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板块的设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最大亮点。它所占比重很大、内容涉及面广、能力要求明确。这套教材使用以来,对“活动”板块的教学,城区学校的教师在从认识到适应的过程中前行,但农村学校的教师却普遍感到难以把握。
一、 农村教师难以把握地理“活动”板块教学的原因
(一) 因教学理念落后而抱怨
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加之农村教师极少有机会参加外部教育科研活动,所以他们以师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学生求学就是考取高一级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大量的“活动”会给教与学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教学进度,要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还不如直接给结论来得迅速和有效,便生出了“活动”教学“影响教学进度”等种种抱怨,于是“活动”教学常常在抱怨声中被放弃。
(二) 因设置意图不明而误用
由于对教材的“活动”板块认识不足,不少农村教师没有领会“活动”板块的设计意图,产生了严重的误读。他们或把“活动”看成教材的“装饰物”,将其搁置一旁不予理睬;或把“活动”留给学生自学或选学,使“活动”成为教学的盲区;或将“活动”板块当成补充材料,没有融入课堂教学的正常序列;或将“活动”作为练习题来使用。于是,传统的“正文”教学与“活动”教学也就成了“两张皮”,不能统筹安排。
(三) 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放弃
农村学校大多教学设施落后,办公室无电脑,教室无多媒体,学科实验设备短缺。较之于城区学校而言,农村学校的师生查阅资料也比较困难。这就给农村学校“活动”板块的教学带来了障碍,于是许多教师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就放弃了“活动”板块的教学。
(四) 因学生素质不高而束手
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而教材中的“活动”特别是“探究”“实践”类活动,要求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要宽泛,学生要有一定的动脑动手能力。所以教师一方面认为“活动”板块的要求较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开展“活动”根本不行,即使勉强做了,也达不到要求的效果。另一方面考虑学生基础弱,需要花费更多的学习时间,而“活动”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各学科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于是“课时紧张”“学生难于调动”等就成了许多教师不能完成“活动”教学的理由,“活动”板块的教学也就被束置高阁了。
二、 农村学校开展地理“活动”板块教学的策略
(一) 正确理解“活动”意图
对“活动”板块的设置意图,一定要帮助农村教师切实理解,让他们认识到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继而明确“思考”“探究”“实践”三类“活动”的要义:思考活动是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理解;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过程,习得地理学习方法,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结论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实践活动是具体运用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原理、观念的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是调查、观测、实验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正确、合理地安排实施“活动”板块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二) 精心筛选“活动”内容
农村学校因自身特点和条件限制的关系,学生认知水平略低于城区学校的学生,见过的世面也少一些,所以“活动”板块的教学需要指导教师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内容的实用性和活动的可行性入手,对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或改编,有选择地放弃对地理实用价值不高的“活动”。如《地理I》第12页的活动,要求学生计算每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相当于多少度电。教材只是为了让学生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有更直观的认识,故教师可直接告知学生数据,放弃活动。
对需要一定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的“活动”,教师可从农村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对内容做些铺垫。如《地理Ⅱ》第67页的活动:请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重工业基地从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转为靠近海港城市的原因。这是一则探究类活动,材料中“重工业基地”很抽象,不够具体,农村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对哪些重工业基地在煤田或铁矿附近、哪些靠近海港城市都不清楚,活动很难进行。对此,教师可做如下铺垫:请学生读“鞍钢的区位图”“宝钢的区位图”并分小组探究:鞍钢的煤炭和铁矿石主要来自哪里?宝钢的煤炭和铁矿石主要来自哪里?鞍钢和宝钢相比,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这样问题就有了坡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 适度调整“活动”难度
由于浙江省初中阶段没有设置地理课程,学生进入高中后地理知识储备薄弱,农村学生尤其明显。而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是在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因此教材中的“活动”对浙江省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背景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对“活动”的难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同样的“活动”对城区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可能会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的难度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如《地理Ⅰ》第18页的活动,要求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是一则实践类活动,教材要求的活动过程过于复杂烦琐,对城区学生来说难度就较大,对农村学生来说就更难了,教师一般都采取放弃的态度,结果这样的活动学生从来没做过。其实该活动的目的是利用日影确定当地经度,加以改编就可以成为简单的活动:(1)晚上在空旷的地面上竖两根杆子,并使两根杆子的连线正对北极星;(2)在第2天中午前后观测两根杆子影子重叠的时间,并作好记录;(3)根据所记录时间与当地正午的时间差求算当地经度。这样不仅操作起来方便,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点,而且学以致用的经历会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陡增。
(四)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农村学校的地理“活动”教学,必须根据所承载的不同教学功能与意图而灵活安排时间。有的“活动”基础性、趣味性强,可以作为新课的导入,用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地理Ⅰ》第44页的活动“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和第45页的活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可作为讲解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导课用。有的“活动”对教学内容起补充、深化作用,可以教学中有机穿插。如《地理Ⅱ》第17页和第19页关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活动,都可在讲解人口迁移时作为案例使用。有的“活动”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而设计的,可安排在某个知识点或章节学完后进行。如《地理Ⅱ》第60~62页的三个思考活动,可在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时使用。有的“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观测、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没条件的可由教师先行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供阅读和分析,或张贴于教室后面供学生课后参阅。
一、 农村教师难以把握地理“活动”板块教学的原因
(一) 因教学理念落后而抱怨
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加之农村教师极少有机会参加外部教育科研活动,所以他们以师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学生求学就是考取高一级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大量的“活动”会给教与学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教学进度,要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还不如直接给结论来得迅速和有效,便生出了“活动”教学“影响教学进度”等种种抱怨,于是“活动”教学常常在抱怨声中被放弃。
(二) 因设置意图不明而误用
由于对教材的“活动”板块认识不足,不少农村教师没有领会“活动”板块的设计意图,产生了严重的误读。他们或把“活动”看成教材的“装饰物”,将其搁置一旁不予理睬;或把“活动”留给学生自学或选学,使“活动”成为教学的盲区;或将“活动”板块当成补充材料,没有融入课堂教学的正常序列;或将“活动”作为练习题来使用。于是,传统的“正文”教学与“活动”教学也就成了“两张皮”,不能统筹安排。
(三) 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放弃
农村学校大多教学设施落后,办公室无电脑,教室无多媒体,学科实验设备短缺。较之于城区学校而言,农村学校的师生查阅资料也比较困难。这就给农村学校“活动”板块的教学带来了障碍,于是许多教师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就放弃了“活动”板块的教学。
(四) 因学生素质不高而束手
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而教材中的“活动”特别是“探究”“实践”类活动,要求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要宽泛,学生要有一定的动脑动手能力。所以教师一方面认为“活动”板块的要求较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开展“活动”根本不行,即使勉强做了,也达不到要求的效果。另一方面考虑学生基础弱,需要花费更多的学习时间,而“活动”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各学科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于是“课时紧张”“学生难于调动”等就成了许多教师不能完成“活动”教学的理由,“活动”板块的教学也就被束置高阁了。
二、 农村学校开展地理“活动”板块教学的策略
(一) 正确理解“活动”意图
对“活动”板块的设置意图,一定要帮助农村教师切实理解,让他们认识到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继而明确“思考”“探究”“实践”三类“活动”的要义:思考活动是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理解;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过程,习得地理学习方法,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结论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实践活动是具体运用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原理、观念的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是调查、观测、实验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正确、合理地安排实施“活动”板块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二) 精心筛选“活动”内容
农村学校因自身特点和条件限制的关系,学生认知水平略低于城区学校的学生,见过的世面也少一些,所以“活动”板块的教学需要指导教师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内容的实用性和活动的可行性入手,对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或改编,有选择地放弃对地理实用价值不高的“活动”。如《地理I》第12页的活动,要求学生计算每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相当于多少度电。教材只是为了让学生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有更直观的认识,故教师可直接告知学生数据,放弃活动。
对需要一定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的“活动”,教师可从农村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对内容做些铺垫。如《地理Ⅱ》第67页的活动:请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重工业基地从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转为靠近海港城市的原因。这是一则探究类活动,材料中“重工业基地”很抽象,不够具体,农村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对哪些重工业基地在煤田或铁矿附近、哪些靠近海港城市都不清楚,活动很难进行。对此,教师可做如下铺垫:请学生读“鞍钢的区位图”“宝钢的区位图”并分小组探究:鞍钢的煤炭和铁矿石主要来自哪里?宝钢的煤炭和铁矿石主要来自哪里?鞍钢和宝钢相比,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这样问题就有了坡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 适度调整“活动”难度
由于浙江省初中阶段没有设置地理课程,学生进入高中后地理知识储备薄弱,农村学生尤其明显。而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是在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因此教材中的“活动”对浙江省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背景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对“活动”的难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同样的“活动”对城区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可能会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的难度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如《地理Ⅰ》第18页的活动,要求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是一则实践类活动,教材要求的活动过程过于复杂烦琐,对城区学生来说难度就较大,对农村学生来说就更难了,教师一般都采取放弃的态度,结果这样的活动学生从来没做过。其实该活动的目的是利用日影确定当地经度,加以改编就可以成为简单的活动:(1)晚上在空旷的地面上竖两根杆子,并使两根杆子的连线正对北极星;(2)在第2天中午前后观测两根杆子影子重叠的时间,并作好记录;(3)根据所记录时间与当地正午的时间差求算当地经度。这样不仅操作起来方便,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点,而且学以致用的经历会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陡增。
(四)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农村学校的地理“活动”教学,必须根据所承载的不同教学功能与意图而灵活安排时间。有的“活动”基础性、趣味性强,可以作为新课的导入,用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地理Ⅰ》第44页的活动“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和第45页的活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可作为讲解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导课用。有的“活动”对教学内容起补充、深化作用,可以教学中有机穿插。如《地理Ⅱ》第17页和第19页关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活动,都可在讲解人口迁移时作为案例使用。有的“活动”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而设计的,可安排在某个知识点或章节学完后进行。如《地理Ⅱ》第60~62页的三个思考活动,可在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时使用。有的“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观测、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没条件的可由教师先行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供阅读和分析,或张贴于教室后面供学生课后参阅。