边的堤岸,流入那里,湖中的鱼也随波逐流游进来,当冰雪化尽,湖水开始大量蒸发的时候,鱼群拥挤在逐渐干涸、缩小的水体中喘息,这就为鸟儿们提供了大快朵颐的好时机。
  作为在黄河源闪亮了千万年的姊妹湖,它们不仅拥有迷人的风光,还拥有厚重的历史。比如在唐代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这对姊妹湖边旌旗猎猎,人声鼎沸,白色的风帐和黑色的藏帐连成一片——统一藏区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正率领自己的军队在此迎接大唐文成公主。据说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后,还在扎陵湖畔建造了行宫,至今扎陵湖边还有行宫的遗迹,而鄂陵湖畔的多卡寺,就是文成公主为感谢当地人民而建,这对姊妹湖也因此成为了当地藏民心中的圣湖。
  
三江源地区是动物的天堂,保护区内生存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9 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棕熊、猞猁、盘羊等35 种。

  “百雪圣灯” 格拉丹东
  雁石坪:“万里长江第一镇”
  从横亘青海的昆仑山往西到唐古拉山之间的土地,是一片地广人稀的荒原,这里是整个青藏高原的腹地,气候恶劣、人迹罕至,但就在这片荒原上,诞生了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就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格拉丹东雪山,这座唐古拉山的主峰,周围环绕着21座雪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雪山群,远看就像被众多雪峰捧出的金字塔,被藏民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它周围近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约130条冰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古迪如冰川,这条冰川长20多公里,呈马蹄形,分南北两支向下延伸,沱沱河就是从这里流出的。
  从格拉丹东雪山往东约200公里,就到达了唐古拉山脚下最有名的小镇——雁石坪,这里是大多数去往长江源的探险队的最后一个补给点,也是无数沿着青藏公路进藏的人在进藏前的最后一个“驿站”。不管是探险者、驴友、自驾客,还是老司机,都习惯在这里睡一晚,养精蓄锐,因为第二天他们便会面对唐古拉山那变幻莫测的风雪。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进出西藏的交通都极为不便,普通人踏上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道路,或许还未抵达昆仑山口便已丢掉了性命,遥远的雁石坪,只存在于那些贩运货物,行走于唐蕃古道上的“藏客”口中。1954年年底,青藏公路开通之后,雁石坪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这里是翻越唐古拉山口前最后一个适合休息的地方,所以当时几乎85%的进藏人员,90%的进藏物资,都会在这里停留,雁石坪也因此成为南北客商云集之地,它虽不在沱沱河边上,却被称为真正的“万里长江第一镇”。青藏铁路开通以后,雁石坪更是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现今,这里已是离唐古拉山口最近的“大城市”,来自中国各地的车辆都在这里停留。
  
图为三江源风光及青藏高原航拍图。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王长久算是在雁石坪停留得比较长久的外地人,他告诉本刊记者,1983年,他年仅19岁时就只身从四川达州来到了这里,先是在运输站生火烧水,后来又到道班的食堂干起了大厨,当他看到青藏线上的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多时,便索性辞职“自立门户”,开起了雁石坪第一家餐馆。那时的环境艰苦,这个瘦小的“川娃子”,硬是顶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气温去河边破冰挑水,开车到500多公里之外的格尔木买菜,然后用两层棉被将蔬菜包裹起来,放在火炉旁边煨着,不然这些菜过一夜就会被冻坏。30多年下来,王长久练得了一手好功夫,在高原环境下,不到3分钟就能炒好一盘菜。如今,他的餐馆生意在雁石坪名列前茅,他本人也在老家买了几处房产,他说,他已经51岁了,打算再干5年,挣点养老钱,就回老家享福去……
  难寻的澜沧江源
  能治病的“扎西切瓦”
  与三江源的其他两条河流相比,澜沧江源头的探索和发现是最晚的,也是最有难度的。在澜沧江的发源地附近,有400多条大小支流,这比长江源、黄河源的支流总数还多。中国人对于长江、黄河源头的探索,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展开,而对澜沧江源头的探索,还是近代以后的事。
  最先进入澜沧江源这片处女地的,是法国探险家吕推和李默德。20世纪初,为了确定湄公河(澜沧江下游在东南亚诸国的名字)北边的界限,吕推和李默德沿着湄公河进入中国,并一路上溯到达青海杂多县扎青乡的扎西拉武寺,打算寻找真正的澜沧江源头,但面对众多的支流,纵横交错的山谷,两名探险家无法再前进一步,只得放弃了寻找源头的念头。
  民国初年,地理学家周希武作为甘肃勘界大员周务学的随员,走遍了玉树,并以现代测量学的方法绘制了玉树地区的简图,写成《玉树调查记》一书,他在书中首次提到澜沧江上游的扎曲有南北两个源头,北源名“杂朵云”,南源为“杂那云”,两条河在扎西拉武寺的西边汇合,汇合地名叫“尕拉松多”。这是我国首次对澜沧江源进行书面记载,而现代探索者对于澜沧江源头的看法分歧也由此而来。
  此后,美、法、日等国都曾组织考察队,十余次进入杂多县寻找澜沧江源头,但都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1994年,英国探险家米歇尔·佩塞尔从玉树出发进入杂多县,然后在当地藏民的带领下,到达扎曲的南源,宣布“湄公河发源地的精确位置在海拔4975米的鲁布萨山口”,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接受了佩塞尔的“发现”,但对于山口的具体位置却语焉不详。
  
  
图为三江源冬季冰封河流图。三江源地区普遍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严酷,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其中的玛多地区被称为是目前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但是,同年进入杂多县考察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长进,却认为澜沧江源在北源,出自果宗木查山中的一条支流。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新闻媒体,公布中国德祥澜沧江考察队对澜沧江源头的考察结果:澜沧江源于海拔5224米的拉赛贡玛的功德木扎山上,并把一块刻有“澜沧江源”字样的石碑立在该地。
  不过,对于杂多县的当地人来说,这些考察结果都不重要,在他们心目中,澜沧江的真正源头早已确定:几百年前,当五世达赖从青海前往拉萨,经过扎青乡昂那村时,受到了那里的格吉部落的热情接待,五世达赖在休息时看到当地土包下涌出的泉眼,便钦定这里为澜沧江的源头。因此,藏族人认为那里才是澜沧江河神居住的地方,当地藏民在泉眼旁摆起了玛尼堆,放上了牛头、哈达,郑重地将它标记起来,称其为“扎西切瓦”。传说,不管是人还是牲畜得了疾病,只要来这里绕上3圈或者7圈,病痛就会不药而愈……
其他文献
在探险家发现巩乃斯之前,它一直隐藏在天山深处不为人知。这里有庞大的森林与草原,有从东往西逆流的巩乃斯河,有14眼拥有不同医疗奇效的圣泉……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的夜晚,这里的人们会点亮万盏佛灯传颂东归民族的英雄史诗……  1773年夏天,满清官员带领一个叫做希拉登的英国人来到天山地区。希拉登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乾隆皇帝特批他前往天山,帮助土尔扈特东归者勘测地形,建设新的城市。  队伍在天山腹地
最可怕的是,达亚克人血腥、嗜杀、残忍,对猎取人头有近乎偏执的爱好,在早期殖民者的记录里,就有无数关于达亚克人“猎头”的可怕故事。  与戴燕王国同时代,但更早建立的兰芳共和国,在华人圈中名气更大,这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君主的共和国,由华人建立,充满了传奇色彩。  水上市场是马辰最有趣的商业活动场地,阳光刚刚映红两江交汇的水面,水上市场便开始喧闹起来。人们驾着满载货物的小船来到江面,三三两两地聚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科技、新设备走入人们的生产生活。高中英语教学也深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特别是远程教育、微课堂等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其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更显著提升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成效,引起了英语教育专家的关注和思考。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互联网对于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互联网对于英语教学模式的冲击。  【关键
龙虱又名水甲虫,属鞘翅目龙虱科,全世界分布广泛,共有4000多种,就连在南极洲的南乔治亚岛上,也能看到其身影。在我国,龙虱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以及福建和海南等省,有160多种。  龙虱身体光滑、扁平,背部拱起,呈流线型。它们的触角为节状,有11节,下颚的触须较短,后足刚毛发达。常见的个体长度为10~20毫米,部分种类可生长到35毫米。龙虱主要生活在水中,但也能出水飞行,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在夜晚
“黄河行船,谈碛色变”, 雄心勃勃的商人们只有“望碛兴叹”,极不情愿地将满船的货物卸在碛口岸边,再雇佣驮队经陆路转运。  清光绪元年,黄河突然泛滥,水势之大数百年难遇。三交古镇惨遭灭顶之灾,繁华的商业大街连同两旁店铺被一扫而光。  在鼎盛时期,招贤镇上聚集了上万瓷工,街上满是拉瓷器的骆驼和骡马车,拉出去的是瓷器,流进来的是白花花的银钱。    从水利运输的角度来看,黄河晋陕大峡谷绝对算不上一条黄金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specific carrier of advertising and one of the specific forms of advertise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its uniqu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二战后,新加坡的旧樟宜医院因灵异事件频发而引发民众恐慌,甚至扩展到附近的军营——那里出现了永不消失的“撒旦面孔” ……医院搬迁后,灵异事件并未停止,反而愈演  愈烈,2010年,新加坡甚至推出了一部讲述此地闹鬼的恐怖电影——《幽灵樟宜》。尽管如此,无数的灵异爱好者仍然络绎不绝,前来一探究竟。可是,一些人兴冲冲地进去之后,却再也没出来……  位于新加坡东北端的樟宜,有一家已经废弃了近20年的医院——
顾云芳在上海多次组织了鸟类生态摄影展,他希望以此告诉人们:对于生态保护和鸟类保护,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胸怀和远见,如果一个城市连一只鸟都容不下,它就真的很失败!  在自贡的拍摄充满了喜与悲,也让程黎对自然生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未来,他将继续拍摄,并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在加入“荒野新疆”成为一名志愿者之后,摄影师马龙便意识到自己的摄影应该担负起一种责任,一种传达环保理念的
【摘要】阅读理解能力作为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学生学好英语课程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因此,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不断拓宽英语阅读视野,同时,利用创设英语语境、渗透英语文化、夯实单词基础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理解能力;策略与途径  【作者简介】范烨,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英语作
唐代伎乐飞天金栉  朱瑞丹    1983年,在扬州市内一口古井中,意外出土了一批价值连城的唐代金银饰品,除了嵌满珍珠宝石的耳坠、戒指外,还有一件叠成四五折的薄金片,令现场专家大感疑惑。于是,文物小组立即请来扬州最好的金器制作工匠,力图恢复金片的原貌。  一个月后,金片修复完成,当它折叠的面貌被完全展开在世人眼前,人们无不发出惊叹——金片高12.5厘米,宽14.5厘米,厚度仅有0.04厘米,它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