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职能转变已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从政府职能的内容、目前我国政府在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推进新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转型期;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314-01
我国正处于过渡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处于转变期,要想实现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如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职能概述
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政治职能,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1.军事保卫职能;2.外交职能;3.治安职能;4.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二)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1.宏观调控职能。2.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1.發展科学技术的职能;2.发展教育的职能;3.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4.发展卫生体育的职能。(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2.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3.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4.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二、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没有突破计划局限
横向看,职能主次不清。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初期的要求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个阶段是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所以,政府需要改变角色,从经济主导型政府向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依然以经济为核心,忽视了社会职能,没有正确处理好主次职能之间的关系。纵向看,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划分不清。受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把手”影响,还存在一些政府负责宏观决策又干涉具体事务现象,导致一些机构在采取行动时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影响执行效率。
(二)政府角色的错误定位
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处于转型期的政府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还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而且,一些政府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官本位色彩浓重,官僚主义横行,这些导致了政府在社会服务发展中的错误定位,混淆了其在社会服务中的应尽职责,混淆了与组织的身份和功能,错位、越位、失位现象比比皆是,导致许多组织开展活动“瞻前顾后”,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也有一些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却因为难以解决或成本过大政府部门“无人问津”。总之,政府“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却做了很多”。
(三)政府权力的异化
我国的行政体制存在“四化”的弊端,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政府权力部门化,使一级政府的职权,随着一些部门久而久之地行使,固定在这些部门中了,机构改革想调整职权是非常困难的;部门权力利益化,政府部门在起草法律规章时首先考虑的是部门的职权怎么扩大,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巩固这些职权;途径审批利益化和审批方式复杂化,使得审批环节增加,本来简单的程序搞得复杂多变,给企业、社会和公民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四)各项改革不到位
首先是机构改革不彻底,政府职能的发挥主要是各个机构具体实施的,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政府职能的发挥。主要是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改革不彻底,决策机构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将具体执行也囊括在内,造成政府之间互相扯皮,此外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也未发挥充分的作用,只等出现重大事件才“干预”;其次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存在严重的任人唯亲、亲权一体的现象;再次还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健全,如现行的两部政府组织法存在诸多问题:组织法对政府授权依然过大,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各级政府职能之间没有本质区别等等。
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正确认识整个社会目前的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市场经济也成熟许多,这些成果都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密不可分。同时,我国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这个阶段是也是矛盾多发期,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矛盾的解决必然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此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收益逐步递减,使经济的发展缺乏活力和弹性,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难题而陷入困境,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我国已由生存型社会过渡到发展型社会,人们对公平、正义、全面发展日益迫切,政府只有正确认识到所面临的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才能“对症下药”。
(二)政府要转变成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
理念上,政府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公共服务,从经济建设主体转向公共服务主体转变;其次要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在中央财政支出的总量和比例。主要是提高公益性投资比例,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充分利用民间活力生产和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质量多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并且逐步降低垄断性和具有竞争性行业的投资量;还要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将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各级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合理处理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民间社会组织,它们对关乎民生的问题比较敏感,具有灵活的组织构架和运作,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功能,能够间接参与政务,对公共决策的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民间和政府桥梁,起着对话、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履行职责时要改变过去管理者的身份,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长期合作;要摈弃传统做法,对缺位的职能予以有效弥补,对越位的职能予以放弃,明晰职责界限,以实现其应尽职能的圆满归位。
(四)各项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录用选拔,严格按照人事制度,选取德才兼备的公务员,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干部监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当然这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支撑;2.机构改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成立新的综合性决策部门,有利于协商协调;建立独立的执行机构,避免矛盾和扯皮现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扩大监督途径,包括上下级监督、平行监督、民间监督等。总之要加快决策、执行、监督三类机构的改革。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层级的改革,改变原先的5级政府,减少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重新划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
(四)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经验
1.可以借鉴西方的“大部制”改革经验。这一模式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需要注意:大部制改革会涉及到党的权力和政府权力的对接,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共同推进;2.参考美国的基层民主自治模式。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分散,基层政府有权在自己的范围内处理事务。如:规划城市未来发展蓝图;有些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吸引企业,而自身并不投资和经营;水、电、图书馆、博物馆、城市机场等公共事项,都属于公共服务范围,这些都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转型期;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314-01
我国正处于过渡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处于转变期,要想实现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如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职能概述
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政治职能,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1.军事保卫职能;2.外交职能;3.治安职能;4.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二)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1.宏观调控职能。2.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1.發展科学技术的职能;2.发展教育的职能;3.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4.发展卫生体育的职能。(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2.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3.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4.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二、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没有突破计划局限
横向看,职能主次不清。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初期的要求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个阶段是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所以,政府需要改变角色,从经济主导型政府向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依然以经济为核心,忽视了社会职能,没有正确处理好主次职能之间的关系。纵向看,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划分不清。受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把手”影响,还存在一些政府负责宏观决策又干涉具体事务现象,导致一些机构在采取行动时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影响执行效率。
(二)政府角色的错误定位
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处于转型期的政府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还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而且,一些政府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官本位色彩浓重,官僚主义横行,这些导致了政府在社会服务发展中的错误定位,混淆了其在社会服务中的应尽职责,混淆了与组织的身份和功能,错位、越位、失位现象比比皆是,导致许多组织开展活动“瞻前顾后”,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也有一些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却因为难以解决或成本过大政府部门“无人问津”。总之,政府“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却做了很多”。
(三)政府权力的异化
我国的行政体制存在“四化”的弊端,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政府权力部门化,使一级政府的职权,随着一些部门久而久之地行使,固定在这些部门中了,机构改革想调整职权是非常困难的;部门权力利益化,政府部门在起草法律规章时首先考虑的是部门的职权怎么扩大,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巩固这些职权;途径审批利益化和审批方式复杂化,使得审批环节增加,本来简单的程序搞得复杂多变,给企业、社会和公民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四)各项改革不到位
首先是机构改革不彻底,政府职能的发挥主要是各个机构具体实施的,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政府职能的发挥。主要是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改革不彻底,决策机构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将具体执行也囊括在内,造成政府之间互相扯皮,此外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也未发挥充分的作用,只等出现重大事件才“干预”;其次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存在严重的任人唯亲、亲权一体的现象;再次还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健全,如现行的两部政府组织法存在诸多问题:组织法对政府授权依然过大,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各级政府职能之间没有本质区别等等。
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正确认识整个社会目前的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市场经济也成熟许多,这些成果都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密不可分。同时,我国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这个阶段是也是矛盾多发期,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矛盾的解决必然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此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收益逐步递减,使经济的发展缺乏活力和弹性,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难题而陷入困境,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我国已由生存型社会过渡到发展型社会,人们对公平、正义、全面发展日益迫切,政府只有正确认识到所面临的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才能“对症下药”。
(二)政府要转变成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
理念上,政府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公共服务,从经济建设主体转向公共服务主体转变;其次要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在中央财政支出的总量和比例。主要是提高公益性投资比例,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充分利用民间活力生产和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质量多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并且逐步降低垄断性和具有竞争性行业的投资量;还要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将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各级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合理处理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民间社会组织,它们对关乎民生的问题比较敏感,具有灵活的组织构架和运作,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功能,能够间接参与政务,对公共决策的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民间和政府桥梁,起着对话、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履行职责时要改变过去管理者的身份,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长期合作;要摈弃传统做法,对缺位的职能予以有效弥补,对越位的职能予以放弃,明晰职责界限,以实现其应尽职能的圆满归位。
(四)各项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录用选拔,严格按照人事制度,选取德才兼备的公务员,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干部监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当然这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支撑;2.机构改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成立新的综合性决策部门,有利于协商协调;建立独立的执行机构,避免矛盾和扯皮现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扩大监督途径,包括上下级监督、平行监督、民间监督等。总之要加快决策、执行、监督三类机构的改革。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层级的改革,改变原先的5级政府,减少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重新划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
(四)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经验
1.可以借鉴西方的“大部制”改革经验。这一模式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需要注意:大部制改革会涉及到党的权力和政府权力的对接,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共同推进;2.参考美国的基层民主自治模式。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分散,基层政府有权在自己的范围内处理事务。如:规划城市未来发展蓝图;有些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吸引企业,而自身并不投资和经营;水、电、图书馆、博物馆、城市机场等公共事项,都属于公共服务范围,这些都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