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设计的技巧及其注意事项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实验设计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实验设计一直是学生面临考试时的难题,本文对如何解答实验设计及其注意点这个环节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实验设计;生物;解答;注意点
  在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高考《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中明确规定: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生物实验设计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这其中的实验设计对考生来讲恐怕是最难的,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也常常心存畏惧,频频出错。本文对如何解答实验设计及其注意点这个环节做简要分析。
  一、实验设计“六要素”
  1.细心审题
  认真研究实验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所隐含的意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的基本条件。确定实验的类型(验证型或探究型)和组数并作出假设。假设实际上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作出的参考答案。在检测假设之间,常常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如果符合事实则假设成立;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假设不成立。一般来说假设的形成可分为两步:首先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发散性思维,提出涵盖各种可能的初步假定;之后,依据假定进行推理、排除并综合分析,得出具体的假定性结论。例如:“洋葱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其假说是:“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假定性结论是“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有脂肪,不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原理分析
  实验原理即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涉及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许多方法和原理。要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并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
  3.材料分析
  充分利用所给器材和试剂,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方法。—般情况下,题目中所指定的器材、试剂,任何一种都应在实验的相关步骤中出现,避免遗漏或自行增加某种器材或试剂。精心策划实验方法、严格设计实验过程、合理设置对照或变量,并引入科学的测量方法。某些开放性的试题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原则上,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例如:“洋葱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这道题目,实验材料是: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蒸馏水,新鲜洋葱根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刀片、镊子,滴管等;显然,要观察脂肪和苏丹Ⅲ染液染成的橘黄色要用到显微镜,且要制成临时装片,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4.变量分析
  首先要获取实验中的变量,也就是题目中唯一变化的量,将材料用具用1、2、3……进行分组编号。其次,把不施加实验变量即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的,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的,设为实验组,也可以是相互对照;还要控制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在此,还要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然后,根据反应变量,反应或培养一段时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例如:颜色的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变化等。或者测定指标,例如:生长发育的速度,生长的长度,所有的时间等,并记录数据。
  5.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构,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二是: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的实验结论。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我们对应的假设,一般有以下分类讨论: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
  6.正确表达
  将实验分析的结果用语言正确表达出来,最关键的是:不要有科学性的错误。
  二、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在掌握实验目的(即需要验证的生物学事实)、原理的基础上确定实验方法。严格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准确设置对照或变量。
  2.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测量、记录。
  实验材料在数量上要尽可能多的选取,记录数据时取其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学会设计数据表格或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实验数据。注意吸取物理、化学中相关实验原理,如:(物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化学)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等。
  3.合理地设计操作过程,注意实验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
  基本的实验方法选定以后,紧接着就要编定具体的操作细节,这些操作细节的设计要合理规范、切实可行,否则也会造成很大的失分。如:
  ①向淀粉糊中加了唾液后是否要振荡试管呢?
  ②酶促反应的试管如何加热?是直接加热,还是水浴保温?
  ③在用酒精溶解叶中叶绿素时,酒精要加热,是直接加热,还是隔水加热?
  ④使甲状腺制剂、胰岛素、生长激素进入动物体内的方法应如何操作?是饲喂,还是注射?
  ⑤不同的情况下要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水。如:清水、池水、凉开水、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⑥常见的表达:适量、适宜、适应、等、相同、等量、各、分别、显著差异、一段时间等。
  4.实验结论的表述
  (1)现象→分析→结论(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提炼归纳过程)
  (2)两种表述句式:
  A.验证性实验:因为(现象)说明(分析原因)证明(结论)
  B.探究性实验:如果(现象)那么说明(结论)
  5.简明地组织语言文字
  如:①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描述,往往需要分段叙说,并加以编号。
  ②试管(或烧杯,水槽等)要加以编号,如A、B或甲、乙等等,这样可使叙说简洁一些。
  ③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如:“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等。
  ④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设计的最后往往还需要预测实验结果,在结果预测上要全面,准确。而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例如:测交结果预测,除了全黑,有白有黑外,还有全白;加碘后,“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另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
  【参考文献】
  [1]谈生物实验教学“整体把握”策略,杨小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27期
  [2]生物学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对照方法,吴晓敏,岳良举,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6年13卷1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政治教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发散性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发散性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更确切的说是人们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要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生命感知,给予其人生以智慧的启迪。教师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人,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课堂要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智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说清楚什么教育是智慧的,“智慧”其实贯穿着教育的过程,是教育的理想,乃至一种境界。如此“虚”而难于把握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
《美术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这也是美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当前,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已经走进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阶段。无论是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还是综合·探索的学习,都要求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摘 要】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课型,写作水平直接反映的是学生语感和英语素养的优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出现写作上的差错是在所难免的,是学生思维和认知的真实反映,传统教学模式的做法是“有错必纠”、“要纠必速”,实践证明效果不佳,纠错应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针对不同的出错类型实施不同的纠错策略,推动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错误;效果  写作教
通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后,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玉米高产创建发展对策。
五四运动是一场复杂社会思潮革命及社会政治运动,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一次重要变革。美国文化学家、新进化学派代表人物怀特在文化层的基础上把文化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技术系
本文论述了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培养,提出了提高教材管理水平的途径和措施.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使企业在交流中进行技术创新比单个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由此导致了技术创新"网络范式"的兴起。研究探讨集群各行为主体的关系以及合作网络如何促进创新活动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详细叙述了农村广播电视功能提升思路,并提出了全面提升农村广播电视功能的具体措施。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城投债需重点关注的信用风险因素,以kmv模型为基础,构建城投债适度规模测度模型,并以北京市1978-2010年相关财税数据为基础,有效度量“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