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影响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实中存在的部分师生关系并非和谐愉悦。师生关系也是教育研究中亘古不衰的话题,不同时期教育理论对这一关系有着不同的研析与解读。所以,无论是实践创新还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我们都有必要来重新审视当前的师生关系。
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给教育界投下了一粒泛起层层涟漪的石子,正当学界还在热议这一学说的合理性或给予批判的时候,紧随而来的杜威的“学生中心说”无疑更深化了讨论的意义。基于对这两种学说的意义整合,教师和学生永不可单取其一的理念渗透到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师生关系中。
一、师生关系现有界说
(一)师生平等关系的绝对化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从教育活动的展开来说,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平等意味着教育教学中的话语权、参与权的平等,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人格的平等。[1]有学者认为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2]这种平等关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可居高临下,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同时另外一个术语——“对话”,也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对话是保障师生平等的机制,是使师生关系实现平等的基础,也是师生双方实现交往和沟通的有效手段。有学者认为:对话是精神性的,指向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由此也就决定了其内在的复杂性。[3]对话的实施有理论实践、技术技巧上的种种制约,也有对话实施者背景对成效的影响。现今学界文章著作多是关于师生对话重要性的阐释,影响对话实施的因素、阻力,对话在现实实施中的原则与方法等,然而,对这一概念作出清晰明确的界定及从本体上论证对话的文章并不多见,这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来开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师生对话。
师生关系平等观点的提出,是对“教师主体说”和“学生主体说”的再提高,教师和学生二者不可偏谈其一,这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具有进步而广泛的影响。但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交往中的主体,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社会和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因此这一观点有待于继续深化、讨论。
(二)师生权威关系的再认识
权威“authority”,源于拉丁文“auctoritas”, 有尊严、权力的意思。由于社会本身的分层以及阶级性,使得教师能够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支配作用。师生之间的权威关系主要指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包含的职业特性和在从事这一职业时产生的对权威的诉求。有学者认为教师具有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纪律权威。学者R.克利弗顿与L.罗伯特将教师权威分为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其中,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在现时期的师生关系中,这些权威形式正在被重新认识。
我国在长期强调师生平等的环境下出台了各种教育上的法律法规,以此规范教师在实际教学程序和环境中的行为,避免出现各种形态的对受教育个体的不尊重。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使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行为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出现了极端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尊师为何物的学生,也出现了忍辱负重的教师。
师生权威关系客观存在,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机构赋予教师的法定权威,然而在众多层次的教师权威类型中,就连得到最多支持的教师的知识权威也受到了质疑,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手段多样,并不见得一定滞后于教师。
二、师生关系新说——游离
(一)游离解说
“游”,可以指从容地行走,闲逛;可以指交游、来往;也可以指不固定的、经常的移动。“游离”指一种物质不和其他物质化合而单独存在,或物质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也比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在此状态下,要使两种事物既保持各自的特色与独立,又要使其有联系,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尤为重要——距离过远,会导致两事物永远没有交集;距离过近,又会造成两事物的特色出现融合与相互制约。
(二)师生关系游离的必要性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处于相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两种物体,他们既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师生交往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为了实现对对方的改变,也不是为了在长期的共存情况下与对方一起消融。后现代主义认为,师生交往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students-of-the-teacher)及学生的教师(teacher-of-the-students)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teacher)”。[4]
师生关系游离有几点必要性:首先,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促使师生关系发生调整。在旧有的师生关系体系中,学生是被动者,他们被训诫、被关心、被理解,表面看是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其实仍是被作为特殊的“应该受到关注”的个体而存在,学生的自主地位映象于教育工作者的大脑中,而没有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性的增强,师生关系必然不再偏斜于教师一方。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需要有什么化合作用,而应该单独存在。其次,教师社会地位的改变促使师生关系发生调整。中国传统社会中师道尊严一直占据师生关系的主流,然而 20世纪以来教师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或说更倾向于“平民性”,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再是高高在上,通过教师权威的下降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两点,教师和学生正逐步成为互相独立且平等的个体,一方包括不了另一方,更不能代表和吞噬另一方。
三、影响师生游离关系实现的因素
一方面,教师的平等意识需要觉醒。英国学者梅里尔·唐尼、A.V.凯利认为教师权威这种现象本身就已经包含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在师生关系的定位中,教师曾经出现过自视甚高的心理,就是现在这种心理也还在个别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权威的滥用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所谓不合规矩制度的行为都能成为教师实施惩戒的理由。在教师权威的领导下,学生会对这种过度的约束行为产生一种厌恶和反感,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另一方面,在学界纷纷贬抑师生不平等和教师的过度权威化时,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走向上又步入了另一个极端。学生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理所当然的主角,教师只能在台下“导演”,甚至退居幕后遮掩自己的锋芒,就怕日常教学中显露的一丝严厉被形容为“过度”,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家长的不满、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批评等“严重的后果”。有报道称,两学生打架,教师怕自己阻止会引起激情状态下学生双方的不满,而没有及时阻拦,最终造成一名学生死亡;另有校长带领教师登门下跪向学生家长认错乞求原谅,而在有些地区教师的过卑行为甚至到了“奴化”的地步。
师生游离关系要求教师重塑自己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的思想,彼此需要一定独处的空间,对待学生不远观、不紧粘,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维持适当的距离。
四、师生关系游离的途径
师生关系的游离并不是停留在一纸空话的虚无缥缈的阶段,空间游离和心理游离是应予以关注的两个方面。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师生处于相同的空间,尤其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过于亲密,师生之间产生摩擦的几率会增加,学生或因管束过于严厉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无法分清自身和教师在课堂与课下不同的角色,使教师工作进行不畅;过于疏离,会令两者渐渐疏远并冷漠,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相理解,影响教学效果。
心理游离在师生游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心理效应或暗示对个体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学生地位在师生关系中发生变化,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显著的提升,这一群体早已不再是教师职业的附庸。各级学校的学生时刻围绕教师团团转的现象日益减少,目前仅在小学尚有一定比例。初、高级中学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思想,更关注自己的隐私和空间私密性,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和理解。师生的游离关系正符合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现状,教师与学生保持心理游离状态,会让学生感觉自身得到应有的尊重,减少反叛心理的产生。心理游离并不是让学生的思想任意发展,教师在学生群体外不固定、经常地移动,需要时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使其思想得到启示和荡涤。
处理好距离的远近,把握好度,师生游离关系方能成功建立。教师从容行走于学生群体间,经常变换自身所处位置,却不与学生产生过多缠绕,这样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不使学生感到压迫感。■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5.
[2]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7~99.
[3] 李斌辉. 论师生“平等对话”的阻力及对策[J]. 辽宁教育研究, 2005(4).
[4]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
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给教育界投下了一粒泛起层层涟漪的石子,正当学界还在热议这一学说的合理性或给予批判的时候,紧随而来的杜威的“学生中心说”无疑更深化了讨论的意义。基于对这两种学说的意义整合,教师和学生永不可单取其一的理念渗透到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师生关系中。
一、师生关系现有界说
(一)师生平等关系的绝对化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从教育活动的展开来说,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平等意味着教育教学中的话语权、参与权的平等,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人格的平等。[1]有学者认为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2]这种平等关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可居高临下,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同时另外一个术语——“对话”,也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对话是保障师生平等的机制,是使师生关系实现平等的基础,也是师生双方实现交往和沟通的有效手段。有学者认为:对话是精神性的,指向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由此也就决定了其内在的复杂性。[3]对话的实施有理论实践、技术技巧上的种种制约,也有对话实施者背景对成效的影响。现今学界文章著作多是关于师生对话重要性的阐释,影响对话实施的因素、阻力,对话在现实实施中的原则与方法等,然而,对这一概念作出清晰明确的界定及从本体上论证对话的文章并不多见,这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来开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师生对话。
师生关系平等观点的提出,是对“教师主体说”和“学生主体说”的再提高,教师和学生二者不可偏谈其一,这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具有进步而广泛的影响。但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交往中的主体,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社会和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因此这一观点有待于继续深化、讨论。
(二)师生权威关系的再认识
权威“authority”,源于拉丁文“auctoritas”, 有尊严、权力的意思。由于社会本身的分层以及阶级性,使得教师能够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支配作用。师生之间的权威关系主要指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包含的职业特性和在从事这一职业时产生的对权威的诉求。有学者认为教师具有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纪律权威。学者R.克利弗顿与L.罗伯特将教师权威分为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其中,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在现时期的师生关系中,这些权威形式正在被重新认识。
我国在长期强调师生平等的环境下出台了各种教育上的法律法规,以此规范教师在实际教学程序和环境中的行为,避免出现各种形态的对受教育个体的不尊重。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使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行为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出现了极端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尊师为何物的学生,也出现了忍辱负重的教师。
师生权威关系客观存在,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机构赋予教师的法定权威,然而在众多层次的教师权威类型中,就连得到最多支持的教师的知识权威也受到了质疑,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手段多样,并不见得一定滞后于教师。
二、师生关系新说——游离
(一)游离解说
“游”,可以指从容地行走,闲逛;可以指交游、来往;也可以指不固定的、经常的移动。“游离”指一种物质不和其他物质化合而单独存在,或物质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也比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在此状态下,要使两种事物既保持各自的特色与独立,又要使其有联系,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尤为重要——距离过远,会导致两事物永远没有交集;距离过近,又会造成两事物的特色出现融合与相互制约。
(二)师生关系游离的必要性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处于相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两种物体,他们既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师生交往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为了实现对对方的改变,也不是为了在长期的共存情况下与对方一起消融。后现代主义认为,师生交往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students-of-the-teacher)及学生的教师(teacher-of-the-students)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teacher)”。[4]
师生关系游离有几点必要性:首先,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促使师生关系发生调整。在旧有的师生关系体系中,学生是被动者,他们被训诫、被关心、被理解,表面看是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其实仍是被作为特殊的“应该受到关注”的个体而存在,学生的自主地位映象于教育工作者的大脑中,而没有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性的增强,师生关系必然不再偏斜于教师一方。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需要有什么化合作用,而应该单独存在。其次,教师社会地位的改变促使师生关系发生调整。中国传统社会中师道尊严一直占据师生关系的主流,然而 20世纪以来教师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或说更倾向于“平民性”,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再是高高在上,通过教师权威的下降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两点,教师和学生正逐步成为互相独立且平等的个体,一方包括不了另一方,更不能代表和吞噬另一方。
三、影响师生游离关系实现的因素
一方面,教师的平等意识需要觉醒。英国学者梅里尔·唐尼、A.V.凯利认为教师权威这种现象本身就已经包含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在师生关系的定位中,教师曾经出现过自视甚高的心理,就是现在这种心理也还在个别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权威的滥用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所谓不合规矩制度的行为都能成为教师实施惩戒的理由。在教师权威的领导下,学生会对这种过度的约束行为产生一种厌恶和反感,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另一方面,在学界纷纷贬抑师生不平等和教师的过度权威化时,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走向上又步入了另一个极端。学生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理所当然的主角,教师只能在台下“导演”,甚至退居幕后遮掩自己的锋芒,就怕日常教学中显露的一丝严厉被形容为“过度”,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家长的不满、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批评等“严重的后果”。有报道称,两学生打架,教师怕自己阻止会引起激情状态下学生双方的不满,而没有及时阻拦,最终造成一名学生死亡;另有校长带领教师登门下跪向学生家长认错乞求原谅,而在有些地区教师的过卑行为甚至到了“奴化”的地步。
师生游离关系要求教师重塑自己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的思想,彼此需要一定独处的空间,对待学生不远观、不紧粘,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维持适当的距离。
四、师生关系游离的途径
师生关系的游离并不是停留在一纸空话的虚无缥缈的阶段,空间游离和心理游离是应予以关注的两个方面。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师生处于相同的空间,尤其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过于亲密,师生之间产生摩擦的几率会增加,学生或因管束过于严厉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无法分清自身和教师在课堂与课下不同的角色,使教师工作进行不畅;过于疏离,会令两者渐渐疏远并冷漠,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相理解,影响教学效果。
心理游离在师生游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心理效应或暗示对个体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学生地位在师生关系中发生变化,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显著的提升,这一群体早已不再是教师职业的附庸。各级学校的学生时刻围绕教师团团转的现象日益减少,目前仅在小学尚有一定比例。初、高级中学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思想,更关注自己的隐私和空间私密性,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和理解。师生的游离关系正符合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现状,教师与学生保持心理游离状态,会让学生感觉自身得到应有的尊重,减少反叛心理的产生。心理游离并不是让学生的思想任意发展,教师在学生群体外不固定、经常地移动,需要时要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使其思想得到启示和荡涤。
处理好距离的远近,把握好度,师生游离关系方能成功建立。教师从容行走于学生群体间,经常变换自身所处位置,却不与学生产生过多缠绕,这样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不使学生感到压迫感。■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5.
[2]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7~99.
[3] 李斌辉. 论师生“平等对话”的阻力及对策[J]. 辽宁教育研究, 2005(4).
[4]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